?

PDCA模式在高素質農民培訓中的應用探析

2023-12-21 15:45王明霞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 2023年6期

王明霞

摘要:【目的】為探究高素質農民培訓創新機制,建立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發展的人才支撐體系?!痉椒ā恳詵|營區農廣校為試點,將PDCA循環管理模式應用于高素質農民培訓管理中,對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個階段進行有效把控,構建了基于PDCA模式的高素質農民培訓管理機制?!窘Y果】研究表明,PDCA模式在高素質農民培訓中的應用提升了高素質農民的培訓質量,豐富和發展了現代農業人才培養的管理理論和社會實踐?!窘Y論】當前鄉村振興推進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急需大批鄉村人才的支持,在高素質農民培訓中推行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做法,為高質量鄉村人才培訓工作提供了一個思路和借鑒。

關鍵詞:PDCA模式;高素質農民;農民培訓

鄉村人才是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鄉村人才主要來源是高素質農民培訓。因此,構建高質量的農民培訓機制便顯得尤為重要,高質量培訓機制的構建并非輕而易舉,需要培訓管理部門研究、優化、協調培訓工作的全過程,對每個環節都做到有效把控。為此,從2020年起東營區農廣校嘗試將PDCA循環應用于高素質農民培訓的管理中,重視環節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據市區農業部門調查,運用PDCA循環模式的2020年度與上一培訓年度相比,東營區農廣校高素質農民培訓市級考核驗收綜合評價得分由85.7分提高到93.6分、參訓學員滿意率由83.2%提高到96.1%、參訓學員農民初級職業技能考核通過率由66.4%提高到80.9%,參訓學員開展自主創業比率由37.1%提高到45.4%。

1 PDCA循環管理模式

PDCA循環是由休哈特博士提出,由戴明博士進一步發揚光大的質量管理模式,也稱“戴明環”,是一項能使任何活動有效開展的工作程序,適用于所有循序漸進的管理工作,是一種被其他行業廣泛運用的、科學的提高工作和產品質量的方法。PDCA循環將質量管理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計劃(Plan)。主要工作步驟是研究分析工作現狀,查找分析突出問題、確定問題影響因素、分清主因和次因,制定工作目標、工作計劃和對策措施。第二階段是執行(Do),按照預定的計劃和工作標準,設計出具體的行動方法,進行布局和操作,努力實現預期目標。第三階段是檢查(Check),對計劃執行、制度遵守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評估,掌握進度,發現問題,確認效果。第四階段處理(Action),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對檢查評估結果進行分析,發現的問題要分析其成因,進而提出改進措施,避免重現,成功的經驗固化成標準化工作模式和工作制度。未解決的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1]??梢哉f,任何需要重復的工作都可以通過PDCA循環進行改進。PDCA循環的一個特點是它是周而復始運行的,但卻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環,一個循環完成,解決一些問題,工作質量得到一次全面提升,未解決的問題要轉入下一個循環解決,這樣每一次循環都會帶來工作隊伍水平和工作質量的提高。PDCA循環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大環套小環,以高素質農民培訓為例,國家層面是一個最大的循環,省級層面是國家大循環下的一個個次級循環。依此類推;在縣級層面上整體培訓工作可作為一個循環,其中的每個培訓專題、每個培訓期次,也可以作為一個個小環,執行PDCA循環。大環是小環的依據和母體,小環是大環的分解和保證。一個培訓項目下的小環都圍繞著該項目的總體目標朝著相同方向轉動。通過循環把項目的各項工作有效地聯系起來,相互協同,互相促進。

2 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東營區高素質農民培訓中的應用

2.1 P—培訓策劃

培訓策劃是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的第一階段,工作重點是圍繞培訓的目標方針,制定出培訓計劃和相應的工作措施,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2.1.1 熟悉國家、省市相關政策或文件

2020年以來,國家陸續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高質量發展規劃(2020—2022年)》《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0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山東省和東營市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用于規范和指導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東營區農廣校首先要求相關工作人員深刻領會國家有關政策文件精神,緊緊圍繞國家、省市的總體目標要求和年度培訓工作要點,有重點地對培訓進行策劃。

