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初一數學作業設計管理的實踐研究

2024-01-12 09:09王春梅
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雙減初中數學

王春梅

【摘? 要】? 本文圍繞“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一數學作業設計管理,目標是探尋如何在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的指導下,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同時保證學習效果.首先,討論“雙減”政策下的數學作業設計挑戰,包括簡化作業量、平衡學生課余時間,并兼顧教育公平.其次,分析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的特點及其在作業設計上的優勢.在此基礎上,提出初一數學作業設計管理的實踐策略,如針對學生認知水平的作業設計,利用教材資源設計有趣實用的作業任務,以及引導自主學習.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策略能有效地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 “雙減”政策;初中數學;作業設計

“雙減”政策自從提出以來,引發了教育界深入的思考和廣泛的討論.該政策旨在減輕中小學生的學業負擔,減少課外補習,從而讓學生有更為寬松的學習環境和更多的課余時間.在這個背景下,如何設計和管理初一的數學作業成為一項重要的挑戰.一方面,我們需要保證作業的質量和效果,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控制作業的數量和難度,以減輕學生的負擔.尤其是在使用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特點和優勢,設計既有趣又實用的作業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這就是我們需要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1? 概述

1.1? “雙減”政策的概述

“雙減”政策是教育部于2021年發布的一項新政策,目的是減輕中小學生的學業負擔和課外補習壓力,實現“減少學生作業量”和“減少課外補習”的目標.這一政策的出臺,標志著我國教育改革向更加注重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的方向邁進.

“雙減”政策提出,學生的課后時間應該屬于學生自己,學生應享有足夠的休息、娛樂和自我發展的時間.因此,學校和教師應當合理布置作業,控制作業量,同時,各類校外培訓機構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不得過度補課,避免加重學生負擔.政策鼓勵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1.2? 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作業設計與管理的問題日益凸顯.一方面,減少作業量和課外補習,使得學校和教師更需要關注作業的質量,提升作業效果,以確保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技能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學校和教師需要調整作業設計與管理的方式,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在這個背景下,本研究以北師大版初一數學教材為例,探討如何在“雙減”政策下設計和管理作業,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1].這一研究不僅對于理解“雙減”政策的深層含義,實現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具有實際價值.

2? “雙減”政策下的數學作業設計挑戰

2.1? 簡化作業量,保證學習效果

“雙減”政策要求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包括簡化作業量.但是,作業是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在減少作業量的同時,保證學習效果,是當前教師和學校面臨的重大挑戰.具體來說,首先,作業設計需要更加注重質量,從深度和廣度上提升作業的教學效果;其次,作業設計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學習能力,保證作業的難易適中,避免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再次,作業需要設計成能夠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而非僅僅是完成任務.只有這樣,才能在減少作業量的情況下,還能有效地保證學習效果.

2.2? 平衡學生課余時間,提升學習興趣

“雙減”政策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減少課外補習,為學生爭取更多的課余時間.然而,課余時間的增加并不意味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自然提高.相反,如果作業設計不合理,學生可能會感到厭煩,甚至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如何在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課余時間的同時,通過作業設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和學校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出有趣、引人入勝的作業,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 兼顧教育公平,滿足不同學生需求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風格、學習習慣、學習動機等都各不相同.因此,作業設計需要兼顧教育公平,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在“雙減”政策下,這一挑戰顯得更為迫切.首先,教師需要明確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然后設計出適合他們的作業[2];其次,教師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對于完成情況不理想的學生,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和引導;最后,教師還需要提供多樣化的作業選項,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作業任務.通過這些方式,可以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同時,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初一數學作業設計管理的實踐策略

.1? 針對學生認知水平的作業設計

在設計初一數學作業時,應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設計符合他們認知發展階段的作業.初一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他們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能力正在逐漸發展和完善,因此,作業設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選擇作業題目時,應選擇難度適中的題目,使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既能鞏固和提升所學知識,又能挑戰自己,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設計一系列的作業題目,包括一些基礎練習題和一些拓展性的思考題.基礎練習題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點,熟練掌握基本的計算和應用技巧;而拓展性的思考題則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激發他們的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作業形式上,可以使用多種形式的題目,如計算題、解答題、實際問題解決題等,讓學生在不同類型的題目中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計算題可以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數學的運算規則和技巧,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和速度;解答題則要求學生進行推理、分析和解釋,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實際問題解決題可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實際情境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

