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蹴腳翻子”拳術的特點解析與勢式復原

2024-01-08 03:05凌懿文
浙江體育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拳術技擊武術

凌懿文,周 卉

(浙江工商大學,浙江 杭州 310018)

0 前 言

古時杭州,在今慶春路對出吳山路地方朝南,有一大宅院,柵門,門前左側有亭,此地過去南宋時前洋街,附近紀家橋,為南宋武學所在。武學包括二個方面,一是古時各地為培養軍隊人才的基礎學校,各地都有;二是為考武童、武生、武舉的科舉學校,一般設在關廟或武備院內。富陽清江口人特別喜歡練蹴腳翻子這種拳術。以明萬歷時,金有光最為突出,由士兵出身經歷了當時平定寧夏,攻克銀川,跨海征東戰關白(日本豐臣秀吉),平西南楊應龍的內外戰爭,由軍功拔補陜西總兵?;剜l后,家居十載,教鄉兵蹴腳翻子等武術。今天我們能見到的既有技擊同時又能演武的蹴腳翻子應是金有光的傳藝。解析研究其拳理和動作結構,恢復其練用一致的技擊特點,同時為現代競技武術提供參考和動作淵源的佐證,充實競技武術套路的動作,使現代武術動作更為豐富完整。已經大力推行多年的武術段位制拳術,既有武術套路又有該拳術對練的特有技法,還有其技擊的接招方法。這種恢復傳統武術的技用想法和做法與傳統武術的技用是一致的。這應該看成自1958年后甲、乙組規定套路編訂后對傳統武術參考戚繼光《拳經捷要》篇研究探討的成果。也可以看成是對古代武術傳承“修舊還舊”的成果。

1 蹴腳翻子的技術特點

1.1 蹴腳翻子技擊的技術特點

古時練拳講究的是腳法輕絕,收腿要護身,出腳即用腿。手上動作指上打下指東打西,中為實不中為虛。翻子拳又名八閃翻,有大小之分。翻子不回頭,是散手類的拳術。

出手打鼻梁,縮手奔胸膛,卸身迎門肘,挑袍雙上手,鐵翻竿,順手摟,往上打,雙格手。要慢拉架子快打“著”,要藏鋒不露形。

翻子拳原無腿,北方傳習練用之后合上腿法。翻子拳,不但要慢拉架子快打著,藏鋒不露形,又要翻子一掛鞭,快拳密如雨。蹴腳,現名戳腳,指腳下有跟,粘地出腿,二手二腳間有繃勁。有玉環步鴛鴦腿,步法與南拳麒麟步相似。(《水滸傳》武松醉打蔣門神的動作還原,就是蹴腳翻子的玉環步鴛鴦腿。)又有鬼蹴腳、雀地龍等以腿法為主的勢式。翻子合蹴腳為蹴腳翻子,順手摟為雙纏手。高腿、連環腿等每一勢都要求八法齊全。

蹴腳翻子用腿與現代武術用腿有不同(要收胯),用腿能收能放可以切變,可以連用。較松胯之腿法,如跆拳道的出腿用腿之法,但一出而不復返正犯古人忌諱。

1.2 蹴腳翻子拳套的技術特點

有實就有虛,有直法就有花法,虛實相對以成武藝?!度A陽國志》,巴師“歌舞以凌,殷人倒戈”。周滅商,學巴舞,作大武(歌舞)以贊功?!吨芏Y》《吳子》舞與武完全一樣,可見巴師之舞就是戰陣之武,就是單兵和隊列之拳械操。古時戲亦是武,《國語》·晉語九,比武曰戲。古人討有罪鐘鼓伐之?!读w》五·音,亦以管律,樂理偵敵,“知三軍之情,消息勝負”?!读w》有儒家治國方略,治軍、用兵方略觸手可摸。武技不用于戰斗,必然走向表演,時間長了形成花拳。宋朝杭州每逢節日都有花拳表演,瓦市相撲,露臺爭跤,就連左右軍,牙前樂營也舞斫刀、舞蠻牌、舞劍等,東西班作野戰表演。太平盛世不同于戰爭年代,人的需求不同。

