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場”到“難忘”:偏慣常環境下旅游體驗的記憶形成與反饋機制

2024-01-25 07:56張士琴石穆沙
旅游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在場情感性綠道

張士琴,石穆沙

(1.中山大學旅游學院,廣東珠海519082;2.中山大學旅游休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廣東廣州510275)

0 引言

自20 世紀60 年代起,旅游體驗研究的重要性已得到國內外學界的廣泛認同[1]。旅游體驗作為“旅游學基礎理論研究的硬核,最能夠體現旅游學作為一個跨學科的體系架構的研究視角,也是當前解決旅游研究理論空洞化的最有效途徑”[2]。然而,旅游體驗的無形性、動態性和多面性特征導致其認識和研究上的復雜性[3],相關研究方興未艾。過去對于旅游體驗的研究主要存在兩種范式[4]:一是對在場體驗進行刻畫描繪[5];二是對體驗進行事后追憶性評價[6]。由于在場動態體驗難以獲得,大多數研究以事后評價或追憶性描述探討整體旅游體驗。直至1998 年,Pine 和Gilmore 強調了記憶對于旅游體驗的重要性,體驗的記憶屬性才逐漸得到廣泛 關 注[7-8],“難 忘 旅 游 體 驗”(memorable tourism experience,MTE)作為區分于“在場即時體驗”(onsite tourism experience,OTE)的概念于2010 年被正式提出[9],成為旅游體驗的一個重要內容,然而相關研究尚處于初始階段[6,10]。

難忘旅游體驗也被稱為記憶體驗(remembered experience)、后階段體驗(post-period experience)等,最初被定義為事件發生后旅游者積極的記憶和回憶[9],后被拓展至旅游者對在場體驗的積極和消極回憶[11]。旅游體驗是無形的、動態的,會衰減、改變或增強[12]。根據記憶理論模型,人在與外界交互的體驗過程中會形成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13]。相比于感覺記憶的即時性(毫秒和秒為單位)和短時記憶的瞬時性(秒和分鐘為單位),長時記憶對人的認知和行為具有更為深遠的影響,人往往會高度依賴自己的記憶做出決策[14-15]。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為旅游者提供難忘的、能轉化為長時記憶的旅游體驗成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競爭力所在[16],也是近年來學者們新的關注熱點[17]。已有研究證明,難忘旅游體驗是旅游者旅游意向和行為的重要評價指標[6]。如Horng 和Hsu 對用餐體驗的研究發現,難忘旅游體驗充分調節了游客愉悅與行為意圖之間的關系[18]。Ye等通過對比研究內地游客和境外游客的鄉村旅游體驗,發現難忘旅游體驗始終是事后口碑宣傳的積極影響因素[19]。盡管過去已有研究對難忘旅游體驗進行了諸多探索,大多數研究集中在對難忘旅游體驗本質[20]、測量維度[9]、影響因素[21]和結果[22]等的探討上,對難忘旅游體驗的記憶形成過程和內在機制缺乏討論。因此,本研究將從歷時性追溯的角度探索旅游者在場體驗轉化為難忘體驗的過程和機制,以此豐富難忘旅游體驗的理論內涵,同時實現在場體驗與事后評價兩種范式的內在對接,拓展旅游體驗的理論外延,從而為目的地旅游發展和體驗設計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

與此同時,旅游體驗研究正在經歷從“反日?!钡健叭粘!钡脑僬J識和實踐拓展[23],傳統旅游研究通常以慣常/非慣常環境的二分概念將旅游看作日常生活的對立面[24]。慣常環境被認為是熟悉的、穩定的,而非慣常環境則是想象的、臨時的[25]。近年來,隨著“日常生活”關注的回歸和實踐理論等后現代思潮的涌入,學者們開始反思傳統的二元論,強調旅游與日常生活的不可分割性,旅游實踐逐漸從非慣常環境拓展至慣常情境中[26]。理論上,研究者發現個體在熟悉的日常環境中也可以享受非慣常心境(unusual mood)下的旅游體驗,如本地游(local tourism)[24]、城市漫步(city walk)[27]等。實踐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19 年全國人均出游次數已達4.3 次,大眾旅游呈現出明顯的日?;卣?,短途城市游和本地休閑游成為國家促進國內經濟循環的重要途徑[28]。在居住地周邊或近郊進行短途游,對旅游者而言既是熟悉的日常環境范圍,也具有不同于工作生活的非慣常體驗。因此,本文采用“偏慣常環境”來界定短途城市游、本地休閑游等的發生情境,一方面強調旅游的日?;l展特征,另一方面與其他大眾休閑活動(如購物、娛樂等)場景區分開來。對偏慣常環境下的旅游體驗進行研究是對個體“日常生活”更近距離的觀照[29],然而過去旅游體驗研究主要集中在非慣常的旅游目的地。近年來,國內外雖有部分研究開始強調偏慣常環境下旅游體驗的重要性[30],但主要集中于對旅游體驗本質的再思考[23,26]和對近距離旅游體驗特征[27]的探討上,對偏慣常環境下旅游體驗與日常生活的內在聯系關注較少[29]。因此,本文以城市綠道休閑游為案例,探討在此偏慣常情境下,游客在場體驗向事后難忘體驗轉化的過程機制,以拓寬偏慣常情境下旅游體驗的研究范疇,推動旅游體驗從“反日?!钡健叭粘;卑l展的理論體系構建,觀照日常生活視域下人的全面發展。

綜上,本研究將基于歷時性的跟蹤調研,對城市綠道休閑游客的在場體驗和事后難忘體驗進行探索,以了解城市綠道休閑游客從“在場”感受到“難忘”體驗的記憶形成與轉化機制。包括兩個具體研究問題:(1)城市綠道休閑游的在場體驗和事后難忘體驗具有怎樣的特征;(2)城市綠道休閑游客的在場體驗與難忘體驗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通過回答這兩個問題,期望探索體驗記憶的形成過程和反饋機制,從學理層面把握難忘旅游體驗的內涵,推動旅游體驗記憶這一新興領域的理論發展,擴展旅游體驗的理論體系,并為目的地管理和體驗設計提供實踐指導。

