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測”不足取 做技術要老實

2024-01-10 01:36孟華
中國汽車界 2023年12期
關鍵詞:何小鵬剎車汽車

文/孟華

近期,汽車圈里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效能之爭愈演愈烈,簡直成了社交媒體的全民吃瓜看板。再加上某媒體做了一番“實際測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表面上看,是向公眾普及了L2技術,似乎是好事,因為真理越辯越明;實際上,這里面充斥著大量品質不高、甚至扭曲的信息,如果不謹慎加以去蕪存菁,很可能會被誤導。

簡單的由頭,復雜的評價

事情本來比較簡單。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很多人愿意為AEB功能埋單,但是宣傳并不是友商官方發布的,全來自小視頻。它的AEB根本不能開,路上無剎車的情況太多了。何小鵬講了頗富爭議的一句話,“99%的AEB(視頻)都是假的”。

平心而論,“99%”顯然不是一個嚴謹的數字,只表達了一種情緒。量產AEB早就不是新技術,一級供應商都有“商業成熟”解決方案提供(一些品牌也采取自研),十幾萬元的車現在很多都配備,但是從“技術成熟度”來看,往往有功能、無體驗。這也是業內技術層的共識。

那么,AEB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在本周看過科普,《汽車人》簡單描述一下: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是一項主動安全技術,利用傳感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在車和障礙物之間不斷測距,并實時與預先設定的警告距離、安全距離(都與車速有關)比較,小于警告距離,就提示駕駛員;小于安全距離,就自動剎車,降低碰撞概率。

很多人都將其與FCW(前向碰撞預警系統)混淆。FCW只是提醒,并不具備自動剎車能力。

AEB生效是有條件的。一級供應商對車速限制并不公布,一般而言都在60公里時速以下才生效,而且有一定光照要求。

在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和EURO-NCAP(歐洲新車碰撞測試)的標準中,都規定了靜止假車、運動假車、靜止假人、運動假人、靜止騎行人、運動騎行人,又分為正面碰撞,偏置碰撞,光照條件分為白天、黑夜(要求照度)等測試場景。

這樣一來,某媒體測試就比較“野雞”了。設置為前方全黑,車開近光的工況。其宣稱假人、假車燈道具與C-NCAP要求相同,這一點很難考證。因為標準要求假人裸露的頭部皮膚、假車的雷達反射率,都和真實的一樣,所以假人才比大多數車都貴。

這次測試往好里說地說,有點超綱。如果實打實評價,就是民間野場的行為藝術,其成績根本不被承認。大家看個熱鬧,認真你就輸了。

AEB設計原則是系統安全

如果把這玩意當依據,就更“軸”了,帶節奏的人就想讓你這么想。

就拿L2來說,AEB只是幾十項功能當中的一個。就算這項在官方考試得了滿分,其他項目糟糕,也不過關。整車是綜合系統,考驗的是總體安全。

AEB為什么不能調的太靈敏?關于這一點,何小鵬在11月8日上午做了技術闡釋?!镀嚾恕吩谶@里簡單說一下,負責任的車企,對待AEB的調試態度,都是盡可能減少誤觸發,寧可10次漏觸發,也不來一次誤觸發,這是一條鐵律。何小鵬說在智駕系統(XNGP)中的人機共駕領域,要將誤觸發率達到幾十億分之一的水平,也是這個意思。

小鵬汽車CEO 何小鵬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 余承東

何小鵬提到,如果中高速駕駛(比如60公里時速這樣“不太快”的場景),距離停止障礙物有100米,駕駛員的預期是距離80米“帶”剎車,然后視情況重剎。結果AEB誤觸發,全力剎車,就是我們常說的“幽靈剎車”。不用說,車內所有人員都受到極大驚嚇,而且極容易導致后車追尾,反而造成危險。

