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下健康中國的價值探微

2024-01-21 07:54儲著源
關鍵詞:中國式公共衛生衛生

周 晗,儲著源

安徽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從國家整體戰略層面統籌謀劃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特別是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1]。維護人民健康不僅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重要體現,也是廣大群眾的共同愿景?;诖?,將健康中國置于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下對其進行事實判斷與價值審視,厘清其價值特征、價值實踐與價值引領。這樣不僅能闡明中國式現代化與健康中國二者之間的內在關聯,而且有助于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進而為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的期盼提供理論支撐與實踐指引。

一、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下健康中國的價值特征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保?]有學者提出,健康現代化是健康領域的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健康發展的世界前沿,以及追趕、達到和保持世界前沿水平的行為和過程[2]。還有少數學者基于公共衛生領域視角,提出健康現代化是衛生健康系統要回答的重大時代命題,對于明確新時期衛生健康發展目標任務和戰略路徑、加快建設現代化衛生健康體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3]。此外,也有學者認為,無論基本實現現代化還是建成現代化強國,都應包括健康養生和健康養生現代化[4]。因此,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同時健康現代化也是衡量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標志。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健康現代化

人口規模巨大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特征和現實條件[5],同時也是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面臨的全局性與長期性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1],表明黨和國家把人民健康提升到戰略高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基礎,是實現全民健康中國夢的重要環節,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關鍵一步,同時也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健康中國的重要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保?]人民健康是現代化強國的應有之義和內在要求,健康中國建設成效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黨和國家始終把健康中國戰略與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相結合,堅定不移地把健康成果惠及億萬人民群眾,涉及各個領域,全面推動健康成果均衡發展。這表明,健康中國戰略始終把人口眾多的壓力考驗與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緊密聯系,始終把解決人民對健康的訴求與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統一發展。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不僅是對人民美好健康生活向往交出的滿意答卷,而且為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健康保障。

(二)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健康現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與重要特征,是實現人民美好健康生活的著力點。馬克思指出:“保護健康,保持一切價值的源泉即勞動能力本身?!保?]健康是創造財富的前提,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條件。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基礎,回答好最基本的民生問題可以更好地推進與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黨和國家在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進程中,醫療衛生服務質量不斷攀升、健康扶貧成效顯著,為人民群眾邁向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因此,發展衛生健康事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也是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自黨和國家根據新時代發展制定戰略以來,健康中國與共同富裕的工作重心雖有不同,但在各個方面卻多有重合。在價值理念上,健康中國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追求全民健康的目標,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2030年健康公平基本實現與2035 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二者相互承接,充分體現了健康中國建設對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先導作用,同時也印證了共同富裕健康先行的重要理念。在奮斗目標上,健康中國建設為實現全民健康和社會繁榮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共同富裕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為根本目標。因此,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目標指引。在實踐成效上,健康中國建設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推進醫療技術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等方面不斷發展,深切把握發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這與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不謀而合。

(三)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健康現代化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創造人民美好健康生活不僅要將物質富足作為基礎要求,而且也要將精神富有作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內容。只注重身體健康而忽略心理健康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進程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因此,“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是目前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健康現代化的重要解決方式,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關注人民健康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新時代國家健康治理觀整合社會資源,提高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狀態,保障全體人民的健康基礎,引導人民熱愛健康、追求健康,培養健康、自信、自強的國民,對營造健康美好生活的良好社會氛圍具有積極意義。

在健康理念上,我們必須予以重視并采取行動,大幅加大對精神衛生領域的投資,因為沒有精神衛生就沒有健康[8]。良好的精神狀態是保障人民健康、構建健康社會、推進健康中國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要將精神健康與生命健康放在同等高度,加強建設社會服務體系。在健康政策上,黨和國家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強健康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通過建立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完善醫療保障體系、推動健康教育普及等有效措施,提高人民的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在健康產業上,黨和國家促進健康產業的發展,打造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企業和品牌。通過創新科技手段,推動醫療、養老、健身等領域的發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個性化的健康服務,滿足人民對健康的需求,同時推動經濟增長。在健康文化上,注重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推動健康文化的創新。通過挖掘傳統醫學的智慧,與現代醫學相結合,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養生方法和產品,提升中華民族健康文化的影響力。通過健康理念、健康政策、健康產業、健康文化四者之間的協調聯動,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健康現代化發展。

(四)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健康現代化

健康問題中包含著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只有充分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民健康才能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健康現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在人民健康的基礎保障上,綠色是推進健康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基礎,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9]。建設良好的生態文明可以促進生產力持續健康的發展,同時可以滿足人民對美好健康生活的生態需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建設健康中國和美麗中國為目標,以衛生城鎮創建、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廁所革命”等為重要載體,加強社會衛生綜合治理。新時代,我國實行了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綠色”已經成為健康發展的鮮明底色。