1 文獻綜述與分析框架

1.1 旅游體驗相關研究:偏慣常性和動態性發展

旅游體驗是旅游研究中的核心問題[31]。國外旅游體驗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 世紀60 年代的真實性體驗[32],國內研究起步較晚,在20 世紀90 年代末期初露頭角[33]。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內外旅游體驗研究產生了豐富的研究成果[34],其內容主要集中在概念和維度等基礎理論、體驗類型、真實性體驗、影響因素和影響結果等方面[35]。其中,真實性體驗起步較早,已具有相對清晰的研究脈絡和結果,從早期的客觀主義真實[32,36]到建構主義真實[37-38]乃至存在主義真實[39],旅游體驗的真實性內涵不斷擴大,不論是客觀載體、想象建構還是自我感受,游客所感知到的體驗都被認為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好的體驗感知是目的地獲得競爭力的核心,也是游客的本質追求[31]。大量實證研究發現,游客通過體驗感知目的地價值,進而影響其滿意度[40]、身體健康狀況[41]及未來行為意向[42]等。因此,為促進良好的旅游體驗感知,國內外學者對旅游體驗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積極的討論,包括游客本身的個性[43]、情感參與[9]、期待[44]和社交媒體使用[45]等,然而目前并未形成統一定論。一方面因為旅游體驗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并非某一類或幾類因素能完全解釋;另一方面則來源于旅游體驗本身內涵的不確定性,其概念和結構等基礎理論仍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中。

概念上,早期研究者強調旅游體驗與日常生活的差異性[35],如Cohen 將旅游體驗視為一種特別的,且不同于日常的體驗[38]。隨著研究的深入,旅游體驗不再局限于與日常的差別,而更關注體驗的內在感受。如Pine 和Gilmore 將旅游體驗定義為一個人在事件中所感受到的情感、身體、精神和智力的印象[7]。謝彥君認為,旅游體驗是指“處于旅游世界中的旅游者在與其當下情境深度融合時所獲得的一種身心一體的暢爽感受”[33]??梢?,旅游活動作為一種日常實踐[23],并不以地理距離為內在劃分標準。旅游體驗并非一定發生在非慣常環境或異地特殊環境中[27],在與日常生活接近的偏慣常環境下,游客同樣能夠獲得旅游體驗,且與日常生活形成更為緊密的關聯[29]。然而,過去國內外研究主要以非慣常情境下的多種旅游體驗類型為核心,包括遺產旅游、宗教旅游、黑色旅游、鄉村旅游、民族旅游、紅色旅游等[35,46]。近年來,隨著旅游流動性增強和日?;l展,研究者開始關注偏慣常情境下的旅游體驗[47],然而相關研究仍相對較少,偏慣常情境下的旅游體驗如何與日常生活形成內在觀照亟待進一步深度探索。

結構上,研究者對旅游體驗維度進行了諸多探討,如Quan 和Wang 將旅游體驗分為高峰體驗和輔助體驗[48];謝彥君從情境和情感兩個方面構建了旅游體驗的情境體驗場和情感體驗模型[49-50];趙劉等認為,完整的旅游體驗還包含知覺體驗、意義體驗和情感體驗[51];馬天和謝彥君則從階段上將旅游體驗分為預期體驗、在場體驗和追憶體驗[52]??梢?,旅游體驗逐漸從單一靜態研究轉向多元動態考察[53]。除了感知上的多元性外,時間上的動態性逐漸引起學者們的思考和關注。Larsen 認為,旅游體驗應該是有意義的,并應保存在長期記憶中[14]。Kim 等認為,并不是所有的旅游體驗都足夠重要而得以保留,令人難忘的旅游體驗更值得關注[9],然而目前相關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本研究將在城市綠道休閑游的情境下關注游客的難忘體驗,從空間上拓展到更日?;钠珣T常環境,時間上關注到事后的體驗記憶,以體現目前對于旅游體驗更廣、更深、更本質的理論追尋,豐富旅游體驗的理論內涵和外延。

1.2 偏慣常環境旅游體驗:從非慣常到慣常的延伸

自世界旅游組織將慣常環境(usual environment)這一概念引入旅游定義,(非)慣常環境就成為與旅游體驗密不可分的一個概念[29]。旅游被認為是離開慣常環境到異地逗留不超過一年的行為,其中,慣常環境在技術上被界定為個體常規生活的地理邊界[54],而非慣常環境則是遠離日常生活的異地。在此二元概念下,旅游是非慣常環境下對日常生活的逃離。然而,近年來,隨著旅游體驗的深度討論和旅游實踐的日?;l展,這一傳統理解逐漸受到挑戰[23-24,29]。一方面,學者們從傳統的技術性定義中跳出來,積極反思旅游體驗的內在本質,強調其心理屬性,認為旅游的“去遠”本質上不是空間的移動,而是精神上詩意地棲居,旅游世界與生活世界并非二元對立,只有回到日常生活,才能找到旅游真正的意義和本質[26]。對于旅游體驗內涵的主觀性理解弱化了地理邊界對于旅游的限制,也強調了旅游體驗與日常生活應有的緊密聯系。

另一方面,隨著旅游的廣泛普及,大眾旅游呈現出顯著的日?;卣?,短途游和城鄉近郊游成為重要的旅游選項,旅游體驗正在經歷從“非慣常環境”到“慣常環境”的延伸。例如Diaz-Soria 運用游客凝視理論探究了游客近距離旅游的體驗過程,表明與目的地的近距離感并不構成游客體驗的障礙,反而加強了對地方的熟悉感[30];Wang等通過對城市徒步者的訪談發現,家附近的慣常環境(near-home environment),或者僅是“和家一樣的環境”(home environment)是人們開展旅游獲得非慣常心境(unusual mood)的重要空間[27];薛嵐等以城市微旅行為例發現,游客將旅游活動嵌入慣常環境中,通過審視日常生活世界重建與周邊環境的聯結,重塑自我意識[29]??梢?,旅游不只是“異地的休閑體驗”[33],個體在慣常環境下同樣可以享有非日常性的旅游體驗[29]。值得注意的是,旅游體驗向慣常環境的延伸并非消解旅游活動的情境性,而是對其情境進行了偏日?;耐卣?。為了強調旅游情境的慣常性延伸,并與日常休閑娛樂活動(如看電影、購物等)區分開來,本研究采用“偏慣常環境”來界定個體在日常生活周邊進行短途游、休閑游等的發生情境,避免對旅游體驗理解的泛化。對偏慣常環境下的旅游體驗進行細致的考察和探究,既可以擴充旅游體驗的理論內涵,也可以形成對日常生活更近距離的觀照[55]。

