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勞動精神

2023-12-30 07:50楊道宇
教育文化論壇 2023年6期

摘 要:陽明心學基于經典儒學的入世精神,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勞動精神觀。一是在以勞育美層面,倡導事天盡性的崇高精神,弘揚勞動生成人與自然的光榮使命;二是在以勞增智層面,倡導以勞致知的求真精神,主張在以勞動形成知識的同時將知識身體化;三是在以勞樹德層面,倡導為善去惡的致善精神,主張通過以正確之法做正確之事的“正事”行為,成就良知生長與萬物生長;四是在以勞創新層面,倡導成物成己的創造精神,主張通過批判性反思直面事物本身,依據事物自身變化創新治理事物的方法,通過文化融通使事物得到綜合治理;五是在以勞健體層面,倡導強體力行的實干精神,弘揚居安思危、以苦為樂、持之以恒、攻堅克難的艱苦奮斗,勇擔為天地立心以使萬物順天致性的責任,踐行學以致用以知識改造世界的篤行精神。

關鍵詞:陽明心學;勞動精神;以勞育美;以勞增智;以勞樹德;以勞創新;以勞健體

中圖分類號:G40-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615(2023)06-0043-09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3.06.005

勞動精神是勞動素養的核心,是支撐勞動不斷進行下去的精神狀態與人格特質,勞動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便在于培養人的勞動精神[1]。勞動精神之于人、勞動與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我們必須對勞動精神的內在本質進行歷史、現實與理性的反思。中華傳統文化則是進行歷史反思的寶貴資源。

作為中華傳統實踐哲學的典型代表,王陽明心學基于傳統儒學的入世精神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勞動精神觀。遺憾的是,雖有學者將陽明心學歸入實踐哲學的陣營[2]16,但這種勞動精神觀并沒有被明確提煉出來,也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鑒于此,本文試圖從以勞育美、以勞增智、以勞樹德、以勞創新、以勞健體五方面,對散落在王陽明心學著作中的勞動精神觀進行深入挖掘與闡釋,并以現代理論對其作系統論證,以期引發對勞動精神培育的重視與思考。

一、事天盡性的崇高精神

王陽明認為,勞動是崇高的、光榮的、神圣的,這不僅表現為勞動使人真正成為人,而且表現為勞動生成自然,使物依照“物之理”規定的內在目的盡性生長,二者是一體的,并最終統一于“弘道”以使萬物生長。

(一)勞動促使人養成崇高精神

在王陽明那里,人性之中最值得崇敬的便是人人生而皆有的良知,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為良知是心之本體,是人的內在本質,是人成為人并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物。人若想活出人的尊嚴,就必須對使人之成人的良知保持高度的崇敬之心,必須將良知作為為人處世的最高準則,將在良知引導下的人生視為“學為圣人”的神圣之旅[3]87。二是因為良知不僅是人之為人的本質,更是“天地之心”。良知是天置靈根,是天地之大德的人心化?!笆谷f物生生不已”是天地生生之大德,自然界在自身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將自己的生生之大德給了人,內化為人的良知,從而使人成為萬物之靈,可以為天地立心,替天行道,為萬世開太平。對此,人不僅應對天地生生之德保持純潔的崇敬之心,更應像感恩父母給予自己生命一樣,感恩天地將生生之大德化為人的良知,使人擁有人之為人的本質[4]。

