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化人才培養需求下高校雙語教學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改革路徑研究
——以赤峰學院為例

2024-01-28 12:10鮑迎會任振濤
廣西教育·D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赤峰通識雙語

鮑迎會,任振濤

(赤峰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迅速擴大并深入到各個領域,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雙語型人才正為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國際化是目前我國高校教育的發展趨勢,國際化人才培養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各高校在學校發展定位與規劃中,紛紛突出國際化辦學特色,將人才培養國際化作為重要的辦學指標。

雙語教學的通識教育踐行了這一理念,是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人文情懷和科學創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大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通識教育人才培養旨在整合文學、藝術、歷史、社會、數學等領域的專業知識,重視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方法和敏銳洞察力,增進對不同文化的了解,造就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通用型人才。

赤峰學院結合地緣和學科專業等優勢,以傳承“絲綢之路”精神為宗旨,不斷地探索國際化辦學模式。按照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的相關要求和學校的安排部署,逐步探索雙語教學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構建教師、課程、教材、學生與管理“五位一體”的國際化發展模式,有效地推動學校國際化辦學向更高質量發展,為學校培養國際化人才打牢堅實的基礎。

一、赤峰學院雙語教學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存在的問題

赤峰學院雙語教學的通識課程主要包括與國家留學基金委合作開展的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ISEC、AISEC 項目)和與英國拉納克郡新學院舉辦護理(口腔護理)專業??普n程兩大類,全部采用雙語教學模式,包括專業教育課程,通識教育課程以及實踐教育課程,形成了完整的雙語教學課程體系。設置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培養方案是以培養國際化人才為出發點,所注重的是能力和意識的培養,而非局限于知識的傳授,但是,在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雙語教學通識課程體系與專業定位及培養目標不匹配

隨著課程體系改革的深入,學校出現了各類新奇的“潮”課,以秒殺的速度,爆滿的熱度,在象牙塔里風靡一時。這些寓教于樂的課程顛覆了傳統的大學授課模式和教學理念,頗受學子們追捧。但是,開設新潮課程并不直接等同于通識教育,也并非所有的“潮”課都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有些課程的定位,形式重于內容,娛樂性太強,科學性不足,與通識教育追求的教學目標貌合神離。如果不能保證通識教育課程內容的科學性,不強調其教育價值,新奇之名就會淪為噱頭之實,就是嘩眾取寵的偽科學。要保證潮課的存活率,真正實現通識教育的目標,必須由管、教、學(即校方、教師和學生)各方共同努力,加強課程的科學性,提高教學效果,以達到“形之新,質之深”。

(二)雙語課程教學改革方式方法不夠深入

1.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有待進一步加強

多年來一直強調 “以學生為中心” 的教學理念,但是在當前教學中,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式教學模式仍普遍存在,學生被動學習、機械學習,課堂形態封閉、單一,很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和實踐能力。究其原因,一是教學理念的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不能一蹴而就,教師需要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成長; 二是學生們根深蒂固的思想,大多數學生認為只要把專業課程學好就行了,通識課程并不重要。因此,通識課程成了他們混學分,放松休閑的課程,不主動學習,不積極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對學習通識課程的興趣不高。

2.課堂設計上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課程內容上,導論、實用技術、休閑娛樂等類型課程居多,而文理科結合的跨學科課程、原典導讀類課程偏少,課程內容偏淺,要求和深度不夠;在教學方式上,多數課程屬于大班授課,且存在滿堂灌的現象,學生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感悟空間,教師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啟發和引導作用;另外引用信息化教學工具較少,搭建的“通識教育學習平臺”有限而且并不方便,學生不能選擇在網上自助學習。

(三)對英語授課的理解不夠全面

赤峰學院雙語通識教育課堂教學語言為中英文,而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限,在聽力和語言表達上往往是漢語的思維,極大地影響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質量; 雙語課程的教師除了英語專業的教師,大多數都是本專業教師,往往通過簡單的培訓就被迫講授雙語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既要兼顧用雙語授課,又要兼顧教學內容,很難有效完成授課任務,雙語課程教學師資隊伍薄弱;學校的國外文獻、數據或多媒體資料較少,難以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求,且能夠適用于學生和教師專業課的英文教材較難選取。

(四)原版國外課程教材與實際課程不符合

赤峰學院大多數雙語課程都是直接引進國外的教材,陳舊的知識和國外的案例分析,與中國社會的實際現象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不適合中國學生去解決在社會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另外國外原版教材非常昂貴,作為一門通識課程,學校并不要求每位學生必須購買教材,這就為學生接受雙語教學的通識課程又增加了難度。例如,《大學學術英語寫作》所用的教材,雖然已經更新到了第7 版,但是在第二章如何利用圖書館查閱書籍和第四章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查閱文獻等內容,知識點陳舊,并且與學校圖書館查閱資料方法并不匹配,已經不適合為現代大學生講授。