武術演武也有韻律,陰陽頓挫。柔是長調,剛是促拍。蹴腳翻子同樣有武有藝,技擊打法十二勢是武,三個拳套是藝。蹴腳翻子,一枝八翻,二九罡,三路纏手,四歸原,五打角,六化盾,七要向前八回頭。是蹴腳翻子的技藝精髓,同樣也在拳套中得到體現。蹴腳翻子的套路既合韻律(節奏),又不離開武術的要求,作為一種練習手段,武、藝相輔相成。

蹴腳翻子的拳套、架式其中包含了技擊的所有基本手法和腿法,但是彼此割裂,失去合理的勢式結構,只能練不能用。練一個動作協調、手足收放、身手合順。同時留出老師對學生武德、人品考察的空間,能練不能用,學了也不足傷人。如果徳優兼備,則輔導和重新將學過的架勢結構成技擊勢式,也就是蹴腳翻子的散手武技。今天武術段位制的拳術體系就是這一種思維的反思成果。能練能用,才能體現中國武術的體用兼備的長處。多年來眾多武術工作者對傳統武術技藝認識,不斷實踐反思,終有所成。今天武術在亞運后走向世界,實行段位制分級考核技能的做法,正體現出中國各派武術都具有博大精深的廣度和深度。

1.3 蹴腳翻子技擊與拳套的差別

蹴腳翻子是技擊拳術,是武不是藝。武術有武有藝,武就是技擊術,藝就是拳套。拳套今天叫套路,是古時的形體訓練,提高人的起伏踢打能力,使手腳更加合順,技法嫻熟,使人能在身體不協調的情況下繼續做動作,放大人的活動能力,提高人的應變能力。器械則增加手感,提高駕馭器械的能力。武與藝分不開。但是也有差別:

1.3.1 武練時松弛,自然呼吸,一張一弛方見強,致人不受于人,我與人動作反應一致就是技擊,有訛法?!八嚒本殨r骨節挺立,用肢體語言表示彪悍的氣質。武練時氣游于下,“藝”練時提氣懸上,二者有根本的不同。

1.3.2 武變出自然,勢勢相連又相去不遠,能將錯就錯,注重切換變化?!八嚒眲輨荻ㄊ?一招一式交代清楚,亮相變臉有一定的方向。

1.3.3 武上驚下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同《手臂錄》所述動作軌跡?!八嚒彼剖嵌?左右上下不一,不能貫通,各有各的著式。

1.3.4 武在于走,運動中求勝,拳打順力?!八嚒倍▌荻ㄐ?要有架式,動靜中求勝,也要拳打順力。

1.3.5 武有藏,有收護,連打莫遷延?!八嚒币?用肢體作語言,向人展示出勇武的本質。有陰陽節奏。

1.3.6 武前軟后硬,勁在后,以動作帶出進退用法?!八嚒奔苁酵χ庇忠醒菔镜纳矸?以人動帶出動作。在刀法中就是大動作以刀帶人,小動作以人帶刀。

2 蹴腳翻子的勢式

拳術脫離實用必然變成花拳,或為強健身體的拳術。講究身法、精神、亮相。動作大方必定會增加很多完成動作的過程,而實用的方法則日益不足,“多與不足”就是花法。蹴腳翻子在同樣的環境下變成了三套短拳。但是實用的技法依然保存在三套拳中。要恢復其技用,可參照南兵拳中勢式結構,設訛。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立攻守之勝。再根據翻子拳的八法原則,對三套短拳中有用的動作連成勢式,手腿并用,能連打莫遷延,按技擊的原則 “丁字腳,四換頭” (1976年版《水滸全傳》上冊160頁)修舊還舊重立架式,做到練用一致,經過努力修成散手拳的技擊架式。

修舊還舊后的蹴腳翻子勢式如下:

2.1 丹鳳朝陽

右摜拳平拳,同時右高纏腿踢。落步右撲面拳打鼻梁,右上步跟進,右手下攔做鉤手向后,左鉤手頂撩陰,連上右步再右摜拳,收右步并步橫推掌,右馬步平拳。該動作取自第一套拳的第三節前勢以及第二套收勢前的三個動作。有出手打鼻梁、順手摟等技用。練習時以旗鼓勢帶頭連接此勢。撲面拳前可作為虛勢誘人,也可直接踢打。撲面拳既可打鼻梁也可打他的來腿來手,撩陰手指下打上跟著摜拳打太陽,也可打腿,拳法腿法沒有固定的高低之分,高來打高,低來打低。他還手還腿,收身橫推掌,接拳按腿,一旦碰到緊跟右馬步平拳。

2.2 斜行勢

該勢在南兵拳中直接借用。我勢斜行西復東,打他手腳自從容,莫忘行著連三計,間或遷延決蕩中。此勢蹴腳翻子第二套第三節動作。一出手打鼻梁,三角步繞出收手右擒,為奔胸膛。左馬步左壓肘,為卸身迎門肘。右弓步右勾拳,為挑袍雙上手。復右手下抹踢右腿,為鐵幡桿,往上打。轉身馬步左右盤斫。順手摟,雙格手,盤斫見《南雷集》·學箕初稿,王征南先生傳。內家拳的二個打法。斜行勢在使用時,當左手接到對方來手或來腿,即左轉出右平拳,中為實不中為虛,然后撤回三角步繞開做右手擒抹,抹到就算。緊接壓肘用腿要連,不讓他有還手機會。如果他退則緊跟而上連出它勢劈沖攪橫。

2.3 下鎖

旗鼓勢誘他來,后退時身左轉,右腿向左腿靠攏成并步。同時二拳下擺在腹前交叉再向上左右輪劈(就是虎鶴雙形拳中的雙分掛拳),為出手打鼻梁,劈下為縮手奔胸膛。進右腿成弓步,右拳后攔擺,頂左肘。提左膝右拽拳接二起腿右平拳,平拳時左拳在左耳側,與右拳做硬開弓形。為挑袍雙上手。上動不停做合手,跳步左蹬腿,為鐵幡桿。落地左低拳指襠錘防腿,雙纏手為順手摟。標掌踢腿,上步二平拳為雙格手。下鎖是防守反擊的打法,先柔退后剛勁,拳在身前運動,高低左右都顧牢,能護身直進。蹴腳翻子的拳法都能翻子不回頭,前進練習都能后退練習,到時就能轉化為防守反擊。

2.4 順手摟

左腳向左前出步,右手向外纏繞做擒手,同時右腿提膝,勾腳膝朝右,為順手摟。上步左手搶喉,同時左起高踢,上步右摜拳,掛耳腿,身右轉左標掌,右弓步插掌,右手下擄,同時收右腿成坐步,二換腿左迎門腿,左插拳變起左踹腿做平拳。左手搶喉時,為往上打。標掌是縮手奔胸膛,最后是鐵幡桿,蹴腳翻子動作就是這樣,不同形式的往上打,鐵幡桿。但其用意卻是一致的。練習蹴腳翻子也可用擺馬倒韁作連接勢,就是活步前后長短拳。擺馬倒韁取意于騎馬時的動作,馬不服騎,要跳要立,拉偏韁使馬頭左右搖擺不定,無法跳、奔。腿上做麒麟步,耗其體力,以降服之。

2.5 搓拳沖擄

旗鼓勢連接時,退左步下搓拳防腿。上右馬步下截為沖擄,此時虛上實下誘他手腿打上。蓋步左斫打他來手來腿,為出手打鼻梁。同時右平拳右踹,為奔胸膛。他退或進,我進或退皆跳步左合手左蹬腿,為卸身迎門肘。合手就是用肘,落地左弓步低平拳為鐵幡桿。該勢跳步用腿。戚繼光說:“腿可以飛騰”。只是有跳進或跳退之分。跳進為攻,跳退為抽撤也是攻。該勢練時較其他勢式為短,但是用腿得到充分發揮。施展拳腳以勝之。該勢最好接在第一或第二之后,以加強攻擊的能力。