在王陽明看來,勞動之所以是崇高的,主要在于勞動是良知工夫,通過促進人的良知生長而使人之為人的本質不斷生成,從而使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人雖生而擁有良知這一人之為人的內在本質,但良知卻天生弱小,只是善端,需要充分生長才能使人真正成人。在此基礎上,王陽明指出人的良知只有在格物勞動中才能得到充分生長,才能從先天的潛在形式變為現實的具體之物。良知是本體與工夫的統一,人的內心良知是良知本體,只有在良知工夫中才能成為現實,否則只能是虛而不實。正如王陽明所說:“有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盵3]334在此基礎上,王陽明認為格物勞動是促進良知生長、使人之成人的真正工夫。良知本體屬于意念的范疇,它通過人的身體活動而客體化為事;人依據良知去做事的過程便是格物,便是勞動;良知本體只有在格物勞動中,才能得到充分生長,才能由虛變實。由此作為良知工夫的勞動便成了良知的生長源,成了人的本質所在。人之初生雖然具有良知這一人之為人的本質,但這只是表明人具有成為人的潛質與傾向,至于這種潛質與傾向能否使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則取決于作為良知工夫的勞動。人越投入到勞動中,良知越能得到充分發展,人就越具備人之為人的本質。因而,人要想成為人,就必須將勞動視為神圣的事情,對勞動保持崇高的敬意,滿懷憧憬地投入到勞動中去,并在勞動中成就良知。

(二)勞動成就自然的崇高精神

在王陽明那里,勞動之所以是崇高的,不僅在于勞動生成人的本質,使人成為人,與此同時也使自然界得以不斷生成。人勞動雖首先是為己的,但卻不是自私的,具有內在超越性。因為“心即理”,自己內心的良知即是天地生生之大德,從而使“人心”基于內在的善性而走向超越——天理[5]。這就決定了人依據內心良知展開勞動的過程,是向內生成人的本質與向外生成自然的統一,二者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在這一問題上,王陽明雖不否認自然的自生成,但認為自從有了人,自然便越來越多地通過人致良知的勞動而不斷生成,從而使得致良知勞動成了自然的生成源[3]279。

王陽明認為,勞動的崇高性不僅在于勞動可以成物,更在于使物按照物之理盡其所能地實現物自身的內在目的。勞動作為一種創造價值的實踐活動,按照自身所創造的價值類型可以分為成己勞動與成物勞動兩種類型。成己勞動是為了成就勞動者自身,成物勞動則是為了成就物本身。西方勞動哲學常將人作為目的,將要改造的物視為人達到自身目的的工具,認為物沒有自身存在的內在價值與目的,從而規定勞動只是人純粹為了自身利益而改造自然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自然成了人生存與發展的工具,除此之外再無別的價值。與此相反,中國儒學尤其是心學則認為,在勞動中人與物都是一種目的性存在。作為目的性存在的人需要在勞動中達至自身的內在目的——按照人之為人的內在本質充分實現自己;作為勞動對象的物亦需在人的勞動中達至自身的內在目的——按照自身存在的“物理”盡性發展自己。這兩種目的是統一的,不是分離的。因為“心即理”,良知生長是人之為人的人性生長與物之為物的物性生長的統一,人性生長是本體,物性生長是工夫,人性生長只有在促進萬物生長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得到實現[6]。勞動在其本質上是成物的實踐活動,是促進萬物生長使其順天致性的事天過程,這決定了勞動的神圣性與崇高性。人的格物勞動不僅符合“天道”的要求,而且實現了“天道”的要求,是“弘道”,因而人是進入天地境界的“天民”。

二、以勞致知的求真精神

在王陽明那里,知行合一要求人養成以勞致知的求真精神。這種精神不僅要求人通過勞動形成知識,超越純粹書本學習的局限,而且要求將知識身體化,從而使人能夠從“知道”中開出“知命”的勞動價值追求來,開出治理事物的勞動方法來,開出自由自覺的勞動習慣來。

(一)通過勞動獲得知識的求真精神

王陽明認為,人要認識的理并不是冷冰冰的與人無關的死理,而是存在于勞動生活之中并通過勞動生活而顯現的活理。理與生活之間的始源關系決定了人要想揭示理并使其在心中顯現,就必須投入到最始源的使用理的勞動之中去,在對理的使用之中體驗其真諦,從而完成對事物的認識,而不是只讀圣賢書或進行純粹的意識活動[3]134。

