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語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探究

2023-12-29 03:55王綠萍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

摘 要: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英語教學始終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國際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所以為了更好地滿足我國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教師應該進行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形式的完善,教學內容的補充,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學習基礎,提升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對于初中生來說,應培養其良好的英語寫作和閱讀習慣,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提升英語綜合能力,在此基礎上改變初中英語知識教學零散化、碎片化的現狀?;诖?,本文以語篇閱讀教學模式的優勢為切入點,進一步分析讀與寫兩者之間的關系,以及“以讀促寫”教學現狀,從而更深層次地探討如何在語篇閱讀教學模式下實現“以讀促寫”。

關鍵詞:語篇閱讀;教學模式;以讀促寫

作者簡介:王綠萍,福建省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五中學。

一、語篇閱讀教學模式的優勢

首先,語篇閱讀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束縛,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逐字逐句地進行文章翻譯和講解,這不僅會影響教學效果,也未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限制了學生的自由化和個性化發展,使得其學習變得被動。而語篇閱讀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寫作和閱讀能力,從而通過改變被動學習狀態,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并且在學習中通過不斷地探索和思考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閱讀和寫作方式。其次,縱觀當前我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可知,學生普遍存在寫作結構缺乏邏輯性、內容空洞、語言單一等問題,而這些問題追根溯源并不單純是語言問題,而是思維問題。因此,要想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就要注重語篇閱讀模式實施,在此基礎上提高英語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以更好地實現“以讀促寫”。

二、讀與寫的關系

20世紀80年代,很多學者展開了對讀與寫兩者關系的研究,很多學者認為讀與寫之間既存在著等價性,也存在著關聯性和依賴性。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讀與寫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也越來越受到認可和重視,但是論證兩者之間關系的實驗研究還是比較少的。而90年代以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人重視起英語學習,所以在一系列理論研究不斷涌現的情況下,掀起了語言學習的浪潮,而與此同時很多學者對讀與寫的關系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從不同方面論證了兩者的相關性。有的學者認為,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來學習和積累更多寫作方面的知識,所以閱讀應被視為寫作的基礎。而有的學者認為,隨著閱讀量的提升,寫作能力也會隨之提高,所以一個優秀的讀者會立足于閱讀內容,強化自己的語言寫作能力。并且還有相關的實驗表明,與單純的寫作教學相比,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不應該將閱讀和寫作割裂開來,而應該借助相應的教學手段使二者充分融合。而很多學者經過不斷研究,發現寫作和閱讀之間有著非常強的相關性,即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應被視為閱讀的延伸。有些學者認為,閱讀是學生不斷吸收語言技能的過程,而寫作是產出語言技能的過程,所以二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關系。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具備良好的語言輸入能力,才能在之后擁有良好的語言輸出能力,因此只有在經過廣泛的閱讀之后,才能為寫作積累素材,這也體現了兩者的相互依賴性。而在研究的過程中,很多學者也對“以讀促寫”做出了不同的解釋和定義。比如有些西方學者認為,“以讀促寫”是指在立足于學生的個人意愿,讓其自主選擇相應的材料進行閱讀,然后通過對材料的思考進行相關方面的寫作。還有些西方學者認為,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過程應包含在教學領域,而在寫作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潛在能力則屬于理論領域。對于英語這門學科來說,有些學者認為“以讀促寫”是需要經歷一系列步驟的。具體來說,第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需有明確的語言輸入目的;第二,學生在頭腦中進行相應的思考之后應對輸入的語言內容進行加工;第三,在掌握語言信息內容的基礎上嘗試進行語言輸出;第四,憑借個人能力,有條理地輸出語言。而我國的有些學者認為,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本進行深入分析是促使寫作能力快速提高的一種方法。所以有些學者提出了體驗式教學,并認為“以讀促寫”可以被看作是英語閱讀過程中最基本的教學模式,而寫作應視為主要的實踐手段,所以國內學者在經過不斷研究之后,也進一步論證了讀與寫之間是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如何更好地實現“以讀促寫”,還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以讀促寫”教學現狀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了“以讀促寫”教學策略的研究中,因此近年來相關的文獻也越來越多。而研究類型的不同,使得“以讀促寫”的教學實踐開展也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學者認為,“以讀促寫”是立足于閱讀理解提升寫作能力的一種方法,因此借助語言的學習和應用,以及模仿和創造,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效率。而有的學者認為,讀與寫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而通過思維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實現語篇層次上的補充和提升,而在運用英語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充分把握時,也可以通過確認原文采用的表達方式,來得以實現。還有些學者認為,“以讀促寫”可以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是教師的教學。對于教師來說,應具備以“以讀促寫”相關的教學意識和能力,進而通過對閱讀內容的分析,寫作話題的熟悉,更好地教書育人;其次,學生應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和水平,促使自己積極參與到“以讀促寫”教學活動中;最后,應有明確的閱讀目的,與此同時還應遵循相應的閱讀步驟,進而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多元化的策略來展開相應的實踐與拓展。而在對“以讀促寫”策略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寫前、寫中、寫后的實施策略是被大多數教師所認同的。這是因為寫前的閱讀輸入能夠為之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在寫作中,借助對語言內容任務和輸入的關注,可以保證寫作的流暢性。而在寫作完成后,應在立足于寫作內容和任務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客觀評價,以使學生能夠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完善。但是這也側面表達了“以讀促寫”在實際教學中是存在一定操作難度的,再加上初中生的英語基礎相對比較薄弱,所以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多個維度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進而通過對“以讀促寫”單元教學的整體設計以及對教學策略的深入探究,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激發其英語學習興趣和熱情。

