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更新研究

2024-01-12 09:09張磊
上海藝術評論 2023年6期
關鍵詞:業態歷史空間

張磊

歷史街區是歷史遺跡較為豐富、文物古跡較多、優秀歷史建筑密集且建筑樣式、空間格局和街區景觀較完整、真實地反映城市某一歷史時期地域文化特點的地區。歷史街區作為承載城市文脈的場所,無論是其實體空間環境還是文化傳統,均為構成城市文化背景、特色風貌和生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城市空間里的文化遺產,還是原住民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歷史街區內涵、活力、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歷史街區的現狀和價值

上海的歷史街區融合了上海市發展過程中各個時代的鮮明風格,保留了上海一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是上海近代乃至當代城市文化產生的重要舞臺背景,體現了近代上海在經濟、文化、生活各個方面的成就和發展軌跡,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構成了上海城市個性面貌的活力源泉。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上海,擁有歷年公布的3435處各種保護等級的不可移動文物,以及自1989年以來先后五次公布的1058處優秀歷史建筑?!渡虾J袣v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確定了44個歷史文化風貌區,其中衡山路—復興路、外灘、南京西路、人民廣場、虹橋路、山陰路、新華路、愚園路、提籃橋、老城廂、龍華、江灣這12個位于中心城區。后又確定了中心城區內的風貌保護道路共計144條,其中一類風貌保護道路有64條,它們被稱為“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

上海歷史街區的形成與中國的歷史發展及上海的城市發展有關,同時也展現了中華文明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包容。上海在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將西方文化與本地傳統文化融為一體,創造了上海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海派文化,構成了上海城市文化發展的深厚底蘊。外灘建筑群、人民廣場歷史建筑、衡山路—復興路花園洋房等都是海派文化的物質體現。這些建筑大多分布在歷史街區中,是在上海的近代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被打上了海派文化的烙印,具有鮮明的海派特征。作為中國近百年歷史風云激蕩之地,上海的歷史街區保留了大量的歷史事件和著名人物活動遺存,形成了上海最重要的文化記憶。這些特色鮮明、不可替代、不可復制的歷史文化資源構成了上海歷史街區“活態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和顯著的文化價值,為歷史街區的形成打下了文化基礎。

上海歷史街區保護更新中的誤區

在經濟利益推動、外來文化滲入、產業格局調整等多種因素作用下,上海歷史街區的空間格局、街區風貌、文化傳統等都受到現代文明的沖擊,歷史街區原本的空間逐漸模糊,不僅在歷史街區的范圍內陸續出現各式各樣的現代建筑物破壞了原有街道模式,重要的街區標志物也慢慢被忽視,街區空間格局在保護和發展的平衡中發生變化。

1.建筑特質弱化,空間格局模糊

隨著歷史變遷,歷史街區建筑陳舊、設施老化、交通擁擠,存在功能單一、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不夠、整體風貌環境不佳等情況。在歷史街區改造中,有些歷史街區保護的范圍、建筑數量等相關數據的確認不夠詳細,在實際改造進程中,直接導致拆遷量大于保護的范圍,使原有的風貌不但沒有得到保護,反而還出現了不同程度地損毀。盡管部分歷史街區從總體上看來保存了相對為完整的街區空間格局和獨特的特征,但是在現代城市的建設過程中還是受到影響而發生了改變。

大部分歷史街區中價值較高的文物建筑雖然都被完好地保護和保存了下來,沒有出現大的變化,但是外圍的空間出現各式風格的建筑,導致建筑元素的混搭,破壞了原有的空間格局。而且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來符號在歷史街區中出現,如聳立的商業化廣告等。被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筑當中,除了宗教建筑和部分名人故居還保留著原有的功能用途外,大多數的歷史建筑被收回進行保護,也有的作了商業開發對外開放,在使用和改建過程中,老建筑的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發生了改變。功能置換改變了歷史建筑的原有功能,加入新的功能元素,不可否認,這樣使歷史建筑作為建筑本身得到了利用,但是也讓游客來的體驗大打折扣,原本發生在這里的生活場景已消失殆盡,再也看不到了。

2.文化旅游資源尚待挖掘,存在同質化等問題

歷史街區許多優質資源未得到充分開發和宣傳,文化內涵挖掘不足,欠缺附加值,沒有長遠規劃。游客對歷史街區的了解仍較多集中在建筑物外觀,而對歷史街區深層文化內涵、建筑中的人文故事所知甚少。如愚園路旅游的網紅熱點主要為建筑,名人是另一個關注點,多數旅游者對愚園路的歷史文化僅存在表面的認知,旅游只是欣賞愚園路的風景和建筑,游覽熱門的名人故居,對愚園路背后的歷史文化事件和人物了解不多??梢?,愚園路歷史街區的真正文化并沒得到充分挖掘和開發。