2.1.2 調研分析本地培訓現狀,了解農民的培訓需求

在高素質農民培訓之前,東營區農廣校采用實地調研、召開不同類型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微信統計等形式對本區農民培訓現狀進行調研,查找存在的問題,了解培訓對象的需求愿望,以提高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東營區農廣校在前期調研過程中,發現在以往的農民培訓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培訓行業多集中在第一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二是培養機制不夠健全,缺乏后續培訓提升,人才培養后續管理和跟蹤服務不到位;三是政策機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2.1.3 制定培訓計劃

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圍繞提升培訓對象素質能力這一目標,針對本地農民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依據農業農村發展需求,對培訓進行了改進。一是在培訓內容上,在繼續開展種養加能手技能培訓基礎上,根據基層對社會服務、創新創業、公共發展及鄉村治理等行業領域的人才需求,新安排了骨干農機手培訓、農村基層治理人才培訓、鄉村振興青年先鋒培訓和高素質女農民培訓4個專題培訓班,并針對每個專業的特點,設置了合理的課程體系,統籌安排培訓教學計劃進程,使農業生產和培訓教學之間、農民學員和實際需求之間有效銜接;二是增加了培訓后創業階段的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跟蹤服務和支持;三是建立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認定制度,推進鄉村人才分類評價。將“農民”作為一項職業納入職稱評定范圍,高素質農民參加職稱評審認定時重點考察其業績貢獻、示范帶動作用和取得經濟社會效益等。對于獲得高、中、初級農民職稱的高素質農民除了給予一次性現金獎勵外,還通過多元化融資支持、創新激勵、創業場所租賃補貼等方式,為他們創業提供初創期、成長期的政策支持。

2.2 D—培訓實施

培訓實施是PDCA循環系統運行最關鍵的一步,是對上一階段制定的培訓計劃的具體落實。在這一階段中,除了嚴格按照計劃中制定的內容和標準貫徹執行外,還要對培訓過程進行測量,確保培訓工作能夠按計劃進度進行。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2.2.1 建立健全培訓各項規章制度

東營區農廣校制定了《高素質農民培訓對象選定辦法》《高素質農民培訓師資選聘管理辦法》《高素質農民培訓日常教學管理辦法》《高素質農民培訓績效考核及獎懲辦法》等九個規章制度,使培訓工作各環節有法可依、依據而行,初步實現了培訓工作標準化、程序化、規范化。

2.2.2 優化配置培訓資源

根據高素質農民培訓的目標和要求,優化配置各方面資源,建設起硬件設施先進、功能齊全完整的專用培訓場所11處,設立示范性的實訓基地和創業孵化基地16個;建立起開放共享的師資庫,廣泛吸收農業科研院校專家、各級農技人員、農業創業領軍人才、農業經營人才等不同類型的培訓師資43人入庫,特別是將“臺上講得好、臺下技術好”的農業技術能手等行業“土專家”納入師資隊伍,建立起包括綜合素養培訓、實操技能培訓、跟蹤指導服務相結合的師資團隊,搭建起可深入合作的導師資源平臺、同學合作平臺[2]。

2.2.3 轉變培訓方式和側重點

在培訓方式上,單向培訓教學模式改為以學員為中心的互動參與式雙向培訓模式,通過師生之間交流互動、學員之間的經驗分享、學員與教學媒介之間的互動,引導學員主動參與到培訓過程中來,提高培訓的質量效果;在培訓形式上除了傳統的課堂集中講授外,增加了科教云平臺培訓、實訓基地現場培訓、參觀考察等形式,優化了農民學員的培訓體驗。把能力提升作為培訓側重點,加大了對參訓學員專業技能的培訓力度,增加了實操現場體驗、模擬演練、考察學習、創業實習等實踐環節在培訓課程體系中的比例。

2.2.4 培訓管理的精細化建設

注重培訓過程和細節,精心設計課程單元、細心斟酌課程名稱、科學設計教學課件等。引導教學方式的變革與創新,牢固樹立以農民為本的培訓理念,在課堂講授、實訓實習、輔導答疑、跟蹤服務等實施過程中,從他們的需求出發設計教學,從而增強學員學習主動性,培養學員發現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2.2.5 實現培訓三方有效溝通

