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我國兩種早期剪紙專集

2024-01-10 12:48項天舒
非遺傳承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刻紙窗花剪紙

項天舒

中國剪紙是世界藝術文化遺產。剪紙,作為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貼在窗戶上被稱為“窗花”,一些地方至今流傳著“二四掃房屋,二七、二八貼花花”的習俗;此外,剪貼在房屋頂棚上的叫“頂棚花”,專為婚慶、節日用的叫“喜花”等。名稱雖然不一,但都和流傳中華大地的民間文化一脈相承,和各地的風俗習慣關系密切。筆者十分熱愛民間藝術,自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始,斷斷續續收藏過一些剪紙和研究剪紙藝術的書籍。其中有1946 年由上海高原書店出版的陳叔亮編的《窗花·民間剪紙藝術》,還有1950 年由上海萬葉書店印行的古塞、錢君匋編的《民間刻紙集》,后者由察哈爾文聯收集,陳叔亮作序。

一、開創剪紙藝術研究的《窗花》

陳叔亮(1901—1991),浙江黃巖縣人。1931 年畢業于上海美專,是著名的工藝美術教育家和畫家。陳叔亮從1940 年起,用了四年多時間,苦心搜集我國西北地區的民間剪紙。這部《窗花·民間剪紙藝術》所收藏的98幅剪紙,便是從他搜集到的500 多幅剪紙中精選的。

可以說,陳叔亮所編的《窗花》,開我國研究民間剪紙藝術的風氣之先。書中所收的98 幅剪紙按題材分四個欄目編排:人物之部,收剪紙39 幅;走獸之部,收剪紙25 幅;翎毛之部,收剪紙25 幅;蟲魚花卉之部,收剪紙9 部。

在人物之部中,第7 幅為“伍子胥吹簫”。伍子胥,名員,字子胥,是楚大夫伍奢次子。他為報楚平王殺其父兄之仇,離楚奔吳?!拔樽玉愦岛崱庇址Q“吳市吹簫”。這一題材,在京劇和川劇等地方戲中都有,民間還有“伍子誓師”“伍員過關”“伍員沉江”“伍員乘潮”等傳說。剪紙“伍子胥吹簫”,采用陽刻,線條粗獷有力,畫面簡潔,對比鮮明,側重于人物特定場景中的神情刻畫。這部分中的剪紙,不論單幅的還是成套的,不少題材借鑒于地方戲曲,如“打鼓罵曹”“秦瓊賣馬”及《西廂記》中的“紅娘”“鶯鶯”“老夫人”等。

走獸之部的剪紙,“鹿”占7幅。其中第43 幅,剪的是一頭飛奔的梅花鹿,銜著仙草?!奥埂焙汀傲敝C音,“鹿鶴同春”,即“六合同春”,泛指天下太平。剪紙“鹿銜仙草”,有吉祥、長壽的寓意。這幅剪紙鹿的形象逼真、鮮活、矯健,和所要傳達的寓意完全吻合。第55幅“?!钡募艏?,除牛顧盼的神態可愛外,其軀體上由月牙點組成的旋紋,引人注目。這種旋紋,在新石器時代的屈家嶺文化中早已存在,山西靜樂的剪紙“鞭牛迎春”中也有。牛軀體上的旋紋,為它添了幾分神秘。牛,俗為坤獸,坤五行中屬土,土克水,所以牛能鎮水,推而廣之可以鎮邪。

翎毛之部和蟲魚花卉之部中,第80 幅“喜鵲銜梅”,布局緊湊,一對喜鵲活靈活現,相呼相應于梅枝上。其剪紙的藝術手法相當嫻熟,成功地表現了“喜上眉梢”的寓意。第98 幅為頂棚剪紙“葫蘆”,采用對稱團花剪法。頂棚剪紙,又稱頂棚花,是貼在屋頂天花板上的大型剪紙,大多在春節和喜慶的日子張貼。葫蘆,民間譽為寶器;葫蘆盤長,含人丁興旺、招財納寶之意。以葫蘆為題材,不僅剪紙有,古代瓷器也有,如宋代耀州窯葫蘆式瓷壺,龍泉窯創制的葫蘆瓶。

收在《窗花》中的剪紙,大多剪紋簡潔,線條有力,風格質樸。

《窗花》一書的編輯出版,對研究我國剪紙藝術具有開創意義。其一,陳叔亮在廣泛搜集西北地區的剪紙的基礎上,精選98 幅作品匯編成書,并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得以出版,率先為民間藝術研究者和一些美術工作者,提供了一份“實際的參考資料”。其二,編者在本書《序》中,率先對作為民間藝術之一的剪紙,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深入研究。陳叔亮在《序》中說:“剪紙藝術是一種真正為老百姓——主要是農民自己所創造的,反映農民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而又為農民自己所觀賞的中國農民自己所特有的裝飾藝術?!庇终f:“在剪紙的創造過程中,由于它特定的簡單的工具(一把小剪刀)與材料(幾塊彩色紙)所決定;也由于農民們對于物象的捉摸,是憑著純樸的情感與直覺的印象為基礎的,這就是造成了剪紙藝術上單純的,壯實的,渾厚的,完全象征著典型的農民性格的,而為一般士大夫階級的藝術作品中所不能有的,也為一般普通的繪畫或圖案畫所不能有的獨特的風格的至要因素。剪紙的藝術價值主要在此?!痹谶@篇《序》的后面,他還對如何從民間剪紙藝術中吸取養料,如何提高剪紙藝術的功效等,提出了其真知灼見。