其一,記載理的圣賢書與理之間的表現與被表現關系,決定了圣賢書的根本價值在于通過語言而將理再現出來。學習圣賢書的真正使命不是記住書中的語句,而是看透語言后獲取其所涉及的理本身。圣賢書不是天書,作者也不是上帝,學習者必須對圣賢書保持批判的態度,在依靠書獲取真理的同時,警惕其中的謬誤與不為、難為之處,進而在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中進一步接近真理。因為經書亦存在“文盛實衰”的問題,即著經者們常將原本的天下公“道”據為己有,立門立派,將原本簡明扼要的道理復雜化、華麗化、游戲化、新奇化,從而使著作中文字量越來越大、虛的成份越來越多,最終混淆讀者的視聽,蒙蔽讀者的耳目,迷惑讀者的心智,使讀者難以通過經書接近真理[3]29。王陽明認為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根本途徑便是勞動,即投身于理所在的事中,通過勞動實踐體悟書中的真理。

其二,理本身的意義可分為名言意義與經驗意義兩種類型,通過書本學習學到的只是名言意義,仍需要把握經驗意義,將二者貫通起來。只有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才是深度學習。實現這種學習的關鍵,在于投入到理所在的事中,通過勞動使理顯現自身,從而把握理的經驗意義,將其與名言意義融會貫通,克服知識學習的空洞化問題。

其三,王陽明強調“心即理”,認為對理的把握主要是通過人的意識活動而實現,并進一步指出把握理的意識活動不只是靜觀性意識活動,更是實踐性意識活動。實踐性意識活動一方面要求學習者必須勞力,必須以當事人的身份投入到使用理成就各種事功的操勞之中,形成對理的實踐性認識,而不是以旁觀者身份對理所寄身于其中的生活作壁上觀,正所謂“絕知此事要躬行”;另一方面,要求學習者不僅要勞力,更要在勞力上勞心,自覺反思勞動實踐,擺脫日用理而不知理的原始勞動狀態,走上在勞動中主動求理的自覺之路。

其四,與“明理”相比,“明心”更可貴。在王陽明看來,在求真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不是認識理,而是對認識理的活動進行反思以提高認識理的能力。因為“求真”不是將萬物之理裝入心中,而是努力提升自身揭示理的能力,從而及時、高效地把握理。這種說法與海德格爾的解蔽真理觀極其相似。后者認為第一位意義上的真理不是符合論意義上的真理,而是存在論意義上的真理,是揭示真理的操勞本身。真正的“求真”不是求得各種理,而是對揭示理的操勞活動進行反思與完善[7]。在此基礎上,王陽明認為只有勞動才是真正的磨心石,人只有投入到用心操勞的各種實際生活中才可能將心磨明。

(二)將知識身體化的求真精神

“行是知之成”[3]22。真知不可能是純粹的理論性知識,還必須包含致用的維度,必須不斷付諸勞動成為身體化的知識。

其一,真知是事實之知與動力之知的有機統一?!扒笳妗辈粌H意味著獲取事實之知的知“道”,更意味著從“知道”中堅持“知命”的勞動價值追求,從而將知識價值化。在王陽明看來,“知即是行,行即是知”[2]15。真正的知識是事實與價值的統一,求真是求得事實之真與價值之真的完美統一?!爸馈辈粌H意味著在認知意義上知曉天道與人道,更意味著在勞動實踐的意義上自覺按照天道與人道的要求去完成待人接物的活動,從而使所涉及的勞動對象能夠按照自身之性盡可能地發展自身,否則就不能真正稱為“知道”。在此基礎上,王陽明進一步提出學、問、思、辨、行的求知活動,認為其本質是一種實踐活動,都是圍繞著如何做事的勞動實踐進行的:行是做事的勞動實踐,學、問、思、辨四種活動分別是“學怎樣做事”“問怎樣做事”“思怎樣做事”“辨怎樣做事”的勞動實踐[3]134。