在構建人民健康格局上,生態文明與人民健康之間的密切關聯,體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以及保障人民健康的使命擔當。以生態小康建設的成就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0],體現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中的中國智慧。健康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踏上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偉大征程,堅持把美麗中國與人民健康緊密結合,讓人民在綠色發展中享有美好的生活環境,夯實人民健康的鮮明“底色”,筑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健康根基。在構建綠色與健康多元的共治體系上,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不斷推進與拓展,黨和國家樹立全局觀,共同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與衛生健康事業建設,維護生態生命共同體,從而實現生態健康與人民健康的有機統一。我國深入開展污染防治行動,加強噪聲對心腦血管、心理等疾病的健康風險的相關研究,開展新污染物健康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加強醫療機構內部廢棄物源頭分類和管理,加強排放物中糞大腸菌群、腸道病毒等指標監測。通過以上舉措,改善居住環境與提升健康素養,構建各方積極參與、協作共建健康環境的格局。

(五)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健康現代化

習近平指出:“人類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才是人間正道?!保?1]當前,人類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仍然充斥著諸多不穩定、不和諧因素,而我國當前面臨的時代任務,就是加快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彰顯大國責任擔當,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健康現代化。

首先,為全球健康治理弘揚中國力量。近年來,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屢見不鮮,我國在做好本國工作的同時還與各個國家保持密切的聯系,深入推動衛生健康領域國際合作,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公共健康系統建設提供大力支持,體現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精神。

其次,為全球健康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習近平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保?2]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健康治理是為人民群眾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遵循,同時也是世界各國和平與發展的共同內容。為了進一步推進全球健康治理,我國積極推動中醫藥為主要代表的傳統醫學走向世界,積極構建中醫藥國際標準(ISO)。與此同時,中國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共享科研數據信息,積極參與國際醫療合作,對外派遣醫療工作組,提供醫療物資,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因此,我國始終堅持全人類健康利益至上,把健康戰略融入全球發展進程中,推動全球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

最后,為全球健康治理采取中國行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保?]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將健康治理的實際行動傳遞到各個國家,惠及世界各國人民;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世界人民的健康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二、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下健康中國的價值實踐

隨著中國式現代化進入新時代新征程,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來看,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事關現代化建設全局、人民幸福安康和國家公共安全,發展理念必須體現“健康優先”[13]??梢耘卸?,“健康優先”已經成為新時代新征程建設健康中國、推進健康治理的重要工具和主要歸宿[14]。黨和國家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探討將健康中國的價值實踐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健康中國的治理模式和路徑,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一)拓寬人民群眾健康理念的新視角

國家應大力發展全民體育,促進人民強身健體,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從而展現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素養是增進全民健康的前提,而普及健康知識則是增強人民群眾健康意識的重要因素。在社區、醫院、學校、機關、家庭等多種場合傳播健康知識,并將健康中國與“五育”相結合,貫穿至人民群眾健康知識教育全過程,形成健康知識普及全覆蓋,是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知識掌握度的重要方法,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健康中國的重要舉措。例如中醫藥文化傳播活動,“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等全民健身活動,健康科普系列活動等,都切實圍繞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根本宗旨,以生活小切口解決健康大問題,讓健康真正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相交融。

身體素質與健康意識并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健康的人除了體魄的健康,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和文化內涵”以及“健康的精神”[15]。通過持續開展“綠色出行”“光盤行動”“分餐公筷”“垃圾分類”“健康樂跑”“控煙限酒”等活動,用健康理念引導群眾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為此,國家健康治理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在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力度,全民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等心理康復服務方面進行不懈努力,以夯實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為基底,推動健康中國發展。人民群眾心理健康素養的提升不僅促進了健康中國的建設與落實,而且豐富發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科學的健康衛生體系。因此,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方式變得健康和諧是健康中國戰略的內在要求,也是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人民健康”內生動力的重要途徑。

(二)打造人民健康生活的中國式現代化生活空間

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健康生活空間,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保?6]一是以黨的政治領導力夯實人民健康優先地位。以保障人民健康為核心目標的健康中國戰略必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促進人民健康行穩致遠。二是以黨的思想引領力推動人民健康高質量發展。黨和國家創造性地回答了關于人民健康的一系列問題,充分發揮思想引領作用,有效應對有關人民健康的新挑戰、新矛盾與新問題。三是以黨的群眾組織力凝聚人民健康建設力量。黨和國家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至衛生健康事業全過程,以此增強人民群眾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扎實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自信心。