1.3 難忘旅游體驗研究:從體驗結構到記憶過程

難忘旅游體驗(memorable tourism experience)自Kim 等首次提出后[9],在近10 年受到愈來愈多關注。相比于國外研究的快速進展,國內研究在此領域涉入尚淺[15]?,F有50 多篇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難忘旅游體驗的內容結構、前因變量和影響機理3個方面[6,10,21]。內容結構上關注其概念化和測量[4,18,56]。如Tung 和Ritchie 將難忘旅游體驗解釋為情感、期待、結果和回憶4 方面內容[16];Coelho 等認為,難忘旅游體驗包含環境氛圍、社會化、情感與反思3個核心過程[20]。同時,學者們積極對難忘旅游體驗進行了量表開發,如Kim 等通過因子分析提出了難忘旅游體驗測量指標體系,包括享樂主義、新奇感、地方文化、放松、自由、有意義、涉入度和知識性8個維度[9],后又加入了旅游目的地屬性指標,包含當地文化、基礎設施、自然地貌等10 個維度,豐富了量表內容而得以廣泛應用[57]。其中,旅游者感知和目的地屬性等指標也被認為是影響難忘旅游體驗的重要因素[10],說明測量指標和前因變量研究存在一定的重疊。在影響機理方面,難忘旅游體驗被認為有效作用于旅游者決策行為[58]、游客忠誠[59-60]和幸福感[6]等??偟膩碚f,學者們逐漸認識到難忘旅游體驗的重要性,但現有研究尚未充分區分難忘體驗和在場體驗,導致相關研究與傳統體驗研究混淆,形成難忘旅游體驗理論深化的阻礙[20,22],其原因在于未能足夠重視記憶在難忘體驗中的屬性和形成過程。

根據定義,難忘旅游體驗的形成至少取決于兩個要素:1)給定空間和時間的旅游體驗;2)產生與體驗或其消費相關的記憶的過程[9]。這說明難忘旅游體驗研究需要關注兩個重要問題。其一,作為一種動態的個體心理過程,旅游體驗存在兩種不同的狀態:在場體驗和難忘體驗[61],兩者相互關聯,密不可分?,F場旅游經歷是短暫的,但其部分可以儲存在人類記憶中被重游反思。對難忘旅游體驗的研究應首先關注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少量學者在此方面進行了探索,如Park 和Santos 從旅行階段視角,探索了旅游前、中、后的體驗內容[62],但重點聚焦于難忘旅游體驗組成,尚未形成不同階段的聯系。孫小龍通過縱向研究發現,在場體驗中所獲取的情感體驗是以記憶的形態所存儲的,并完全中介了愉悅體驗與滿意度和行為意圖的關系[61],研究結果雖然再次強調了難忘體驗的重要性,但對于難忘體驗與在場體驗的關系探討限于單一變量之間,有待更深層全面的討論。

其二,記憶生成是一個滲透了認知和生理反應的過程[63],難忘旅游體驗的記憶屬性決定了對于體驗記憶形成過程的關注需要。行為與記憶的關系并非一個新的話題,記憶對于行為的重要性和反饋作用早在消費者體驗中被加以討論。如Lynch等發現,消費者依賴記憶進行消費決策[64]。然而記憶形成過程及其反饋機制并未在難忘旅游體驗研究中得到充分重視。作為認知領域重要內容,記憶的SPI 理論(serial,parallel,independent,SPI)認為人類存在5種主要的記憶系統,分別是程序記憶系統、知覺表征系統、語義記憶系統、初級記憶系統和情景記憶系統[65]。旅游體驗記憶更多依賴其中的情景記憶系統,以情境感覺(sensation)和情境知覺(perception)為基礎,經過編碼、存儲和提取過程,形成記憶[10,63]。因此,本研究將從在場體驗的情境感受和知覺出發,探索難忘體驗的本質內涵,通過厘清在場體驗與難忘體驗的區別與聯系,揭示旅游情境下體驗記憶的形成過程和內在反饋機制,為目的地發展提供理論導向下的實踐指導。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社會建構主義范式下的定性研究方法對城市綠道休閑游客的在場體驗和難忘體驗進行兩階段的歷時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具有挖掘“生動體驗”并從被訪者角度思考社會現實的優點[66],而社會主義建構范式強調個體導向和主觀認知,認為社會現實是由個體的主觀理解和體驗構成[67]。從社會建構主義的定性視角開展本研究有助于從被訪者視角深度了解城市綠道這一偏慣常環境下旅游體驗的特點,而不同階段的歷時研究能夠充分揭示體驗的階段性特征并追溯體驗記憶的形成過程與內在反饋機制。

2.1 案例地介紹

本研究選取城市綠道這一靠近日常生活的場景作為偏慣常環境旅游的案例地對象。綠道是以休閑、連接和保護為核心功能,連接城鄉自然、人文資源,包括線性廊道和點狀資源的網狀空間[68-69]。本文選取城市綠道作為偏慣常環境旅游案例地的主要原因包括:1)綠道是2010年以來國家大力推進城市休閑游質量提升的重要內容[70];2)國內的城市綠道建設風景優美,路線較長,涵蓋了廣泛的城市休閑游場景與活動[71];3)綠道作為銜接城市社區與自然生態景觀的廊道空間,是城市社區居民與游客的可持續出游選擇[72]。然而,目前國內綠道旅游體驗的深度研究明顯滯后于實際發展,本研究選擇建設時間長、吸引游客較多且具有代表性的綠道作為研究案例地,以期豐富綠道為載體的城市休閑游體驗研究。根據案例地選擇的目標性、闡釋性、可進入性和典型性等原則[73],選擇杭州綠道、溫州綠道、廣州綠道、深圳綠道和珠海綠道(圖1),囊括長三角綠道網和珠三角綠道網中的5 個城市,以增加樣本的差異性。