培訓計劃實施過程是管理者、教師和學員共同參與、互相影響的過程。培訓管理者承擔著培訓的管理監督、培訓進度的測量、協調聯絡等工作;教師承擔著設計教案、組織引導學員的學習活動、總結知識技能的責任;學員在教師引導下學習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這是一種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管理為保障的相互結合的三邊活動的過程。東營區農廣校充分利用現代社交手段,通過微信群等形式建立起了培訓管理者、培訓教師、高素質農民三大群體之間的互動聯系網,實現了三者適時有效溝通交流,提升了培訓效果。

2.2.6 開展后續跟蹤服務,“扶上馬、送一程”

隨著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推進步伐不斷加快,面對不斷變化的發展環境,學員們也必然會不斷面對一些新的實際問題,需要得到持續的幫助和指導。為此,我們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借助微信、QQ等現代交流工具和平臺開展溝通交流,安排對應的指導教師入群,對學員生產經營服務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供現場或遠程指導服務,對鞏固培訓成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3]。

2.3 C—監督檢查

這一環節是對高素質農民培訓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和控制的環節,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

2.3.1 監督檢查的覆蓋面要廣

檢查的內容應盡量廣泛,包括各項規章制度的遵守情況、培訓計劃的執行情況、教師選聘和學員遴選情況、管理及服務是否到位、工作經費使用是否規范,以及培訓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等各個方面。

2.3.2 監督檢查的手段要多

可以采用對照計劃全面檢查、不定期抽查、重點抽查、問卷檢查、交叉檢查、測試檢查、面對面訪談、查看檔案資料等手段開展測評。

2.3.3 檢查評價的主體要多元

監督檢查應該貫穿于培訓工作全過程,這不僅是培訓管理部門的責任,還需要培訓機構、參訓學員和社會力量多方參與。培訓管理部門的檢查主要體現在日常的抽查和常規的期中、期末檢查中,檢查的主要內容是將農民培訓的實際執行情況與培訓計劃進行比較、對照,確定培訓計劃是否得到完全執行,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并做好調查數據的搜集和整理,將檢查結果作為以后選聘培訓教師、遴選培訓機構的重要依據;培訓機構負責檢查各自承擔的培訓任務落實情況、教學計劃完成情況,通過同農民學員的溝通交流,引導他們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對教學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參訓學員負責對培訓組織管理、形式內容、培訓服務、教師的教學能力等方面以量化打分的形式進行評價,以此評估和檢驗培訓目標是否實現、培訓質量是否滿意,便于后續培訓工作的持續改進。

2.4 A—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是PDCA循環中的最后一個環節,是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自我完善、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這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培訓參與各方總結培訓經驗,分析培訓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培訓流程與內容,實現持續改進??梢哉f,處理改進環節既是上一次PDCA循環的終點,也是下一輪培訓工作的起點。

每次專題培訓完成后,培訓管理部門層面需要根據檢查階段調查搜集整理的資料和數據,對檢查的結果進行分析處理,對成功的經驗予以肯定,并使之標準化,制度化,便于此后工作時遵循;對于發現的問題也要進行分析,并制定糾正改進措施,避免再次發生。對于不能當時解決的問題,則轉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培訓機構層面要將收集的各方對主講人等的評價意見及時反饋給主講人,進行相應的整改。對課件制作精良、講授精彩的主講人給予適當獎勵,鼓勵其繼續發揚優點;對講授一般的主講人進行指導,幫助其增加自信,提升授課水平。參訓學員層面,培訓教師要在每一專題培訓結束后,對學員的學習成果做出考核評價??己嗽u價時,不能簡單地用“優”“良”“中”“差”進行評價,而是應對照考核內容,找出學員問題所在,并幫助學員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及預防改進措施,讓學員真正掌握所學知識技能。與此同時,還要廣泛征求農民學員對于本輪培訓的意見與建議,如有的學員希望了解某些方面農業技術的最新進展、有的希望教授一些簡單的田間試驗方法等的學習需求,在下輪培訓進行相應的安排和補充,使高素質農民培訓質量得到持續不斷的改進。

3 在高素質農民培訓中運用PDCA管理模式的幾點思考

將PDCA循環法運用于高素質農民培訓質量管理工作,是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的創新探索,也是農民培訓質量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徑。