夯實“物”“技”“人”三方面健康因素,增強中國式現代化生活空間的綜合保障。衛生健康事業作為實現人民健康的關鍵一步,國家要率先處理醫療資源總量不足的情況,加大衛生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推動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均衡配置衛生人才,打破優質醫療資源過度集中大城市的桎梏,實現醫療資源的共享,有效激發人民群眾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思想共鳴。同時從“強基層”“雙提升”“全周期”三方面提升中國式現代化生活空間。人的健康發展水平是衡量健康中國戰略的核心指標和根本標志。因此,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衛生健康服務,不僅能推動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提升,而且可以促進全體人民共享美好生活,從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機結合。

增強衛生健康輻射功能的聯動性,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生活空間的總體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健康中國,既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保?7]一是構建全民健康運行平臺。主動回應人民的健康需求,提升政府與市場的供給能力,推動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全民參與的健康平臺化運行模式,直達民生需求,打通健康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建立全民健康治理智庫體系。國家應加快研發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智庫,同時建立健全人口信息、健康檔案等基礎資源數據庫,推進健康事業與健康研究協同發展。三是探索大健康市場化運行模式。國家要積極推進由政府與社會相結合的多元化模式,充分發揮社會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主體功能與主要作用,同時也要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國家健康治理協同能力。

(三)推進公共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強化公共衛生安全問題意識,拓展衛生健康服務內容。黨和國家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同時,還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健康中國以人為本的本質屬性?;谏鐣秸x原則以及資源共建共享理念,以醫療基礎設施、醫療質量水平、醫療人才結構為切入點,不斷強化區域、城鄉之間的均衡發展。聚焦衛生健康服務的主要問題,以“?;?、強基層”為要求,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增加衛生健康服務內容,強化醫防融合,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健康中國奠定堅實的社會保障。健康生活是全國各族人民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標,更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遵循的健康價值理念,要將其滲透于經濟社會發展與社會價值引領的方方面面,以此促進健康中國建設穩健發展。

完善公共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加快推進健康中國行動。當前我國公共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黨和國家展現出非凡的處理能力,發揮了機制人性化以及主觀能動性強等優勢。通過加強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和防疫能力;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檔案和健康監測體系,實現健康信息共享和健康數據分析;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效率;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提高公眾健康素養和健康行為水平;強化食品安全、環境衛生、職業衛生等方面的監管和管理,保障公眾健康安全;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全球公共衛生挑戰,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提升人民群眾公共衛生素養,推動形成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隨著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國家將“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逐漸貫穿至各個方面,把人民健康問題厚植于生活、服務、機制、環境、產業等各領域,這與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一直堅守的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問題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健康思想一脈相承。正所謂公共衛生事業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新的環境因素出現,不僅會誘發慢性病,也同樣會引起新的傳染病流行[18]。所以,加強公共衛生宣傳與教育,培育科學的公共安全觀和健康觀,提高人民群眾公共衛生素養,提升公共衛生健康治理能力,才能形成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

(四)推動新時代人民健康事業改革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人民健康事業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間存在辯證統一的關系。美好生活的實現包含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三方面,而健康始終貫穿美好生活的全過程,沒有健康中國的實現,美好生活必然失去根基?;诖?,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就要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中國式現代化健康中國作全方位透視與深層次解析,保障健康中國戰略的有效實施,打造全人口、全過程、全方位的健康、和諧的現代化,以此確保健康中國戰略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發揮重要作用。

以改革為契機構建衛生健康普惠機制,促進推動新時代人民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胺趾玫案狻笆切l生健康事業均等化、便利化、普惠化的先決條件,政府保證財政投入,統籌資源規劃,破除逐利機制,自覺調整衛生健康事業的各個環節,為實現健康中國戰略凝聚力量。而健康中國作為重大的民生保障工程,是推動人民健康、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同時也為探索健康現代化找到了一條正確道路。提高全民健康,進一步加強全民健康教育,完善全民自主自律的相關制度,同時重視人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優化全民健康的公共衛生服務,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以及重點人群的健康服務。而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加強健康法治建設等內容,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面,加強醫療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推動醫療服務的公平可及;深化醫保制度改革,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改革,加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在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面,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推動健康管理服務,提高居民健康素養。在推進醫療技術創新方面,加大醫藥研發投入,推動藥品和醫療器械創新;加強現代醫院管理和信息化建設,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在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方面,加強中醫藥傳承和創新,推動中醫藥在預防和治療疾病中的應用。

