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琵琶獨奏曲《春雨》的創作特征及演奏技法探究

2024-01-29 16:14辛梓孫穎
樂器 2024年1期
關鍵詞:創作特征演奏技法琵琶

辛梓 孫穎

摘要:琵琶被稱為民樂之王、彈撥樂器首座,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洞河辍愤@部作品是近現代琵琶作品的代表作,由朱毅和文博這兩位作曲家共同創作。樂曲不僅將琵琶演奏中最有特點的輪指技法發揮到了極致,還靈活運用了“推、拉、吟、揉、打、帶”等左手潤色技巧。本文將深入剖析其演奏技法并結合自身演奏經驗,提升對樂曲整體的把握。

關鍵詞:琵琶 《春雨》創作特征 演奏技法

一、琵琶曲《春雨》的作品簡介

(一)創作背景

琵琶獨奏曲《春雨》由朱毅、文博兩位作曲家共同創作于20世紀80年代。此曲在濟南全國民族器樂比賽中首次演出,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此后被列入琵琶教材、考級曲目和比賽指定彈奏曲目,深受廣大人民和琵琶演奏者喜愛。

20世紀80年代初,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文博將對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感激之情都喻于此曲之中。[1]世人皆知《春雨》是在贊美春天雨水滋潤萬物,卻不知作曲家是在用雨水比喻改革開放這一政策。贊頌改革開放政策如同春雨一般,滋潤了大地,為我中華帶來勃勃生機。

(二)作品風格

《春雨》這部作品展現出了春日雨水給人們帶來的勃勃生機,同時也抒發了人們對大自然的愛戀。樂曲借鑒改編了蘇州彈詞,所以具有明顯的江南風格。樂曲旋律平穩而流暢,充滿新意。

二、琵琶曲《春雨》的作品分析

(一)作品結構

《春雨》這部作品共有219個小節,可以分成四個主要段落,再加上一個引子和一個尾聲。

第1~4小節為樂曲的引子段。由四小節泛音組成。這四個小節符合起承轉合的結構特征,沿襲了中國古典詩歌音韻的格律和藝術表現形式。[2]慢板安靜地開始,為整首樂曲營造了悠揚僻靜的氛圍。而附點音符的使用增添了些許俏皮感,也可以將它想象成春雨來臨前的生機。與夏雨的雷聲轟鳴大雨傾盆相比,春雨畢竟是細小綿長的,引子段為全曲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調,短小精悍,安靜又俏皮。

第5~72小節為樂曲的第一段?!洞河辍返牡谝欢闻c引子段過渡自然,采用了加花變奏、離調和音區變化等手法,呈現出了一幅美好的江南田野圖。以輕松愉快的曲調為主要音樂動機,給人以無限遐想,將一幅春意盎然的春日美景呈現在人們面前。在第一段的開始就運用了變奏的創作手法,這一手法也多次運用于全曲,是樂曲中使用最多的音樂手法。本段演奏指法單調而不重復,旋律層層遞進,強弱分明,營造出了輕柔細膩、清新自然的畫面感。

第73~99小節為樂曲的第二段?!洞河辍返牡诙涡筛泻軓?,線條優美。引入了古典吉他的演奏指法,是本作品的華彩段。節奏稍慢如和風細雨,淅淅瀝瀝,水花濺起,由中指控制音樂的強弱變化。一弦主旋律與二三四弦的伴奏旋律十分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十分優美動人。

第100~187小節是樂曲的第三段?!洞河辍返牡谌问敲枥L了春雨由小變大的過程。三連音連續彈奏,使旋律更富動態,由高把位向低把位演奏的過程,暗示了雨聲逐漸減弱。演奏音域由高音區轉向低音區,層層遞進,渲染出大雨即將來臨的壓抑氛圍。

第188~209小節是樂曲的第四段?!洞河辍返牡谒亩问潜臼鬃髌返母叱?,雙旋律演奏使得樂曲主題更為廣闊激情,表達出了作曲家對生活無比的熱愛。最后用掃弦的方式將樂曲情感推至高潮,結尾運用了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余音裊裊,聽眾也隨著音樂思緒飄到了遠方?!洞河辍返娜?、四段是對春雨的寫實描寫。以寫實的創作手法由同樣的動機加以變奏,不僅在運用上創新,在組織上也十分嚴密。

《春雨》的尾聲自由舒展,展示了雨后的優美景色,呼應引子段,使人回味無窮。

(二)創作素材

《春雨》的主要旋律取材于蘇州評彈中的彈詞元素。蘇州評彈分為評話和彈詞兩部分。評話一般為一人登臺開講,講述的內容大多是金戈鐵馬、叱咤風云的英雄故事。彈詞一般由兩人說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彈自唱。[3]彈詞用吳音演唱,娓娓動聽,內容大多是兒女情長的民間故事。[4]表演彈詞的演員需要自彈自唱,唱腔含蓄委婉,聲音輕柔舒緩。