二、赤峰學院雙語教學通識課程體系構建的路徑

(一)明確專業定位及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師生的國際化視野

所有的課程體系都要依據培養目標來設置。課程體系設置是要求專還是求全取決于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在相對有限的學制里,課程體系越全,學習范圍越廣,學習的深度就越有限,其優點是學生可能接觸到更全面的專業知識,但其缺點是學生可能只有泛泛地了解這些知識;而課程體系越專,學習范圍越窄,學習會有深度,其優點是學生對專業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方法的認知很專業,缺點是學生可能專業知識面較窄。針對赤峰學院雙語教學以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定位為出發點,需要各二級學院根據各自的專業特色設置專業定位,在教學改革中突出本學院專業特色,課程設置不以考試為導向,目標設置明確,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和時代發展的需要。通識課程的地位與技能課程同等重要。大力提倡增加國際化教育模塊,通過國際化課程模塊的學習,提升學生英語口語交流的能力和明辨性思維能力。在通識課程安排上除語言技能課程外,還應設有學術、研究和拓展課程(文化社科類別的課程),例如,護理學專業雙語課程《沖突解決》,作為通識教育必修課,教師重點要講授的是醫患沖突,為學生們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類似的問題能夠及時應對打基礎。這門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做到了以后在工作中能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提高雙語教師國際化教學意識,優化教學內容

在教學理念上,教師要將國際化的教學理念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采用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參與學習的方式,改變傳統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設計上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明辨式思維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學術探索能力、藝術審美能力、現代社會倫理意識、健康生活意識和中國價值觀,這八大能力和意識的培養必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能有力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型。例如:教師可充分發揮“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優勢,通過課程微信群、QQ 群或者騰訊會議、雨課堂等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每門課程配備2 名助教,協助主講教師答疑。在交流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和助教都采用英文進行交流,為全面進行全英文教學提供氛圍。同時教師鼓勵學生課前做好相關預習工作,課后做好復習工作,為提高全英文教學效果提供必要條件。

(三)采取多項舉措,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在雙語教學項目招生時可以把英語水平列入必選項目,招收英語水平較好的生源,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鼓勵中國學生參加國家英語四級、六級考試,有條件的班級,教師上課時適當加入英語四級、六級考試輔導內容,提高考試通過率;逐步形成以明辨性思維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過程化的考核,包含出勤成績、課堂表現成績、課業成績、考試成績等綜合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成果,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四)重視學校雙語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英文教學質量

增強本校教師的培訓力度,學校定期對教師進行語言及國際化素養培訓,鼓勵教師出國進修,開拓國際視野。將國際互認課程辦學理念、效果和優勢在師生與工作人員中進行進一步的宣傳,使受眾廣泛客觀全面地了解國際互認課程項目;鼓勵教師出國(境)研修,提升全英文教學質量。在教師訪學研修期間,多鼓勵教師參與國(境)外的課程教學,了解其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為全面提升全英文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學校應提供一定的專項經費,資助教師到國(境)外高水平大學進行訪問學習,并對訪學期間的教學和科學研究等方面提出合理的考核要求; 通過國際合作辦學項目,雙方互派教師授課,邀請外籍教師現場或者線上授課,提高國際化教學質量,增加授課的多樣性。

(五)加強赤峰學院中外合作辦學及交流工作力度,為師生出國學習交流提供更方便的平臺,增強國際文化視野

學校充分利用新媒體及宣講會等形式進一步培養并不斷提高師生的國際化意識,積極營造校園國際化氛圍,激發師生參與國際交流的積極性。通過量化考評等方式鼓勵學校各二級部門積極參與到全校的國際化辦學事業中來,幫助各二級學院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國際化項目,擴寬師生出國渠道。同時,積極開拓校際合作交流項目,進一步與現有的外方合作高校進行協商,力爭在師生交流、聯合培養、合作辦學、學術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與外方學校進行深入溝通、達成共識、開展合作,為出國(境)學習交流人員搭建平臺。

結語

雙語教學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是提高高校國際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有效提高學生國際化視野的有效途徑。然而,做好雙語教學通識教育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高校領導高度重視,從培養方案、教學目標、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教學材料、學習評價等方面入手,統籌考慮全方位的情況,進行全面徹底地改革。

猜你喜歡
赤峰通識雙語
赤峰家育種豬生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簡述大學通識課教學改革
通識少年“種”石油
通識少年小課堂 血液之旅
通識少年·拿破侖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雙語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