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徑探析

2024-01-10 06:36秦金超
鄉村論叢 2023年6期
關鍵詞:精神生活中國式現代化路徑選擇

秦金超

摘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為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共同富裕實現的題中應有之義,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馬克思恩格斯、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人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于精神生活的相關思想成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理論支撐。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是新時代黨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實現人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實現路徑上,要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優化精神文化環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障精神生活力量源泉;提供高質量文化教育,優化公共服務供給;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關鍵詞: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路徑選擇 中國式現代化

共同富裕這個話題是中國實踐的重要命題,以往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物質層面,隨著實踐的深入,精神生活領域的富裕逐漸成為熱門話題,尤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探索躍上了新的臺階。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這一重要論述充分表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不僅在于追求物質領域的富裕,而且要求在精神領域也要達到共同富裕,由此而形成的現代化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為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是馬克思恩格斯所關注的重點問題,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精神訴求,也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征程中不懈奮斗的理想目標,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深入研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論依據,在深刻把握其時代價值的基礎上,探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路徑選擇,對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及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論依據

(一)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精神生活的相關思想

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要是馬克思恩格斯所關注的重點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題中應有之義。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馬克思恩格斯對人的全面發展和未來理想社會的闡釋中都蘊含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理論依據。馬克思在關于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理論的思想中,深刻闡明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一種全面性、綜合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都必須得到充分的保障和發展。并且其在《共產黨宣言》中也指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表達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的精神生活的理想狀態,對人的自由發展作了重要指示。恩格斯指出:“在人人都必須勞動的條件下,人人也都將同等地、愈益豐富地得到生活資料、享受資料、發展和表現一切體力和智力所需的資料?!边@充分表明了在未來新的社會制度中,人不僅要獲得物質需要,而且還“必須有時間滿足精神需要和社會需要”,從而實現人民群眾對物質和精神共同富裕的生活理想。由此可見,馬克思恩格斯在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闡述中深刻表達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為新時代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

(二)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人關于精神生活的重要論述

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人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在精神生活領域富裕的基本觀點,在百年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理論,以實際行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時代化發展。黨的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十分重視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出:“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弊⒅厝说木窳α?,強調要“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主張對人民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主張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深刻闡明了“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江澤民則進一步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強調“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胡錦濤也強調,要“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進一步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發展做出了重要理論論述。進入新時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重要時期,實現人民精神生活富裕被賦予更加重要的時代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對精神生活發展理論做了更精準的深化與發展,強調必須要讓人民“富口袋”與“富腦袋”,并進一步指出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這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內在地包含了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協調發展、統籌推進的戰略思想,對于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推進實現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思想指導??偟膩碚f,中國共產黨歷屆領導人關于精神生活的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集中體現了對促進人民精神生活領域的重要關注,為我們黨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向。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于精神生活的相關思想

中華民族歷來對精神自由具有崇尚性并始終注重構建精神世界,在中華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追求對精神生活領域的富裕及對精神世界的滿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本質探尋中,“大同社會”“德性修養”“義利觀”等理念深刻體現著中華民族對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為中國共產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提供了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和理論支撐?!爸腥A文明歷來把人的精神生活納入人生和社會理想之中”?!抖Y記·禮運》里對“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的描述充分展現了對資源共有、資源共享以及天下大同的理想社會的追求和美美與共的精神向往。劉禹錫所表達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德性修養生活狀態,《易經》中的“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氣質,從“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到“兼相愛,交相利”,都展現了中華民族對理想社會精神富裕的憧憬和追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為我們在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建設中滿足人們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標向往和價值追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來源和文化支撐,是我們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精神底氣。

二、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時代價值

(一)有助于進一步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念深深蘊含于黨的初心使命之中,是黨為人民謀幸福的重要理論向導,指引著黨為人民奮斗的精神方向。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為實現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在大力促進人民物質生活富裕的同時,也積極推動精神生活領域的豐富與發展,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并始終如一。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人民的訴求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想問題、謀發展都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充分體現了黨對人的發展的深刻關注。因此,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僅是對中華傳統精神生活理想的實現過程,更是突出了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時代價值。

(二)有助于推動實現人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共同富裕是物質和精神的共同富裕,在物質文明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精神文明必須緊跟其后并達到協調的狀態。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物質文明得到發展了,精神文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實現人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一方面是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需要更加注重對精神生活領域的建設才能更好地推動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進入新時代,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加明顯展露,這就意味著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得到保障后對于美好生活有了更大的期盼,也就是對精神生活領域的滿足有了更大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在中國式現代發展進程中推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思想和中國式現代化特征都包含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者相協調發展的重要思想,推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于進一步促進兩者的協調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物質和精神兩者的共同富裕,唯有這兩者都富裕了,才是真正地實現了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因此,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對于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動實現人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時代價值。

