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漿材料在陶瓷首飾創作中的應用研究

2024-01-24 09:18
江蘇陶瓷 2023年6期
關鍵詞:泥繪坯體肌理

李 巖 王 輝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廣州 510800)

1 泥漿材料概述

泥漿,字面意思是水和泥土的混合物。在陶瓷器物的成形和裝飾中,泥漿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傳統陶瓷藝術中,泥漿常被用作化妝土,涂刷在陶瓷坯體表面,遮蓋坯體粗糙的外觀,改善坯體的色澤,提高陶瓷的致密性,因此也被稱為“陶衣”,這種工藝技法在陶瓷制作中得到廣泛傳承和應用。

然而,在現代陶藝領域,對陶瓷材料、技法和創作方法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釋放了泥的天然屬性。相較于傳統的陶泥,泥漿具有更好的流動性和附著性,泥漿中水分含量的變化決定了其黏稠度、收縮度和皴裂度等特性,使其能夠呈現出多種多樣的表面肌理和質感,這種多變性極大地吸引了現代陶藝家進行藝術創作和觀念表達,他們通過探索泥漿的未知美學價值,推動了陶藝領域的發展和創新。

2 泥漿的材料特性

(1)流動性偏好

由于泥漿中含水量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稀稠度,在重力的作用下,泥漿從高向低聚集沉降?,F代陶藝家常常會利用多變和偶然的流體運動特性,追求泥漿流動形成的不規則形態,從而獲得渾然天成的藝術作品。在泥漿流動過程中,通過控制含水量、改變流速、流動方向、流體形態等的探索,極大地激發了藝術家的創作欲,形成鮮明的個人作品風格和特色。

(2)附著力俱佳

注漿成型工藝就是利用泥漿在石膏模表面的極佳附著力,完整地把造型復刻出來,特別是在批量復制時,注漿成型工藝優勢明顯。除了常見的石膏坯體注漿外,陶藝家也實驗運用過紙張、纖維、植物等有機附著體進行造型創作,高溫燒制過程中有機物附著體氣化揮發,泥漿作品保留其原有的肌理形態。通過不斷改變附著坯體的平滑度、涂泥漿的厚度、干燥固化方式等,挖掘出泥性千變萬化的表現力,成為裝飾創新的重要手段。

3 泥漿材料在陶瓷藝術作品中的應用分析

(1)泥漿材料在陶瓷成型工藝中的直接運用

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張亞林教授創作的《春華秋實》系列作品(見圖1)展現了泥漿材料在陶瓷成型工藝中的卓越應用,這些作品以淡雅簡約的形式呈現,給人以柔美纖細之感。果實的表面玲瓏剔透,泥漿模擬了布料的質感肌理,通過輕盈的褶皺將花朵、織物和香球等視覺元素融合在一起,瓷泥的精細和柔和營造出了輕盈而典雅的現代陶藝之美?!按喝A秋實”一詞比喻文采和操行,暗含了超越象征的深刻哲理和情感思考,引發人們的遐想。整個作品形式及內涵兼具美感,它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且難度極高,彰顯了藝術家深厚的技藝,在對泥漿特性的駕馭方面游刃有余,可以說這一系列作品是泥漿藝術應用的典范之作。

圖1 春華秋實

(2)泥漿材料在陶瓷作品裝飾中的局部體現。

美國陶藝家Chase Gamblin 在陶瓷創作中采用分段輪制法,巧妙地將拉坯、泥條盤筑等成型方式相結合,并在作品表面運用泥漿和金水進行局部裝飾,這一創新方法打破了傳統陶器表面規整光潔的審美傳統,為作品賦予了全新的視覺風貌(見圖2)。泥漿裝飾不僅令作品呈現出多樣的肌理,同時也賦予其自然灑脫的視覺律動效果,這一創作方法在陶瓷裝飾領域的應用為陶瓷藝術創作帶來了更多的表現可能性,豐富了審美體驗,進一步探索了泥漿材料在陶瓷裝飾中的獨特潛力。

圖2 Chase Gamblin 作品

(3)泥漿材料作為筆墨原料的泥繪工藝

泥繪工藝是紫砂藝術中獨特的裝飾技藝,主要用于茗壺、花盆、文具和食具等制作。這種工藝通過毛筆蘸取稀薄細膩的泥漿,在半濕半干的紫砂坯體上進行繪畫。在泥繪中,常使用白泥、黑泥、朱砂泥、本山綠泥等不同色泥,泥繪以中國傳統繪畫為基礎,涵蓋山水、花鳥、人物、博古、書法、詩詞等多種題材。技法上,泥繪常結合雕刻、模印、模貼和刻畫等技術,創造出立體感和層次感,呈現出淺浮雕和薄意雕的效果。此外,泥繪追求類似國畫的筆墨韻味和意境,創造出古樸雅致、雋永意味的藝術審美效果。在泥繪工藝中,泥漿的特性至關重要,泥漿的稠度和精細度對繪畫效果產生深遠影響,泥漿過稠將導致運筆不暢,無法描繪精細部位,而泥漿過稀則使圖案松散,缺乏立體感。因此,在泥繪過程中需精準控制泥漿與水的比例,進行研磨和過濾等步驟,以確保繪畫的精細和流暢,這種精準的泥漿應用為泥繪工藝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豐富了紫砂陶藝的藝術表現手法,也體現了陶藝師對泥漿材料特性的精湛掌握。