其二,真知是事實之知與能力之知的統一?!扒笳妗辈粌H意味著“知道”,更意味著從“知道”中探索治理事物的方法,從而將知識方法化。在陽明心學那里,求知活動的根本要求是對事物之理進行“明覺精察”,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將知識“真切篤實”。正所謂“若知時,其心不能真切篤實,則其知便不能明覺精察,不是知之時只要明覺精察,更不要真切篤實也?!盵8]307從成物的勞動實踐角度看,將知識“真切篤實”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求知者將所把握到的事物之理轉化為治理事物的方法,從而使事物能夠按照自身之理所規定的發展道路與方向發展自己。這里暗含的一個前提假設是治理事物的方法根源來自于“天”,來自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理”,事物之理規定著治理事物的方法。

其三,真知是自覺之知?!扒笳妗辈粌H意味著從“知道”中堅持“知命”的價值追求,探索治理事物的方法,而且意味著將這種依據事物之理促進事物發展的方法內化為自由自覺的勞動習慣,使道成肉身,使精神世界的知識獲得肉身的存在形式,并在成物的勞動實踐中實現知與行的完美統一[9]。在這里,知行合一的求真活動所生成的勞動習慣屬于“理智性習慣”,而非“例行性習慣”,因為它使人能夠自覺追求從“知道”中堅持天賦使命和治世方法,從而達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成就自然的勞動目的,而不是以日用而不知的方式消極適應自然環境[10]。

三、為善去惡的致善精神

在王陽明那里,“為善去惡是格物”[3]312,勞動在其本質上是一種為善去惡的價值實踐活動。作為一種正向的價值實踐活動,勞動內含著以正確之法做正確之事的“正事”精神,內含著以正事成就良知生長的致良知精神。

(一)以正確之法做正確之事的“正事”精神

在王陽明那里,勞動作為改造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它既不是單純的知,也不是單純的行,而是知行合一的整體,是勞心與勞力的有機統一。勞動在其本來意義上是知行合一,之所以特別強調行中的知,主要是因為世間存在著不知明覺精察的勞動者,這種人在勞動時無所用心,缺乏事前籌劃、事中監測與事后反思這些明覺精察的思維活動,只是悶起頭來盲目去做,致使自己的勞動事倍功半,甚至一事無成。對于這種只知勞力不知勞心的勞動者,必須強調勞動中知的重要性,使其能夠在勞動前做好籌劃、勞動中做好監測、勞動后做好反思,從而擺脫“只知埋頭拉磨,不知抬頭看路”的妄行;之所以特別強調知中的行,主要是因為世間存在著不知真切篤行的勞心者,這種人只知閉上眼睛空想而不去查看事物的實際情況,不肯將想法付諸于實際的勞力行動,更不愿意堅持不懈地篤行。對于這種只知勞心不知勞力的勞動者,必須強調勞動之中行的重要性,使其想法符合實際,并通過勞力將想法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從而開物成務[3]21。陶行知將這種知行合一的勞動思想概括為:單單勞力、單單勞心,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勞動,真正的勞動必須是勞心與勞力的有機結合,必須在勞力上勞心,在勞心上勞力[11]。

在王陽明那里,勞動作為具有正向價值的實踐活動,是一種“正其不正以歸于正”的實踐過程[12]74,在做事的內容與方法上都內含著正確行動的正義精神[6]。首先,勞動的正義精神主要表現為勞動是正義的事業,是做正確的事。在這里,并非人的做事行為都是勞動,只有依據良知促進萬物生長與良知生長的行為才可以真正稱之為勞動,由勞動而形成的事也因而被稱為“正事”。判斷所做之事正與不正的根本依據,是良知而不是社會規范或私欲。符合良知的勞動可以促進良知生長和萬物生長,是人弘揚天地生生之理的實際行動。在此基礎上,王陽明進一步指出:由于社會規范只是良知的客觀化,從而決定了社會規范不能充當判斷事務正與不正的第一標準,雖然符合社會規范的常常是出自良知的;人的欲望可分為合理的與不合理的,符合良知的欲望是合理的,否則就是不合理的[3]185。在這種意義上,勞動的正義性不僅在于被利益相關者認可,更是在于被認可后形成的價值,因為利益相關者可能會基于不合理的欲望而對自己所關切的事進行認可性評價[13]。其次,勞動的正義精神還包括做事方法的正確性維度,它不僅表現為做事方法符合內在良知與外在規范的要求,從而使行為具有某種美德倫理或規范倫理,而且表現為做事方法對于所做之事的有效性,使做事者能夠有效地達到既定目的。

