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讀思言教學模式的高中英語深層閱讀教學探究

2024-01-12 09:29許建霞
校園英語·下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

摘 要:在高中英語深層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運用讀思言教學模式,結合思維導圖開展深層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探索文本深層含義和內涵,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深層閱讀理解能力。本文結合教學案例探究了如何運用讀思言教學模式開展高中英語深層閱讀教學。

關鍵詞:高中英語;深層閱讀教學;讀思言教學模式;思維導圖

作者簡介:許建霞,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學。

深層閱讀是高中生通過英語學習應具備的重要技能之一。深層閱讀是指通過專心致志地閱讀來理解和探索文本的深層含義和內涵。這種閱讀方式需學生集中精力,思量和剖析文本,并結合自身經驗和情感,更加深入地消化吸收文本信息,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內涵與意義,這對學生個人學習和發展有著長遠的影響。研究表明,思維導圖能明顯提高學生對閱讀文本的深層理解和評價性理解水平以及對閱讀文本的記憶,同時還能鍛煉其運用閱讀文本信息相互溝通交流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建立閱讀文本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開展思維活動。深層閱讀教學可培養學生自主獲取與處理信息、解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本內容,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高中英語教材中,許多文章包含豐富龐雜的語言和文化元素,需要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讀思言教學模式是一種以閱讀、思考和交流為基礎,以深層閱讀為核心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在閱讀材料后,通過深入思考和討論來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需要認真閱讀相關材料,確保對其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接著進行深入思考,包括理解概念、分析問題和推理結論等方面。最后通過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讀思言教學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素養,還有助于強化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值得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廣泛應用。

一、讀思言教學模式概述

(一)基本概念

黃遠振教授所提出的讀思言教學模式是一種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教學方式,其具有靈活變通、簡便易行、可重復性等特點,以解其言、知其理、明其意為核心教學理念。教學實踐表明,該教學模式為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提供了科學的途徑,有助于高中學生英語深層閱讀水平的提升。

1.讀。讀思言教學模式的“讀”包含導讀、默讀、朗讀三種方式。通過視覺與聲音輔助來加強閱讀記憶,使得學生能夠對所學文章有初步的認識,明確文章重點,包括背景了解和情景想象。閱讀教學不只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讓他們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獲得自身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提高其英語閱讀素養。

2.思。讀思言教學模式中的“思”能夠豐富高中學生的學科素養,使高中學生對英語閱讀有全面的認識,讓英語深層閱讀入“腦”入“心”,從而推動高中英語深層閱讀教學發揮實效?!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敝挥袑W與思相結合,將所學所念理解到位,才能靈活運用,融會貫通。讀思言教學模式中的“思”強調不斷思考、深入探究與進一步交流探討,教師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質疑與思考,使學生對文章進行內化,產生基于文章背景的新思維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

3.言?!把浴庇卸?,一為說,即言語;二為寫,即言論。讀思言教學模式中的“言”是落實該教學模式極其重要的一步,通過提供給學生合理的課堂發言或寫作環境,促使他們能夠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得到語言知識、語言表達和語言技能等多方面經驗累積。通過課堂活動,不僅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亦有效鍛煉其英語表達能力。

(二)應用價值

1.教學實踐和探索。讀思言教學模式有著閱讀學、思維學和二語習得等方面的理論支撐,閱讀、思維、表達三方面協同聯動,具有簡潔、靈活與易復制等優勢。結合實際學情、文本題材等,教師應用讀思言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可以真正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針對學生課業水平,打造扎實有效的閱讀課堂,從而精準提升學生的深層閱讀能力,將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到實處。

2. 學生閱讀與表達。讀思言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其適應課堂和教師,快速進入教學情境之中。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了解英美文化,加強文化思辨能力,這有利于其英語表達與交流。綜上,該教學模式不僅能拓展學生閱讀面,增加學生閱讀量,更對其提升英語閱讀的興趣、發展良好品質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為全面提升學生英語素養增添力量。

二、讀思言模式為基礎的高中英語深層閱讀教學實踐

本文以高中三節閱讀課例為范,闡示如何在深層理解文本過程中結合生動形象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讀”與“思”,最后遷移實踐形成“言”,展示讀思言模式為基礎的高中英語深層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課例一:A Christmas Carol

1.思維導圖設計簡介。這篇課文是根據英國文學家Charles Dickens的一篇短篇小說改編的,主要講述了一個小氣吝嗇的守財奴Scrooge在圣誕前夜因三個鬼魂的教育,認識到自己生活的問題,而后其發生巨大轉變,成為一個樂善好施的人。結合課堂活動板書展示思維導圖(見圖1),從左下故事開始向上至右下故事結尾展示主人公的經歷與情感態度變化(導圖兩側),最終連線呈現出圣誕樹主體,寓意探討的主題——圣誕精神。

2.教學過程。

(1)讀——閱讀文本,整體感知。教師推送相關學習音頻、廣播劇、視頻等資源讓學生通過視聽熟悉故事。學生開展小組合作,進行相關資料收集,補充背景知識。在文本閱讀后,學生能根據思維導圖梳理人物關系及事件發生順序,整體,把握文本為主題探究做好鋪墊。

