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對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價值的再思考

2024-01-23 23:33
幼兒教育·教育教學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嘗試集體教學活動

當下,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這一具有中國文化、中國教育特點的課程組織樣式,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冷落”,甚至被認為是“觀念陳舊”的表現。大家不敢提了,不敢組織了,也不敢研究了。然而,現實中幾乎所有幼兒園依然每天在開展一個集體教學活動。我想,回避不是專業的態度,在“尚無專業準備的情況下,人為消滅集體教學活動”不是科學的精神。徐艷老師日前在上海市幼兒教育研究會組織的交流活動中展示了一個集體教學活動“關系”,呈現了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對集體教學活動的新嘗試、新突破,探索如何讓集體教學活動與時俱進,更有意義。這個活動值得回味,也值得學習與思考。

一、集體教學活動本身需要新的探索與突破

我認為,這個集體教學活動所體現的探索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目標上,嘗試“關鍵概念”的學習。

這是一個在大班“動物大世界”主題活動背景下的集體教學活動。主題學習,包括其中的集體教學活動,到底要讓幼兒學習什么?應追求哪些有價值的目標?這是值得研究的?!瓣P系”是一個概念,在概念的驅動下,幼兒對動物之間、動物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并運用概念解決各種問題,這是一種注重幼兒思維培養、注重幼兒智慧發展的學習。教師在該教學活動中,努力實現“在大膽交流、辨析各種‘關系過程中發展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目標,是極其有意義的。上海有許多幼兒園都在帶領幼兒嘗試“關鍵概念”驅動下的學習,探索公平、變化、勇氣、成長等概念,希望集體教學活動在目標和價值取向上,不被相關主題的知識、具體內容所束縛,讓幼兒獲得更有價值的思維發展和智慧生長。

第二,在內容上,嘗試高、低結構活動的有機結合。

集體教學活動的內容也許再也不是等到教師開展這個活動時才“掀開蓋頭”了,而是讓幼兒在活動前,在大量的低結構活動(如個別化學習、自主游戲等)中,進行充分、從容、自主的探索、發現。這樣,幼兒對教學內容有足夠的經驗基礎、思考準備,就能在以教師發起為主的高結構集體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進行經驗分享,提升認知,挑戰思維。同樣,在集體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還會進一步激發幼兒持續探索學習內容的興趣?!瓣P系”這個集體教學活動正是在教學內容上,嘗試把主題活動中的高結構、低結構活動有機結合,使得幼兒的自主學習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和最充分的體現。

第三,在方法上,嘗試“問題式”的教學。

在“關系”這個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都是以“問題式”組織、呈現的。教師以“動物之間有什么關系”“人和動物有關系嗎”“你發現了什么問題”這三個問題為邏輯起點,展開整個教學活動。其中兩個問題是由教師發起提問的,一個問題是鼓勵幼兒自己來提問的。這個設計背后的理念是引導幼兒學會提問,因為提出問題也許比解決問題更有意義。此外,讓幼兒各自運用平板電腦進行操作以及開展分組辯論會等,也是該活動在教學方法上的新嘗試。

第四,在形式上,嘗試“圓桌型”的對話與分享。

在教學民主思想的影響下,集體教學活動的形式如何體現師幼平等對話、快樂分享,也是需要探索的。在該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圍坐在一起討論,而非教師“高高在上”地“授課”。大家一起分享對動物秘密的發現、對動物之間關系的思考,一起討論甚至質疑不同的觀點。教師在傾聽中欣賞幼兒的表現,在理解中激活幼兒的思維,試圖讓集體教學活動從形式到內容都能真正體現民主、平等的課程觀。