2.6 挑蹬

該勢可與前勢結合成一個大勢。當前勢完成后,低平拳指襠錘防腿,堵腿,他如出手則左右勾手似猴拳的擄手,倒拔跳出圈之,成左提膝左勾手,側身對他。入左步再指襠錘,初起時低,等他攻上時,左右同時下刮拳抱于胸前,同時又十字蹬腿。左右勾手就是順手摟,第二個指襠錘就是鐵幡桿。下刮就是雙格手,十字蹬腿就是往上打。該勢與前勢相連時,無左右之分,下刮后十字腿也可插步轉身變左十字蹬腿。如果他轉,我勢也應跟著旋轉,或進或退,動作不變。提膝時可略做停頓,就是南兵拳之金雞獨立。等他靠近時就打就踢,他想動手也沒有機會。這就是打的節奏,古人叫拍子。

2.7 下切

下切就是行拳中的沉墜手。在翻子拳第二套第八個動作,原與絞花錘相連,這里與第一套第二節第十個動作后相連,就有非凡的效果。下切可起高腿,防腿防手,雙平拳為雙格手,然后身左轉似長拳的披身勢,等他來時我同時又轉掇步左手蒙臉掌或者下磕防手、腿,右腿勾踢,右手做曲尺,霸王請酒?;虼蛳骂€,或挑手尾,然后轉出雙擒,擄回來打出去,雙格手。蒙臉掌就是打鼻梁,曲尺就是奔胸膛迎門肘,蹴腳翻子就是這樣千變萬化不離這八句話。八句話是原則,動作要意合,不必要形似。

2.8 合手

合手就是用肘,合手時,一手握拳在胸前手心向里,另一手握拳手心向下,拳面合于另一肘內側。外形有點象太極拳的肘底錘,這是防守的動作。該勢可以與擺馬倒韁連接,他攻我攻都可以,他先我先都好。我先合手為虛勢,他先為接手。同時右腳后退,左腿后帶在前,碰到來手來腿,迅速平拳踢腿,上步平拳踢腿。雙纏手左出拳后擄按,防腿手。跳步右迎門腿插拳,右踹平拳。合手就是迎門肘,反擊踢打或虛勢后實打鐵幡桿。擄按順手摟,最后仍是往上打。該動作用于近身時最好,守中直發,要狠要連,過去有人曾經實戰用過。架勢效果成立。

2.9 斫法

左前旗鼓勢,右拳打鼻梁為斫法,隨后馬步左平拳奔胸膛,右豎肘上步裹格,隨勢轉回?;蛏舷虏⑷插N,既可打人也可打腿?;厣韱伪?鐵幡桿,披身勢誘敵,等他來時我同時又轉掇步左手蒙臉掌或者下磕防手、腿,右腿勾踢,右手做曲尺,霸王請酒?;虼蛳骂€,或挑手尾,隨即弓步雙平拳。為雙格手。斫法在其他拳術中也多見,蹴腳翻子斫法,有正斫、反斫、回護時的短斫,用時,拳心朝上,拳面指根關節頭打他鼻梁、太陽、三里、沖陽等部位,效果更好。

2.10 撲面拳

就是翻花炮。一手蓋一手出拳打鼻梁或打手打腿,上動不停,蓋掌前推拳收后重出直打心窩,此時掌合在拳的大臂內,進步掌手頂肘也出翻花炮。作用相同,直打到自己膝前,然后挑腿平拳,橫襠步下插拳,上步展拳橫靠前手擄按,后手沖天炮,順勢力轉身弓步雙平拳。挑腿就是挑袍雙上手,橫靠為鐵幡桿,擄按順手摟,沖天炮往上打,八句話按順序全部在內。九、十二勢作為范本,挑踢勢借用太祖長拳,推肘補陰其他動作均在三套短拳內。古人為了自身保護將技擊的散手拳放在最后,輕易不教人,或者最后教人。前面學的短拳一練手法、腳法。二觀察人的德行與做人的道理。然后該教不該教能及時懸崖勒馬,不至于出言如箭,有力無回。