圖1 案例地圖示Fig.1 Photos of the study sites

2.2 數據收集

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訪談進行數據收集,通過與被訪者一對一交流,有助于獲取被訪者的生動體驗內容[66]。核心數據收集于2018 年3 月—2019 年2月,分兩個步驟。首先,研究者前往所選綠道案例地進行田野調查,獲取游客的在場體驗,通過目的性抽樣選取至少在場游玩4 小時,且以休閑旅游為目的的綠道游客[74]。在訪談前,通過兩個問題篩選受訪者:1)你的旅行時間是多少?2)你認為你是綠道上的游客嗎?只有符合旅行客觀要求并對第二個問題有肯定回答的游客才能作為受訪者。田野調研對游客的出行動機、在場休閑游體驗和過往經歷等進行了深度的訪談,并獲取受訪者聯系方式(微信或電話),邀請其參與后續訪談。其次,在至少兩周以后,聯系受訪者進行事后訪談,了解游客對該次綠道休閑的印象、感受等。為保證后續樣本的充足性,研究者擴大現場樣本收集,以后續訪談信息飽和為標準[75]。此外,研究者于2022 年9 月在珠海綠道進行了新冠疫情后的補充調研,通過與5名受訪者的深度訪談發現所獲取信息與新冠疫情前并無明顯區別,確保了研究數據的時效性。

本研究最終共獲得了55 個現場訪談和32 個后續訪談樣本(表1)。受訪者以其訪談地點和順序進行編號,同時在受訪者的代碼后面用“O”或“P”分別表示現場訪談和后續訪談,例如SZ01O 表示在深圳對第一個受訪對象的現場訪談,GZ代表廣州,ZH代表珠海,HZ 代表杭州,WZ 代表溫州。訪談持續32~124 min,平均45 min 左右。在征得受訪者同意的情況下對談話內容進行錄音,通過專業軟件(訊飛語音)進行原文轉錄并校對,保證分析數據的真實有效性。此外,研究者通過受訪者對綠道的描述,如“比較日常的”“沒有什么特別的”“和平時差不多”等確認綠道對其而言是偏慣常的環境。

表1 受訪者信息Tab.1 Participants profile

2.3 數據分析

以社會建構主義和定性研究的歸納范式為指導,本研究采用主題分析和系統動力分析方法對訪談文本進行分析,通過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理解共同建構體驗記憶的形成過程與反饋機制[76]。首先,通過主題分析探索在場體驗和難忘體驗的特征。作為一種文本分析方法,主題分析運用系統的步驟觀察信息與研究內容的互動,根據“觀察到的或感覺到的”內容進行結果抽象和闡釋,從而產生理論主題[77]?!爸黝}”代表概念框架或數據中出現的主要話題,以描述與研究問題相關的核心現象[78]。包括6 個步驟:1)熟悉材料;2)產生最初的編碼;3)尋找主要主題;4)檢查主題;5)定義主題并確定主題之間的關系;6)報告主題[79]。據此,研究者在反復詳細閱讀訪談資料的基礎上,借助NVIVO 12.0 對其進行編碼,同時加以概念化的抽象,提煉主題,分析主題關系,逐步將其歸類為初級編碼、次級編碼、子主題和核心主題。

其次,在主題分析的基礎上采用系統動力分析,探索體驗記憶的形成過程與內在反饋機制。系統動力分析是一種利用存儲、流動、反饋回路和時間延遲來理解隨時間變化的動態復雜系統的方法[80]。該方法發展于20 世紀50 年代,用以幫助企業管理者提高對工業流程的理解,目前被廣泛用于分析動態復雜問題的系統路徑[81]。系統動力學方法核心在于認識系統的結構[82],其基本原理是反饋分析,即“某一因素通過一連串的因果關系重新影響自身的過程”[83]。本研究中的系統動力分析步驟如下:1)通過對游客綠道休閑游體驗進行主題分析,確定系統路徑中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因果關系;2)使用Vensim?PLE 軟件構建系統動力模型,闡釋游客綠道體驗的記憶形成過程和反饋路徑;3)在系統動力模型的基礎上,對關鍵反饋環路進行分析討論,以理清游客綠道體驗記憶形成和反饋的內在核心機制與邏輯。

3 城市綠道休閑游的在場體驗與難忘體驗

通過主題分析,城市綠道休閑游的在場體驗和難忘體驗呈現出明顯的區別與聯系。

3.1 在場體驗:存在性自我

城市綠道休閑游的在場體驗以自我沉浸式的活動、存在性的感受和積極的情緒3 大主題為主,層層遞進,呈現出以“存在性自我”為核心的體驗內涵。

3.1.1 自我沉浸式的活動:真實的自我、他人與環境

綠道這一公共休閑空間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活動場景,游客在綠道休閑游過程中通過3 大類和8 個子類的自我沉浸式活動與他人、環境及自我進行友好互動,以具身性的活動來感受自我和他者的真實性存在。

首先,與家人、朋友、同事乃至陌生人等的“人際互動”是游客在綠道休閑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反映了游客強烈的社會化需求。具體包括與親友乃至陌生人的社會性交流,如家人在綠道旅行中享受難得的共處時光是親歷陪伴彼此成長的重要時刻;朋友間面對面分享快樂和煩惱能放松身心,增強對彼此的了解,促進社會關系的發展?!拔液屯聜円黄饋淼?,我們以前互相不太了解,因為日常只談論工作。來這里一起玩的過程中,我們彼此更親近了?!保℅Z08O)偶爾來自陌生人的贊賞和鼓勵讓游客更加樂觀和自信。在與自然環境接觸的過程中,父母也會通過現實生動的故事對下一代進行親子教育,幫助孩子樹立生態觀,了解自然知識,減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相比于課堂理論說教,戶外實踐教育更有助于培養下一代的觀念認知和行為規范。此外,在綠道的慢節奏休閑游中,受訪者通過觀察綠道上其他游客的習慣、穿著和表情,可以感受到社會的多元性和廣闊性,感染到他人的快樂,既對生活充滿期待,也減少了生活的孤獨感?!拔覀兙褪亲谶@里,看到人們在那里玩泡泡就會感到很開心。許多孩子跑去摸那些泡泡。這樣的場景真的很享受也很幸福?!保℅Z25O)這種觀察可能是無意識和簡單的行為,但體現了內在的自我與外在的他人之間的一種自我沉浸式互動。

