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解剖學》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應用
——以緒論為例

2024-01-24 04:15李璽洋羅亞非唐中生鄭錦城和鵬飛寇云芳
菏澤醫學??茖W校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人體解剖學解剖學醫學生

李璽洋,羅亞非,唐中生,鄭錦城,和鵬飛,寇云芳,陸 瑩

(貴州中醫藥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芭囵B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目前高等教育存在著課程建設主要關注課程內容的深度與難度、教學方式的先進性與互動性等問題,對課程的育人功能重視不夠,導致德育效果不佳。課程教育的目標不僅是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高等教育亟需在專業課程教學全過程加入思政元素,將課程建設從教學向教育轉變,基于立德樹人目標對課程進行深層次改革,給知識和能力賦予正確的價值取向,賦予課程“魂”,從而提升課程內涵,提高教學質量。

醫學是建筑在解剖學基礎上的[2],《人體解剖學》作為醫學生的一門專業課程,是進入醫學殿堂的前哨大門,其教學質量對醫學生后續學習影響巨大,也賦予了解剖學教師更多的責任。因此,在解剖學教學過程中將課程內容和思政元素相結合,做好價值引領,樹立前輩們艱苦卓絕的榜樣精神,激勵學生勤奮、鉆研,做有毅力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3],能夠為后續學習奠定思想與價值基礎。本文旨在以《人體解剖學》緒論部分為例,通過探索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向、課程思政的教學實施,探索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學習自信心的方法,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同頻共振的目的。

1 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1.1 講知識 知識點是教學的基本單元,也是思政元素最基本的承載點。結合專業理論、知識、規則和技術,對其旁征博引,聯系生活實例,擴大聯系,進行解讀和詮釋,要求嚴謹求實,邏輯嚴密??茖W合理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例如,講解剖學剖面時,適當擴展矢狀面的矢是箭的方向,一箭穿心,冠狀面是古人帽沿的方向。加深學生理解,又弘揚了我國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講授知識時進而引出思政教育,對待問題需從不同角度看待。

1.2 講故事 結合具體知識點講述專業成就,重要事件,科學家與大師的故事。教師還可以根據個人的經歷與感悟講出“故事背后的故事”。從中發掘、呈現和升華出國家情懷,唯物史觀,科學精神,創新思維和社會貢獻等。例如,講述法醫鼻祖宋慈不畏強權只留正義在人間的故事。

1.3 講案例 解剖學與醫學案例聯系緊密,知識點與案例聯系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還可以深度剖析知識點。案例要求真實、典型、新穎和生動,針對性強和啟發性強。通過引入案例,多維度融入思政元素,引導學生科學理性分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知識、邏輯、利益觀、職業責任感,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和社會責任意識。

1.4 講熱點 挖掘與課程理論相關聯的社會熱點和國家戰略,與醫學相關的社會熱點,包括國家大健康戰略,醫療改革或醫保政策等。聚焦和提煉背后的文化與價值觀,視野與格局,激勵與自信。引導學生關注學科的發展方向、動態,對國家需求的認知與判斷,同時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職業需求與自我職業定位。

2 課程思政元素的應用

2.1 敬畏大體老師,尊重愛護標本 《人體解剖學》是醫學類大一新生一門專業課程。學生并不清楚每一個標本來源,教師有責任講清楚人體標本都是大體老師為了祖國的醫學事業發展自愿捐獻自己的遺體。理論課上先講知識——遺體的處理;講案例——引入捐獻角膜,器官,人體造血干細胞,獻血等案例。例如,講知識:眼角膜位于眼球壁纖維層前1/6,無色透明,無血管。沒有角膜會導致嚴重的視力障礙,捐獻眼角膜能夠幫助盲人重見光明。因此只要沒有眼部疾病,身故后將角膜捐獻給有需要的人,是一個多么偉大的舉動。又如捐獻器官,身故后將器官捐贈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患者,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或者捐贈給醫學院校用于醫學的教學和科研,是“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的崇高體現。再如每一個健康人都可以做到的小小善意之舉——獻血,血液目前還不能人造,需要相互獻血。因此,志愿者無償獻血是帶著無私奉獻的愛心獻血,精神無價。

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感恩和奉獻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將對遺體和標本的恐懼、害怕、不屑、玩世不恭等態度轉化為感恩、敬畏、珍惜和尊重。拓展到醫學生以后從事醫學工作中,尊重每一位患者,敬畏每一條生命。

2.2 回顧解剖歷史,學習科學精神 講述《人體解剖學》發展歷程及我國解剖學的發展時,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列舉我國解剖學史中的前輩故事及其主要貢獻和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愛祖國和愛醫學的品質。法醫檢驗的結果往往是生死攸關,宋代宋慈被譽為我國的法醫鼻祖,他以民為重,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為了具備深厚的醫藥學基礎,他刻苦鉆研醫藥基礎,包括生理、病理、藥理、毒理和診察的知識,不拘于師教,加上多年的檢驗死傷的實踐經驗,撰寫了《洗冤錄》。他的《洗冤錄》被譯為多種文字,至今仍有許多國家在研究,其在中外醫藥學史、法醫學史和科技史上影響非常深遠。

