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物理教學法》教材應行至何處

2024-01-11 14:58翟悅廷李維
教學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中學物理物理教學教學法

翟悅廷 李維

[摘要]以《中學物理教學法》(第三版,許國梁著,陶洪修訂)與《中學物理教學法》(邢紅軍著)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兩部教材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探討了“物理教學法”教材編寫時“教材與課程標準的定位關系”與“理論程度如何把握”等兩個問題,并得到了以下4點啟示:打破教材慣例,呈現立論依據;豐富教材欄目,契合時代風向;考慮受眾差異,堅持讀者本位;吸收歷史經驗,探索融合路徑。

[關鍵詞]物理教學;教學法;中學物理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634(2023)06-0042-06

“物理教學法”作為一門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課程,在物理師范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雖然高等師范院校教師教育及教師職后繼續教育進行得如火如荼,卻依然如陳桂生先生所說:“我們現在的教學離教學法已經漸行漸遠了”。一方面,教師不懂何為“教學法”;另一方面,教師雖懂“教學法”卻無法將其運用至教學實踐。自1981年以來,全國各地出版了多本高等師范院?!爸袑W物理教材教法”(后為“中學物理教學法”)教材,教材的理論深度、行文風格及組織結構各不相同,這既說明該學科的教材仍處于發展中,也說明研究學者對該學科的認識還在不斷更新與提高。正因如此,“物理教學法”教材在一些方面的編撰仍缺乏共識,如“物理教學法”教材與物理課程標準的定位關系、教材的理論深度等問題?!吨袑W物理教學法》(第三版,許國梁著,陶洪修訂,2020年,以下簡稱“許版”)與《中學物理教學法》(邢紅軍著,2020年,以下簡稱“邢版”)兩部教材同年出版、名稱相同,且同為“物理教學法”課程的教材資源,在行文體系存在差異的同時,對于前述問題的回應也采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因此,對這兩部教材進行比較有助于找到平衡上述分歧的支點,幫助教師用好教材,并為物理教學法課程的教學提供有益啟示。

1教材比較

1.1教材概述及其相同點

許版教材分3篇,共15章。第一篇(前十章)為讀者提供必要的理論知識,為后兩篇提供理論支撐;后兩篇則均為教學實踐服務(見表1)。該教材在第二版基礎上修訂而成,始終緊扣高等師范院?!吨袑W物理教材教法》的教學大綱,基本反映了中學物理教學法的面貌,囊括了許國梁教授在物理教學法領域的優秀研究成果。如“啟發式綜合教學法”——在“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與“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放在首位,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指導思想下出現,以“啟發”為核心、“綜合”為特點、“發展”為目標,博采眾長,根據我國本土教學實際,結合教師特長與學生學情,綜合國內外優秀方法為我國所用,代替單一的、滿堂灌的講授法,為我國物理啟發式教學積累了豐厚的成果;再如“自制物理教具研究”——發端于由我國物理教育“蘇州學派”的重要開創者朱正元先生提出并且踐行的“壇壇罐罐當儀器,拼拼湊湊做實驗”的思想,許國梁教授將其深化為一種實驗教學范式并加入教學法教材,對物理教師實驗觀念的培養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邢版教材共10章,以邢紅軍教授40多年來對物理教學法的教學與研究為基礎,各章節相互獨立,由宏觀到微觀研究物理教學與教師的工作方式,著重回答教學過程中“為什么”的問題(見表2)。也正是基于此理念,邢版教材相較于其他教學法教材而言,理論色彩更加濃厚。此外,教材還涵蓋了邢紅軍教授諸多優秀研究結論與先進教育理念,如原始物理問題——從楊振寧教授“現象是物理學的根源”這一觀點出發,以改變我國“題海戰術”的現狀為直接目的,構建了“原始物理問題教學”這一本土化的教學理論,給出了原始物理問題的定義、表征理論及測量工具,并對測量工具進行了有效性檢驗,為我國物理習題教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再如“物理學知能結構圖”的重構——從“以物理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科學方法為中心”,打破了長期以來物理概念與規律教學滯留于經驗層面的現狀,填補了物理概念與規律教學背后認知機制的空白,厘清了物理概念與規律的教學要求,實現了物理概念與規律教學要求的內涵合理及邏輯自洽,在有利于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的同時,也為貫徹物理核心素養提供了有益啟示。