四、運用語篇教學推動“以讀促寫”的幾點建議

(一)充分解讀閱讀文本

從閱讀理解的角度來看,其應該包含以下四個層次內容:首先是字面理解。顧名思義,字面理解指的是通過閱讀文章來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和大體內容,從而明確作者的表達想法,理清故事脈絡。其次是推斷性理解。該理解層面要比字面理解的范疇更深。具體來說,有些學生在進行英語單詞的學習時,可能會出現不理解的情況,這個時候一般會借助查詞典以及查資料的方式來明確單詞的含義。而推斷性理解就是省去這一環節,通過聯系上下文,以及合理運用邏輯推理能力,推測生詞含義。再者是評價性理解。與其他理解方式不同,評價理解會更多地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立足于文章內容來對文章進行深入分析,進而通過結合學生自身的經驗,來對文章內容進行評價。最后是欣賞性理解。欣賞性理解最大的特點就在于超越了文章本身的表達,通過欣賞文章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對文章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而這四個層次的理解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學生閱讀理解四個不同境界的體現。所以在語篇閱讀教學模式下,通過對文章整體內容理解程度的加深,可以使學生更加關注文章整體,進而借助對文章的寫作技巧、表達方式的研究,更好地提升閱讀理解的實際效果。

(二)審視文章,培養寫作思維

優秀的文章在各個方面都十分出彩,無論是詞匯運用,亦或是在邏輯性方面。閱讀邏輯嚴密的文章可以帶給讀者更好的閱讀感受,提升閱讀體驗。但是就初中生英語寫作內容來看,其中存在問題頗多,既存在前后句割裂的現象,也存在語句不通的情況等,這些問題勢必會對作文整體質量產生影響,學生整體寫作水平較差。之所以會產生這些現象,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寫作前并沒有深入構思,下筆時思路還不完整。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要求學生對范文進行分析,明確范文的邏輯框架,從而使學生在范文閱讀中掌握寫作方法,開闊學生的寫作思路,使學生的寫作更具條理性,突出中心思想。在英語寫作中,上下文合理銜接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師需要注重連詞教學。在保證英語文章的段落邏輯方面,連詞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使英語文章更加通順。英語中連詞的種類較多,既包括for、so、because等因果連詞,也包括一些諸如and、or等平行選擇詞匯,還包括一些如when、before等表時間關系的詞匯,除此之外,還有條件轉折的詞匯,比如but、if等。而為了讓學生能夠對文章有更加合理的謀篇布局,在引導學生閱讀范文時,英語教師應該讓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再為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因此,在寫作教學中,英語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謀篇布局意識,如寫作中常見的“總—分”“分—總”形式等。例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學生閱讀完范文“Protect the Earth”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劃分這篇范文的結構層次,要求其圈出文章的中心句,明確各個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逐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寫作的邏輯性,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擁有明晰的思路,提升其寫作能力。

(三)訓練學生的仿寫能力

在實現自我創作之前,很多人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特別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在他們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仿寫來強化自身的寫作能力。而在訓練學生的仿寫能力時,也要逐漸實現從仿寫向自我創作的過渡,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通常情況下,文章寫作會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閱讀階段,閱讀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關鍵階段,而在這一階段中,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廣泛的材料,來擁有更多新穎的寫作角度,進而通過閱讀能力的提升,實現自我表達的加工,以過渡到第二階段,也就是文章的仿寫階段。而要想寫一篇完整的文章,除了注重語法的使用以外,還要注重詞匯的運用,因此學生會進入到第三階段,也就是文章的修改階段,通過明確文章存在的問題來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借此提高寫作質量。

(四)引導閱讀與寫作的角色轉變

一篇好的文章,一段好的故事,一個好的經歷,都可以作為學生的寫作素材,所以在其閱讀的過程中,素材也得到了一定的積累,尤其是一些短篇故事,通過對其進行閱讀和分析,能夠進一步引發學生思考,再加上這一類的寫作素材大多數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因此將其作為寫作材料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英語教師可以運用“以讀促寫”的方式開展英語寫作教學。而這類文章也會有一個共性,即多采用第一人稱,因此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進行文章的續寫和轉述,從而在原文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二次創作,而在轉述文章時也應要求學生采用第三人稱,通過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來敘述故事主人公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和分析能力。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可以運用“以讀促寫”的方式開展英語寫作教學,通過對語篇閱讀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進而通過對其積極的引導,讓學生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進而提升其英語寫作能力,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

[1]楊治霞.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91.

[2]季曉梅.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策略[J].英語教師,2019(23):60-63.

猜你喜歡
以讀促寫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基于英美文學閱讀基礎上的大學生英語文學創作研究
優化閱讀教學訓練,有效提升寫作水平
以讀促寫,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以讀促寫”與“以改促寫”英語寫作教學對比研究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