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唯物史觀意蘊

2024-01-23 10:57方世南
關鍵詞:唯物史觀權益總書記

方世南

(1. 蘇州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2. 蘇州大學 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江蘇 蘇州 215006;3. 蘇州大學 東吳智庫,江蘇 蘇州 215006)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和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想,充滿著深厚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意蘊。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建設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論概括、理論總結和理論闡述,推進了新時代中國式的文化建設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豐富和發展,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構成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篇。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由文化價值論、文化權益論、文化安全論、文化傳承論、文化交流論、文化創新論、文化領導論、文化主體論等重要論述所組成的有機整體,這些重要論述都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精髓和本質要義,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什么是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什么要建設新時代中國式的社會主義文化”“怎樣建設好新時代中國式的社會主義文化”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科學回答,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興盛,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偉大業績,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實踐遵循。本文限于篇幅,著重論述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價值論、文化權益論、文化安全論、文化傳承論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豐富和發展。

一、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價值論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豐富和發展

習近平文化思想建立在文化價值論的基礎上,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文化價值的重要論述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價值論為指導和分析工具,具有深刻的時代性、民族性、學理性、實踐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價值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價值的重要論述站位高、立意深、視野開闊、務實管用。習近平總書記將文化看作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得出了“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1]33的事實判斷。同時得出了“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價值先進、思想解放,是一個社會活力的來源。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1]164的價值判斷。習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文化力量,文化建設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突出了文化建設對于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強調了文化建設對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價值,闡明了文化建設對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作用,指明了文化建設對于展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形象的重大功能,提出了“我們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2]310的要求。習近平文化思想強調,要堅持把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要堅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習近平文化思想表明,中國式社會主義道路包括了文化發展道路,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必須通過文化創新和文化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意識形態是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決定了文化發展的方向,必須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民族形成價值共識和實現價值認同的根本觀點,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動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競爭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必須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文藝是時代前進的響亮號角,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發揮著引領時代風氣和催人奮進的作用,必須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造;虛擬網絡世界是人們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園,必須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推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發展,通過文化的繁榮發展大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黨之所需、國之所求、民之所盼。促進文化繁榮興盛是基于文化自信基礎之上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將文化自信作為“四個自信”中具有獨特地位的一種自信,作為是更基礎、更深沉、更持久的一種自信,也將其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將文化建設、文化自信、文化繁榮興盛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條件,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基礎,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因為任何偉大事業的背后必定需要一種偉大的精神文化作為堅實支撐。社會現代化最根本的是促進人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33。習近平文化思想之所以高度注重文化建設,就在于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具有重大價值。因此,在習近平文化思想中關于文化重大價值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都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基本立場和基本方法,以對于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建設的理論概括和理論創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創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對當時流行的文化史觀(實質上是唯心史觀)抱著一種警惕的和否定的態度,因此,他們生前沒有對文化概念作出專門定義式的界定,也沒有專門就文化理論做過專著式的系統闡述,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中文版著作中,同“政治”“經濟”“社會”“國家”“勞動”“資本”“實踐”等高頻詞相比,“文化”一詞只使用了58次,并不是一個高頻使用的概念,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資本論》《人類學筆記》《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論著中,從唯物史觀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出發,對文化的內涵、價值、本質等問題進行了科學論述,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理論。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理論將文化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內容,認為文化是在實踐中產生的,由經濟基礎所決定,文化對于經濟基礎又有著能動的反作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交往的日漸深入推動了文化的產生。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唯心主義文化觀的基礎上,將人類社會文化的生產或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放置于社會實踐中加以考察,強調“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人們的想象、思維、精神交往在這里還是人們物質行動的直接產物”[3]524?!斑m應自己的物質生產水平而生產出社會關系的人,也生產出各種觀念、范疇,即恰恰是這些社會關系的抽象的、觀念的表現”[4]49。而作為文化的活的靈魂的哲學,推動著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5]。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因此,必然會出現這樣的時代:那時哲學不僅在內部通過自己的內容,而且在外部通過自己的表現,同自己時代的現實世界接觸并相互作用。那時,哲學不再是同其他各特定體系相對的特定體系,而變成面對世界的一般哲學,變成當代世界的哲學。各種外部表現證明,哲學正獲得這樣的意義,哲學正變成文化的活的靈魂”[6]。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理論在充分肯定經濟對文化的決定作用的同時,高度肯定了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反作用。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價值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文化理論的豐富和發展,突出說明了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要擺正文化和經濟的關系、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人的發展的關系,要在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忽視文化建設,因為忽視文化建設,其結果就是經濟建設無法呈現出應有的價值,就會導致全社會功利主義盛行、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法治松弛、精神文化淪喪。要在文化建設中一刻也不能忽視黨對文化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以端正文化建設的政治方向。要將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堅持做到厚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基礎和精神文明基礎“兩手硬”。要以“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拓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要將促進中華文化繁榮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的文化使命,要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任務,大力提升國民的文化素養和國家文化軟實力。