(二)以正事成就良知生長的致良知精神

在王陽明那里,良知與作為勞動的正事之間是一種本體工夫關系,良知是本體,正事是工夫,良知生長必須依靠正事工夫才能得以完成,因為人的良知不可能通過諸如佛家冥思默想之類的純粹意識活動而得到生長,只有通過匡正勞動才能得到充實與發展,除此之外再無他法[14]。在王陽明看來,人的良知是一種自覺的反思性意識,人一旦有意識活動,良知便會知曉。不但知曉意識在活動,知曉意識活動的善惡性質,而且自然傾向于好善惡惡。然而,由于物欲之蔽等不良影響的存在,人不能在勞動實踐中真誠地好善惡惡,久而久之,人禁不住地以為惡小而為之,以為善小而不為,并最終以惡為善,以善為惡,自昧良知??朔@種障礙的唯一工夫即是“正事”。正如王陽明所提出的,良知雖然喜歡善念,但如不能依據善念去格物,去勞動,去做實事,做正事,其喜歡善念的意念不真誠,勞動也不本真;良知雖然厭惡惡念,但如不能在惡念所在的惡事上去格物,去正其不正,其厭惡惡念的意念不真誠,勞動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勞動[12]74。

在此基礎上,王陽明進一步指出良知是知,作為致良知的“正事”是行,二者是知行合一的,是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不但如此,良知與致良知的正事之間的本體工夫關系是相對的。若從良知只能在致良知的正事中才能得到生長的角度看,作為工夫的致良知則成了良知真正意義上的生成源,成了本體?!坝行木闶腔?,無心俱是實”是從工夫說本體,是從“良知只有在致良知的勞動中才能得以生長”角度賦予致良知勞動以本體性地位。這種說法不僅類似于勞動生成本質論,而且明確凸顯勞動的價值,認為勞動是正向的價值實踐行動,只有以正確之法做正確之事的正事活動才能真正稱為勞動,由此以勞育德成為可能。人的本質首先是價值與實踐意義上的,而不是心智與認識意義上的。如果說“勞動生成人的本質”是中西文化的共識,那么勞動生成人的本質是智性取向還是德性取向則體現了中西文化的差異:西方文化注重通過勞動生成人改造世界的理性能力,中國傳統文化更注重通過勞動生成人的道德德性。

四、成物成己的創造精神

在王陽明那里,勞動作為一種成物成己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一種旨在促進人與物不斷發展的創造性實踐活動,內含著創造精神,主要表現為面向事物本身的批判精神、成己成物的變革精神和互聯互鑒的融通精神。