歷史街區旅游產品同質化現象日益嚴重,缺乏新意,忽視了對城市歷史文化價值的展現與傳遞。不少歷史街區的新興旅游項目對游客的吸引力較小,呈現出散、小、亂、定位不清等諸多問題。模仿、復制是一個很明顯的現象,當某一歷史街區得到突出發展,漸漸深入人心,就會出現很多跟風行為,如呈現的內容都為某個歷史建筑外景,體驗方式也主要表現為拍攝各種美美的網紅打卡照。但再好的模仿與復制,也會讓觀眾由膩而乏。游客需求已經多樣化,但不少歷史街區還在套同一個模板。街區中的其他網紅景點也是相同道理,很多造型都十分接近,游客在打卡拍照的同時如不加上地點定位,就很難讓人猜到具體地點。

3.傳播內容泛娛樂化消解街區歷史底蘊,造成城市形象偏差

歷史街區成為網紅城市空間有助于激發年輕人對于遺產的興趣和想象,更好地拉近他們與歷史文化的距離。但是在打造街區的過程中,出現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網絡流量而置傳統文化于不顧,進行過度營銷的行為,無論是在記錄城市風情,還是在呈現文物方面出現了許多搞怪內容,甚至為了營銷杜撰出許多無中生有的傳承工藝、傳統文化,如為迎合大眾娛樂心理去打造莫須有的城市故事,為吸引眼球以標題黨式宣傳來夸大城市優勢。

很多游客對上海歷史街區了解不夠,在歷史街區的游覽過程中并沒有很好地體驗屬于該街區的文化內涵。因為過度商業化,游客體驗不到原汁原味的海派文化,不能很好地去理解蘊涵在歷史街區中的文化底蘊,對于歷史街區中所呈現的生活場景也僅僅是新奇、有趣的感官體驗。內在的文化內涵和地方民俗相背離、解讀走向過度娛樂化,會形成城市形象的偏差印象?;靵y雜糅的信息極易造成對傳統文化的曲解,最終會損壞城市自身形象。

上海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更新路徑

街區是城市的重要肌理,歷史街區更是一個城市的文化記憶。要站在城市全局的高度,結合周邊區域的空間肌理、建筑結構和風貌特色,充分考慮其功能性和歷史文化背景等要素,把歷史街區及其周邊進行整體性的研究和更新,通過漸進式植入新的功能業態,同時增加綠地面積、拓寬街道空間,從而實現新舊空間共存、古今文化交融。這樣,既保護了街區原有的內容,又有新元素的建設,打造混合交融的多樣性的城市空間,從而更加突出城市特色,擴大城市影響,提升城市活力。

1.依托歷史建筑改造,還原完整街區肌理

目前,上海通過原地保護、空間轉換等手法,在保留古老的建筑結構和風格的同時,也把分散的、隱性的歷史文化資源集聚化、顯現化,為市民提供了更多優質的公共空間,提升了城市的文旅產品和文化品位,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多重統一。要注意不同的歷史街區,由于歷史年限、文化風貌、地理位置等都不盡相同,采取什么樣的模式進行保護與利用,需要結合歷史街區的自身情況進行科學謀劃和設計,不能盲目復制成功案例。每個歷史街區的歷史街道、歷史建筑是最獨特也是最寶貴的資源,街區的更新應盡量保留時間的痕跡,保留城市的歷史文脈,保留住舊時代的歲月回憶,使之成為展現歷史街區特色的基礎。與此同時,要找出歷史街區具有代表性的優質資源進行系統性開發,推出獨具一格的商業元素,展現歷史街區的獨特魅力,讓傳統歷史文化在與現代商業模式實現有效融合中煥發時代活力。

歷史街區改造應以保護區域歷史風貌為根本出發點,基于“整體性、真實性、最小干預性、可識別、可逆性”的理念,保護和提升歷史街區的內涵與風貌,煥發歷史建筑新的生命。歷史街區中的歷史建筑,是區域乃至城市的文化體系構建不可或缺的部分,保護利用好這些老建筑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一方面合理利用歷史資源,另一方面適當增加商業服務配套,保證居民居住權益與游客深入了解歷史的雙重需求。這樣,既豐富了歷史街區的生活煙火氣,又很好地將生產與生活有機融合,使歷史街區內外協調,保持街區與周邊環境的和諧關系,弱化街區與現代城市的矛盾態勢,不斷提高歷史文化街區的宜居性,實現歷史街區的有機生長和可持續發展。

