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腎降糖飲聯合西醫常規療法治療氣陰兩虛型糖尿病腎臟疾?、笃诨颊?8例

2024-01-03 12:34江銘倩楊志剛葉彬華
福建中醫藥 2023年11期
關鍵詞:降糖內皮內皮細胞

江銘倩,邱 晨,郭 芳,謝 瑜,楊志剛,葉彬華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建 福州 350004)

糖尿病腎臟疾?。╠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高危因素[1]。研究表明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紊亂是DKD 發病的主要機制之一,內皮細胞功能損傷可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尿蛋白排泄增多。研究證明早期及時發現并糾正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可恢復DKD 患者腎功能[2]。目前嚴格控制血糖仍是預防和治療DKD 的關鍵措施,但腎功能受損限制了口服降糖藥物的使用[3]。中醫具有整體治療與辨證論治的優勢,安全性較高,能改善DKD患者的臨床癥狀,對延緩DKD 進展具有一定臨床價值[4]。益腎降糖飲作為我院院內制劑,已在臨床應用十余年,主要用于治療氣陰兩虛型糖尿病腎臟疾病,可從抗炎、抗氧化應激等多途徑延緩DKD 的病程[5-6]。本研究通過觀察益腎降糖飲治療氣陰兩虛型DKDⅢ期患者的療效及對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進一步評價益腎降糖飲的臨床價值及潛在作用機制,為臨床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 臨床資料

1.1 西醫診斷標準 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參照《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7]。DKD 診斷及分期標準參照《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8]。

1.2 中醫辨證標準 參考《糖尿病腎病中醫防治指南》[9]氣陰兩虛證辨證標準。主要癥狀:① 神疲乏力;② 口干咽燥;③ 尿濁。次要癥狀:① 消谷善饑;② 煩渴多飲;③ 氣短懶言;④ 心悸、寐差;⑤ 手足心熱,自覺心胸煩熱;⑥ 尿頻、尿多。舌脈:舌體瘦薄,質紅或淡紅,苔少而干,脈沉細無力。存在1個主要癥狀,同時兼有任意2 個及以上次要癥狀,舌脈合參,即可辨證。

1.3 納入標準 ① 年齡20~65 歲;② 同意加入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 近1 月內存在糖尿病急性并發癥或合并泌尿系感染者;② 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③ 對治療藥物過敏或難以耐受者;④ 合并有嚴重感染、惡性腫瘤、血液和免疫系統疾病及其他嚴重疾病者。

1.5 脫落和剔除標準 ① 未遵醫囑服用藥物治療者;② 服用其他藥物影響療效評價者;③ 未按要求復查導致數據缺失者。

1.6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4 月—2021 年3 月于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住院及門診就診的氣陰兩虛型DKD Ⅲ期患者104 例。按照就診順序編號1001~1104,采用SPSS 23.0 軟件生成隨機數字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2 例,隨機序列采用不透光密封信封進行封藏。研究過程中觀察組未遵醫囑服藥3 例,未按要求復查1 例;對照組未按要求復查4 例。最終完成病例數96 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 例。2 組性別、年齡、病程和合并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2018-034-02)。

表1 2 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2 組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例數48 48性別合并高血壓男33 34女無無15 14年齡/歲54.40±6.61 56.27±7.53病程/年7.48±1.73 7.48±1.69有54 43 44合并高脂血癥有25 24 23 24

2 方 法

2.1.1 對照組 參考《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版)》[7]進行醫學營養治療及降糖治療,采用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物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隨機血糖或餐后2 h 血糖(2 hPG)<10 mmol/L。參考《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8]給予控制血壓及調脂治療。療程為90 d。

2.1.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服用益腎降糖飲(批準文號:Z06106053),由制何首烏、玄參、生地黃、太子參、黃芪、山藥、肉蓯蓉、僵蠶、當歸、赤芍、蒼術、馬齒莧、黃芩、鮮石橄欖組成,統一由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制劑室制作生產。每次30 mL,每日2 次,餐后1 h 服用,療程為90 d。

2.2 觀察指標

2.2.1 療效判定標準 參考《糖尿病腎病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標準(試行方案)》[10]擬定。① 臨床控制:女性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5 mg/mmoL,男性UACR<2.5 mg/mmoL,腎功能正常;②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UACR 或尿白蛋白排泄率降至正?;蛳陆?/2 以上,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下降1/3 或恢復正常,腎功能正常;③ 有效:臨床癥狀較治療前好轉,UACR 或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HbA1c 有所下降,但不足顯效標準,腎功能指標正常;④ 無效:臨床癥狀未改善,實驗室指標無變化或升高。

2.2.2 檢測指標 2 組分別于治療前后清晨空腹留取靜脈血及晨尿,應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血糖指標[空腹血糖(FPG)、HbA1c、2 hPG]、血脂指標[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腎功能指標[UACR、血肌酐(Scr)、腎小球濾過率(eGFR)]。采用ELISA 試劑盒檢測血清內皮素-1(ET-1)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采用比色法檢測一氧化氮(NO)。

2.2.3 安全性指標 于治療前和治療后30、90 d 觀察2 組安全性指標,包括生命征、血常規、尿常規、電解質、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查。對試驗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均作詳細記錄。

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 果

3.1 2 組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療效比較

3.2 2 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 見表3。

表3 2 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s)

表3 2 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1) P<0.05;與對照組比較,2) P<0.05。