二、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權益論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豐富和發展

習近平文化思想彰顯深厚的人文情懷,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文化建設上的生動體現,習近平文化思想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作為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時,習近平就將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事情認真對待。習近平總書記將文化權益作為人權的重要內容,作為體現人的內在本質要求和反映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項十分正當而重要的權益。習近平文化思想指明,文化權益是人民在文化實踐領域以主體性、創造性姿態從事精神文化活動并從中不斷地獲得文化利益的權利,包括參與文化活動和享有文化教育、文藝娛樂活動、體育活動、醫療、養老等社會福利和從事文藝創作、旅游等活動以及享有社會精神文化成果和文化服務等諸種權益。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權益論從文化建設的主體性、目的性、價值性、實踐性的高度豐富和發展了唯物史觀的文化權益理論。習近平總書記除了多次使用“文化權益”這個概念外,還經常使用“文化權利”“文化利益”“文化需要”的概念來指稱文化權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重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問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7]291,他認為,要通過生產先進性的精神文化產品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因為“文化產品的先進性與實現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是一致的”[7]332。習近平總書記將人的權益概括為經濟權益、政治權益、文化權益、環境權益。對于環境權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低收入者享受到更多的環境權益”[7]195。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民整體性權益保障問題,指出,要“保障農民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8]。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成為現實需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是過上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通過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實保障人民文化權益,“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9]。習近平總書記以“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三個更”的說法,對在新的歷史階段如何滿足人民群眾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任務和要求,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情懷。為了更好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公民道德水平,要推進書香社會建設,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質和科技素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和廣大文藝工作者,注重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要將論文和文藝作品寫在廣袤的大地上,寫在人民群眾的心坎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2]322。這段飽含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殷切希望的講話,體現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宗旨,說明向人民提供更多既能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增強其團結奮斗的精神力量的文化產品是衡量文化建設質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深刻地反映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讓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的文化權益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權益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理論。

促進人民實現包括文化權益在內的整體性權益進而達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包括經濟權益、政治權益、文化權益、社會權益、生態權益(或環境權益)在內的整體性權益實現,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必需內容。在人的整體性權益中,文化權益處于重要地位,保障人的文化權益是推進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的先決條件。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馬克思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的《資本論》等論著,就人的本質與人的文化權益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闡述了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辯證關系、需要(消費)與生產以及再生產之間的辯證關系、黨的領導和工人階級解放的辯證關系,論述了文化權益對于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重要性。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創立國際時,我們明確地制定了一個戰斗口號:工人階級的解放應當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們不能和那些公開說什么工人太沒有教養,不能自己解放自己,因而必須由仁愛的大小資產者從上面來解放的人們一道走。如果黨的新機關報將采取符合這些先生們的觀點的立場,即采取資產階級而不是無產階級的立場,那么很遺憾,我們就沒有別的路可走,而只好公開對此表示反對,并收回迄今為止我們在同國外的關系方面代表德國黨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團結精神,但愿事情不至于弄到這種地步”[10]。要堅持工人階級的解放應當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的基本方略,體現了工人階級是歷史活動的主體和推動歷史前進動力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重要觀點。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明了工人階級爭取物質權益與文化權益的手段和途徑,闡述了物質力量與精神力量的各自作用,突出了精神文化轉變為物質力量的意義,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掌握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國理論的徹底性的明證,亦即它的實踐能力的明證,就在于德國理論是從堅決積極廢除宗教出發的,對宗教的批判最后歸結為人是人的最高本質這樣一個學說,從而也歸結為這樣的絕對命令:必須推翻使人成為被侮辱、被奴役、被遺棄和被蔑視的東西的一切關系”[3]11。在這里,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文化權益對于人民群眾的主體性確證和人民群眾的能動性、創造性發揮的重大價值。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權益論從文化建設的主體性、目的性、價值性、受益性等方面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理論。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權益論表明,文化是和人民的美好生活緊密關聯的,是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權益論將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升到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國之大者”的高度,深刻地揭示出,人并非只是單一地考慮經濟利益的經濟人,人同樣是注重精神文化需要的文化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也包括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這是高品質生活不可或缺的,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中,都應該做到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腦袋”。如果說增加物質利益是為了更多地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話,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的文化利益,就能更多地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這就是文化建設的重要目的。

