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莓匍匐莖扦插培育種苗技術

2023-12-29 08:55武沖王永強姜莉莉王曉芳宗曉娟
落葉果樹 2023年6期
關鍵詞:匍匐莖嘧菌懸浮劑

武沖,王永強,姜莉莉,王曉芳,宗曉娟

(1.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山東省現代設施果樹技術創新中心,山東泰安 271000;2.煙臺南山學院,山東煙臺 265713)

草莓生長周期短、經濟收益高,近年來在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昂妹缙叻质铡?隨著草莓產業的迅猛發展,市場對優質草莓生產苗的需求量不斷攀升。種苗質量直接影響生產苗的繁育效率和質量[2],是草莓優質豐產的前提[3]。草莓種苗一般是由秋季定植的健壯生產苗抽生的第1批匍匐莖扦插培育而成(圖1)。山東地區一般于第2年春季將所育種苗定植,用其產生的匍匐莖生產草莓生產苗[4]。

圖1 生產苗抽生匍匐莖

種苗的培育過程需要經歷冬季低溫,棚內低溫高濕的環境極易引起病害發生蔓延,嚴重時會導致種苗絕收;施肥過多易造成燒苗,肥水不足會導致種苗定植后匍匐莖抽生過晚,降低生產苗繁育效率。

基質扦插育苗具有操作簡便、省工省力、移栽緩苗快等優點,越來越受到種植戶和育苗基地歡迎[5]。目前,對于草莓匍匐莖基質扦插技術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產苗繁育階段[6]。匍匐莖扦插培育種苗主要由農戶根據經驗實施,基質扦插方面缺乏標準化技術。筆者經過走訪基地和多年科研生產實踐,總結了一套草莓設施高架基質扦插培育種苗技術。通過早期促根、適時控濕、合理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控等手段相結合,實現了匍匐莖扦插培育種苗成活率95%以上,種苗移栽后匍匐莖抽生時間比傳統土栽提早10~15 d,優質商品苗提高5%以上?,F將種苗培育技術介紹如下。

1 育苗棚室結構

獨棟拱形鋼架大棚,南北朝向,肩高2~2.5 m,頂高3.5~4 m。以直徑6 cm的熱鍍鋅管做內支柱,間距4 m,外支撐拱架間距1 m。棚的東西兩側棚膜設通風口,上通風口上沿距拱頂1.5 m,下通風口下沿距地面0.3 m,通風口上下沿間距1.0 m左右,加裝40目防蟲網,各配1個卷膜器。整個棚體覆蓋PO棚膜,每2 m固定一條尼龍繃帶,防風吹翻。膜上覆黑色防水保溫被,配自動卷放系統(圖2)。

圖2 育苗棚室結構

棚內布設可移動式育苗床。以熱鍍鋅管做育苗床支撐架,架寬0.9~1 m、高0.8~0.9 m,近地面處設加固橫梁,間距1.5~2 m。支撐架上縱向放置2條直徑6 cm的滾軸(鍍鋅鋼管),其上放置育苗床。育苗床高0.9~1 m、寬1.5~1.8 m,以鋁合金材料做邊框,內部焊接鍍鋅鋼格,間距50 cm左右。上面鋪設冷拔鋼絲網格,網格長30~40 cm、寬3 cm左右,網絲直徑3 mm左右。每3~4 m布設1個防翻卡,將支撐架、滾軸和育苗床連接在一起,防止苗床側翻。苗床之間設40~50 cm操作行。配置移動式噴淋裝置,3向噴頭,可獨立開關,間距40~50 cm。

2 匍匐莖苗扦插

選取9 cm深、4×8孔方形穴盤,裝填由泥炭土、珍珠巖和蛭石制備的草莓育苗專用基質(山東商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充分澆透水(圖3),以手攥出水為宜。9月底至10月底,從秋季定植的草莓生產園中選取長勢健壯、具有2片以上展開葉、3條以上露白不定根的匍匐莖苗。若匍匐莖抽生時間較長,導致不定根干縮,可在扦插前噴水處理2~3次,催發1 mm以上白根后再進行扦插。保留5 cm左右的匍匐莖剪下做種苗,摘除副葉,保留上面2片展開葉,用清水浸泡1~2 h,水溫不超過25 ℃,pH值5.5~7.5。撈出后的子苗在11%精甲·咯·嘧菌酯懸浮劑+3%中生菌素可溶液劑+1%引丁·誘抗素水劑2 000~3 000倍藥液中浸泡2~3 min后取出扦插,以壓蔓叉固定,苗距基質邊緣1/4~1/3處,深度以不埋心、不露白根為宜。標記好品種、扦插日期等信息。扦插結束后,立即噴水保濕。當天不能扦插的匍匐莖苗,可放入冷藏庫暫存,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