(一)面向事物本身的批判精神

在王陽明看來,人要想通過勞動成物成己,就必須為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進行合理思考,這就要求勞動者必須具備面向事物本身的批判精神。這種精神不僅指向對他者的批判,而且指向自我批判。對他者的批判主要涉及對他者的言說是否符合事物本身進行合理思考,從而在依靠他者言說得到真理的同時忘記言說。在陽明心學那里,語言不是空無所指的游戲,而是言之有物的說事行為,對事物的言說與事物本身之間構成了摹本與原型的關系,這決定了言說合理性的根本依據在于言之有物,在于與言說所涉及的事物本身相符。與事物本身相符的言說,即使出自默默無聞之輩也不敢以為非;與事物本身不符的言說,即便出自學術泰斗也不敢以為是[15]。普通人的悲哀之處主要在于過于相信學術泰斗的言論,對其言論深信不疑,從而忘記了言論所意欲再現的事物本身,忘記了任何人都可能犯錯,進而失去對他者言說的批判性思考。這種悲哀如同拿著祖先留下的遺產記錄本卻不知遺產在哪里的富家子到處炫耀記錄本就是遺產本身一樣可笑[8]349。自我批判,則主要指批判者在進行批判性思維活動時應同時將批判的矛頭指向自身,時刻警惕在這一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錯誤并竭力避免,從而將心鏡磨明,將自身提升至圣人水平。正如胡塞爾所說,在現實生活中,用來照物的心鏡(意識)總是個體的,總是這個人那個人的,而任一具體的人都不是上帝,都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因此需要將個體的經驗還原為人類的經驗[16]。

(二)成己成物的變革精神

在王陽明看來,人要想通過勞動成物成己,就必須具備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以及外部環境的改變而不斷創新治理事物方法的變革精神。王陽明雖然與傳統儒學家一樣認為治理事物的正確方法必然要符合與遵循事物之理,是事物之理的自然運用,但他并不認為治理事物的正確方法是唯一的。相反,王陽明認為治理事物的方法是多元與動態的,這是由事物發展的動態性與情境嵌入性所決定的。一方面,事物在不同發展階段常常呈現出不同的發展需要,人治理事物的方法應依據事物自身發展需要的變化而進行相應的調整,就像對樹苗的澆水量必須隨著樹苗在不同生長階段需水量的變化而改變[3]252。另一方面,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面對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人治理事物的方法應依據外部環境的變遷而進行相應的改變,就像對樹苗的澆水量必須依據外部環境的干濕情況而做出不同的處理,而不是在雨天與晴天都澆同樣的水。在此基礎上,王陽明進一步指出,治理國家的方法亦應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環境的不同而不斷進行變革。之所以要這樣做,不是因為原來的治理方法不合理(原來的治理方法在當時特定歷史發展階段與條件下是合理的),而是因為國家發展環境的變化與發展階段的變遷使得原本合理的方法變得不再適宜。正如王陽明所說:“文武之法,即是堯舜之道。但因時致知,其設施政令,已自不同,即夏、商事業施之于周,已有不合。故周公思兼三王,其有不合,仰而思之,夜以繼日?!盵3]34

(三)互聯互鑒的融通精神

在王陽明看來,人要想通過勞動成物成己,就必須具有互聯互鑒的融通精神。世間任何事物所包含的屬性都不止一種,除了決定其本質的理之外,還存在其他的理。人若想通過勞動成就事物的生長與發展,就不能只講一種理,而必須將存在于事物之中的各種理有效地融合起來,在綜合平衡中找出治理事物的有效方法。這就決定了勞動者必須將儒釋道等各種文化融通。在王陽明看來,儒釋道是看待事物的不同視角,各自都在深刻把握事物某一屬性的同時忽視了其他屬性,如同盲人摸象,只得一端。儒釋道雖都是對事物之理的把握,屬于道的范疇,但單獨一種文化充其量只是“小道”,要想把握“大道”,就必須拆除文化間的藩籬,使各種文化互聯共鑒成為有機共同體,正所謂“道大無外,若曰各道其道,是小其道矣?!盵17]1161在王陽明看來,對各種文化的互聯共鑒,是恢復各種文化間的本源關系,因為各種文化在本源上是一家。文化間的藩籬是人為建立的,從事各種文化活動的人難以看到籬笆墻外的其他文化,更不知學習其他文化以增進對事物的理解和把握,此即王陽明的“廳室之喻”[17]1161。在文化融通過程中,學習者在以平等開放心態看待各種文化的同時,必須以自身文化為中心和支點汲取其他文化的營養,而不是邯鄲學步——非但沒能汲取其他文化的優點,反而把自身賴以生存的本土文化淡忘了。