清代王清任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不顧自身安危觀察和解剖兒童尸體300 多例,對以前醫書進行改正,著書《醫林改錯》。教師對學生講述先驅們在艱苦的條件下,不顧世俗的偏見、不屈服于傳統勢力的迫害、不顧自身安危,為探索真理堅持不懈的精神。

2.3 解剖學習方法,個人與集體相互依存關系 學習《人體解剖學》,必須把局部與整體相統一。在學習解剖過程中,學習局部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器官與人體的關系就像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器官離不開人體就像個人離不開集體[4]。教師可以講述個人是集體的細胞,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例如,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副主任邱玲為了祖國的醫學事業,主動報名加入援藏醫療隊。用3 年時間,率領團隊填補了三個空白,為“大病不出藏”貢獻力量,邱玲舍小家為大家,為祖國利益犧牲個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2.4 對待問題,需從不同角度看待 在緒論中,教師講述解剖學姿勢、軸面時,也可以挖掘出思政元素。以人體解剖學姿勢為準,同一個人體,不同方位和軸面觀會形成不同的器官形態面,根據不同的軸面切割會形成不同的形態特征。描述器官或結構的相互關系包括上下、前后、內側和外側、內外和淺深。按照人體的三個軸和面切割出不同的解剖形態和結構。人體是一個立體的結構,不同角度的人體結構是不同的,撇開方位學不好解剖。引導學生看待同一個問題時,要將學習解剖學的方法應用于生活中,避免思想狹隘,一意孤行,走入死胡同。而要打開思路,從多角度去分析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法。

2.5 終身學習,不斷創新 《人體解剖學》主要的教學內容為人體結構和功能,雖然其變化不大,但是還有很多學習與創新的地方。例如,現代臨床解剖學奠基人——南方醫科大學鐘世鎮老先生,為中國顯微外科發展提供解剖學理論依據,開拓臨床解剖生物力學研究,作為中國數字醫學倡導者等,為《人體解剖學》開辟了廣泛的研究新領域。又如,上海中醫藥大學嚴振國是經穴解剖與中醫應用解剖學科創始人,穴位解剖體現了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療與基礎醫學相結合的特點,嚴老先生總結大量古今文獻,又將其原創和創新的經穴解剖學著書,書被翻譯成英、日、法、德和韓等多種文字,在國際上影響深遠。通過講故事,引出兩位老先生活到老學到老,為祖國的醫學事業奉獻終身精神。

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療器械和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因此,解剖學學習也要結合新技術新方法與時俱進。因此,教師教授學生不只局限在課堂,在人生中也要把學習當作終身事業。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只有不停地學習最新知識,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才能不被淘汰,才能為社會做貢獻。

2.6 醫學生應該具有的品質 在第一節課結尾,經過之前的教學內容及相關的課程思政教學,教師拋出問題:“作為醫學生,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讓學生自己思考醫學生的責任擔當,以及要如何做才能擔負起這份責任。幫助他們制訂人生的目標。(1)通過講故事讓學生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例如,無私奉獻——大醫精誠名老中醫孫樹椿的從醫55 載。增強珍愛生命、保護生命、拯救生命的職業責任感。例如妙手仁心,懸壺濟世——受到原國家領導人接見的老中醫王培杰先生,數十年來巧施妙手為許多飽受疾病困擾的患者帶來福音,被群眾所敬仰。從而培養他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和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2)以鐘南山、李蘭娟、張伯禮等奮戰在新冠病毒一線為例,引導同學們學習醫學前輩們的職業操守,工匠精神以及深厚的專業知識及經驗。在生命面前,專業知識是基礎,以科學嚴謹、認真細致的態度對待學習、工作和生命。引導學生要刻苦鉆研,勤奮好學,才不負“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學生誓詞。

3 討論

如何將《人體解剖學》課程和思政元素有效融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標,一直是解剖學任課教師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本文以《人體解剖學》緒論為例,梳理和提煉了《人體解剖學》的思政元素融入的方法、思路及課程思政的教學實施。上實驗課時融入思政元素——敬畏大體老師,尊重愛護標本;講到解剖學歷史時,講述每段歷史背后的故事,帶動學生興趣的同時,融入故事主人公不畏艱險,探索科學的精神;在講學習解剖學方法時,融入思政元素個人與集體相互依存;在講解剖學姿勢時,融入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會有不同的思路和解決方法;在緒論課結尾時,融入思政元素終身學習,不斷創新是醫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通過緒論章節的課程思政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激發了學習興趣,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同頻共振的目的。

猜你喜歡
人體解剖學解剖學醫學生
CBL結合微課在神經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中職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實踐教學探討
轉型背景下護理專業解剖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人體的吸收功能》說課設計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解剖學教師培養模式的探索
淺談醫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正常人體解剖學知識競賽的規劃設計與組織開展
不同教學模式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