3.1 明確培訓系統中各環節的關系

在高素質農民培訓中運用PDCA管理模式,引導培訓質量持續改進。在實施過程中,培訓策劃、培訓實施、監督檢查和持續改進四個部分是相互依存,環環緊扣的關系,每個環節的完成也是下一環節的起始,每一環節執行質量都會對整個培訓系統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必須把控好培訓的每一個環節,合理規劃培訓進度和教學內容,這樣才能保證良好的培訓秩序,獲得較好的培訓效果。

3.2 確定培訓標準體系

為了確保PDCA循環管理模式能夠高效運行,減少運行的不確定性,需要制定培訓標準體系,如標準培訓程序、標準教學大綱、標準培訓教案、培訓質量衡量標準等,以實現培訓活動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在培訓標準體系確立過程中,要根據培訓的目標要求、相關專題知識發展水平和對學員學習要求,選擇既能科學合理地反映培訓質量要素,又能滿足培訓的客觀需求的標準。同時也要注意培訓標準化體系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隨著PDCA循環不斷地改進完善。

3.3 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機制

培訓過程其實就是教學信息的輸入輸出過程,培訓質量的提高離不開信息管理機制來保障。一方面,教師要提高教學水平,就需要了解農業領域各方面的信息,將知識技能信息傳遞給農民學員,實現信息的高效輸出;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培訓質量,農民培訓管理部門應該將培訓方面的信息如培訓質量檢查情況、培訓資源、培訓文件等傳遞給教師,實現信息的高效輸入。為此,培訓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農民與培訓機構的相關職業數據,有效追蹤和了解各個時間段農民需求狀況以及培訓機構供給服務情況信息,根據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農民的培訓需求,為農民制定最優的培訓方案,選定適合的培訓方式[4]。

3.4 重視面上宣傳,引導學員分享

只有多層面、多角度、多渠道宣傳鄉村人才,才能推動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鄉村人才培育成長,讓更多鄉村人才主動參與到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中來。在實際工作中,東營區一是印制了《東營區高素質農民群芳錄》宣傳冊,大力宣傳展示鄉村之星、創業之星等農民學員代表學以致用的創業歷程和優秀事跡,讓廣大農業從業人員學有樣板、干有楷模。二是每年組織開展一次“東營區十佳高素質農民”評選活動,聯合融媒體中心共同推出《我的鄉村振興夢》節目,以短視頻方式展現高素質農民風采,著力營造“農業經營有效益,農業產業有奔頭,職業農民有體面”的社會氛圍,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助力。三是引導農民學員在培訓過程中,隨時隨地將自己的培訓所得通過各自的微信群、朋友圈進行分享,吸引更多的農民關注高素質農民培訓。

3.5 重視歸納和總結,持續不斷地提高培訓質量

PDCA循環的精髓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在不斷地總結和再總結中,完善管理和執行中的每一個環節” [5]。在高素質農民培訓教學管理過程中,歸納和總結既是對培訓管理部門的要求,也是對培訓教師和農民學員的要求。培訓管理部門的歸納和總結主要體現在標準的建立和制度的制定上,通過標準化和制度化的方法鞏固培訓成果,促進高素質農民培訓質量不斷提高。培訓教師則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進行檢視,分析自身原因,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參訓學員則應對照自己面對的生產經營實際、檢視所學知識技能是否能運用于實踐并取得成效,如若不能則要查找分析原因所在,并在以后的培訓中加以改進。

4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要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6]。在當前鄉村振興推進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東營區創新農民培訓工作機制,在高素質農民培訓中推行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做法,為充分發掘現有鄉村人才潛力、推動農民培訓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個思路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萬融.商品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2] 黃河嘯,張西華,卓妮,等.社會資本需求視角下的高素質農民培訓行為研究——基于計劃行為理論分析框架[J].浙江農業學報,2022,34(3):652-660.

[3] 蓋亞茹.農村城鎮化背景下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探究[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2,34(2):36-38.

[4] 姬雄華,王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合作治理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22,42(3):32-38.

[5] 王學峰.卓有成效的八大自我管理工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6] 王浩.人才聚鄉村 發展添活力[N].人民日報,2022-07-29(0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