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錄微光,點亮生命

2024-01-15 11:47李化成
傳記文學 2023年12期
關鍵詞:調研員醫生母親

李化成

1984 年左右,我五六歲的時候,一個陽光明亮的早上,母親在廚房里燒火做飯,溫暖的炊煙從煙囪里徐徐飄出,與家家戶戶的炊煙淡淡地匯在一起,攬抱著每一個院子。我和堂哥在院子里玩,院子里有一架三角狀的鐵梁。這架巨大的鐵梁平鋪在地上,厚的一面貼地,有棱的一面朝上。我和堂兄踩在上面前腳貼后腳,玩“走獨木橋”。不知怎么我就踩空了,一頭栽下去,腦門正正地磕在梁棱上。我嘶聲大哭,眼前一片漆黑,大概是堂哥喊出了我母親,母親一把摟住我,用手去捂我額頭上的鮮血,又慌忙蓋了一塊毛巾在我的額頭上,也遮住了我的眼睛。我迷迷糊糊還聽到她走路的聲音,她在一條逼仄的胡同里突突地奔走,然后其他的事情我就完全不記得了。想到這里,我不禁摸了摸額頭,那里依然有一道直直的凹槽在正中央。我問母親,現在走幾步路就腿疼的她說,她找到了冬生哥,給我包扎了傷口,然后就慢慢好了。冬生哥是我們村的“赤腳醫生”,他在我心里一直有一種“生”的感覺,我對他的記憶始終有一種消毒水的味道,有一種注射器的銀白色,有一種安乃近藥片的苦味。但他是我童年里始終繞不開的一個人,多半伴隨著不怎么舒服的記憶。我記得躺在床上發燒,睜開眼,屋頂的距離比平時更遠,有點扭曲,我不想看就閉上眼,卻夢到有些小小的石頭,突然變得巨大。不是石頭本身而是那種巨大的壓迫感向我襲來,我恐懼地叫母親。母親徹夜不眠,一遍遍用白酒擦拭我的身體。白酒是我父親買來喝的,酒精只有冬生哥那里才有,只在給傷口消炎的時候才用。當擦酒無法阻止我的痛苦時,母親就在漆黑的夜里抱著我去找冬生哥,一面敲他家的木門一面喊他的名字。我記得他披著衣服來開門,點亮煤油燈,在微微的光里給我量體溫,順便安慰我母親說,很多孩子都“凍著了”,不大礙事。量完體溫,他便端著燈去拿藥,藥瓶高高低低地擠在墻角的一個桌子上,他拿出幾個小瓶,又拿出撕好的幾張小紙片,一粒粒倒到紙上,左一折右一折就包好了,告訴我母親一天吃幾次,按包吃就行了。藥瓶旁邊還有一個大大的鐵制飯盒,我知道里面是一把銀白色的針(注射器)和一些小針(針頭),小針泡在一種特殊味道的水中,一種聞見就感覺屁股疼的味道。我不敢聞也不敢看,扭過頭看到屋子里方桌上擺著的咸菜碗和幾個窩頭,還有一個揚場(拋灑壓過的小麥以脫粒)用的簸箕,里面有薄薄的一層玉米粒。再旁邊就看到他的孩子躺在炕上睡覺,冬生嫂一邊給孩子蓋被子一邊和我母親說話,還說我很乖也不哭。其實我是不敢哭,因為害怕屁股挨一針,所以當冬生哥給藥片的時候也不敢表示反對。但回家我就大聲哭著拒絕吃藥。母親溫柔地鼓勵我,想盡辦法讓我把藥吞進去,比如掰成幾塊塞到饅頭里,但我還是嚼到了藥的苦,吃不下。她就生氣,發狠我不吃就把我扔出去,池塘里有專吃生病孩子的妖怪。最終妖怪并沒有吃掉我,而是放任我慢慢長大了,大概是冬生哥的藥,有時候是那我提都不想提的粗粗的鋼針,擊退了妖怪吧。當我讀初中的時候,冬生哥已經不做醫生。我也越來越少地見到他,隨著我出來讀書、教書,他的樣子我已經漸漸記不清,但那消毒水的味道、注射器的銀白色和藥片的苦味一直留在我的記憶里,也留在很多很多人的記憶里。