圖3 基質澆水

3 扦插后管理

扦插后7 d內,保持基質濕潤和較高的棚內溫濕度,以促進生根。早晚各噴水1次,10∶00~16∶00棚上遮陰。溫度白天25 ℃以上,夜間15 ℃以上,棚內空氣相對濕度80%~90%。

苗生根后,可加強通風,適當降低環境濕度。噴施25%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1次,其后每7 d噴施殺菌劑1次,防控炭疽病等病害。每1~2 d澆水1次,保持基質相對濕度60%~70%,溫度白天22 ℃以上,夜間溫度12 ℃以上,直至根系長滿(圖4)。

圖4 扦插后20 d(左)和30 d(右)草莓種苗生根情況

4 種苗越冬期管理

待草莓種苗根系長滿穴盤后,可通過控濕降溫等措施進行控旺促壯。

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的低溫階段,可適當減少給水。每3~4 d噴水1次。每天早、中、晚各開通風口1次。其中早、晚通風時間控制在5 min以內,午間通風時間可適當延長。通風期間,保持相對濕度60%左右,溫度不低于3 ℃,防止溫度過低種苗進入休眠狀態。

每10~15 d噴施藥劑1次防治病害,藥劑合理混用、輪用,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防治炭疽病可選用25%咪鮮胺乳油1 500倍液、325 g/L苯甲·嘧菌酯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可選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2%春雷霉素水劑500~800倍液或40%喹啉酮懸浮劑800~1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選用8%氟硅唑微乳劑1 000~1 500倍液、20%四氟醚唑·醚菌酯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或40%嘧菌酯·乙嘧酚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

12月初、翌年1月初和2月初,各噴施大量元素水溶肥(N-P2O5-K2O=20-20-20)1 000倍液+海藻肥1 500倍液1次,促進腋芽分化,保障種苗定植后較早抽生匍匐莖。及時劈除老葉、黃葉,以降低病原菌基數,減輕病害傳播。

5 回溫期管理

2月中旬至下旬,集中劈葉1次,僅保留2~3片展開葉,以提高莖粗,培育壯苗。劈葉后及時噴施殺菌劑1次,可選用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倍液,重點噴淋種苗莖基部。施藥24 h內不澆水,防止劈葉造成的傷口感染病原菌。施藥3~4 d后,噴施大量元素水溶肥(N-P2O5-K2O=20-20-20)1 000倍液1次。

防控炭疽病、角斑病和白粉病可參照上述所用藥劑。防治二斑葉螨可選用20%乙螨唑懸浮劑3 000~4 000倍液、43%聯苯肼酯2 000~3 000倍液或30%乙唑螨腈懸浮劑3 000~4 000倍液。在防控真菌病害的同時,還可噴施43%戊唑醇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1次,控制種苗徒長。

6 起苗期管理

3月初至4月初,可陸續進行種苗起苗。種苗要具有3片以上展開葉、株型矮壯、無病蟲害、根系飽滿、根莖粗0.9 cm以上,達到種苗壯苗的標準。

起苗前1 d,噴淋給水1次。近距離運輸可直接穴盤裝車,壘垛高度一般不超過1 m。中距離運輸可將苗取出、裝泡沫箱。遠距離運輸需在穴盤間加裝隔斷,以減少葉片擠壓(圖5)。

圖5 草莓種苗裝箱

7 種苗移栽操作建議

穴盤種苗移栽前,需先除去表層基質、剪掉下方1/3左右的根系,保持根團松散,并以11%精甲·咯·嘧菌酯懸浮劑2 000倍液蘸根。栽植株距35~50 cm,香野等繁育系數低的品種可適當密植,章姬、紅顏等育苗系數高的品種可適當稀植。

8 種苗移栽后繁育效果

采用基質扦插育苗技術培育的草莓種苗,移栽成活率可達到95%以上,緩苗后20~25 d開始陸續抽生匍匐莖,種苗移栽后抽生匍匐莖時間比傳統土栽提早10~15 d,因為穴盤苗根系較發達,緩苗快,養分足,在移栽后60 d內,章姬等品種可抽生超過8條匍匐莖,部分抽生三級子苗。結合育苗期合理的肥水管理,可大幅提升草莓育苗效率。

猜你喜歡
匍匐莖嘧菌懸浮劑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懸浮劑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濃度可分散油懸浮劑的應用
250g/L嘧菌酯懸浮劑防治黃瓜白粉病試驗效果初報
馬鈴薯匍匐莖糖類物質變化規律的研究
8%嘧菌酯·22%霜脲氰懸浮劑的制備工藝研究
嘧菌酯與稻瘟靈復配防治稻瘟病
250g/L嘧菌酯懸浮劑對不同地區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草莓不同節位匍匐莖子苗的光合特性
海濱沙地單葉蔓荊匍匐莖對沙埋適應的生長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