其次,對于客觀的“環境欣賞”,包括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能夠將游客帶入廣闊豐富的外在世界。在綠道休閑游過程中的自然賞閱會給游客帶來新的視聽感受。如綠植、鮮花、水等自然生態系統,螞蟻搬家、蝴蝶飛舞、鳥兒鳴叫、星空閃爍等,不僅給人浪漫的感覺,更讓人親近自然,并進一步融入自然。當游客在大自然中小憩,在綠道上騎行或漫步,感受微風,呼吸新鮮空氣,是發自內心對自我與環境的具身審視?!熬拖瘳F在這樣,坐在草坪上,聽聽音樂,感受微風拂過。像這樣靜靜地和自然待著也非常好?!保⊿Z13O)除了自然資源外,綠道沿線還有人文景觀,如博物館和當地社區,通過參觀這些人文景觀,游客可以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品讀歷史,探索城市的文化底蘊?!拔已刂贾菥G道騎行,探索這座城市。我嘗試了當地的食物,并參觀了浙江大學的一些藝術建筑。我非常喜歡這座城市,包括美麗的風景、有禮貌的人、友好的騎行環境和好看的歷史建筑?!保℉Z38O)

最后,游客通過拍照、體育鍛煉、自我沉浸式思考等活動實現“自我審視”,在綠道的休閑游時光中關注和了解自己。比如拍照記錄關于自己的美麗風景、有意義事物和時刻?!坝袝r如果下雨,我也會把自己在增江綠道游泳時的樣子拍下來,哈哈哈?!保℅Z09O)通過騎行挑戰自我,或者漫步享受獨處的寧靜?!巴ǔH粘I瞽h境都是紛繁嘈雜的。我們喜歡來這里沿著河邊(甌江)的綠道漫步,讓自己靜下心來?!保╓Z45O)在此情境下,游客從日常的煩惱中解脫出來,更多地沉浸于對自我的感受和思考,或是觸發對未來的遐想?!拔也]有太關注其他的事情,我只專注于我自己,思考我自己,包括我的日常生活和我未來的生活?!保⊿Z17O)以此自我審視實現內在的平靜和放松。

可見,游客通過在綠道上的休閑游活動將自我從被工作異化的日常中剝離出來,融入有他者的社會性存在與關系中,在與他人、環境和自我的互動中“見眾生見天地見自我”,感受并發現他人和世界乃至自我真實的社會性存在。

3.1.2 存在性的感受:整體和諧和精神滿足

通過自我沉浸式的活動,綠道休閑游客獲得一種存在性的自我感受,主要體現為“整體和諧感”和“精神滿足感”?!罢w和諧感”首先來自綠道休閑游中的自然感。與日常生活中自我與自然的疏離相反,綠道上的自然環境,綠樹、水、清新的空氣等帶給游客回歸自然的客觀感受,促進了游客主觀自我與客觀自然世界的融合?!笆紫饶銢]有把車開到這里。你遠離這些東西并且讓自己回歸到一種自然的狀態,這是最重要的感覺?!保⊿Z16O)同時,綠道休閑游往往是在沒有計劃和準備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進行,由此給予游客一種主觀的自然感受?!霸谶@樣的環境中游玩和交流是非常自然和舒適的。沒有什么特別和復雜的?!保⊿Z12O)其次,被訪者強調綠道休閑游過程中的和諧感,既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即使有很多人在此玩耍,內心的寧靜與平和能夠增加彼此的親切感而表現出更多的相互尊重,從而營造出整體的和諧氛圍?!熬褪沁@種感覺,大家在這里騎行和漫步。不同的人可能關注不同的事情,但是非常和諧?!保╖H33O)這種自然和諧讓游客喜歡的往往是綠道營造出的整體環境氛圍,而不是某個特別的內容?!斑@沒有一個特別的東西是需要關注的或者能夠從整個環境中分離出去的。你需要的主要是這種整體的環境氛圍感,只是為了讓自己置身于不一樣的環境中?!保╓Z48O)此外,由于綠道離家很近,游客在綠道上的休閑游可以與高樓大廈的城市日常生活形成更為緊密的聯系和延伸,從而感受到現代化生活和傳統田園體驗的共存統一,對生活充滿田園式的美好憧憬與向往。

“精神滿足感”則首先來源于身心上的輕松舒適感。綠道上的優良環境、健康活動和熱鬧場景都讓游客感到安心放松,既不會因為安靜而害怕,也不會因為吵鬧而心煩?!斑@里不算安靜,但也不吵鬧。其實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喜歡的。很熱鬧,但不吵?!保℅Z08O)其次,自然寬敞的綠道環境讓游客感到開放自由而愿意敞開心扉,擁抱世界。例如當游客從高處俯瞰整座城市時,視野開闊,會對這個地方產生歸屬感,進而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困難?!爱斘已刂G道走到高處時,我被這座城市的壯麗景色所震撼。就世界和我自己而言,我都感到很開闊。然后我覺得生活中有很多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也變得容易克服?!保╓Z46O)同時,由于綠道環境的偏慣常性,游客會產生一種日常的熟悉感而更能夠放松下來,甚至會因綠道喚醒了自己的家鄉記憶或童年記憶而感到幸福?!斑@是我小時候抓蝌蚪的鄉村體驗。我奶奶工作完成后會和我一起抓蝌蚪?,F在我可以在綠道上再次體驗抓蝌蚪,在城市里體驗這種事情是非常難得的?!保⊿Z14O)在這個過程中,游客能夠充分地自我關懷,感受自我的需求。相對于在日常生活中因不同事物而迷失自我,在綠道上,游客能夠回歸自我?!懊總€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空間。我覺得綠道就是這樣能夠擁有自我時間和空間的地方?!保⊿Z13O)以此為生活和工作積蓄能量,實現自我精神賦能?!霸谶@里呆了一整天回到家后,下周一重返工作時也會更快樂?!保℉Z41O)