從表1、表2可以看出,兩部教材存在著一些共通之處。從文本內容來看,兩部教材均涉及中學物理教學過程與教學原則、教學基本方法、概念與規律教學、實驗教學、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教學法基本內容。此外,兩部教材在部分內容上也涉及了相同的理論,如傳統教育學視域下的物理教學過程理論、教學原則、測驗評價指標等。因此,可以說兩者都具有基本的“物理教學法”課程教材的內容設計及結構。

1.2差異

兩部教材雖然都保留了基本的內容設計框架及結構,但因其承襲不同的物理教育理論流派思想,行文風格及重點自然也有所不同。

1.2.1中國特色:“本土”與“本土化”

許國梁教授的第一版《中學物理教學法》編寫之前,中學物理教材教法在理論與實踐上都較為欠缺,雖然已經將這門課程列入學生的必修課,但由于缺少教材,當時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于是許國梁教授提出了“加強教材建設是首要任務”。許國梁教授將重點聚焦至教學實踐,與同事們一同去中學聽課,了解中學物理教育的現狀,因此許版教材以凝練一線教師教學經驗或教學改革實驗成果為主,本土色彩濃厚,如我國本土的物理教材分析、物理教學手段的應用、啟發式綜合教學法等。邢版教材旨在回答物理教學過程中“為什么”的問題,因而教育理論較許版教材更為豐富,且大多是以國外教育理論為支撐,經過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或重構而得來的,如基于協同學理論建立的自組織轉變理論、基于戴爾“經驗之塔”理論得出的課堂教學評價量表、以科學方法為中心的物理學知能結構圖等。概言之,前者主要將本土教學理論及經驗作為學習內容,后者則以本土化之后的教學理論為主。

1.2.2課程標準:“認同”與“重構”

中學物理課程標準反映了國家或社會對合格公民科學素養的基本要求,是中學物理教學的指導性文件,也是教學法教材編寫的必要主題。許版教材梳理了我國物理教學大綱的變革情況、物理課程標準對教學大綱發展的作用及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差異,將課程標準視作物理教學法的遵循,始終圍繞物理課程標準進行解讀,并且對課程標準一直保持認同的態度。而邢紅軍教授認為,課程標準作為指導教學實踐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應便于一線教師理解與把握,且核心素養的建構應體現物理學科的基本特征——以物理知識為基礎的嚴密邏輯體系。然而,現行核心素養的四維度不僅舶來影子較重,與我國本土教學融合不良,還存在各維度之間層次跳躍、不循序漸進的問題?;谶@一理念,邢版教材從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及價值取向出發,結合物理學的學科特點,根據學生習得機制層次的高低對核心素養進行了重構。

1.2.3方法教育:“教學手段”與“教學核心”

隨著2001年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行,物理教育觀念從重視知識向重視方法轉變,強調把學習物理的能力與方法教給學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對教師所言:“要知道,你不是教物理,你是教人學物理?!毙习娼滩膶ⅰ爸袑W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單設一章,對科學方法教育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邢紅軍教授在教材中建立了以科學方法為核心的物理學知能結構,并基于此對物理概念與規律的教學過程進行了重構,顯化了科學方法教學,提出了“中學物理高端備課”的教學設計范式,解決了長久以來物理概念與規律教學領域的痼疾,將科學方法的定位從“為掌握知識服務”轉變為物理教學活動的核心。許版教材將方法教育視作掌握知識的手段,雖沒有對科學方法進行詳細界定與分類,但是在“物理習題與復習教學”一章中也涉及到了物理學科方法的內容,如隔離體法、微元法、圖解法等,體現出了其科學教育理念向重視方法教學轉變的趨勢。

1.2.4習題教學:“沿用傳統程序”與“回歸物理本真”

許版教材將物理習題教學總結為3個環節,分別是:分析問題情境—應用相關物理原理解決問題—反思與小結,這種從一般到具體的演繹思想長久以來在物理習題教學中居于主要地位,在學生學習與練習中也占據著主要部分,是我國運用最廣泛、扎根最深的習題教學范式。邢版教材則不再聚焦于傳統的習題教學思想,選擇用原始物理問題代替傳統習題,回歸“物理來源于生活”的本質。這一理念在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的基礎上,認為原始物理問題較傳統物理習題而言更容易刺激學生的思維,打破學生思維的平衡狀態,使大腦的圖示結構發生“同化”或“順應”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此外,邢版教材還著眼于信息加工理論在問題解決中的不完善之處,建立了自組織表征理論作為物理問題解決的理論基礎,為原始物理問題教學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增加了這一部分內容的完整度與連貫性。