二、集體教學活動的價值需要被重新認識與理解

首先,在幼兒個別化學習中的價值。

我們需要深刻理解集體學習與個別化學習的不同價值,并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豐富幼兒的學習方式。具體地說,在設計、開展一個主題活動內容時,教師要把該主題的“素材內容”進行梳理、分析,甄別出哪些更適合動手操作性的學習(個別化學習),而哪些則更適合語言交流性的學習(集體學習);哪些需要幼兒經歷過程性的探索、嘗試、體驗、發現的學習(個別化學習),而哪些則更需要師幼共同碰撞、挑戰、分享、合作式的學習(集體學習),等等。此外,集體學習與個別化學習也要建立“手拉手”的聯系。個別化學習可以成為集體學習的基礎,讓幼兒在充分感知、操作、體驗的基礎上,再通過集體學習,把經驗、概念加以歸納和提升。個別化學習也可以成為集體學習的延伸,讓幼兒把共同學習中獲得的經驗,在個別化學習中得以繼續探索、模仿、練習,真正使個別化學習與集體學習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讓幼兒的學習變得豐富多彩且更有意義。

其次,在幼兒主題學習中的價值。

現在的集體教學活動大多是在主題課程下的集體教學活動,因而,我們要思考每一個集體教學活動與主題課程的關系,使集體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其在推動幼兒主題學習中的價值,使幼兒的學習真正充滿自主、探索、發現的精神。下面,我結合大班“我是中國人”這一主題活動加以說明。

有時,在主題活動開始時,一個集體教學活動起到了激發、鼓勵幼兒進入主題探索活動的作用。例如,在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剛剛啟動時,有的教師以一個音樂活動“我愛北京天安門”為引子,激發幼兒對天安門、首都北京、中國乃至長城、五星紅旗、國歌等的濃厚興趣,拉開“我是中國人”主題活動的序幕,引發幼兒興致盎然地投入到主題探索活動中。

有時,在主題活動進行中,一個集體教學活動承載著歸納、梳理、提升幼兒在主題探索活動中收獲的關鍵經驗的作用。例如,在“我是中國人”主題探索活動過程中,教師通過集體教學活動“跟我去旅行”,在幼兒交流、分享各自的旅行體驗、經驗的基礎上,歸納、提升有關“地圖”“旅行”“地名”等概念和經驗,讓幼兒獲得更多有意義的有關社會、科學的體驗。

有時,在主題活動結束前,一個集體教學活動發揮著總結、交流、分享主題探索活動經驗的作用。例如,在“我是中國人”主題活動即將結束前,教師通過集體教學活動“智力大挑戰”,讓幼兒分紅隊、藍隊進行“比賽”,交流、總結、分享各自獲得的主題活動經驗以及相關知識、概念等,使個體的學習經驗通過集體教學活動得以擴大化。

總之,現在的一個集體教學活動應該與主題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或用于啟動,或用于推進,或用于分享。應讓集體教學活動真正在主題活動的探索進程中發揮“推波助瀾”的作用,幫助幼兒獲得相關核心經驗,更好地實現主題活動的價值追求。

再次,在整體課程的各類關系中的價值。

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整體課程的一部分,我們需要有大課程觀,處理好課程中各類活動、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以幼兒發起為主的活動(如自主游戲)與以教師發起為主的活動(如集體學習)之間的關系;低結構活動與高結構活動之間的關系;更注重過程模式的學習(如認知類的學習)與更注重結果模式的學習(如自我保護安全類的學習)之間的關系;幼兒需要獨立探索、發現的學習與幼兒需要同伴間的傾聽、分享、辯論、質疑以及師幼間的對話、討論、挑戰、提升的學習之間的關系,等等。這些學習活動各具特點,各有價值。我們需要基于整體性的課程觀,全面把握集體教學活動與主題學習的關系,與個別化學習的關系,與自主性游戲的關系,與家庭、社會學習的關系,甚至與將來進入小學學習和未來發展的關系,等等。

總之,我們需要懷著專業的精神、敬畏的態度,不斷學習、反思、探索,研究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讓幼兒的發展更全面,讓幼兒更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力量和綜合素養,并擁有美好的未來。

猜你喜歡
嘗試集體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我為集體獻一計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再試試看
一次驚險的嘗試
嘗試
一次讓我受益的嘗試
警犬集體過生日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