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驅動性問題助推幼兒的項目活動

2024-01-23 11:07馮梅芳
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雨篷停車場車子

馮梅芳

在項目活動的設計與開展過程中,驅動性問題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有利于促進幼兒的持續探究。在項目活動“停車場”中,幼兒已經能夠運用已有經驗主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如通過扮演“交警”來維持游戲秩序,設計路牌避免道路擁堵,等等。在一次游戲分享環節,當當提出了新的問題:“我今天在‘停車場被亂停放的三輪車絆倒了,我們的‘停車場應該改造一下?!碑敭斕岢龅膯栴}引起了同伴的共鳴,“是的,我上次去取車的時候,我的三輪車被其他車子壓著,怎么都取不出來?!薄暗厣蠎摦嬌贤\嚲€,車子要一輛一輛地停好?!庇變簣@“停車場”的亂停車問題激發了幼兒想要改造“停車場”的愿望。于是,教師抓住此契機,以一個個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驅動性問題為導向,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助推幼兒項目活動的開展,促進幼兒的學習與探究。

驅動性問題一:“停車場”要怎么改造?

【活動片段】圍繞怎么改造“停車場”的問題,孩子們開始了討論:

“我們要先在地上畫好停車的位置?!?/p>

“我們可以把三輪車一輛一輛地放好,然后在兩輛車子中間畫一條線把它們隔開?!?/p>

“我們要找一塊水泥地,在水泥地上才能畫清楚停車位的線?!?/p>

“停車位的線要怎么畫呢?”

于是,孩子們利用周末的時間,對自己家周邊停車場里的停車位進行了調查。

“我們小區里的停車位是長方形的,線是畫上去的?!?/p>

“馬路旁的停車位是豎著的長方形,車子是豎著靠邊停的?!?/p>

那么幼兒園的“停車場”適合畫哪種停車位呢?針對這一問題,孩子們開始思考幼兒園“停車場”里停車位的改造方案。孩子們自由結伴分組,結合幼兒園的場地特點開始進行實地考察,有的用尺子量三輪車停好后后面兩個輪子之間的距離,有的用粉筆記錄三輪車停好后的位置,并用繪畫表征自己的設計方案,最后孩子們通過討論選取了“滴滴城”游戲場地角落的一塊水泥地作為新的“停車場”,并決定在地面用畫長方形的方式來表示幼兒園“停車場”里的停車位。

方案有了,接下來就要考慮如何實施了。孩子們在材料區找來了顏料、尺子,作為他們畫停車位的工具。為了把停車位的線畫直,孩子們在活動室里找到了教師平時用的尺子,可是在使用過程中,他們發現尺子一次只能輔助畫好一條直線,而且畫的長度有限,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孩子們請求教師幫忙,教師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商量,最后決定先用透明膠帶拉一條直線,再用顏料筆沿著這條直線畫線的方法解決問題。經過一番努力后,孩子們終于完成了幼兒園“停車場”里停車位的設計和改造。

【分析】教師要抓住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游戲材料,支持幼兒的探究活動。當幼兒的關注點聚焦在被亂停放的車子絆倒,在取車子時自己的車子被其他車子壓著取不出來等問題上,并決定對“停車場”進行改造時,教師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以驅動性問題“‘停車場要怎么改造”,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在畫車位線的過程中,幼兒發現直尺一次只能輔助畫好一條直線,要想畫一條長長的直線是有困難的,于是他們和教師討論、商量,最終通過先用透明膠帶拉一條直線的方法解決了畫直線的問題。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思考、討論、嘗試、反思和調整,最后通過同伴合作完成了幼兒園“停車場”里停車位的設計和改造,解決了游戲中亂停、亂放車子等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鍛煉了思維能力,而且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驅動性問題二: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車?

【活動片段】停車位畫好了,孩子們的小三輪車終于可以停放整齊了。但是在游戲時,孩子們發現在取車時經常會找不到自己的車停在哪里?!拔业能噭偛攀峭T谶@里的,現在這個位置被別人的車停了?!薄拔胰ツ密?,當當也去拿車,我們倆差點就撞在一起了,那里停的車是我的,不是他的?!碑斶@些新問題出現時,教師并沒有直接給孩子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將每一個問題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契機,引導幼兒在問題討論中推進項目活動的開展。那么,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車呢?

楠楠說:“在車位上做好標志,這樣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車停在哪里了,我爸爸的車就是這樣停的?!?/p>

沁沁說:“車子應該要有車牌,違章停車要罰款?!?/p>

樂樂說:“是的,每輛車都要有自己的車牌號,這樣車子就不會找不到了?!?/p>

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了通過“設計車牌號”的方法來解決難以找到自己的車停在哪里的問題。

可是,車牌號怎么設計呢?基于此,教師組織了一次教學活動,帶領孩子們認識車牌號。經過一番了解后,孩子們知道了車牌號是由漢字、字母和數字組成的,前面的漢字代表省份,第一個字母代表市,一個省內不同的市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了解了這些知識后,孩子們紛紛去觀察自己家里的車牌,對車牌號的認識更深入了。