三、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安全論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豐富和發展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文化建設上的體現,人民安居樂業需要文化安全。習近平文化思想十分注重包括網絡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在內的文化安全,形成了內容豐富和系統完整的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安全論,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安全理論的本質要求、基本要義。習近平文化思想將促進文化安全作為確保國家總體安全和維護人民文化權益的重要舉措,將文化安全作為貫穿于國家安全諸多要素之中的一種重要安全,作為構成確保國家安全的文化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11]41。這段話對確保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提出了總體性要求和基本任務。由于意識形態決定文化的前進方向,因此,意識形態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最為重要的內容。文化安全的根本也就是確保意識形態的安全。意識形態安全是指占據社會主導地位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社會主義倫理道德等不受顛覆和威脅而處于一種相對穩定、健康發展狀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要高度注重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問題。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針對“文化市場、文化資源、文化陣地的爭奪更加激烈”[7]290的態勢,提出了要注重文化安全問題。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12]。習近平文化思想將現實生活世界的文化安全與虛擬網絡世界的網絡安全緊密結合起來,將意識形態安全上升到文化安全的重要內容予以考量,將文化安全和國家經濟安全、政治安全、社會安全、生態安全作為一個不可或缺的有機整體進行系統性謀劃和整體性推進,構成了理論性和實踐性強的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安全論。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安全論是問題意識和對策意識緊密結合的科學思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網絡生態持續向好,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13]10,同時他指出了“意識形態領域存在不少挑戰”[13]14的客觀現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全社會范圍普及安全教育,強化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的思想意識,切實引導人民群眾自發自覺地維護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安全意識,增強人民群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強大合力。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安全論首先指向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的文化建設,包括作為黨內政治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理想信念建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世界社會主義實踐的高度指出,“世界社會主義實踐的曲折歷程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一旦放棄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就會土崩瓦解”[14],這段話突出了加強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建設的重要性,也說明了黨內政治文化對于社會文化的決定性影響,強調了確保馬克思主義政黨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全面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涵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13]68-69。習近平文化思想注重發揮意識形態引領社會文明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作用,提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全社會強化基于價值認同的價值共識,為主流文化價值觀奠定穩固的思想根基,夯實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支柱,牢牢地占據社會主義精神文化高地,“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15],對于如何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堅持以立為本、立破并舉,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16]311。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安全論還非常注重將安全教育同學校教育的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針對義務教育階段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建設,我提出要從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來抓好”[17],這有利于使意識形態安全觀念貫穿于學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培養出一批有責任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是在破立結合的理論和實踐中形成文化安全或意識形態安全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安全理論堅持破的重點是解構資產階級的文化統治和意識形態統治,爭取無產階級的文化解放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出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作為唯物史觀奠基之作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借用意識形態這個概念的否定性、貶義性、虛假性的用法,對于當時在德國流行的各種主張以精神文化因素或抽象人性這種顛倒的或虛幻的思想意識去解釋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中的唯心史觀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哲學中的唯心史觀,馬克思和恩格斯將其稱之為“在可敬的德國市民心中喚起怡然自得的民族感情的哲學叫賣”[3]513。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安全理論將立的重點放在爭取無產階級的文化權益,從而為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奠定文化安全基礎。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作為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都是統治階級出于自身維護統治、自身利益訴求、自身精神文化價值取向等的價值取向,對社會關系特別是對經濟利益關系反映而形成的思想觀念體系,是在社會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文化形態,主要由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學、道德、藝術、宗教等社會意識形式所構成,它們一經形成就成為反映該社會的經濟基礎并為其服務的觀念上層建筑或思想上層建筑,統治階級將其作為提出其政治綱領和思想路線并以其規范社會成員行為準則、體現其價值取向和宣傳其思想觀念的理論依據,也作為凝聚社會成員思想共識并獲得合法性統治的思想文化基礎。馬克思認為,一個階級(統治階級)在社會上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也必然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敖y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3]550。概而言之,占據社會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必然是一定社會占據統治地位的階級觀念的集中體現,因此,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必須鞏固占據統治地位的階級的執政合法性。無論是從破的立場還是從立的立場來看,意識形態的安全都是至關重要的安全問題,馬克思指出,“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式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18],這道出了思想觀念對于文化安全的重大價值,說明意識形態的解構和建構對于時代發展的重大影響。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安全論從文化建設的穩定性、保障性、目標性、價值性等方面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理論。在文化安全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意識形態決定文化的前進方向,因此,要突出意識形態安全在文化安全中的首要地位,這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在運用其觀點和方法基礎上結合實際推進了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19]。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安全論表明,文化安全和文化建設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文化建設的重要前提條件和根本目的是在文化安全中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人民的文化權益,是為了確保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指導性,以便于夯實國家總體安全的思想防線,嚴密防范和化解文化安全風險和意識形態安全風險。為此,習近平文化思想要求將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作為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來認識,推動黨風和社會風氣的一體化建設、現實世界的先進文化和虛擬網絡世界的網絡文化一體化建設、國內文化建設和國際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一體化建設,以確保從文化安全的維度維護國家總體安全。

