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穴壓豆結合腹部走罐治療中心性肥胖患者伴糖耐量異常療效觀察*

2024-01-22 11:55吳小燕周建平桂靜芳
浙江中醫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走罐帶脈糖耐量

吳小燕 周建平 桂靜芳

寧波市中醫院 浙江寧波 315000

中心性肥胖是指腹部內臟、腸系膜和主動脈周圍脂肪組織的堆積。中心性肥胖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等代謝性疾病相關的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發生和聚集密切相關,與胰島素抵抗一起,它被認為是代謝綜合征的基本原因,代謝綜合征將顯著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1,2]。本研究運用耳穴壓豆結合腹部走罐治療中心性肥胖患者伴糖耐量異常,療效較好?,F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采取篩查并隨機入組的方法,對2021 年1~10 月在寧波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就診的患者以自愿篩查的原則,選取篩查出的空腹血糖受損和(或)糖耐量異常并自愿參加本臨床研究的患者共76例(在患者自愿的基礎上,嚴格根據納入和排除標準選取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38 例,采用非盲法觀察。觀察組男30 例,女8 例;平均年齡(38.32±9.13)歲;平均體質量指數(BMI)(27.00±3.09);平均空腹血糖(5.81±3.09)mmol/L。對照組男30 例,女8 例;平均年齡(36.50±9.41)歲;平均BMI(26.79±2.93);平均空腹血糖(5.59±1.03)mmol/L。兩組一般資料比較有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標準:①西醫診斷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糖耐量異常診斷標準;②中醫辨證符合氣虛、痰濁、瘀證。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和糖尿病前期中醫證候、辨證的文獻分析,確立氣虛、痰濁、瘀證的辨證標準;③年齡27~89歲;④自愿參加臨床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肺、腎、腦功能障礙患者;②惡病質患者;③急慢性傳染病患者;④耳廓皮膚潰瘍,不能用埋線針治療,對膠帶過敏者;⑤患有精神發育遲滯和精神疾病者;⑥對研究中的任何藥物過敏者;⑦對疼痛和針頭特別敏感者。

1.4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治療前后BMI、空腹血糖。BMI=體質量(kg)/[身高(m)]2。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給予標準化運動和飲食指導,并配合耳穴壓豆治療,主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維生素和纖維攝入,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建議患者以有氧運動為主。飲食指導:每日攝入熱量<40kcal/kg,三餐能量分配比例:早餐∶午餐∶晚餐=3∶4∶3,患者應避免飲酒,減少高脂肪、高糖飲食和動物內臟的攝入,每天20 點后停止進食。運動指導按照“357”計劃,“3”是指每天步行3公里,并在30分鐘左右完成,“5”是指每周鍛煉5 次,“7”是指在鍛煉強度上達到相當(運動心率+年齡約等于170次/分鐘),并對患者實施耳穴壓豆法,取肝、胰膽、脾、胃、腎、大腸、饑點、腹和內分泌、胰腺點等穴位,先使用探棒探尋敏感點,并以壓痕作為貼壓的標記,耳廓皮膚常規消毒,用鑷子夾住王不留行籽耳貼對準壓痕標記貼敷好,以指腹輕柔按壓,以患者感受到脹、酸、熱、麻等為宜。每穴每天按壓4~6次,每次3min,每次貼壓一側耳穴,兩耳交替治療。以4 周為1 個療程,共治療3 個療程。

2.2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玻璃罐腹部循經走罐。循經走罐:在腹部涂勻醫用凡士林潤滑劑,再采用內徑為4cm左右的中號玻璃火罐,以左側帶脈為起點,從帶脈穴走向臍中,5 秒/次,在大橫穴、天樞穴處加強;以右側帶脈為起點,從帶脈穴走向臍中,5 秒/次,在大橫穴、天樞穴處加強;施術者用雙手握住罐體,在皮膚表面上下來回推動數次,直至腹部刺激部位紅暈、充血后,再將罐取下。每周第7天行走罐1次,共治療12周。