2衍生問題探討

兩部教材在上述問題處理上的差異較為典型,說明許、邢兩位教授在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分歧的背后正是“物理教學法”教材編寫中尚未有定論的部分課題。

2.1“物理教學法”教材與課程標準孰“前”孰“后”

教學法教材與中學物理課程標準的定位關系究竟應該是“教學法遵循課程標準”還是“課程標準是教學法的制度化”?許版教材將課程標準作為物理教學法的教學依據,始終緊扣課程標準解讀;邢版教材則與之相反,以遵循物理教學規律為出發點,以學生習得機制的層次高低為邏輯線索,重構了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將原有的4個維度“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重構為“物理知識與物理方法”“物理思維與物理技能”“物理思想與物理觀念”“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梢钥闯?,重構之后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邏輯嚴密,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知識建構過程,更適合一線教師理解并運用。而產生這樣的差異是由于許、邢兩版教材對于現行課程標準的價值判斷不甚相同,才導致了二者在編撰教學法教材時對課程標準的定位設置不同。

課程標準是依據培養目標而制定的指導性文件,規定了中學物理課程的基本學習內容和應達到的要求,這些內容與要求需要通過教學過程來實現,而教學過程正是物理教學法的研究對象之一,因此,課程標準也指導著物理教學法課程的教學?!爸笇晕募?,就應該具有指導文件的效力并且盡善盡美,但課程標準作為基礎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課程標準應該是可商榷、可質疑的,這樣既能維護研究者研究的積極性,也有利于課程標準的進步與改善,還有助于教學法教材的多元化發展。在此邏輯框架下,“課程標準與教學法的定位關系”這一命題的討論不應該有對錯之分,而是研究者理念的不同才造成了兩版教材不同的處理方式——許版選擇認同現行課程標準;邢版則從現行課程標準不利于教學實踐、不合乎理論邏輯兩視角出發,選擇了重構課程標準。

2.2“物理教學法”與“物理教學論”是否可以混為一談

“物理教學法”教材的理論性應把握在何種程度才能使“物理教學法”與“物理教學論”有所區分?通過對兩部教材的比較閱讀可以發現,相較于許版教材,邢版教材更加側重于回答教學過程中的“為什么”問題,如建構了自組織表征理論以支撐原始物理問題教學、建構科學方法中心理論以支撐物理科學方法中心教育等。

實際上,“教學法”與“教學論”并非是同時期的產物?!敖虒W法”一詞始自1917年,陶行知先生建議南京高等師范院校將全部課程中的“教授法”更改為“教學法”,從這之后“教學法”作為學科名稱一直沿用。同樣采用“教學法”名稱的除了師范教育的相關教材之外,還有高等師范院校的學科教育研究機構,如物理教學法教研室、生物教學法教研室、化學教學法教研室等。改革開放之后,為了提高理論性,“教學法”這一學科名稱才逐漸更名為“教學論”,許多著名學者也出版了相關書籍,如王策三先生的《教學論稿》以及李秉德先生的《教學論》。此后,伴隨著巨大的學術影響力,各師范院校的學科教學法也逐漸更名為“學科教學論”。具體到物理學科來說,隨著我國物理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本專業理論工作者的努力和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理論水平不斷提高,經歷了“物理教學法—物理教學論—物理教育學”三階段的發展?;诖?,物理教學法作為第一發展階段,位于課程標準之下,是“執行課標”之法,研究的是中學物理教師如何教和學生怎樣學的問題,而“為何這樣教”應該是第二發展階段——物理教學論所聚焦的范疇,位于課程標準之上,是“生成課標”之理論基礎。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3研究啟示

“物理教學法”課程教材是物理教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如何做好教材建設,并且利用好教材進行該門課程的教學十分重要。