2.充分挖掘本地文化,提高街區形象識別性

歷史街區本身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包括歷史名人、建筑、歷史事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因此要將街區附帶的典型歷史文化特征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應加強本土文化的挖掘與創造,發掘新亮點,講好自己的故事,可以嘗試通過雕塑、復古建筑、特色標識、文化民俗活動等一系列載體向游客傳遞本土文化的價值和魅力,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主題。深入挖掘歷史街區的文化旅游資源,將零散的歷史文化整合起來,打造歷史街區的文化體系,從時間和空間上將文化串聯起來。比如,在時間上可以通過打造百年歷史長廊,讓游客感受歷史街區的歷史變遷;在空間上將建筑、人物以及事件聯系起來,避免割裂地、單方面地看待問題,通過三者的相互作用使歷史街區的歷史更立體化、故事化,加深游客對歷史街區歷史文化的感受和理解。

文化才是提升街區魅力的根本,歷史街區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展現城市文化遺產的特色。在文化內涵的挖掘上,不僅要尋找獨有的、稀缺的傳統人文元素,也要與符合時代潮流的優秀文化相融合,從歷史中尋找傳統,從現實中提煉文化,最終形成街區特色,樹立品牌的認知度和文化的競爭力,實現差別化的價值獲取和附加利潤。在文化內涵的展示方式上,要注意貫穿性、故事性、線索性。參觀歷史街區時,游客更希望尋找其中的文化記憶,而不僅僅是觀看歷史街區中的獨特建筑。因此,歷史街區應根據街區不同的歷史文化風格,規劃相關的主題文旅線路,指引游客探尋歷史人物的創作軌跡、生活蹤跡等,將歷史街區的歷史與內涵完整地展示給游客,讓游客每到一個景點就會獲得一個塵封在建筑中的歷史記憶的故事,了解歷史街區中的情感。

3.保障多元產業及文化共存,多樣化歷史街區功能業態

隨著城市功能、客群更加復合,歷史街區原有邊界逐漸被打破,業態設置也要革新。歷史街區不同于盒子類購物中心,很多歷史建筑原本并不適合商業使用,且街區不同區域在通達性、人流滲透性等方面區別明顯,因此在業態設置時可遵循“內外有別”的原則。如展示面更好、人流更聚集的外街部分可設置適合引流的休閑餐飲、咖啡飲品、品牌體驗型店鋪等;相對較為安靜的內街可設置對環境要求更高的文化體驗類店鋪或是改造為兼具文化零售、餐飲功能的民宿酒店。要升級商業業態,調整商業布局并注入時尚元素,更多地引進一些年輕人喜愛的、更時尚的新潮業態。在品牌選擇上,應當新老結合,幫助老字號品牌重獲新生、新勢力消費品牌打造特別門店融入老街。愚園路最開始的商業業態更新方式是直接清退小商小販等低端產業,引入高端業態。雖然低端業態增加了街區面貌的雜亂,但這些業態的缺失會造成諸多實際的不便。業態的更新提升會導致居民以前的日常商業需求得不到滿足,同時街道上西餐、快閃、社區藝術等新文化的植入無法滿足他們自身諸如對戲曲、飲茶之類傳統文化活動的需求。因此,除了持續推動商業創新轉型,還要更加關注民生需求。

從街區業態長遠發展的角度,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也要注意整體業態多樣性與豐富程度。一是注重混合業態在同一空間的運用,如將咖啡文創店與名人故居展覽相結合,吸引文藝青年的到訪,增加空間的文化氛圍;二是注重臨時性業態與常駐性業態相結合,可以將節慶民俗活動展示與常規業態進行融合,塑造文化產業品牌;三是可挖掘自身業態的各種形式,豐富業態展示與銷售形式,如增加文創的工作坊或者非遺體驗館,可以讓游客在觀賞展覽的同時也能自己動手參與實踐。

結語

歷史街區是城市空間中具有獨特歷史文化價值的地區,其保護和更新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部分。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對歷史街區而言,防止衰敗很重要的途徑之一便是進行文化旅游開發。在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既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歷史街區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延續性,也要讓歷史街區熱起來、活起來,使歷史街區能夠在現代城市發展中翻開嶄新的一頁。因此,需要將更多新理念、科學技術和科學方法融入到歷史街區空間活躍度提升中,這不僅可以再現城市歷史肌理,還可以延續城市傳統生活。

作者? 上海藝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猜你喜歡
業態歷史空間
為新業態撐起“社保傘”勢在必行
空間是什么?
這15種新業態、9 個新職業“拍了拍你聰明的小腦瓜”
創享空間
新歷史
播客Podcast業態分析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新業態 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