陳叔亮對剪紙藝術的獨特風格的分析,對剪紙的藝術價值等方面的論述,都是十分精辟的。他啟示我們:在當今的剪紙藝術的創作過程中,吸納一些現代元素的同時,仍不能失去反映作者自身的生活情感的特質,要保留剪紙藝術所特有的純樸的民間特色。也就是說:“新的生活,要求有與她相適應的新藝術來表現?!?/p>

二、《民間刻紙集》的文化價值

顧名思義,《民間刻紙集》和《窗花·民間剪紙藝術》之區別,后者是用剪刀剪的,前者是用刀子刻的。在《民間刻紙集》中,第13 頁至122 頁為刻紙作品(單面印刷),其中彩色版刻紙4 幅,刻紙原稿2 幅,鐫刻后原稿2 幅,這些都是王老賞的作品;單色板刻紙113 幅,大部分也是王老賞的作品。所以,《民間刻紙集》差不多是王老賞刻紙作品的一個專集,這有別出于眾多普通民間女子之手的《窗花》。

圖2 《民間刻紙集》書影

王老賞(1890—1951),原名王賞,今河北蔚縣南張莊人,后被譽為蔚縣民間剪紙的杰出代表,著名的刻紙藝術家,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剪紙界有“北有王老賞,南有張永壽”的說法。在《民間刻紙集》中,陳叔亮的“序言”,古塞的“民間刻紙藝人王老賞訪問記”,對王老賞和他的作品都有介紹、評價。陳叔亮這樣評價王老賞的作品:“他生平所作的刻紙窗花,很多是精彩的,特別是彩色古裝人物的刻紙,更為群眾所歡迎,因此流傳很廣。他的作品大部分都能做到姿態生動、色彩鮮明、構圖完整,不僅成為當地民間刻紙藝術中最突出的部分,而對于全國的民間裝飾美術來說也是值得我們推薦的?!?949 年9 月初,古塞去訪問王老賞時,曾這樣描寫:正從田里摘了豆莢回來的天然的民間刻紙藝人王老賞,“前額特別發達,眉目清秀,鼻子正直,胡須整齊,看樣子很像一位老秀才似的”,“當他談到刻紙的技術時,他把一百多把保存得很好的刻紙刀拿出來給我看,告訴我說:你要看一個人的‘活’(就是刻紙的技術)的好壞,你一看他的刻刀也就知道個大概了。他所用的刻刀都是很細小的,都極像縫衣服的細針似的,可是都是扁形的,兩面都有刀鋒,種類并不多,可是刀的數目卻很多,據他說,他所用的這些刀,都是他自己制造的。他的畫筆與色杯也很多的,從他的談話里知道他很懂得色彩的調和與對比,以及色彩的無窮的變化。他談道:“刻花草,不僅要刻得好,點色點不好也就糟了,所以他家配色的時候,都是他親自下手的?!?/p>

圖3 王老賞刻紙作品

我從《民間刻紙集》中選擇了王老賞的幾幅刻紙作品,供大家品鑒。不論從面與線、繁與簡的處理,陰刻與陽刻的交替運用,色彩的變化諸多方面,都表現出他刻紙藝術的高超和魅力。本書的價值,正是收錄了王老賞的這些精美作品。

此外,本書的難能可貴之處,還在于為我們展現了當時蔚縣一帶剪紙的盛況,以及剪紙營銷的真實圖景。每到農閑時,村民闔家組織起來,分工協作,一個人刻制,婦女兒童點色,有專點紅色的,有專點綠色的。蔚縣有二十多個村莊,所刻制的窗花,有自己到集市上去賣的,有外地趕來訂貨的,外銷北京、天津、保定、太原、包頭、張家口……至于當地的百姓,因生活較富有,在過年的時候:“愛在素白的窗格子上貼上一些花花草草人人馬馬之類的彩色窗花或單色窗花。婦女們的鞋上,掛在腰間的針線包上,冬天的棉袖筒上,夏天的肚兜上,幼兒們的花帽上,男人們的煙盒包上,枕頭頂上,椅子的坐墊上,桌圍的邊沿上……都喜歡繡上一些圖案的紋樣?!闭婵芍^花團錦簇,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

圖4 蔚縣剪紙

在民間剪紙刻紙的搜集、整理、研究、出版等方面,除前面介紹過的陳叔亮,還有畫家、剪紙藝術家古塞(1917—1993),書畫篆刻、圖書裝幀美術家錢君匋(1906—1998),他們都有過篳路藍縷、開啟山林之功,他們在研究和弘揚剪紙藝術方面的業績,都將惠及后人對民間剪紙藝術的研究。

猜你喜歡
刻紙窗花剪紙
刻紙——指尖上的傳奇藝術
溱湖刻紙
剪一朵窗花
剪窗花
剪紙
“紙上神話”——金壇刻紙
饒凱玉 寶安刻紙畫藝術第一人
剪窗花
剪窗花
剪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