五、強體力行的實干精神

在王陽明那里,勞動作為改造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實踐活動,蘊含著強體力行的實干精神,主要表現為艱苦奮斗的苦干精神、勇擔責任的擔當精神和學以致用的篤行精神。

(一)艱苦奮斗的苦干精神

王陽明認為,勞動作為強體力行的實干活動,蘊含著艱苦奮斗的苦干精神,主要表現為居安思危、以苦為樂、持之以恒、攻堅克難等方面。一是居安思危。勞動作為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存在著風險因素,因而人在勞動過程中必須抱謹慎態度,時刻警惕勞動中存在的各種潛在危險,防患于未然[8]357。二是以苦為樂。勞動作為強體力行的實踐活動,不可避免地伴隨著皮肉筋骨之苦。面對這種勞苦,勞動者應有煉金成精的以苦為樂精神。煉金成精的過程雖須經烈火焚身、千錘百煉之痛,但唯此才能獲得成精的結果;勞動者亦應將勞動帶來的肉身之痛視為所必經的“生長痛”,在肉身之苦中體驗精神的解放與快樂[8]258。三是持之以恒。在王陽明那里,以成物與成己為目的的勞動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勞動者須牢記成物成己的初心,持之以恒地投入到成物成己的勞動中,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問題、彌補差距的有效辦法,日益接近成物成己的勞動目的。四是攻堅克難。王陽明認為,勞動不是淺干與偽干,而是將自身投入到事物中的實干、真干、深干,從而要求勞動者具備攻堅克難的艱苦奮斗精神,在勞動中磨煉自我,實現自身的發展。

(二)勇擔責任的擔當精神

王陽明認為,勞動是替天行道、創造世界的過程,蘊含著為天地立心的擔當精神。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自然界將生生之仁心給了人,化為人的良知,從而使良知與天理合一,使人成為人而與動物區別開來。然而,人與生俱來的良知只是善端,只有經過擴充才能成為人的現實德性[18]。這一事實決定了人生的根本責任在于致良知,即將人之為人的天生善端不斷擴充,從而使人之為人的本質得到充分實現,真正成為人。而人要想成為人,就必須勇敢自覺地擔負起致良知的使命,將自身投入到依據良知改造世界的勞動之中去,通過勞動達成成物與成己的雙重目的[12]74。與傳統的儒家入世精神一樣,王陽明認為人要想使自己成為圣人,就必須投入到幫助他人成人的勞動實踐中,必須投入到幫助萬物順天致性的勞動實踐中,而不是進入佛道所提倡的“只顧自己成仙,不管他人死活”的修仙之路。因為勞動實踐是良知的工夫,人的良知只有在成就他人發展與事物生長的勞動實踐中才可能得到生長,才可能化為人的現實德性[19]。在此基礎上,王陽明進一步指出,人不但應意識到只有通過成就他人、成就事物才能成就自己,而且應把這種意識轉化為人生信仰,激發改造世界成就萬物生長的熱情,調動起全部的能量去實現在成物中成己的勞動目的。

(三)學以致用的篤行精神

在王陽明那里,勞動是用知識改造世界的過程,蘊含著學以致用的篤行精神。王陽明反對知而不行,他認為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認識世界,更是為了改造世界;不怕不了解世界,而怕僅僅停留在“知”的層面,而不去“致知”[2]18,即不將所學到知識用于對事物的改造,將所學束之高閣,使知識失去本身的價值。王陽明認為,人生的根本任務是在成物中成己,即在對世界的改造中完成對自身的改造,從而達至改造世界與改造自己的有機統一,這便是致良知的根本內涵。對世界的認識是為改造世界的勞動實踐服務的,只有服務于改造世界的勞動,才能真正體現知識的價值。正是在此意義上,王陽明反對知行分離的主知主義,贊成知行合一的實踐立場,認為“真知必謂行”,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勞動中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為此,必須反對知而不行。在此基礎上,王陽明認為改造世界的勞動不是不要知識的蠻干,不是沒有理論指導的行動,而是知識統帥下學以致用的“篤行”,而是堅持用知識改造世界的“智造”,而是思想引領下的實際行動。