2.11 煞錘

并步右下栽拳。煞錘可用在破長拳的摟地挖金磚,就是撲步穿掌。使用中為摔跤的穿襠靠。煞錘擒拿手,左弓步右立平拳,后做馬步左旗鼓勢,立身右蹬腿平拳。上步右裹肘,倒步鐵幡桿披身勢,回身右反斫二平拳。煞錘見《王征南墓志銘》作用與此相同。擒拿手見《拳經捷要篇》封腳套子,防腿的動作就是大的手花,為順手摟。旗鼓勢打來手來腿,裹肘倒步鐵幡桿,轉身用就是抹踢,反做往上打,二平拳是雙格手。該勢在三套短拳中都有,左右開弓一再出現。這里用收勢前的煞錘,一套二段第一勢之旗鼓勢。這樣組合就能臨場實用。

2.12 迎門肘

左裹倒步鐵幡桿披身勢。左反斫二平拳,平拳時左手出拳,右拳抬肘在右耳側,蹴腳翻子平拳,另一拳必定抬肘在耳側。起身右抬肘上挑過肩,右掌搭于右肩,左掌合于肘下,右掌抹下,左拳抽出小跳步,左腳勾踢,左拳如曲尺挑下顎或手尾。右掌合在左肘內再出左十字平拳踢腿。平拳以后二個用肘法,一抬肘,一抹下時收肘內護,直起進打。該勢之中也有順手摟往上打的架勢,由于用肘多也適合于近身時用。

3 蹴腳翻子的器械運用

蹴腳翻子技擊練法可化成左手勾鑲右手刀,或牌刀練用。勾鑲由來已久,漢畫像石有之,193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辭?!酚凶⒔?由此反證該拳由來已久。鉤鑲:漢以前兵刃,漢畫像石以及《文物》雜志中有專述“有勾過來、推過去叫勾攘?!币院笞兓勺o手鉤。鉤之摟勾獻月,就是攘,就是以下尖,月牙為主要用處,凡是動作要下面先動叫做摟勾獻月。隨著時間的推移勾鑲古人已經不用,蹴腳翻子的器械演變成了牌刀,結合行步、身法演練出非凡的武術動作。從這里看,蹴腳翻子的成拳年代應該很久遠。

蹴腳翻子的器械以牌刀為好,牌刀就是拳法,沒有其他動作。古時北方喜歡用“雙手帶”和挑刀,南方喜歡用牌刀和麻扎刀。牌刀,即盾牌加單刀。盾牌有圓、長兩種,左手持牌用以保護身體,不主擊刺。明初,牌上蒙皮,重而不利于步兵。后福建等地以藤編為牌,制作輕而堅固緊密。箭石槍刀都可遮蔽,可取代甲胄護身。藤牌在南方泥雨中使用極方便,輔右手持單刀(腰刀),輕快鋒利以殺敵。且持牌刀之人必要手足輕捷,有膽勇力量,列在行伍之前,為眾人之藩蔽,后衛則持長短之兵與其兩相援應。麻扎刀20年前浙江富陽、金華農村仍有保存。戚繼光在臨湖練兵,也將麻扎刀和藤牌用入鴛鴦陣。2010年浙江省國際傳統武術錦標賽,福建晉江代表隊演示了藤牌刀對官刀、對虎叉的技用。證明牌刀是南兵之長技。技藝還在延續和傳承。

修舊還舊后的蹴腳翻子牌刀勢式如下:

①開刀勢:二足并立,右膝稍彎,起手上提,起高而管住下面,左手斜行,右直進出刀。我刀牌在上,必要傷我腳膝,牌向左下砸開,右刀可撩腕直刺。

②斜行勢:左手持牌,右手持刀,先出左腳,左右手合掌在右上,斜行向左,右手收回腰間直刺,左手蓋,進步雙出。我先動,斜行封其出路,起刀直進,牌蓋砸其兵刃,雙手出牌護身體,刀破胸膛。

