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癡心女子』唐人詠

2024-01-27 01:47曲文和
娘子關 2023年6期
關鍵詞:山巔全詩思念

◇曲文和

唐代詩人劉禹錫、王建聞聽古代一位婦女思念遠出的丈夫,立在山頭守望不回,天長日久,丈夫終未回歸,這女子便在山巔化為石頭的民間傳說,腦際倏忽迸發出靈感的火花,分別寫下傳誦千古的名篇《望夫山》與《望夫石》。兩首詩都較為簡短,為了與廣大讀者“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不妨將其抄錄如下:

望夫山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望夫石

望夫處,江悠悠?;癁槭?,不回頭。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望夫山》這首七絕,頭一、二句以詩的體式和蘊含,概述了這個古老而動人的民間傳說。既是詩,語句便較為簡短,語意卻比傳說來得豐富、雋永?!敖K日”,從小里說,是從早到晚之意;往大處講,則是日復一日,歲月漫長之意。如此“望夫夫不歸”,開門見山地道出了女子化石的來由,下句“化為孤石苦相思”便不至于覺得無緣無故、突如其來。值得一提的是,首句“夫”字疊用,修辭學上將此種方式稱為“頂針格”,它的作用是用簡捷精煉的詩句聲連意轉,銜接自然緊湊,達到承先啟后、生動暢達之效。

既已“化為孤石苦相思”,第三句“望來已是幾千載”更是順理成章,在“終日望夫”語意的基礎上又邁出一大步。

望夫石守候山巔,幾千年如一日,風吹雨打不動搖,尤其貴在久望的情懷永葆“初望”之時那般迫切,換句話說,“望志”毫未懈怠,“望”者之苦戀可想而知,一往情深之癡態真真躍然紙上。

此絕緊扣題面,全詩凡4句28字,就用了3個“望”字。愚以為,“望”字是此絕的詩眼、核心,引領全局,展現全詩的意境,從頭至尾,這個動詞以遞進手法貫穿全詩,一“望”比一“望”意味深長,耐人咀嚼。從中足以體現出詩人藝術表現的神功巧技,看得出詩人詩歌創作上的別具匠心和深厚造詣。

接下來該解析《望夫石》了。

作為藍本的這個民間傳說,濫觴于今湖北武昌附近,望夫山即位于流經此處的長江之畔。望夫山上石頭的形象酷似一位女子翹首遠望,世人就依狀命名,把此石喚作望夫石,此山喚作望夫山了。別看這首抒情詩短,讀來卻感深情切,在眾多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同類題材作品中獨具鮮明的特色,形象地喻為鶴立雞群式獨領風騷似亦妥帖。

作者一開始就像電影般推出畫面:在千古奔流、滔滔不絕的江水畔,望夫山巍然挺立。山巔的望夫石似尊有靈性的石雕居高臨下,翹首遠望。水、山、石動靜相間,相映生輝,一幅具有立體感和現場感的風景寫意畫映入讀者眼簾。置身此間,有生命的石雕在思念,在等待。悠悠奔流、常年不息的江水多像她綿綿不絕的思念,長久地縈回、縈回,區別僅在于形之有無而已。魅人的藝術感染力和強烈的詩韻震撼力隨著流淌的系念漸次遞進。由此可知,望夫山寫活了,否則,哪有此等功效!

“化為石,不回頭?!蓖ㄋ缀喖s的六字,深入淺出,把包孕著豐富的思想內容和盤托出:人已物化,變為石頭,但初衷不改,思情依舊,不止形象地勾勒出望夫石的生動形象,進而透露出思婦登臨的長久、思念的深切以及愛情的忠貞。

六字后,緊接著來了句“山頭日日風復雨”。望夫石也如她的變體石頭一樣堅強,日日夜夜,年年月月,經受風吹雨打的煎熬,飽嘗苦戀夫君的辛酸,但種種磨難摧不垮她惦念、等待夫君的一片癡心,她總是在或風平浪靜或驚濤拍岸的江畔剛強地挺立,無時不在企盼遠方的行人回歸。

走筆至此,一個問題不由得浮出筆者腦海:丈夫離家遠行,長久不歸,莫不是登徒子第二,沉醉于尋花問柳的泥淖,早將發妻拋到了九霄云外,一如傳統戲《秦香蓮》中的陳世美,是個人所不齒的負心漢?抑或雖念家中賢妻,怎奈遭逢意外的災禍死于非命?……但愿這些都是筆者妄測,而非本真。筆者渴盼的是:望夫石的一片癡心沒有白搭,有朝一日,她能驚喜地看到,遠行的丈夫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她千種相思,萬般離情,釀就心底一大堆知心話兒,要向離闊的心上人傾訴??!這就應了結尾那句充滿美好向往的詩:“行人歸來石應語?!眴韬?!打住,殊不知這只不過是好心的詩人和筆者的一廂情愿,怕只怕這幸福的憧憬只能在望夫石的夢境中兌現了。

詩的煞尾是一無垠的空間,讀者諸君盡可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此自由的天地里縱情翱翔吧。

猜你喜歡
山巔全詩思念
挺立山巔的松
勸學
思念
在達古雪山巔
拍腦瓜
柳樹
本期主題:梅花
邁向山巔——一張報紙與她所處的年代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
思念那么長,寂寞那么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