綜上所述,王陽明以道德之心何以會創生萬物為切入點,基于知行合一,形成了獨具心學特色的勞動精神觀。其在以勞育美方面表現為事天盡性的崇高精神,在以勞增智方面表現為以勞致知的求真精神,在以勞樹德方面表現為為善去惡的致善精神,在以勞創新方面表現為成物成己的創造精神,在以勞健體方面表現為強體力行的實干精神,從而使人通過勞動達至自我與參天化育的雙成。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5.

[2]岡田武彥.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王陽明大傳(中)[M].楊田,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15.

[3]王陽明.傳習錄[M].北京:中國書報出版社,2012.

[4]于述勝.“生生”:天地之德,人生之的——先秦儒、道思想中的意義世界通詮[J].教育學報,2015,11(6):91-99.

[5]湯一介.儒學十論及外五篇[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39.

[6]楊道宇.良知的自然生長傾向及其教育——兼論“教育即良知生長”與“教育即生長”的異同[J].教育學報,2016,12(5):14-24.

[7]張汝倫.《存在與時間》釋義: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673.

[8]王陽明.王陽明全集(壹)[M].北京:線裝書局,2012.

[9]高兆明.論習慣[J].哲學研究,2011(5):66-76+128-129.

[10]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5-57.

[1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教育出版集團,2005:106.

[12]王陽明.王陽明全集(肆)[M].北京:線裝書局,2012.

[13]戴維·米勒.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210.

[14]馮友蘭,等.知行合一:國學大師講透王陽明心學[M].北京:臺海出版社,2016:85.

[15]王陽明.王陽明全集(叁)[M].北京:線裝書局,2012:175.

[16]楊道宇.以事為本的課程理論[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27.

[17]王陽明.王陽明全集(新編本)[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18]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92.

[19]楊道宇.試論陽明心學的“共享型獨立人格”說[J].教育研究,2017,38(3):130-139+153.

On the Laboring Spirit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in Yangming's Philosophy of Mind

YANG Daoyu

Abstract:Under the impact of the "tangling with worldly affairs" spirit of classical Confucianism, Yangming's philosophy of mind has formed the concept of labor spirit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Firstly, in terms of nurturing aesthetics through labor, advocating the lofty spirit of doing the best for heaven and promoting the glorious mission of labor to generate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secondly, in terms of increasing wisdom through labor, advocating the spirit of seeking truth through labor, and the physicalization of knowledge while forming knowledge through labor; thir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stablishing virtue through labor, advocating the spirit of kindness through the spirit of doing good and avoiding evils, advocating that by doing the right thing with the right method, one can accomplish the growth of conscience and the growth of all; fourth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through labor, advocating the creative spirit of achievements for oneself and all, and that one can face the essences of things through critical reflection, innovate the methods of governing the things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the things themselves, and comprehensively govern the thing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s; fifthly, at the level of labor and physical fitness, advocating down-to-earth attitude of enhancing fitness and doing practical work, carrying forward the arduous struggle featuring the sense of danger in times of peace, staying positive in adversity, perseverance, and overcoming obstacles through hard work, tak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setting values of mind for heaven and earth to tap the potential of all according to their natures, applying the resolve to practi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ld with knowledge learned.

Key words:Yangming's philosophy of mind; laboring spirit; nurturing aesthetics with labor; increasing wisdom with labor; establishing virtue with labor; innovation with labor; strengthen fitness with labor

(責任編輯:梁昱坤 郭 蕓)

收稿日期:?? 2023-07-10

基金項目: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心學教學文化的現代意蘊研究”(20JD047)。

作者簡介:楊道宇,男,河南商丘人,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