游客在綠道上的感受可以歸結為一種自我的存在性感受,既包含了構成自我完整世界的天人合一之感受,也包含了游客自我的精神實現與滿足。在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氛圍以及田園牧歌式現代生活的整體感受中,身心向外界敞開,其舒適和自由讓人們可以盡情地享受自我,熟悉的環境讓游客能夠觀照自我,最終實現自我精神上的滿足。

3.1.3 積極的情緒:樂觀主義

情緒是旅游體驗的重要內容。受訪游客在談及他們的綠道休閑游體驗時表達了積極的情緒。比如在綠道休閑游中,游客會有發自內心的快樂?!昂⒆觽兒芸鞓?。當然,我們也很快樂?!保℉Z36O)或者會對一些意想不到的經歷感到驚訝或感動,尤其是初次游客,當看到一些美景、野生動物時,他們會非常興奮,也會因為發現生活的細節而感動?!爱斘覀凃T自行車到梧桐山綠道時,我們在山頂發現了一個安全站。我們意識到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守護著我們時,真的很感動?!保⊿Z15O)有時,綠道環境會誘發游客的懷舊情緒,特別是背井離鄉到城市工作的人,他們在綠道上所感受到的家鄉氛圍,可以緩解鄉愁,成為其憶苦思甜、珍惜當下幸福的動力?!懊看卧谶@里漫步享受時,我都會感受到過去幾十年的巨大變化。你知道,在過去的歲月里,生活十分艱難,我們都沒有時間去享受這樣的閑暇時光。但現在完全不同了,你們是幸運的一代,應該珍惜當下的生活?!保℉Z53O)此外,綠道休閑游也會給游客帶來自豪感,增強個體的自我價值認同?!捌渌苏J為我是戶外運動愛好者,也很欽佩我在這里積極鍛煉(騎車)的精神。其實,一直堅持鍛煉也能增強我在事業上的信心?!保℉Z42O)可見,綠道休閑游體驗中的積極情緒會幫助游客形成樂觀的生活態度,進而認可自我的存在價值和意義。

從發現自我的真實性存在,到關注自我存在性的感受,乃至認可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綠道休閑游體驗促進了游客存在性自我的發現,是對迷失在日常生活壓力中自我的重建。然而,這種體驗多大程度上能夠超越在場的時空,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難忘記憶,值得關注。

3.2 難忘體驗:情感性記憶

游客綠道休閑游的難忘體驗主要來源于在場體驗的事后訪談以及重游游客對于以往經歷的回憶。分析發現城市綠道休閑游的難忘體驗以情感性的記憶為主。

3.2.1 活動記憶:情感性的欣賞

游客對綠道休閑游活動的記憶主要體現為對3個方面的欣賞。首先是“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原生態自然(如動物、樹木、水、陽光、鮮花等)讓游客印象深刻。與日??旃澴嗌詈同F代化景觀截然不同,綠道慢節奏的自然體驗沉淀為詩意美好的浪漫瞬間,帶著幸福和希望的情感在日常的乏味中被慢慢咀嚼?!拔蚁肫鹆宋覀兣加龅哪菞l路。我慢慢地騎車回去,我覺得它非常美,葉子變成了淡綠色,很漂亮。目前我在廣州工作,平時看不到那樣綠意盎然的葉子?!保℉Z38P)其次是“對社交活動的欣賞”,與他人的互動性活動在后續訪談中被反復提及。如與家人朋友一起放風箏、燒烤、玩游戲、散步、騎行等,相比在場時作為體育鍛煉的存在,這些活動在回味的過程中,帶有更多的情感性色彩。對于游客來說,這些活動創造了與彼此的美好記憶?!拔一氐郊液蠛臀业睦掀欧窒砹蓑T行的經歷。因為我覺得大家一起在千島湖綠道上騎自行車很享受?!保℉Z41P)最后是“對自我沉浸的欣賞”,游客懷念綠道為其提供的自由思考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空間和時間?!拔以谀抢镥谙?,想著我將來會在哪里。當我了解這座城市的概況時,我想我會在哪里工作,住在哪里,諸如此類的事?!保⊿Z01P)在快節奏的日常生活里,享受寧靜而有趣的片刻,發呆或思考而不受干擾是一件奢侈的事。

3.2.2 感受記憶:情感性的滿足

游客在場體驗中的自我存在性感受是難忘體驗中的重要內容,因為這種感受帶來的是自我精神和情感上的滿足。其中,讓游客印象深刻的有綠道休閑游帶來的舒適感和熟悉感,在寬敞且設計良好的綠道上,游客感受到不同活動需求的滿足和對童年記憶的喚醒,即使對具體場景記憶模糊,整體的舒適感依然印象深刻?!澳抢锃h境很好,植被茂密,綠道標志清晰。道路裝飾成紅色,我忘記是什么材料了,但是走在上面讓人覺得安心?!保℅Z19P)留存在記憶中的舒適感來源于對整體和諧氛圍的懷念?!白屛液茈y忘的經歷是,人們對騎行者非常親切和友好。即使我們彼此都不認識,但只要看到我們騎著自行車就會向我們打招呼。有時會說‘加油’來鼓勵我們?!保℅Z09O-過去經歷回憶)那種自然與現代相結合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暢想也讓游客念念不忘?!拔覀冏∴l村民宿,享受野外美食。也許是在市中心住得太久了,我們很向往在小鎮或者農村似的這種狀態?!保℉Z52P)此外,游客在綠道體驗中的自我關懷所帶來的精神滿足也會轉化為游客的積極記憶,長存于心,成為日常生活的動力。

3.2.3 情緒記憶:情感性的認同

游客在場的積極情緒會在旅行后轉化為積極的情感,對自身及所處的世界形成情感性的認同。尤其是不期而遇的意外或驚喜,如計劃之外的娛樂活動,意想不到的美景、事件或人,會引發游客強烈的感觸而讓其難以忘懷?!澳抢锶撕芏?,但每個人都很好、很有禮貌。我記得他們在拍照時很禮貌,當別人在那里拍照時,沒有人會擠上前去給自己拍照?!保╖H33P)這種關于人和物的情感性反思會增加對自我和群體的認同?!拔以浽诰G道上遇到過一位老婦人,在她不遠處,一個年輕人在綠道上亂扔垃圾。老婦人就走近他并且告訴他這樣做不好。那個年輕人覺得很丟臉,就把垃圾撿起來扔進了垃圾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行為?!保℅Z20O-過去經歷)綜上,游客的難忘體驗呈現出更多與自我和外在世界的情感性記憶。