4 泥漿材料在陶瓷首飾中的創作實踐

(1)泥漿澆筑成型實驗探索

作品《山樂》(見圖3)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游覽黃山后對其美景的贊嘆,黃山獨特的奇峰群聚,有的秀麗可人,有的險峻挺拔,云霧繚繞、青山起伏、蒼翠欲滴,宛如一首悠揚的樂曲。該作品主要采用了注漿成型的工藝方式,單面澆筑完成,即把調配好的泥漿注入石膏模具中脫水干燥成型,首先設計好所需的石膏板厚度,本作品厚度僅為0.1 cm,然后將泥和水按2 ∶3 的比例稀釋并攪拌形成稀泥狀,隨后通過過濾去除顆粒較大的粗糙物質,得到流動性更佳的細膩泥漿,接著將泥漿緩慢注入石膏板中,輔以木板幫助平整泥漿的流動和成形,基于石膏材料吸收水分的特性,作品被置于陰涼通風處,慢慢脫水形成均勻的泥層。在此過程中,需要仔細觀察泥層表面的狀況,由于泥漿的收縮可能會出現缺口,需要及時補充泥漿以保持均勻一致,最后當泥層達到理想厚度且均勻一致時,利用模具進行卷曲定型,這一步驟也是最困難且廢品率較高的階段,需要不斷摸索和實踐。由于該作品相對較薄,成瓷后的變形率略高,因此在展覽和運輸過程中需要加倍防護。

圖3 山樂

(2)泥漿與介質材料的結合實驗

作品《甜蜜的誘惑》(見圖4)以費列羅夾心巧克力為誘惑的象征物,華美的包裝和多層用料迷惑人們收獲絲滑口感和幸福的故事。然而,與這些誘惑相比,健康和營養的性價比卻極低?,F實世界中充滿著各種誘惑,包括美食、誘人的外表、金錢、權力等。面對這些誘惑,我們作為感官和感覺的主體,容易被動地受到感覺、味覺和視覺等誘惑的影響。如果我們被這些感官主導,就會迷失自己,淪為物質的奴隸。作品的制作工藝主要采用了泥漿附著法,即把泥漿通過澆筑、抹、蘸、淋、噴等方式被附著到織物、紙張、金屬、塑料等不同材質的表面,泥漿能夠與所附著的材質肌理和形態相吻合,然后通過干燥成型后直接入窯燒制,或者可以脫模后單獨燒制。

圖4 甜蜜的誘惑

在作品制作過程中,研究者進行了多次實驗,嘗試不同的材質附著和燒制方式。首先,我們使用輕薄的紗布來模擬“錫紙”的肌理,由于紗布較為透薄且易于塑形,作品在脫模后進入窯燒制后沒有出現明顯的酥松情況。然而,從視覺上看紗布的質感過于柔軟,無法完全呈現錫紙的堅實質感,因此我們進行了改良實驗,向泥漿中添加了一些白乳膠和紙漿,增加了泥漿的黏性,以替代錫紙作為直接附著物。經過干燥后,這些作品與泥漿一起進入窯中燒制,以更好地模擬錫紙的硬朗質感,達到滿意形態后上釉復燒、鍍金。陶瓷部分的最終效果相對還是比較滿意的,每一個作品都成形穩定,沒有酥碎,色澤方面都達到了預期的要求。這些實驗幫助研究者不斷優化工藝,以實現更好的藝術效果,同時也展現了泥漿材料的多樣應用潛力,這種制作工藝旨在反思和探討人們在誘惑面前的選擇和自我認知。

5 總 結

通過對泥漿材料的實驗探索,研究者基本掌握了泥漿成型的技術要求,包括造型、肌理、色彩等方面的融合,提高了泥漿造型創作的自由度,這不僅豐富了陶藝創作的表達語言,還為首飾制作領域開辟了新的材料創作途徑,這一研究為陶藝與首飾制作之間的交叉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為相關領域的學術和實踐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啟發,未來的研究可以朝著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可以進一步研究泥漿成型的創新工藝,以進一步提高其在陶藝和首飾制作中的應用潛力。此外,對于材料的可持續性和環保性也可以成為未來研究的關注點,以滿足當今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此外,可以探索與其他藝術領域的跨學科合作,例如美術、雕塑和工藝設計,以推動創新和文化交流。最后,鼓勵更多的學者和藝術家參與到這一領域的研究中,共同推動陶藝和首飾制作的進步,以創造更多有價值的作品,并為這一領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猜你喜歡
泥繪坯體肌理
淺析紫砂泥繪作品“游魚圖”的工藝特色與文化內蘊
凝膠注模成型制備TiB2-C復合多孔坯體的研究
一種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肌理的感受與表達
淺析紫砂泥繪裝飾藝術的表現形式
論紫砂壺“德韻”的泥繪藝術造詣
滲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國卷為例談古詩如何細讀
淺析超厚仿古磚在輥道窯干燥過程控制的注意事項
感受肌理
淺談作品“中國龍”壺上的泥繪裝飾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