3 結果

3.1 兩組治療前后BMI值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MI值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MI值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38 38 BMI治療前27.00±3.09 26.79±2.93治療后24.20±2.97#26.41±2.89

3.2 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例數38 38空腹血糖(mmol/L)治療前7.42±2.09 7.39±1.84治療后5.36±2.82#6.21±1.76

4 討論

耳穴是一種外治方法,《靈樞·口問》記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人體十二經絡均與耳朵相聯系,要通過刺激耳穴來調理臟腑。研究表明,在耳朵和運動神經節中可能存在調節內臟器官的神經通路[3]。耳針可促進胰腺細胞的胰島素分泌,從而降低血糖水平。早期耳豆療法可以顯著改善2 型糖尿病、失眠、便秘等[4]。取脾、胃、大腸、饑點、胰腺點、胰膽、內分泌為耳穴壓豆的主穴,配穴肝、腹和內分泌、皮質下、交感等穴。脾、胃、大腸通調脾胃,加強腸蠕動,以促排便。饑點可抑制飲食的欲望,控制攝入量。胰腺點、胰膽、內分泌可增強胰島素分泌,調整內分泌,使脂質代謝正常;肝可疏導氣機,皮質下、交感可調整機體消化、內分泌等功能;腹為肥胖的部位,多穴配合,共同健脾養胃,利水排濕,達到消脂減肥、降低血糖的功效。

在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病患的體質量指數、空腹血糖下降幅度比對照組更大,與對照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耳穴壓豆法相比,耳穴壓豆法聯合走罐治療對患者BMI 值和空腹血糖值的降低作用更為顯著。走罐是集拔罐、推拿與刮痧三法于一體的綜合療法[5]。治療中心型肥胖時在腹部走罐方式循帶脈為起點,經過膽經、脾經、胃經、腎經走向神闕穴環形走罐,能起到疏通氣機、調節脾胃氣機、排濕利膽等作用。中心性肥胖的起因多與帶脈約束功能失調有關,帶脈“起于季肋,環身一周”,據《素問·氣府論》及《針灸甲乙經》記載,帶脈交會于足少陽經的帶脈、五樞、維道。部位正處于帶脈循行的范圍內,而帶脈有束縛縱行上下的諸條經絡和奇經的作用。帶脈失約,則脾不升清、胃不降濁,故濁氣不降,膏脂內生,故肥胖。帶脈穴還可以改善代謝綜合征胰島素抵抗,具有減重調脂降血糖的作用[6]。糖耐量異常與脾癉相對應,在中醫學中可歸屬于“脾癉”范疇,脾失健運為脾癉的病理基礎,治療上以健脾和胃為基本原則,脾胃得健,氣血得以化生,津液得以輸布。脾胃健運而無礙,從而降低糖尿病發生的可能性[7],走罐過程中輔以脾經大橫穴、胃經天樞穴,可調暢胃腸氣機,升清降濁,進而脾胃得健運,助脾陽行氣化物,利水去濕,故痰飲得以運化、轉輸與代謝,最終達到減肥與降血糖的目的。

綜上所述,采用耳穴壓豆聯合腹部走罐對糖耐量異常的中心性肥胖病患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明顯改善血糖,減輕體質量,同時沒有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走罐帶脈糖耐量
人體自帶一條“長壽腰帶”
中醫藥治療糖耐量異常的研究進展
走罐療法聯合放血療法治療斑塊型銀屑病的臨床觀察
按摩帶脈穴治婦科病
除濕祛痛,走罐更管用
除濕祛痛,走罐更管用
尿靛甙測定對糖耐量減退患者的應用價值
八字訣養好帶脈
糖尿病教育對糖耐量異常人群臨床意義
益氣養陰和祛瘀化濁法治療糖耐量異常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