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菇科真菌資源*

2024-01-08 00:53龔粵寧何淑嫻劉志發莫美華
中國食用菌 2023年6期
關鍵詞:紅菇南嶺自然保護區

龔粵寧,林 敏,何淑嫻,,宋 斌**,劉志發,莫美華

(1.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廣東 韶關 512727;2.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華南應用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菌種保藏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微生物應用新技術公共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070;3.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廣東廣州 510642)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于1994 年成立,地處南嶺山脈中段南麓,東鄰韶關市乳源縣,南接清遠市陽山縣嶺背鎮,西靠連州市,北部與湖南省宜章縣莽山森林公園接壤,坐標為112°30′~113°04′E、24°37′~24°57′N,保護區總面積5.84×104hm2,是廣東省陸地森林面積最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存著中國東南部特色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中國珍稀瀕危動植物及其棲息地,是世界同緯度地區的寶貴自然遺產[1-2]。保護區優越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環境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紅菇科(Russulaceae) 真菌的生長發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3-9]。紅菇科真菌隸屬于真菌界(Fungi) 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 蘑菇綱(Agaricomycetes) 紅菇目(Russulales),其子實體肉質、易脆、多數傘形、色澤艷麗、具乳汁或不具乳汁,主要包含乳菇屬(Lactarius)、多汁乳菇屬(Lactifluus)、叉褶菇屬(Multifurca)、紅菇屬(Russula) 等4 個屬,通常廣泛分布,常生于林中地面,并與植物形成外生菌根[10-11]。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材料

1.1.1 研究標本

2019 年至2022 年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查采集標本材料,所有研究標本保藏在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標本館(GDGM)。

1.1.2 主要試劑

硅膠,廣州化學試劑廠;真菌DNA 小量提取試劑盒,廣州美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 擴增試劑,北京全式金科技有限公司。

1.1.3 主要設備

水浴鍋,托普儀器有限公司;研磨儀,上海凈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離心機,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 有限公司;Y-TV55 正置熒光顯微鏡,日本尼康公司;RX100Ⅲ相機,日本索尼公司。

1.2 研究方法

野外調查采用傳統的踏查法。使用相機拍攝記錄宏觀特征,包括菌蓋、菌褶、菌肉、菌柄特征及其顏色、大小等。使用熒光顯微鏡進行顯微觀察,包括擔孢子、擔子、褶側囊體、褶緣囊體等。隨機選取20個孢子測量孢子大小,擔子等其他特征以10~20 個測量數據為準。以5%的KOH 溶液作為浮載劑,1%的剛果紅試劑進行染色觀察,以Melzer 試劑判斷菌絲、菌髓等的淀粉質反應或類糊精反應。同時進行ITS 和LSU 序列的測序、比對分析,并綜合形態特征和分子比對結果,結合文獻進行鑒定和分類[12-15]。

2 結果與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及文獻查詢,總結具體名錄見表1,菌類生境照片見圖1。

表1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菇科物種資源Tab.1 The resources of Russulaceae in Guangdong N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圖1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紅菇科真菌生境照片Fig.1 Photographs of some species of Russulaceae habitats in Guangdong Nan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如表1 和圖1 所示,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菇科真菌已知種類有45 種,分別是乳菇屬(Lactarius) 16 種、多汁乳菇屬(Lactifluus) 3 種、紅菇屬(Russula) 26 種[3-9,16]。所有菌類均為外生菌根菌。

3 結論與討論

至今為止,世界上紅菇科真菌已知種類已經超過3 000 種,中國報道的種類已超過了250 種(約占世界已知種類的8.3%)。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紅菇科種類至今也有45 種,約占中國已知紅菇科種類的18%,保護區新記錄種有19 種,中國特有種10 種[11-24]。迷你乳菇Lactarius minimus W.G. Sm.[=Lactarius minimus var. macrosporus C.Z. Bi & G.Y.Zheng] 屬于瀕危(EN) 級別[15]。據此,南嶺自然保護區紅菇科資源比較豐富,迫切需要深入調查,資源保護利用研究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45 種紅菇科真菌資源均屬外生菌根菌,與植物生長密切相關,作為南嶺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25]。其中,具有食用價值的有25 種,藥用價值的有20 種,對人體會產生危害或毒性的有3 種[26-31]。紅菇科中可食菌類較多,在世界范圍被廣泛采食。如南嶺地區主要的食用或食藥兼用品種有雞足山乳菇、松乳菇、紅汁乳菇、鮮艷乳菇、多汁乳菇、煙色紅菇、銅綠紅菇等,但其資源量及生態分布特征還需要調查。南嶺地區已知紅菇科真菌中有毒品種僅有黑乳菇、脆紅菇和點柄黃紅菇。

紅菇科真菌是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護區生態平衡的維持具有重要意義,也是重要的野生真菌資源。

猜你喜歡
紅菇南嶺自然保護區
秦嶺地區紅菇屬菌類分類現狀、問題及對策*
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玉林紅菇的綜合開發利用現狀研究
我要采的是紅菇
容縣紅菇實現“人工助產”
胡明華、張南嶺數字插畫作品
南嶺栲葉黃酮類成分的研究
保護自然保護區刻不容緩
淺淡黃崗梁自然保護區的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南嶺山區“生態立縣”的實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