3.3 在場到難忘:細節的消退

與信息遺忘曲線類似,體驗感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研究發現,受訪游客從“在場”到“難忘”的體驗描述中出現了明顯的體驗細節消退(表2)。

表2 在場體驗與難忘體驗對比Tab.2 On-site experience vs.memorable experience

如表2 所示,雖然游客在場體驗和難忘體驗都包含活動、感受和情緒3個主題內容,但具體內容存在明顯衰減,如活動方面從在場的8項內容減少為3項。能夠保存在記憶中的活動主要聚焦于自我與外界的情感聯系,包括欣賞到的自然美景、與他人的社交活動以及自我沉浸式的思考。感受和情緒方面的內容也相應減少,有關自我情感性的滿足和獲得會更加持久,如“輕松舒適”“熟悉感”“和諧”“田園式生活”“自我關懷”等精神感受以及“意外”“驚喜”等精神上的情感獲得對游客來說更加難忘。換言之,在多感官綠道體驗中,情感性體驗對游客的影響更為持久。游客傾向于記住主觀上的情感感受,而不是具體的體驗細節。

這種細節的消退也體現在對同一主題的描述上,游客的事后印象相比于在場描述的細節性更偏向總體概述。比如受訪者GZ25 在現場描述中表達了對“綠道上與孩子們放風箏和玩泡泡”的喜歡,但在事后訪談中只提到了“和孩子們一起的愉快玩?!?。同樣地,游客HZ36 在現場欣賞的“原生態大自然,如鮮花、清水和綠樹等”,也在事后訪談中概括為“美麗的風景”。綠道的整體環境,包括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為游客營造了一個愉悅的氛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游客會從生動具體的在場體驗中抽象出相關的情感性感受,深存記憶。雖然細節上有所消退,但當時的感受會轉化為持續性的情感記憶,偶爾回味。

4 體驗記憶的形成與反饋機制分析

通過對綠道休閑游的在場體驗和事后難忘體驗分析發現,綠道休閑游是一種介于傳統非慣常旅游和日常休閑活動之間的體驗活動。根據被訪者的描述和Turner 對閾限的定義,綠道休閑游是游客“從正常狀態下的社會行為模式之中分離出來的一段時間和空間”[84],其常態化的環境資源和活動帶給游客存在性自我為核心的閾限性體驗,通過回歸自我、關注自我、享受自我,進而形成情感性的體驗記憶,融入日常生活,最終促進綠色的常態化生活方式。通過系統動力分析,這一過程存在如圖2 所示的系統動力路徑。核心包括以體驗記憶形成為驅動的重游正反饋機制(R1)和以體驗閾限突破為制約的情感記憶負反饋機制(B1)。

圖2 體驗記憶的形成與反饋機制Fig.2 Forma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s of experience memory

4.1 體驗記憶驅動:綠道重游的正反饋(R1)

由于綠道既不是資源型景點,也不是資本型的游樂項目,游客首次參與綠道休閑游的動機主要以自我需求為主,比如逃離日常生活、鍛煉身體、社會互動、戶外學習、娛樂、放松以及偶然的公司團建等。在綠道休閑游的體驗過程中,游客通過自我沉浸式的活動、存在性的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等在場體驗發現自我的社會性存在,實現自我精神上的滿足以及自我價值上的認同,從而獲得存在性的自我認知。這個在場的閾限體驗雖然從非慣常性特征上不如傳統旅游強烈,卻帶給游客整體舒適的積極感受。在時間的流逝中,在場體驗細節會逐漸消退,而情感性的體驗則會沉淀于記憶中,包括情感性的活動欣賞、情感性的感受滿足以及情感性的價值認同,形成關于體驗的情感性記憶,并最終構成或增強人與外在環境的情感性連接,激發游客對綠道休閑游和自然環境的向往,促進游客的重游行為(綠道休閑游)。

這一正反饋過程(R1)反映了體驗記憶的形成和進一步促進城市綠道休閑游的良性循環反饋過程。一方面,良好的在場體驗有助于情感性記憶的形成,這種記憶承載并累積的是對客觀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情感性依戀,這個過程是潛移默化的,比如游客在長期騎行過程中形成的自然欣賞習慣?!拔业囊馑际请S著時間的推移,我騎自行車的習慣發生了變化。它可能難以察覺,所以我一般沒有注意到它。但仔細一想,我發現曾經我是為了身體健康而運動,所以我騎得很快。不過,現在我騎得慢了,因為我想欣賞美麗的風景,速度就越來越慢?!保⊿Z14P)另一方面,情感性的體驗記憶所產生的環境連接和向往會促進游客的重游意愿和行為。許多游客在討論當下的游覽時都提到了他們過去的體驗經歷?!拔乙郧霸诨葜莸木G道上騎過自行車,是一次很棒的體驗。在那之后,我還參加了綠道馬拉松。今天來這里逛一下綠道也不錯,周圍的自然美景和生機勃勃讓人很放松?!保℅Z21O)記憶中的美好感受促使游客積極參與綠道休閑游活動。這一過程體現了游客從最初的自我需求驅動轉為體驗記憶驅動的綠道重游反饋過程。

4.2 體驗閾限突破:體驗記憶的負反饋(B1)

在R1的正反饋中,在場體驗的閾限性是促進情感記憶形成的關鍵,而體驗的閾限性取決于游客綠道休閑游與日常生活感受的差異,差異越大,情感性感受越強烈,更容易形成情感性記憶。比如初次游客相比于重游游客的記憶更加深刻。初次游客