HbAlc/%9.44±2.03 8.49±1.561)8.75±1.91 7.41±1.191)2)組別對照組例數48觀察組48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FPG/(mmol/L)8.57±1.27 7.48±1.191)8.13±1.64 7.46±1.731)2 hPG/(mmol/L)13.19±24.23 10.97±2.781)12.66±3.91 10.08±3.111)

3.3 2 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 見表4。

表4 2 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表4 2 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注:與治療前比較,1) P<0.05;與對照組比較,2) P<0.05。

LDL-C 2.99±0.81 2.65±0.771)3.13±0.70 2.24±0.571)2)組別對照組例數48觀察組48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C 5.12±1.50 4.81±1.211)4.76±1.23 4.07±0.881)2)TG 2.02±1.13 1.74±0.991)1.79±0.66 1.42±0.441)2)

3.4 2 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5。

表5 2 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5 2 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1) P<0.05;與對照組比較,2) P<0.05。

eGFR/(mL/min)100.35±14.87 99.85±16.43 95.82±17.00 97.36±16.09組別對照組例數48觀察組48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UACR/(mg/mmol)17.40±8.01 12.20±8.191)15.52±9.64 8.70±7.161)2)Scr/(mmol/L)65.54±15.73 65.64±15.67 70.32±17.63 68.09±17.78

3.5 2組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 見表6。

表6 2 組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s)

表6 2 組治療前后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1) P<0.05;與對照組比較,2) P<0.05。

NO/(μmol/L)12.95±8.32 12.83±8.31 12.41±10.35 22.59±7.181)2)組別對照組例數48觀察組48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ET-1/(ng/mL)3.40±1.48 3.41±1.58 3.80±1.73 2.82±1.271)2)VEGF/(pg/mL)61.45±31.88 61.95±34.52 65.79±32.02 48.51±22.641)2)

3.6 安全性評價 2 組在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治療30、90 d 后評估安全性指標均未發現明顯異常。觀察組中有1 例出現胃脹,予保護胃黏膜對癥處理后癥狀緩解;有2 例出現腹瀉,無腹痛,囑患者將服藥時間改為餐后2 h,未予停藥,后續治療中未再出現。

4 討 論

DKD 主要病機為氣陰兩虛,是由消渴日久,正氣虧虛,陰津虧耗,損傷正氣及腎陰所致[11]。呂仁和教授認為氣陰兩虛,痰熱郁瘀,病理產物“痰、瘀”郁結于腎絡是DKD 早期的病機,治療上多以益氣養陰、化痰祛瘀為主[12]。益腎降糖飲方以制何首烏、玄參、生地黃為君藥以滋陰養血;臣藥太子參、黃芪、山藥以益氣養陰,肉蓯蓉補腎助陽以化生陰血;佐以僵蠶祛風化痰,當歸、赤芍活血化瘀,蒼術健脾祛濕,馬齒莧、黃芩清熱解毒,鮮石橄欖養陰生津。全方共奏益氣養陰、活血化瘀之功[13]。前期研究證明:益腎降糖飲可通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來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和減少血小板聚集,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從而保護DKD 患者腎功能[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2 組治療后FPG、2 hPG、HbA1c、UACR、TC、TG、LDL-C 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降低程度更為明顯,提示益腎降糖飲聯合西醫常規療法能改善DKD 患者糖脂代謝紊亂和腎功能。

血管內皮功能狀態與DKD發生、發展關系密切,VEGF、ET-1、NO 等細胞因子水平反映血管內皮功能狀態,是目前血管內皮功能檢測的常用指標[15]。VEGF 調控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是最有效的血管生成調節因子[16]。VEGF 可促進糖尿病小鼠血管內皮損傷并加速腎小球病變[17]。此外,DKD 患者血清VEGF 水平監測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診斷[18]。ET-1是從內皮細胞中分離出來的一種長效血管收縮肽。在腎臟疾病中,內皮素系統的激活會促進內皮細胞線粒體應激,導致足細胞的骨架破壞從而加重腎臟疾病的發生與發展[19]。NO 是內皮細胞釋放的血管舒張因子,血糖升高使得NO 生物利用率急劇降低,導致內皮功能受損[20]。DKD 進展使得NO 的合成與釋放減少,誘導ET-1、VEGF 因子的釋放增加,導致血管內皮功能受損,進而誘導平滑肌細胞增生和腎小球系膜細胞增多,最終導致蛋白尿生成增多[21]。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后VEGF、ET-1 水平明顯降低,NO 水平明顯升高,提示益腎降糖飲聯合西醫常規療法可以促進NO 的合成和釋放,抑制ET-1、VEGF 表達,從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少蛋白尿的形成,延緩DKD 的發展。

綜上所述,益腎降糖飲聯合西醫常規療法可改善氣陰兩虛型DKD Ⅲ期患者糖脂代謝及腎功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從而發揮腎臟保護作用。

猜你喜歡
降糖內皮內皮細胞
快樂降糖“穴”起來
淺議角膜內皮細胞檢查
大葉欖仁葉化學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時測定降糖甲片中9種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雌激素治療保護去卵巢對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初步機制
細胞微泡miRNA對內皮細胞的調控
Wnt3a基因沉默對內皮祖細胞增殖的影響
內皮祖細胞在缺血性腦卒中診治中的研究進展
痰瘀與血管內皮細胞的關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