在探究車牌號的過程中,孩子們又驚奇地發現,在生活中有很多車的車牌顏色是不一樣的,常見的有黃色的、藍色的,還有綠色的。不同顏色的車牌又代表了什么含義呢?通過調查,孩子們發現原來大型車的車牌多是黃色的,普通小客車的車牌多是藍色的,新能源車的車牌多是綠色的。原來,除了車牌號碼不一樣,為了區別車的類型,車牌的顏色也是不一樣的。

“幼兒園里也有不同類型的小車,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車牌來區分呢?”在了解了車牌號碼、車牌顏色的意義后,孩子們便開始設計屬于他們自己的車牌號碼,并把自己設計的車牌號碼貼在了小車上,還在自己的車位上做了相應的號碼標記,從而解決了難以找到自己的車停在哪里的問題。

【分析】我們一直說幼兒的語言有一百種,幼兒就是在這樣動態化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獲取新知,獲得經驗,提升學習品質的。當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遇到找不到自己的車停在哪里了,兩個人同時去拿車子撞在一起了等問題時,教師拋出驅動性問題“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車”,促使幼兒帶著已有經驗去觀察、去探索。經過一番討論后,幼兒決定給三輪車設計車牌號碼,并在車位上做相應的標記,從而解決難以找到自己的車停在哪里的問題。在這期間,教師圍繞幼兒在探索中生發的新問題“車牌號怎么設計”,組織開展了教學活動,幫助幼兒深入了解了車牌號的構成及其含義。幼兒還通過調查,了解了車牌顏色的意義。幼兒是問題的發起者,解決問題的主體,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在車位上做好標記,這樣就不會找不到自己的車停在哪里了,我爸爸就是這樣停車的”等,通過設計車牌號來解決問題。在這個探究過程中,幼兒不僅強化了已有的認知經驗,而且通過對話、交流與分享,拓展了學習空間,促進了經驗的整合,推動了活動的深入開展。

驅動性問題三: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車子不被雨淋濕?

【活動片段】一天戶外游戲時,孩子們像往常一樣來到“滴滴城”玩游戲,楠楠來到“停車場”準備騎車時卻發現三輪車被雨淋濕了,沒法騎車去玩游戲了?!败囎舆@么濕肯定是昨晚下過雨了?!薄澳窃趺崔k?”于是,楠楠到活動室拿來干抹布把車子擦干,一邊擦著濕漉漉的車子,一邊與其他小伙伴交流起來:“要是明天又下雨了怎么辦?”

聽到孩子們的討論,教師問:“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車子不被雨淋濕呢?”

“我們在三輪車上面蓋一塊布吧!”

“我奶奶曬東西的時候遇到下雨天就會這么做?!?/p>

說完,孩子們開始在材料區找一塊合適的布來給三輪車遮雨,可找了很久,他們發現沒有一塊合適的布可以用來給三輪車遮雨,找到的布不管怎么蓋,車子還是會被雨淋到。

“或許我們可以做個車罩,我爸爸的車子就是這樣的,用車罩把車子罩住,雨水就不會把車子淋濕了?!?/p>

“做車罩太麻煩了?!?/p>

“我們搭一個三角架雨篷吧,種植區里的黃瓜篷就是這樣搭的?!?/p>

“我們可以建一個有雨篷的停車場,我家的車就是停在雨篷下面的,這樣下雨天車就不會被雨淋濕了?!?/p>

【分析】在游戲過程中,幼兒發現因前一天下過雨,車子很濕沒辦法騎車去玩游戲,在解決教師拋出的驅動性問題“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車子不被雨淋濕”時,幼兒充分調動自己的已有經驗展開討論,有的說用布遮一下,因為以前自己看到過奶奶曬東西遇到下雨天時就會用布來遮雨,于是幼兒自主尋找幼兒園里能用到的布,可在嘗試之后發現布不管怎么蓋,車子還是會被雨淋濕,于是他們又開始討論可以用車罩、搭一個三角架雨篷或者建造一個有雨篷的停車場等方法去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主動投入到項目活動的探究中,通過討論、交流、實踐等推動活動的進展。在嘗試用布蓋車子使車子不被雨淋濕的過程中,幼兒學會了如何面對問題,分析發現布不管怎么蓋車子還是會被雨淋濕的問題,并尋找其他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思維是活躍的,探究的積極性也在不斷提高,始終專注于解決問題的過程。

驅動性問題四:有雨篷的停車場怎么建?

【活動片段】孩子們在一番討論后,決定給停車場搭一個雨篷,以避免下雨天車子被雨淋濕。于是,教師問孩子們:“有雨篷的停車場怎么建?”“可以用什么材料來搭建雨篷呢?”