(三)有助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加強對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建設意味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意味著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與自豪感邁上新的臺階,進而有助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敝腥A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中國人民對精神生活富裕的深厚期盼,是我們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精神寶藏,必須全面加大傳承和弘揚的力度以促進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此基礎上,要積極推動它的現代化發展,不斷提升人們的精神自覺和理性自處,以更主動的精神力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助力。一方面,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已經發生轉變,需要重點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這就需要我們在新的目標任務和時代環境中做出新的行動和對策,尤其是要加強對精神文明領域建設?!霸谛碌钠瘘c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另一方面,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征程中面臨著各種風險挑戰,需要價值指引和精神獨立。經濟全球化機遇與挑戰并存,一個民族如果在精神上不能實現獨立自主、自由自覺,不能按照自身的意愿選擇發展道路,那么就很可能陷入改旗易幟的危險境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征程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味著在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與交鋒中,中華民族能夠始終保持清醒,讓中華民族以獨有的文化自信屹立于世界之中,并以開放包容之心吸收借鑒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思想指引和精神力量。

三、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徑選擇

(一)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優化精神文化環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精神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引領全體人民為實現美好生活而奮斗的重要價值理想,彰顯著人們對精神文化的價值追求,成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價值標尺和思想共識。要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推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實現,在思想文化方面就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武裝精神世界,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扎牢文化根基。一方面,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導,用教育這種傳統的方式來加強人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要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使之與社會的宣傳、渲染、浸潤作用相結合,從而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合力,達到最佳效果。另一方面,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使人們不僅在思想上認同,更要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因此,要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和宣傳,不斷豐富人民精神生活體驗。

(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障精神生活力量源泉

實現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須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兩創”方針,不斷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保障中華民族精神生活富裕的力量源泉供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敝腥A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和理想追求可以通過現代文化藝術表現出來,運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節目和文藝表演等形式來闡釋與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例如,近些年做得比較出彩并且深受大眾喜愛的有《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節目和依托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發展的《唐宮夜宴》《只此青綠》等優秀文藝作品。這充分說明了以真實的文藝作品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主動融入當代文化,可以源源不斷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精神文化食糧,在滿足人們對高質量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時產生對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精神享受。同時,需要加強對國家重大傳統節日和各民族特色節日的宣傳與弘揚,注重對傳統文化節日的傳承與發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節日慶?;顒?,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資源,在宣傳教育上下功夫,利用現代傳媒技術讓更多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質文藝作品深入人心,以此達到深遠持久的效果。

(三)提供高質量文化教育,優化公共服務供給

實現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須提供高質量文化教育,不斷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加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力度,以豐富的社會精神文化財富滿足人民對精神文化需求?!敖逃龑τ趥€人文化生活富裕和社會文化形態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彪m然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進步,但在文化教育的質量提升和城鄉均等化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我們立足當下,著力加強對文化教育事業的投入和發展。首先,要加快對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培養大批哲學社會科學高端人才。習近平在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培養造就大批哲學家、社會科學家、文學藝術家等各方面人才?!笨v觀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和思想巨匠,他們創作出了大量優秀詩詞歌賦等文化作品,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對人們精神生活和社會發展都產生了重要推動作用。因此,在當今中國,我們更應該加大對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的培養力度,培養大批哲學社會科學高端人才,激勵他們創作出更多更優質的精神文化產品,以此來滿足人民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并引領社會精神文化建設。其次, 要不斷優化教育資源,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滿足不同層次的人們對教育的需求,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知識學歷和思想道德水平,促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實現。此外,還要持續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全方位提升人們對精神生活富裕的追求??梢岳矛F代化技術條件,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加快建設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閱讀等文化工程。

(四)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實現人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既要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其提供營養,也要有與其他世界優秀文明進行交流與借鑒,為人們提供豐富多彩的、異質的文化體驗,在推動人類文明的交流與交融中擴大中華優秀文化的影響力,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拔拿鹘涣骰ヨb,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世界不同文明各具特色,值得人類進行全世界范圍內的交流、分享和互相學習。推進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鑒,有益于進一步推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分享,傳播好中國故事,不斷提升世界各國人民精神生活質量。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明的交流與融合更為深入深刻,我們在世界文明融合過程中,要保持自身文化定力,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豪來虛心接納、容納世界優秀文明,以此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建設,并以此為契機,通過對世界文化的深入認識和理解,積極構建對外話語體系,不斷提升世界人民精神互通和情感共鳴。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2:326.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12:190.

[6]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8.

[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4.

[8]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9]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4.

[10]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21.

[11]胡錦濤.胡錦濤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68.

[12]習近平.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137.

[13]習近平.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03.

[14]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4-3-28(003).

[15]習近平.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N].人民日報,2023-06-03(001).

[16]柏路,包崇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之維[J].思想理論教育,2022(12):33-40.

[17]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穂J].求是,2021(20).

[18]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4.

[19]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21.

[20]張劍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論意蘊與實踐路徑[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03):82-95.

[21]習近平.《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N].《人民日報》,2021-9-29(001).

[2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5.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猜你喜歡
精神生活中國式現代化路徑選擇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現代室內設計的幾點思考
民辦高校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
詩歌的無用之用
淺談如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社會治理面臨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農村留守老人焦慮抑郁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
鄧小平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