3.1打破教材慣例,呈現立論依據

長久以來,“物理教學法”教材一直以“經驗為主”的面貌出現在讀者視野中,少談或不談理論,使教材的理論素養缺乏,科學性不夠充分。誠然,物理教學法以中學物理教學過程為研究對象,揭示物理教學過程的一般規律與特點,對物理教育實踐發揮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物理教學法”教材只需扎根實踐而不需要理論。倘若一味地遵循實踐經驗,忽視理論建構,那么物理教學法課程的教學又將演變為機械灌輸、缺少思考的僵化課堂,很難回答學生在學習時頭腦中產生的“為什么”的疑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因此,“物理教學法”教材的編寫也有必要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但并非單一地呈現理論,致使“教學法”與“教學論”發生混淆?,F有“物理教學論”教材關注學科教學的內在邏輯,聚焦一般教育思想以及物理教育思想,兼具歷史性與理論性,教學理論更加全面、深入,且“物理教學論”教材更加側重關于現代教學理論與實踐活動的應用型研究,如科學方法納入《課程標準》的研究。而“物理教學法”教材給出的應是能直接用于解釋、改進教學實踐活動的核心理論,如物理概念與規律的教學為什么是這樣的步驟?以科學方法為中心的物理學科知能結構圖就較好地回答了這一問題。

這樣的編寫方式既可提升“物理教學法”教材的品質,也能促使學生對物理教學研究理解的深入,有利于激活學生的研究自覺。打破“物理教學法”教材以往的編寫慣例,以恰當的方式呈現立論依據,才能實現教學法教材真正的進步與發展。

3.2豐富教材欄目,契合時代風向

目前,正處于“雙減”政策推行及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頒布的關鍵時期,相關研究成果層出不窮,物理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具體來講,“雙減”背景下的物理作業應如何設計才能發揮“減負增效”作用?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中新增的“跨學科實踐”主題應如何設計實踐項目才能實現學生跨學科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教育價值培養?探究教學怎樣才能擺脫“神化”“泛化”“僵化”等困境,從而以探究式教學為載體,實現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與提高?諸如此類問題皆是當前一線教師及教育研究者所聚焦的領域,也是這個時代亟待突破的困局。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物理教師,應與時俱進,充分認識當前物理教育所處時代的特點,使其教學具備時代特色。物理教學法這一課程面向的是一線物理教師以及高等師范院校物理教育專業的學生,基于開闊讀者視野、使其適應物理教育發展進程的需要,有必要在編寫教材時及時滲透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同時,在教學時也應及時補充更具時代性、更符合我國中學物理教學現狀的研究成果,幫助學習者成長。

然而,教材的編寫、修訂速度一般跟不上中學物理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成果進步的速度,若是頻繁修訂教材,不利于物理教學法知識體系的穩定。因此,建議轉變大學教材編寫思路,參考中學物理教材風格,以問題為導向,設置多樣化欄目,引導學生思考,教師講解的同時進行素材補充,這樣既可保持知識的動態性,也能維護知識結構的穩定性,還會使學生有意識地關注當下的熱點問題及研究風向。

3.3考慮受眾差異,堅持讀者本位

“物理教學法”這一課程指向物理教育教學人才的培養,受眾廣泛,其中不乏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師范生。因此,“物理教學法”教材的編寫須兼顧不同層次認知水平及教學經驗的讀者,最大限度地為此類零教學經驗的學生提供學習便利。邢版教材在經驗的基礎上,從“物理教學法”課程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以理論的視角研究問題,豐富了“物理教學法”教材的學理性,提升了教材的理論品位。許版教材則立足師范生畢業后從事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實戰”出發,理實結合,對教學實踐各環節呈現出一種全面覆蓋的樣態,關涉內容面面俱到、精細入微,有利于師范生打下扎實的基礎,并形成物理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使其能夠較為順利地走向工作崗位。如,教材中關于中學生物理學習心理特點的內容,就較為貼切地幫助零教學經驗師范生擺脫了不了解學生的一大困境;再如,教材中所給出的物理教材局部分析示例,能夠有效消除師范生對教材研究的陌生感與局促感,提高師范生個人的核心能力。

高師院校是培養教師的主要陣地,師范教育是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基石,對于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高師院校中無教學經驗的師范生占比不容忽視。因此,如何合理安排教材內容,使之對此類學生認識、理解、領會物理教育起到積極作用是“物理教學法”教材必須要回應的問題,許版教材對此做出了示范。