“我們可以用大雨傘來做雨篷?!?/p>

“可是這樣我們去取車子時大雨傘很容易被撞倒?!?/p>

“那我們可以在周圍放幾根木棒,把大雨傘固定一下?!?/p>

“可風一吹,大雨傘還是會被吹倒的呀?!?/p>

“我們還是試試搭一個三角架雨篷吧,以前我們不是也給黃瓜苗搭過這樣的雨篷嘛?!?/p>

于是,孩子們開始嘗試搭建三角架雨篷。一番努力后,三角架雨篷雖然搭建成功了,但孩子們發現有了這樣的雨篷后,取車子會很麻煩,他們開始討論要搭建一個更加完美的、有雨篷的停車場。于是,在休息日,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場探索停車場的設計。調查回來后,孩子們開始把自己的發現和想法運用表征的方式記錄下來,他們發現,有雨蓬的停車場需要在周圍搭一個架子,而且商場的停車場外面都會有一個停車標志“P”,地上會有箭頭指向停車場的方向,有些停車場還有好幾層,有些停車場里面還會有紅綠燈,紅燈表示有車停著,綠燈表示沒有車子停。

有了這些經驗后,孩子們便開始了實踐,他們根據已有經驗在區域游戲中搭建了一個有利于停、取車子的,有雨篷的停車場??墒?,游戲中的一個“道閘”又引發了孩子們新的探究興趣。

“我見過的停車場有自動感應器,攝像頭掃到車,道閘就會自動打開?!?/p>

“道閘是保安叔叔操控的,他有一個遙控器,按一下開關,道閘就打開了?!?/p>

“道閘也是要掃碼才能打開的?!?/p>

“道閘是自動感應的吧,車子靠近了就會自動打開的?!?/p>

“我們也給幼兒園的‘停車場建一個‘道閘吧!”

“哪種‘道閘更便于車輛快速通過呢?手動的還是自動的?”

孩子們經過實地考察,最終設計了如下圖紙,一場新的探究又開始了。

【分析】“有雨篷的停車場怎么建?”“可以用什么材料來搭建雨篷呢?”這兩個問題將項目活動推向了高潮。當幼兒在探究有雨篷的停車場怎么建造,選擇用什么材料來搭建雨篷時,他們的探究自發走向深入。為了搭建一個更完美的、有雨篷的停車場,幼兒自發開展了實地調查,運用調查獲得的知識,練習搭建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停車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并沒有給予幼兒過多的干預與指導,而是靜靜地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為幼兒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幼兒通過這樣的學習與探究,發展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作為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應當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尊重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當幼兒在調查過程中對停車場的“道閘”產生了興趣時,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鼓勵他們自主探究,從而生成了新的活動內容,推動了項目活動的進程。

驅動性問題在項目活動中有利于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引發幼兒的深度思考和實踐,提高幼兒的探究熱情,使幼兒的探究更有意義。在“停車場”項目活動中,教師追隨幼兒的興趣,用心聆聽幼兒的表達,以驅動性問題為導向,抓住幼兒的興趣與需要,促進幼兒在探究過程中生成了很多有價值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有了一些思考。

第一,聯系幼兒的生活,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谡鎸嵣钋榫车膯栴}往往更能喚起幼兒的情感共鳴,當驅動性問題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起來時,幼兒的探究主動性更容易被激發。當幼兒發現幼兒園的車子因亂停、亂放難以取出來或找不到停的位置,停車場沒有雨篷下雨天車子會被雨淋濕等問題時,教師引導幼兒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在驅動性問題的助推下,一步步解決“停車場”項目活動中生發的問題,推進了項目活動的進程。

第二,觀察幼兒的行為,捕捉幼兒新的探究點。教師要善于在活動中觀察幼兒的行為,捕捉幼兒深度學習的生長點。在驅動性問題“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車”助推下,幼兒提出制作車牌號來解決問題。于是,教師追隨幼兒的興趣,組織開展了教學活動,但在這個探究過程中,幼兒又對車牌的顏色產生了興趣,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了解不同顏色的車牌代表了什么含義。在整個項目活動中,教師在幼兒的游戲現場不是直接而簡單地幫助幼兒解決問題,而是善于觀察幼兒的行為,給予幼兒充足的探究時間和空間,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經驗,從而推進活動向縱深發展。

第三,關注幼兒解決問題的過程,引導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推進活動的發展。在“停車場”項目活動中,當遇到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車子不被雨淋濕的問題時,幼兒一開始是選擇在幼兒園里找一塊布來遮雨,可發現用布遮雨的方法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時,他們又嘗試用搭建三角架的方式來搭建停車場的雨篷,可發現三角架會給取車帶來不便,于是幼兒的探究又向著更高層次發展,他們準備搭建一個更加完美的、有雨篷的停車場。在這一系列探究過程中,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解決問題,在失敗后又立刻嘗試其他方法,通過討論、實踐、思維的碰撞,幼兒的探究不斷深入。

猜你喜歡
雨篷停車場車子
車子睡覺的一天
好玩的車輪
請注意,奇形怪狀的車出沒
停車場尋車管理系統
靜音雨篷
大跨度鋼結構雨篷在現代建筑工程的運用
PLC在地下停車場排水系統的應用
新舊規范中雨篷建筑面積計算規則解析與對比
上拉桿式鋼結構雨篷懸吊位置優化分析
“8·12”后,何以為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