本文作者

多年之后的2016 年,當我開始組織“中國鄉間醫人、醫事、醫史口述史調研項目”時,當我們的招募公告一次次出現在朋友圈里時,很多人和我分享這種記憶,并熱忱地給我推薦訪談對象。他們的故事和我所經歷的類似,甚至還有些傳奇。作為一名重視證據的歷史學工作者,我傾向于相信他們,因為直到現在,幾乎每一個村都至少有一名鄉村醫生,他們照護村里每一個發燒的孩子,也包扎每一名大人劃破的傷口,他們背著藥箱邁進患病老人的房間里,握住老人伸出的枯手,安慰他們說:“沒啥事,會好的?!?/p>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13 號)開篇即指出:“鄉村醫生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是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保障農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睋?022 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在2022年,包含鄉村醫生在內,我國村衛生室的工作人員總數達136.7 萬人,診療患者達到12.8 億人次;另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2022 年7 月14日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進展成效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統計數據,在2021 年,每1000 名農村居民中,就有1.3 位村醫為他們服務。對于農村人或從農村走出的人們來說,鄉村醫生如同村干部一樣,一直存在于他們的生活和記憶中。不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至少在童年時代,鄉村醫生(前身為“赤腳醫生”)和所有其他的醫生一樣,雖不可或缺,卻未必親昵。人們對疾病的排斥和對治愈的渴望,抑或童年那種對疼痛的恐懼感,和對可以決定使用疼痛治療方式的神圣權力的敬畏,讓他們就像陳忠實先生筆下的“冷先生”,人們對他們敬畏大過親近,盡管都知道他們也有一副熱心腸。但他們究竟是一群什么樣的人?童年的我偶爾會想,他們也會和我母親一樣和著溫柔與恐嚇來疼愛自己的孩子嗎?成年后我自然會給出肯定的回答,那不需要見到而是憑理性便可推斷出。當然也有一些人告訴我他們的某位親屬就是“赤腳醫生”,言談中并沒有那種距離感,也表明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但大多數人對他們依然存在一種因為沒有共同生活經歷而產生的距離感,他們如何為生計奔波、為家庭勞作?他們的七情六欲如何安放?他們個人的經歷是如何與時代的巨變融為一體的?

左圖:2018 年2 月20 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白崖鄉馬銀貴醫生在為兒童診療(調研員馬金花供圖)

中圖:2019 年2 月16 日,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永太鎮群益村許望成醫生(調研員蔣璐矯供圖)

右圖:2019 年2 月16 日,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藤騰醫生在問診(調研員張國欣、孫新萌供圖)

我們并不是為了解而了解,因為對于他們來說,行醫或許只是一種職業,但對于我們來說,他們畢竟是醫生,是有專門技術的人。這種特殊在于,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有一種基本而樸素的訴求,那就是保持健康,至少不要生病,生病了也要治好。身體是每個人的底盤,也是社會交際的底線,當面對疾病時,我們坦然地把我們的底盤和底線交由他們來處置。當天黑路長、情勢緊迫,鄉村醫生家里亮起的那盞微光,便是生命跳躍的火焰。所以他們從來也沒有把行醫僅作為一種職業,而是漸次形成了一種醫者父母心的情懷。對于我們來說,圍繞那微光和火焰,構建起的既是一次次診療與一次次治愈,也是我們的人生——炊煙、玩耍、摔倒、母親和她那突突走路的聲音,讓我在忙碌焦慮之余,可以默默反芻那沒好好告別的往事,更溫柔地對待今天和明天。在記錄中觀察,在閱讀中共情,在反思中成長,大概也是傳記文學的內涵和特殊功用吧。

左圖:2023 年2 月17 日,重慶市忠縣忠州鎮護國村楊和群醫生在村第一衛生室前留影(調研員韓佳淇供圖)

右圖:2023 年8 月22 日,廣東省開平市玲瓏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董淑猛醫生在醫院舊牌匾前留影(調研員謝中杰供圖)

陜西師范大學醫學與文明研究院組織“中國鄉間醫人、醫事、醫史口述史調研項目”已經八年,近千位鄉村醫生在調研者面前娓娓道出他們的故事,也回答了上面提出的諸多問題。他們的故事中有學醫的不易,也有成功的喜悅;有創業的艱辛,也有被認可的欣慰;有對醫學的反思,也有對社會變遷的感悟。他們普通而平凡,但我們通過口述史的方式給他們立傳,來記錄他們那種普通中的特殊和平凡中的偉大。我們的調研者絕大多數都是在校學生,傾聽也給了他們一種難得的記錄歷史與感觸社會的機會?!秱饔浳膶W》獨具慧眼,從我們的記錄中擇優整理發表,讓更多的讀者有機會來認識他們,也認識自己。這讓我們備感榮幸,并努力把這件事做下去。是為引言。

圖1:2017 年7 月20 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黎居正醫生訪談現場(調研員李依蕓供圖)

圖2:2019 年8 月7 日,山西省臨汾市古縣岳陽鎮辛莊村邰長華醫生訪談現場(調研員范志琴供圖)

圖3:2022 年9 月5 日,湖南省岳陽縣第三人民醫院(岳陽縣血防醫院)湯愛黨醫生訪談現場(調研員馮佳鈺供圖)

圖4:2023 年2 月8 日,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陽平關鎮梁成友醫生訪談現場(調研員潘翠巧、劉倩供圖)

猜你喜歡
調研員醫生母親
最美醫生
讓廣大干部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巴南區李家沱街道黨工委發揮調研員作用的幾點啟示
醫生
望著路,不想走
給母親的信
財政部會計司司處級人員名錄
農業部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
農業部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
悲慘世界
送給母親的貼心好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