③低平勢:對敵時,左手持牌,用跟步做跪步形,腰刀回鞘,取標槍一根,身在牌內,舉標進步,配合步法擊刺向前。也可舉標大力投向敵人,投標之后,直接進步向前,抽刀揮砍。以牌護人,人低則無法乘隙,跟步連進。擲標于敵槍能扎到我之前。

④埋伏勢:此勢需用小行步左或右急進,進步必須快,有槍刀戳在藤牌編縫內不能脫手,急用刀尖將牌借力推開,沿敵兵刃用刀攪或挑撩。此勢要力大勇猛者,推開時奮勇向前沖入。

⑤出刀勢:并立步,右手出刀于右,斜橫刀尖于左,胸腹向敵,待他槍扎來,側身右肩在前,上右腳,用牌格開其刃,上左步直刺。彼槍右扎入,斜進右腳右手纏頭勾開其刃,左手牌沿擊喉,隨進左腳砍殺。

⑥雙擺勢:上右步,同時雙手前舉,刀刃向外,引敵來動,一槍扎來,左歇步雙手同時下行,牌面砸其槍,上步直刺。又來一槍,牌由左向右斜上回旋,輪開槍刃,回身砍。左腳進步,牌下蓋護身,進步雙直刺。

古代技擊武術要求練用一致,拳械一致,馬步一致。蹴腳翻子符合這一“臨場實用”的理念,協調手腳則拳能順力,拳能順力則勢式與身形能和順,做到和順而技術嫻熟,進而拳法通。然拳法通則器械通。不用再刻意花一番功夫重新學習器械的使用,直接可以進入器械的練習階段,進而臨場實用。省時省功有利于越練越精,越用越有把握。

2013年11月溫州南拳公開賽,南拳王爭霸賽的賽場中,展示的項目有雙鐵尺、雙錐(錘)、大棒、雙頭棍、挑刀。2019年8月第十四屆香港國際武術比賽,參賽的法國運動員演練了雙鞭、雙斧、寬身長劍。技法與拳術大要相同,足以證明中國古代拳術與器械相通,或者拳械一致。蹴腳翻子的技用也是眾多武術中一門技藝。且練用一致的要領也已經為共識,并走出國門。

4 結 論

練習蹴腳翻子時,因為是實用的散手拳,平常沒有固定格式的套路,練習時以旗鼓勢,擺馬倒韁,絞花錘為連接勢,與十二個動作相銜接,或進或退都要能練,能直能圓,所謂練好了打,其意在此。勝在用前,其意亦在此。

蹴腳翻子的拳法和器械相通,牌刀就是拳法,動作完全一致。體現了技擊拳術拳械一致和臨場實用的本質。三套短拳套路,講究精神、身法、神韻。動作高低起伏,手腳結合緊密,開合有序,落落大方。同時整個套路陰陽頓挫,力達四肢,動作和順流暢,也是對其拳法自身動作的提高和提煉。

蹴腳翻子據說古代曾經流傳在江淮一帶,也屬于短打類拳術。拳術中打防的用法就是內家拳中的防守方法。1928年辦中央國術館時,章殿青考入教授班的技藝就是蹴腳翻子,當時技藝中“上打手尾,下打三里以及防腿的近打沖陽,遠打虎門”(武藝中的穴位和中醫不完全相同)。以及沖擄、煞錘等技用(可破少林拳技藝中的“摟地,挖金磚”)的防腿和攻下盤的技用與《王征南墓志銘》中所述技藝相同?;蛟S能證明蹴腳翻子就是內家拳中有坐山虎、斗門為起勢動作的拳術。

猜你喜歡
拳術技擊武術
中華武術
近十年武術產業的回顧與瞻望
人文視域下武術技擊術規則的演變與發展
二十四式太極拳技擊含義探析
少林拳實戰技擊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擊基礎
武術
如何讓學生掌握好武術中的寸勁
少林拳術圖說(七)
拳術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