GZ06 認為,“印象很深,我還挺想那里的,那里有樹有水,特別是那個燒烤的地方,那里有口井,旁邊有條河,旁邊還有一個很大的操場,河對面有個房子,有點像家里的感覺”;而重游游客GZ07 認為,“這是一次非常休閑和舒服的出行?!笨梢?,隨著游客體驗記憶的形成和重游的增多,游客綠道休閑游體驗和日常生活之間的差距感不斷縮小,游客習慣了綠道休閑游的環境和活動,將其納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綠道休閑的閾限性因此被打破,從而限制了情感性記憶的累加,人與環境情感性連接的提高和向往也進一步被制約,體驗記憶難以進一步驅動重游(負反饋B1)。但此時,該休閑游活動可能已然成為游客的常態化生活方式。

根據系統動力分析,體驗記憶的負反饋(B1)和正反饋機制(R1)共同構成了綠道在場體驗到難忘體驗這一記憶形成的S形演化過程(圖3)。初次游相對較高的閾限性體驗極大促進體驗記憶的形成,較大程度地提高了游客與環境的情感性連接而促進更高頻次的游覽(R1)。但由于負反饋回路B1 的存在,游覽頻次的增加會提高記憶中的熟悉感,降低在場體驗的閾限性和情感性記憶增長,體驗記憶趨于穩定,綠道休閑游逐漸趨于日常穩定及常態化。

圖3 體驗記憶形成的S形曲線Fig.3 The S-shaped curve of memorable experience formation

5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通過對城市綠道休閑游客進行在場和歸家后的追蹤考察發現,游客在場體驗以與他人、環境和自我的沉浸式交互活動獲得存在性感受和積極情緒,從而發現真實的存在性自我。在場細節會隨著時間消退,而具體體驗則抽象為情感性欣賞、滿足和認同長期保存,成為記憶中的難忘體驗。城市綠道休閑游的在場體驗是不同于日常生活和傳統大眾旅游的閾限體驗,這種閾限體驗不會隨著離場而消失,而是因為近距離與日常生活逐漸融合,構成“在場感知-閾限自我-情感記憶-情感連接-行為動機”的正反饋重游機制。而重游的熟悉感會進一步打破在場體驗相較于日常的閾限性,對正反饋構成限制,從而形成體驗記憶的S 形曲線模型,即隨著城市綠道休閑游的高頻化和日?;?,情感性體驗記憶的累加趨于平穩。

本研究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在3 個方面。首先,以城市綠道休閑游為代表揭示了偏慣常環境下旅游體驗的內核及其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隨著旅游的大眾化和普遍化,偏慣常環境的旅游體驗成為影響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85]。本研究中以沉浸式活動、存在性感受和積極情緒為依托的“存在性自我”體驗強調了城市綠道休閑游相對于傳統非慣常旅游更偏自我的特征,揭示了偏慣常環境下旅游體驗的基本內核,從活動、感受、情緒等不同維度深化了現有研究關于慣常情境下(近距離)旅游更注重自我感受的論述[27],在日?;目臻g情境下拓展了旅游體驗研究的理論范疇。旅游最早是作為對抗日常工作異化、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而興起[23]。過去對于旅游的探討強調非慣常環境體驗,將其與日常生活對立起來,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旅游體驗與日常生活的聯系[24]。本研究通過系統動力分析,揭示了偏慣常環境下旅游體驗轉化為日常生活休閑方式的內在路徑,不僅拓展了慣常旅游體驗與日常生活的內在聯系,更豐富了旅游“回歸日?!盵86-87],向著“完整的人”、休閑的人發展[23]的理論路徑。

其次,本研究通過歷時追溯系統揭示了城市綠道休閑游體驗從“在場”到“難忘”的聯系與區別,難忘體驗是在場體驗細節消退后的情感性沉淀。一方面驗證了Larsen[14]、潘瀾等[88]、孫小龍[61]有關體驗記憶以情感性為主的觀點,另一方面細化了這一情感屬性,即基于在場活動、感受和情緒形成的情感欣賞、滿足和認同,豐富了難忘體驗的結構內容。通過對“在場”和“難忘”體驗的系統刻畫與描繪,本研究將在場體驗和事后體驗評價兩種研究范式對接起來[4],揭示了旅游體驗的階段性和動態性特征,細化了旅游體驗的理論內涵,揭示了事后體驗評價更偏情感性記憶的特征,為未來旅游體驗研究范式的選擇提供了理論參考。

第三,本研究通過系統動力學分析揭示了體驗記憶的形成與反饋機制。相比于傳統研究將游客體驗看作“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心理過程[89],本研究發現游客體驗是一個從認知到情感的S形循環反饋過程,并提煉了“在場感知-閾限自我-情感記憶-情感連接-行為動機”這一記憶形成與反饋機制,從學理層面豐富了旅游體驗記憶的內涵和形成機理,對于探索旅游體驗記憶內在過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從現實意義上來看,我國明確將提升國民旅游休閑品質作為國家發展休閑旅游業的重要戰略目標,本研究可以為目的地城市休閑旅游體驗設計的實踐提供參考。比如目的地可以根據研究中揭示的城市綠道休閑游主題設計城市休閑游環境,提供充足的人際互動空間,加強自然環境和自我沉思空間的塑造等;創造積極愉快的休閑游氛圍,為游客的積極情緒奠定基礎;增加休閑游空間與日常生活的銜接,促進在場體驗向體驗記憶的轉化;設計可變的休閑游場景,通過驚喜活動的塑造,推動情感記憶的不斷累積,延長正反饋循環機制。當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未能納入休閑游前階段體驗,雖然在調研中了解了旅游者的旅行動機,但無法客觀體現出行前的體驗要素,未來研究可以在此方面做出拓展。同時,本研究主要以質性方法對相關主題的邏輯關系和系統動力路徑進行歸納推導,未來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方法,包括實驗、問卷等對本研究提出的體驗記憶形成模型和反饋機制進行驗證,夯實難忘體驗和體驗記憶的理論基礎。

猜你喜歡
在場情感性綠道
綠道上的“風景”
騎行綠道“潮”玩成都
未來充滿不確定,最重要的是“在場”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中露西的心理治療之路
基于“記憶”的“時間”新圖式
“場”與“在場”:談有效課堂學習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構建體育健身綠道的思考
后現代椅子設計中的情感性語義表達
三明市建設城市綠道
淺談語文課情感性的激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