四、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傳承論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豐富和發展

習近平文化思想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歷史傳承中得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問題,高度注重將文化的本來、文化的外來和文化的未來緊密地聯系起來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和促進中華現代文明新提升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于2023年6月2日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一篇集中展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傳承論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要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要從這些突出特征中明確中華文明從過去到現代再到未來的發展走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習近平總書記將中華文明的突出特征概括為五大特征,即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習近平總書記認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為此,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20]。習近平總書記認為,推動文化傳承的價值目標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11]41。這些重要論述,形成了基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傳承論。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傳承論的重要內容之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推動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競爭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外多種場合反復強調,“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我們從來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應該科學對待民族傳統文化,科學對待世界各國文化,用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裝自己。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分”[2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小康”這個概念,就來自古代的《禮記·禮運》,反映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追求的一種理想社會狀態。對于新時代需要大力傳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將其概括為“包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大一統傳統,德主刑輔、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張,民貴君輕、政在養民的民本思想,等貴賤均貧富、損有余補不足的平等觀念,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的正義追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賢、選賢與能的用人標準,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改革精神,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外交之道,以和為貴、好戰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1]278。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之所以成功地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國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決定的。因此,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要著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傳承,哪里有中國特色?而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因此,我們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一定要切實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結合起來,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傳承革命文化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傳承論的又一項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認為,要努力創造光耀時代和光耀世界的中華文化,就必須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承革命文化、發展先進文化”[16]185有機結合、同步推進 。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基和底色,更是社會主義發展的立國之本,必須傳承好、弘揚好、發展好。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傳承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十分重視,他多次使用“繼承革命文化”“傳承革命文化”“建設先進文化”“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革命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以先進文化鑄魂”“進一步增強先進文化的思想凝聚力”“要始終高揚先進文化的旗幟”等詞語,說明新時代傳承革命文化和發展先進文化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對于端正市場經濟價值取向的重要性。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傳承的理論學說。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在傳承人類思想史上一切優秀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馬克思主義認為,文化和文明的發展都是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文化傳承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強大動力,文化傳承也體現了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注重文化傳承和發展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文中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的創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魘一樣糾纏著活人的大腦”[22]。恩格斯在給致約瑟夫·布洛赫的信中提到過,歷史進程中的決定因素歸根到底是經濟基礎,但對歷史進程斗爭發生影響并且在許多情況下主要是決定這一斗爭形式的,還有上層建筑的各種因素,“甚至那些縈回于人們頭腦中的傳統,也起著一定的作用,雖然不是決定性的作用”[4]592。恩格斯在給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指出,“每一個時代的哲學作為分工的一個特定領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驅傳給它而它便由此出發的特定的思想資料作為前提”[4]599。恩格斯在《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文中指出,“費爾巴哈突破了黑格爾的體系,并且干脆把它拋在一旁。但是僅僅宣布一種哲學是錯誤的,還制服不了這種哲學。像對民族的精神發展有過如此巨大影響的黑格爾哲學這樣的偉大創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辦法加以消除的。必須從它的本來意義上‘揚棄’它,就是說,要批判地消滅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過這個形式獲得的新內容”[23],突出說明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以及文化傳承的科學方法。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傳承論從文化建設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文化建設的繼承性和發展性的統一、文化建設的規律性和目的性的統一等方面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文化理論。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傳承論要求我們,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必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作巨大的無形資產和無價之寶予以珍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的精神文化元素,例如,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思想,與今天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契合性;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與今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及提高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具有契合性;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思想與今天構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園具有契合性;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思想與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具有契合性;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理想,與今天倡導家國情懷和厚植人文精神具有契合性;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思想,與今天將功利和倫理結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取向、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具有契合性;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生態文化與今天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契合性;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與今天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具有契合性;執兩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維方式與今天倡導辯證思維具有契合性;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與今天堅持在文明互鑒中走和平發展道路具有契合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思想文化資源,以一種重大思想合力的功能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文化資源,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必定能夠成為新時代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文化偉力。

猜你喜歡
唯物史觀權益總書記
意外傷害與權益保護
漫話權益
習總書記“下團組”
總書記的話兒記心上
關于雄安新區,總書記最關注什么
整體性視域下的功能解釋唯物史觀批判
總書記的告誠
廣場舞“健身權益”與“休息權益”保障研究
你的權益被什么保證?
唯物史觀下關于“禮”的起源的理論闡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