()在作業反饋上,教師應及時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和反饋,對于學生的錯誤,應指出其錯誤的原因,提出改正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反思和修正,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教師可以在批改作業時注明學生的錯誤,并簡要解釋錯誤的原因.這有助于學生理解自己的錯誤并意識到問題所在,為下一步的改正提供指導.其次,教師可以提供具體的改正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給予示范或提供相關的提示,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反思,讓他們思考為什么會出錯以及如何避免類似錯誤.通過反思,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自主學習和自我糾錯的能力.

.2? 利用教材資源,設計有趣實用的作業任務

教材是學習的重要資源,特別是北師大版的數學教材,其內容豐富,既有基礎知識點,又有拓展和實踐活動,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設計出有趣實用的作業任務.具體策略如下:

(1)利用教材中的實際情景,設計實際問題解決的作業任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實際例子或真實情境,設計與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相關的數學問題.例如,教師可以設計購物、旅行、建筑設計、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這些實際問題.

(2)利用教材中的拓展和實踐活動,設計富有創新性的作業任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拓展部分,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項目,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創新實踐.

()利用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點,設計基礎訓練的作業任務是幫助學生鞏固和掌握數學基礎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基礎訓練題目,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提高他們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 引導自主學習,提高作業完成質量

自主學習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雙減”政策下,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不僅要考慮作業的數量和難度,更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作業的完成質量.具體方法包括:

(1)設計開放性的作業任務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有效策略.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項目,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自主思考、發現問題、提出疑問,并進行自我探索和解決.這樣的作業任務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和探索精神,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2)教師可以在作業設計中明確制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讓學生清楚了解作業的要求和目標,以及如何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可以理解作業的目的和期望達到的學習成果.這幫助他們明確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并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和方向感.

()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如參考書籍、學習資料、在線學習平臺等,幫助學生擴展知識領域,深化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通過提供學習資源和學習策略,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學習資源,掌握學習技巧,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4? 實踐研究

4.1? 研究方法與實施

對于初一數學作業設計與管理的實踐研究,我們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動作研究.動作研究是一種以改進實踐為目的,將實踐者自身作為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問題識別:我們通過與教師、學生和家長的交流,以及對初一數學作業的觀察和分析,識別出當前作業設計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作業量過大、作業內容單一、作業反饋不及時等.

(2)計劃行動:我們根據識別出的問題,計劃并設計改進措施.例如,我們可以設計一些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主動參與的作業任務,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我們也可以定期收集和分析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以便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

(3)實施行動:接下來,我們將改進措施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要密切觀察和記錄實施效果,以便進行下一步的反思和調整.

(4)反思調整:最后,我們根據實施效果,進行反思和調整.如果實施效果良好,我們將繼續執行并進一步完善;如果實施效果不理想,我們將對計劃進行調整,然后再次實施.

4.2? 研究結果與分析

實踐研究的結果顯示,我們的改進措施對初一數學作業設計與管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首先,從作業量和質量來看,我們的作業設計更加注重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學習興趣.通過減少作業量,增加作業的開放性和多樣性,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有了顯著的提升,他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再僅僅是完成任務,而是通過自主學習,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識.其次,從作業反饋來看,我們的作業管理更加及時和有效.通過定期收集和分析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5? 結語

研究針對“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一數學作業設計管理展開實踐研究.研究旨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同時確保學習效果.通過分析“雙減”政策下的挑戰,如簡化作業量、平衡學生課余時間和兼顧教育公平,研究提出了針對學生認知水平的作業設計、利用教材資源設計有趣實用的作業任務以及引導自主學習等實踐策略.研究結果表明,這些策略能有效減輕學生負擔同時提高學習效果.本研究對于指導教師在“雙減”政策下進行初一數學作業設計管理具有重要意義,為實現教育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學習體驗提供了實際價值.然而,還需進一步研究和實踐以完善這些策略,并考慮更廣泛的教育背景和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懷芳.“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管理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2022(26):16-17.

[2]蘇燕如.“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2.

[]李芳芳.“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管理的實踐研究的實踐策略探究[J].教師,2022.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雙減初中數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策略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