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鈉血癥對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預后的影響

2024-01-10 11:45朱彤姜曼
老年醫學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血鈉低鈉血癥住院

朱彤,姜曼

1 山東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山東濟南 250021;2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老年醫學科,山東濟南 25002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近年來全球發生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對人民群眾尤其是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損害。多項臨床研究和廣泛的醫療經驗表明,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其重癥率和病死率均明顯高于青中年[1-2]。因此,有必要開展對老年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工作的研究。有文獻報道,電解質失衡,尤其是低鈉血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不良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3-9],亦有個別研究認為,低鈉血癥與住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病死率無關[10]。而結論大多數來源于對西方國家2020—2022 年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統計分析,缺乏2022年12月以后在中國大流行期間的數據,且針對中國老年人群的專門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入院時血鈉水平與預后的關系,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選取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2022 年12 月—2023 年2月收治的151例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其中男113 例、女38 例,年齡(77.07±8.30)歲。納入標準:①年齡≥65 歲;②入院主要診斷為肺部感染、重癥肺炎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出院主要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③住院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或抗體陽性;④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因除呼吸道外其他部位感染導致膿毒血癥;②既往因慢性呼吸道疾病反復多次住院;③惡性腫瘤終末期。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預后影響因素收集和分析 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營養風險、血清白蛋白水平、血鈉水平、病情嚴重程度、糖尿病、治療情況、預后等。營養風險評分:采用NRS2002 量表對所有患者進行營養風險篩查,以評分≥3 分為存在營養風險[11]。低蛋白血癥判定:血清白蛋白低于35 mmol/L 為低蛋白血癥。低鈉血癥判定:血鈉值處于135~145 mmol/L 為血鈉正常,低于135 mmol/L 為低鈉血癥。根據患者入院時血鈉水平分為低鈉血癥和血鈉正常者,比較兩者生存情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嚴重程度的劃分: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12]為診斷標準,將151例患者的病情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為便于研究,本文將患者分為重型和非重型(包括輕型和中型)。治療情況包括強化氧療和應用抗病毒藥物。強化氧療:以住院期間接受過的最高級別氧療為準,從低至高將所有患者氧療類型分為4 類,分別是低流量吸氧、高流量吸氧、高流量濕化氧療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為便于研究,本文中將后兩者歸為強化氧療,其余為非強化氧療??共《舅幬锇维斕仨f片/利托那韋等被認為對治療COVID-19有效的抗病毒藥物[13-15]。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分析前用Shapiro-Wilk 檢驗進行正態性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Wilcoxon 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描述,兩組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用Kaplan-Meier 進行生存分析,比較采用Log-rank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低鈉血癥和血鈉正常者生存分析比較 151例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中,低鈉血癥56 例、血鈉正常95 例。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結果顯示,兩者隨著住院時間延長,生存率呈下降趨勢,且低鈉血癥者總體生存低于血鈉正常者(P=0.006)。見圖1。

圖1 低鈉血癥和血鈉正常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圖

2.2 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分析結果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營養風險評分、低蛋白血癥、疾病嚴重程度、低鈉血癥和強化氧療會影響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預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重型、低鈉血癥、強化氧療是預后影響因素(P均<0.05)。見表1、2。

表1 不同臨床特征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預后比較

表2 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3 討論

2022 年12 月—2023 年2 月,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出現井噴式爆發[16-19]。老年人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和青中年人群相比,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現低鈉血癥等電解質失衡的表現[3-4]。國外一項針對4 664 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研究顯示,人群總體低鈉血癥的發生率為20.52%[8];另一項包括8項研究11 493例患者的薈萃分析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總體低鈉血癥的發生率為24%[4];上述結果均低于本文統計的低鈉血癥發生率(37.09%)。這說明在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中,發生低鈉血癥的概率可能高于普通人群??赡苁怯捎诶夏晷滦凸跔畈《靖腥净颊咴诩膊∵M展過程中出現食欲下降、嘔吐、厭食、腹瀉等攝入不足癥狀而導致患者出現低容量性低鈉血癥。也有文獻報道低鈉血癥可能是IL-6水平過高的結果,IL-6可能通過誘導抗利尿激素的釋放而引起低鈉血癥[20]。

本文對風險因素的篩選主要依據兩個方面,一是已被國內外文獻報道認為有意義的指標,如性別、年齡、強化氧療、糖尿病等[2,4,8],二是憑借實際臨床工作經驗認為可能導致預后不良的因素。在單因素分析中,本研究逐一分析了性別、年齡、重型、營養風險評分、糖尿病、血鈉異常等指標和不良預后的關系,最后篩選出包括血鈉異常在內的可能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重型、低鈉血癥和強化氧療是影響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預后的風險因素。需要說明的是,在多因素logistic回歸中,剔除了營養風險評分。該評分為包含了年齡和疾病嚴重程度的綜合評分,在多因素logistic回歸中會造成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干擾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因此該指標僅進行單因素分析,表示營養風險評分較高與不良預后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病情較重的重型患者一般的低流量吸氧不能滿足機體需要而且入住監護病房進行高流量吸氧或者機械通氣等強化氧療的概率較高,預后也較差。有研究發現,血鈉水平越低,腦組織腫脹越明顯,可能引起神經損傷、癲癇甚至死亡,而快速地糾正這種狀態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細胞萎縮,出現腦橋中央髓鞘溶解等神經系統損傷[21],因此,低鈉血癥者預后不良發生率可能較高,與本研究低鈉血癥是不良預后的獨立風險因素結果一致。

本文共搜集了151 例住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并非大樣本研究,且住院患者相較普通患者來說病情相對較重,因此可能存在抽樣誤差。本研究僅納入入院存在低鈉血癥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對臨床存在的高鈉血癥者[22-25],因其發病率較低,可獲得的病例數過少不滿足統計需求,在此未做討論。另外,關于老年新型冠狀病毒病毒感染患者低鈉血癥的發生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入院時存在低鈉血癥是不良預后的獨立風險因素,這對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救治工作有積極的提示意義,是可參考的預后判斷依據。

利益沖突聲明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朱彤:負責實施研究、收集數據及論文初稿撰寫;姜曼:負責研究設計、數據分析、論文審閱及修改

猜你喜歡
血鈉低鈉血癥住院
媽媽住院了
自發性腦出血發病后血鈉水平對30 d內死亡率的影響
血鈉波動值在預警院內死亡中的價值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特利加壓素治療后低鈉血癥的發病率及其危險因素
QCC在預防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跌倒與墜床的應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縊 醫院擔啥責
不同血鈉水平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長期預后的影響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托伐普坦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的效果觀察
顱腦損傷并發低鈉血癥42例臨床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