AEB功能應該提高正觸發率,極力減少誤觸發率,是一項非常復雜且繁瑣的調試工作,涉及各個模塊協同配合,極限壓縮。而不是人為將AEB調得很靈敏,那樣會闖下大禍。應試做題(特調車)不能拿到量產上去,這是行業內令人厭惡的潛規則。這一點何小鵬沒說錯。

不考慮智駕,FCW和AEB是配合著來。如果A車FCW拿了0分,AEB拿了5分;B車FCW拿了2分,AEB拿了3分,哪一輛車更安全?實踐中誰都不會選擇一驚一乍嚇人的車。

“野測”當中,還引申出何小鵬所稱的“靜態AEB”的概念(通常AEB默認動態)。其實就是完全避障,這已經是自動駕駛的概念,就是將算法寫成一個迷宮里的老鼠,到處跑,但不會碰上任何一個障礙,算法可以讓車主想撞都撞不上。

為什么在實操中,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將AEB調校成這樣呢?顯然,這會改變人類駕駛汽車的基本規則。不提一群“老鼠”式開法對交通秩序的全面破壞,當機器擁有排他性最高優先權的時候,事情很可能偶然滑向失控的方向。

在現有技術水平上,既然無法杜絕小概率的bug,車企就不會這么激進。這也是L5還看不到落地前景的理由所在。

做技術需要老實的態度

回到這次爭議頗大的“野測”,如果讓媒體充當行業裁判,不但無益于企業從技術平衡出發的原則,還會將技術本身劣化和娛樂化。

如果監管部門認這個粗糙、充滿人為痕跡的結果,那么C-NCAP、EURO-NCAP、C-IASI(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這些專業評測機構可以退出了。這也意味著,歷經百年發展而來的汽車安全系統工程,作為一個專門的學科,要讓位于雜耍。

人的安全,要擺在智駕、主動安全、被動安全(包含車輛結構設計)、乃至交通管理規則之上,作為一個總前提,這一點并無爭議。圍繞人的安全,車輛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桃獍胃吣骋豁椉夹g對安全的重要性,是一種誤導。因為它往往以犧牲其他安全指標作為代價。

如今在20萬元以上新能源車市場上,智駕在購車決策中的“促轉化”要素的占比上,日益提高(有非正式調查稱達到10%)。而且在35歲以下年輕人當中,智駕占據購買決策權重更大。這就迫使企業在宣傳中力拼智駕能力。

比如,小鵬和一些創業企業花了大量時間去做無圖NCA,沒有大量視頻宣傳。時間長了,大家也都明白,網上一大堆行云流水的智駕視頻是怎么來的(先跑一遍訓練,然后拍的是原路第二遍)。

但是到了某些特殊路段,就是效率變低(變成LCC),或者需要人為接管。老實的企業就說,10公里接管一次(脫離),而某些愛吹牛的高管馬上說接近200公里才接管一回。但是,城區NCA和高速NCA根本不是一回事,有圖無圖也不是一回事。拿高速脫離數字和人家跑城區的比,實屬揣著明白裝糊涂,相當不厚道。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講,要老老實實做人、做技術、做產品(這個排序有深意)。如果是比誰更大膽、更能吹,那么行業技術氛圍就會劣化。

現在需要做的是回歸技術本源,要么以標準測試條件為準,要么以大量量產實車在一二線城市高峰時刻的綜合表現作為標準。消費者能從前者中得到權威評價,從后者得到真實產品價值。剩下的,都不過是營銷手段。甚至,以營銷之名,行詭辯之術,為知者不取。

猜你喜歡
何小鵬剎車汽車
何小鵬:二次創業,熱情不減,竭力贏得造車長跑
何小鵬:有實力才能接得住運氣
何小鵬的新使命
何小鵬:造車是件很困難的事
汽車的“出賣”
汽車們的喜怒哀樂
為什么突然剎車時人會向前傾?
還有94分
剎車系統:跑得快也要剎得住
3D 打印汽車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