3.4吸收歷史經驗,探索融合路徑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物理教學法”無論是作為一部教材、一門課程抑或是一個研究領域,都經歷了曲折與反復的艱難過程,也因此長期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而其命運如此波折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一是社會歷程,“物理教學法”是一門屬于教育科學研究領域的綜合性專業課程,隨教育科學的起落而浮沉;二是歷史偏見,學生認為學好物理就足夠了,習慣性輕視物理教學法;三是課程本身的研究內容和方法尚不成熟,理論體系尚不完善,教學實踐也不夠與時俱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迎來了撥亂反正之后的繁榮時期,“物理教學法”也在幾經沉浮后逐漸走上了自己的道路,較多經典物理教學法教材應運而生,如許國梁教授1981年出版的《中學物理教學法》、閆金鐸教授1984年出版的《中學物理教材教法》及1991年出版的《中學物理教學概論》等,這些專著總結了我國物理教學法的歷史經驗與研究成果,對教學工作起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但總的來說,“物理教學法”教材的更新進程依然十分緩慢。

從許、邢兩部教材來看,許版教材繼承了傳統教材一貫的邏輯結構以及較多“蘇州學派”的優秀教育思想與研究成果,對新時代問題呈點式關照,未在理論框架上有明顯改動;邢版教材則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展開,如提出了新的物理教育過程理論、新的“因材施教”觀、新的物理能力理論等,向解決長久以來傳統物理教學法遺留的歷史問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許版奉行穩健的教材編寫原則,邢版則追求先進,這兩種不同的風格各有千秋?!拔锢斫虒W法”教材的編撰應充分吸收該領域學者們的成熟經驗,再著眼于我國物理教育現狀,同時積極尋找國外前沿思想與我國物理教育的融合路徑,平衡好繼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而邢版教材恰恰在這一方面進行了開拓性探索與嘗試。

參考文獻

[1] 陳桂生.教學法的命運[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4):18-21.

[2] 袁海泉.對編寫高師“中學物理教學法”教材的建議[J].教材通訊,1992(3):11-12.

[3] 許國梁,陶洪.中學物理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 邢紅軍.中學物理教學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

[5] 高榮發,侯茹.物理教學法的歷史回顧與面臨的問題[J]. 商洛師范??茖W校學報,2001,15(2):51-53.

[6] 高榮發.中學物理教學法的育人功能與學科建設[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26(增1):273-276.

[7] 孫海濱,劉婷婷,楊兆華,等.我國高師《物理教學法》教材特色研究[J].泰山學院學報,2009,31(6):132-136.

[8] 邢紅軍,張抗抗,胡揚洋,等.物理概念與規律的教學要求:反思與重構[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2):91-96.

[9] 凌坤,方言文.三十年的情愫——記潛心研究中學物理教學的許國梁教授[J].江蘇教育,1987(9):4-6.

[10] 邢紅軍.物理學科核心素養:透視、商榷與重構[J].教育科學研究,2018(11):5-14.

[11] 許冉冉,胡揚洋,邢紅軍.我國物理習題教學思想的回顧與反思[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1(3):42-48.

[12] 閆金鐸,郭玉英.中學物理教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3] 施良方,崔允漷.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14] 丁邦平.“教學論”與“教學法”的關系探析——(跨文化)比較教學論的視角[J].教育學報,2015,11(5):53-64.

[15] 王玉婷,趙玉萍,倪雯.論我國物理教學法教科書的演進歷程及其啟示[J].湖南中學物理,2020,35(10):28-31.

[16] 周中權,未奇.從改革中看“中學物理教學法”的發展前景[J].江西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82(2):88-94.

[17] 王學文,盧長吾.高師物理教材教法課程的回顧與展望[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3(3):127-130.

Where should the textbook Physics Pedagogy in Middle School go:based on comparison of two textbooks

ZHAI Yue-ting, LI Wei

(Faculty of Education,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300387,China)

Abstract Take the two textbooks Physics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s(the third edition of Xu Guoliang′s original work, revised by Tao Hong) and Physics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s(Xing Hongju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extbook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wo proble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how to grasp the theoretical level" arising from the textbook "Physics Teaching Method for Middle Schools", and obtains the following four inspirations: break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vention, present the argument basis; enrich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lumns,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consider audience differences, stick to reader-orientation; absorb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explore integration paths.

Keywords physics teaching;teaching method;middle school physics

[責任編輯 馬曉寧]

[收稿日期]2023-04-08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14YJA880039)

[作者簡介]翟悅廷(1999—),女,山西臨汾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論。

*[通信作者]李維(1972—),男,天津人。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與技術教育。

猜你喜歡
中學物理物理教學教學法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中學物理教師的哲學使命
仿真技術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開放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描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