(2)思——探究主題,批判思考。教師引領學生深入挖掘文本進行探究,分析Scrooge的人物性格與心理變化,揣測故事發展相關線索,訓練學生的判斷推理及評價能力,以便領悟作者想表達的思想,總結歸納文本主題。

(3)言——實踐遷移,內化創造。引導學生討論“What is the true spirit of Christmas? Are there Scrooge in our society nowadays? Do you think it's possible for people to change for the better like Scrooge did? Why or why not? Why do you think Dickens wrote A Christmas Carol? How are his life experiences reflected in the story? ”,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將語言學習應用于現實生活中,進行文學欣賞,提升人文素養。

課例二:“White Bikes” on the Road

1.思維導圖設計簡介。本文主要介紹了“白單車”的誕生與發展,通過白單車“出現—遇到問題—改進”(圖2中兩個車輪)這一線索展開論述,一方面體現人們在綠色出行方面的不斷探索,另一方面反映出事物發展總要歷經曲折,認識到人們要直面問題,在堅持不懈地努力、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前進(圖2中的車頭),使得生活環境不斷得以改善,引發學生思考,使其意識到共享單車是綠色出行發展過程的一個階段,要不斷思考、改進和完善共享單車的應用方式,才能促進共享單車的健康發展。

2.教學過程。

(1)讀——閱讀和探索。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開展調查,展示不同交通工具的優缺點,引出共享單車話題。導入視頻,提取阿姆斯特丹被稱為“自行車之城”的原因,朗讀文本第一段校對答案。

快速瀏覽了解文本結構,找出文本的主體內容:“自行車之城”阿姆斯特丹、“白單車”的發展、“白單車”的未來。

細讀文本,獲知共享單車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況與存在的問題。

(2)思——加深理解。

小組合作:制作有關“白單車”發展歷程的思維導圖。作為自行車博物館的導游,利用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四人一組,介紹“白單車”的發展。

小組探討:What does the title “‘White Bikes’ on the Road” mean? What does the writer mean by saying “Where will bike-sharing go in China? You decide? ”

探討標題的深層含義,分析影響共享單車發展的因素及存在問題,從而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感悟文本主題意義。

(3)言——思考和分享。在感悟文本主題意義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探尋本地共享單車發展之道。如“How did shared bikes develop in our city? What is your point of view on bike-sharing in our city? Do you have any good ide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hared bikes here?”。通過討論并成文提出建議倡導,將課內所學所得應用于實際生活,建言獻策,共謀綠色出行之道。

課例三:Money vs Success

1.思維導圖設計簡介。這篇課文為一篇采訪類人物報道(圖3中以話筒表示)。該文對比了大眾與主人公兩種截然不同的成功觀,即大眾一心追求財富獲得成功感和主人公由富到簡、樂于助人的精神富足感。文本從精神和物質兩個維度進行描寫,采用對比手法講述了主人公Jason Harley捐出全部財產前后16年間的變化。本課主題意義在于重新認識和思考金錢與成功的關系:富足并不一定快樂;自給自足、奉獻社會、幫助他人有助于人們發現生活的真正意義,并獲得幸福感和成功感。

2.教學過程。

(1)讀——整體感知。導讀,觀察文本特征,快速瀏覽把握文本結構。閱讀,學生默讀課文了解Jason生活的變化,并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獲取、梳理主人公在捐出全部財產前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方面的變化。

(2)思——推斷評判。描述、闡釋主人公捐出全部財產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方面的變化及其原因;推理、論證他放棄富有物質生活的原因及其成功觀,提煉其性格品質的閃光點。

(3)言——共享表達。討論和分享問題。通過“人物訪談”活動,學生從不同視角分析、批判、評價Jason的選擇和成功觀,分享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更深切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感悟文本主題意義,從而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人生觀。學生聯系實際,表達自己對金錢和成功關系的看法以及對成功的新認知,實現所學知識的遷移創新。

三、結語

應用讀思言教學模式,教師先結合思維導圖抓住文本所述主體內容,加強學生記憶;再引導學生思考文本主體內容的邏輯關系,加深學生理解;最后通過分享理解與表達自我,激發學生潛能,讓學生能通過閱讀、思考和交流,深入理解所學知識的內涵。

讀思言教學模式適用于不同類型文本的深層閱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通過深入思考和探討,學生可以鍛煉批判性思維,分析問題,評估證據,提出自己的觀點,逐漸形成個性化的閱讀思維方法。通過與同伴進行討論,學生不僅能夠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還能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在共同成長的同時增強團隊協作精神。因此,讀思言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法,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使學生在掌握和運用語言知識的同時錘煉思維品質,進而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參考文獻:

[1]黃遠振,蘭春壽.初中英語深層閱讀教學模式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5(2):11-15.

[2]黃遠振,黃睿.英語深度教學讀思言模型構念與實踐研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4):62-67.

[3]劉槿霞.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3(2):76-78.

猜你喜歡
思維導圖高中英語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探索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高效之路的探索
思維可視化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
論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應用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