三、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下健康中國的價值引領

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下健康中國立足于我國健康事業發展實際情況,著眼于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對人民、社會和國家才能發揮價值引領作用。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下的健康中國戰略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筑牢健康基礎,為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衛生健康發展道路指引方向,同時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

(一)夯實衛生健康治理,筑牢強國建設健康基礎

民族要振興,國家要富強,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重中之重。夯實衛生健康治理既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要環節,也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一步。建設公共衛生治理屏障,成為筑牢健康基礎的第一道防線。政府、醫療單位、社區等形成統領、配合、嵌入的既定關系,以家庭為防護起點,社區為單位,實現定點排查、及時救治、有效預防、實時配合的動態體系,形成合作共贏、互利互惠、相互信任的公共衛生治理共同體,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搭建起韌性屏障。

強化價值認同,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馬克思認為:“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保?9]人民群眾對健康的現實需求從本質上體現黨和國家用中國式現代化方式扎根人民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利益,以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規律為基底,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要求,以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為條件,在更高水平上重視全民健康,以此實現全民健康需求的均衡發展。與此同時,明晰人民對健康的需求是具有差異性與個體性,而不是同等且同步需要,認識到人民群眾健康的急難愁盼問題就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這樣才能使人民群眾產生強烈的認同感。所以,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下的健康中國戰略立足人民不斷變化的需求,科學、系統、全面地將人民健康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有機結合起來,努力讓健康中國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育新機、開新局,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切實保障健康中國戰略的持續發展,是筑牢人民群眾健康基礎的關鍵密碼。

(二)推動經濟增長,共建共享健康社會

以平衡為基點保障衛生健康資源供給,筑牢中國式現代化的健康根基。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視角出發,將健康中國戰略融入經濟建設,有助于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人民健康與經濟建設的相互促進和協調發展。將健康中國戰略融入政治建設,是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內在要求,這一政治承諾的兌現,可以進一步推行中國式現代化健康治理方式。將健康中國戰略融入文化建設,有利于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移風易俗,形成熱愛健康、追求健康、促進健康的社會氛圍,進一步豐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涵。將健康中國戰略融入社會建設,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更好地滿足人民對健康生活的需要。將健康中國戰略融入生態建設,大力提倡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進一步推動良好健康人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促進公平公正的健康中國是建設共建共享社會的重要標志。迄今為止,我國只有教育事業和人民健康從總體上被提高到“優先發展”的地位,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這兩項事業的重視[20]。堅持全體人民健康公平,有利于調動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健康中國的建設。一是健康福利公平。要切實保證人民群眾在社會地位、地域、經濟水平以及性別年齡等因素的差異下,公平地享有健康福利。二是健康環境公平。深入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以及給全體人民提供健康的生存環境。三是健康教育公平。政府應加大對全體人民健康知識的普及,讓人民群眾對健康與醫療衛生知識了解得更加充分透徹,逐漸提升全民健康意識。

健康中國戰略強調“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21]的“共建共享”醫療服務,將承諾充分落實在行動中。一是全民協同提升健康中國發展效率。從人民需求側和資源供給側兩端出發,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發展健康產業,形成人民滿意的國家健康治理體系。二是全民平等享有健康中國發展成果。健康中國戰略始終堅持健康治理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充分保障人民健康權利、機會、過程、結果的公平性。

(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人民美好健康生活

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發展階段,黨領導衛生健康事業的百年發展歷程中,樹立了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理念,明確了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構建了衛生健康政策體系、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從“必須把衛生、防疫和一般醫療工作看作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22]“我們非要大力增加科教文衛的費用不可”[23],到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再到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以及提出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這表明黨和國家始終與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高度重視維護人民健康。

健康中國戰略的根本出發點與落腳點始終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把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與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事業放在同一高度,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更是一以貫之地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基本要求。因此,堅持為人民提供健康服務,既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引領與行動指南,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健康發展道路最鮮明的體現。

以健康為前提推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保?]健康是人民群眾自由全面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實現和諧穩定文明進步的重要因素。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融合為人民指明了體育促進健康的發展之路,解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存在的健康問題,從而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穩步實現。因此,政府與市場通力合作,使政策支撐與市場整合、技術融合相統一,對青、老年專項行動計劃不斷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推行太極拳和健身氣功項目行動,以及推動冰雪運動重點項目的發展,讓人民群眾能夠在健身中獲得健康、幸福感與滿足感,為中國式現代化健康中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猜你喜歡
中國式公共衛生衛生
中國式民主
衛生與健康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征稿簡則
衛生歌
中國式失敗
公共衛生服務怎加強
公共衛生監督不是“陪襯”
辦好衛生 讓人民滿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