要想了解《春雨》中對彈詞的運用,可以從樂曲的音域節奏和旋律發展兩個方面來看。

琵琶這件樂器具有很寬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但琵琶在蘇州彈詞中是伴奏樂器,是作為唱腔的伴奏聲部而存在。所以為了能和唱腔協調一致,在演出中琵琶很少演奏低音區,而較多演奏中、高音區?!洞河辍芬彩沁x擇了在中、高音區演奏。雖說全曲整體是在中、高音區演奏,但是第一段中有六個小節格外突兀,是在相把位演奏的。不過用心彈奏樂曲就不難發現,這一小段是模仿三弦的演奏風格?;艉筒ㄒ粲浱柕氖褂?,使得樂句更有韻味。演奏時稍微彈奏得粗獷一點,與前部分高音區的演奏形成對比,仿佛是兩個人,一人演奏琵琶,一人演奏三弦。腦海中一下子浮現出一位老者坐在藤椅上聽著彈詞搖頭晃腦、悠然自得的畫面。

《春雨》的主要旋律是進行過加工與改編后的蘇州彈詞中的核心曲調,因此,旋律仍舊充滿濃厚的江南韻味。蘇州彈詞中的說唱采用的是蘇州當地方言,語調溫柔婉轉。為了模仿出這種吳儂軟語,樂曲主要運用了二度級進、三度級進的旋律發展手法。樂曲中較少出現大跳,變化音使用集中,旋律走向較復雜。蘇州彈詞的核心曲調加上模進、離調和加花變奏等手法構成了樂曲的主要動機。因此樂曲旋律平穩而流暢,極富新意。

三、琵琶曲《春雨》的演奏技法

(一)左手技法

《春雨》這部作品充滿了江南風格,不僅借鑒了蘇州評彈的曲調,還運用了琵琶最具特色的左手潤色技巧——“推、拉、吟、揉、打、帶”。

1.推拉音

第一段的旋律之所以充滿細膩婉約的江南腔調,是因為其中運用了大量的推音和拉音。樂曲中的推拉音多為大二度、小二度和大三度的平穩進行,這種平穩進行與評彈中旋律發展的走向重合。我們在彈奏時一定要注意推拉音的音準。還有就是韻律,韻律來源于我們內心的一種感受。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去掉滑音記號,單純演奏按音,反復彈奏幾遍后再加入推拉音。

第38小節是一個下滑音,與第10小節的滑音有很大的不同。第10小節的滑音記號加在音符的上方,而第38小節的記號則加在音符的前面。這恰好對應了演奏時先拉后彈還是先彈后拉。第10小節是先彈3然后拉弦到5再推回3。而第38小節是先拉弦后彈再推回3,一氣呵成。這個下滑音在教學時比上面一種更具難度,因為它是提前拉弦且沒有標明拉到哪個音,全憑演奏者自身的韻律。我們在教學時可以教學生找找生氣撒嬌的狀態,用鼻音哼,那種自然下滑的弧度與下滑音演奏出的聲音的弧度非常相近,然后再用琴彈奏找到那個狀態。

第41小節也有左手滑音技巧的使用,但是與上面的兩種滑音又有所不同。這里并不是推拉弦,而是將一個品上的音在演奏過程中滑到另一個品,可以向上滑,也可以向下滑?;羰沟脴肪涓顫娸p快,此處也模仿了三弦演奏的音色。演奏時在前一個音上不多做停留,向下滑時也只是短暫經過別的音,后一個音才是彈奏的重點。

2.打音

第42小節運用了左手的打音技巧。顧名思義就是不用右手彈奏,直接用左手擊打品。打音較之實音更加輕盈,如同晶瑩剔透的雨水輕輕滴落。演奏完全憑借的是左手的指力,不像右手在演奏時還有指甲的加持。在教學時也是一樣,練琴初期的人往往無名指和小指都沒什么力氣,所以在演奏打帶音時容易發虛、不實在??梢远喽嗑毩晱垙娎蠋煹拇驇б艟毩暻?,鍛煉左手無名指和小指的指力,演奏時才能有輕盈實在的效果。

3.帶音

第57小節運用了左手的帶音,帶音是用左手的手指勾弦。帶音的運用與實音形成對比,有一唱一和之感,又如水滴低落的回聲。平穩中帶有絲絲變化的語氣。

4.泛音

泛音技法在這部作品中也是很重要的,引子和尾聲使用了泛音,首尾呼應十分巧妙。引子段運用的是自然泛音,通透純正,如同雨滴一般圓潤。尾聲段既有自然泛音也有人工泛音,人工泛音的效果更加恬淡安靜,兩者結合使用像是淅淅瀝瀝的小雨似有若無,具有朦朧感。在教學中要提醒學生用指腹浮在品上,右手彈完左手立刻拿開,配合默契才能有好的泛音效果。這里左右手的配合顯得尤為重要。

(二)右手技法

《春雨》這部作品結構嚴謹,畫面流暢。在《春雨》中,運用了“雙輪”“三指輪”“四指輪”“長挑輪”和“掃輪”等不同的輪指技法。樂曲不僅將輪指技法運用到了極致,還將“反正彈”技巧也引入其中。

1.四指輪

樂曲第一段中使用最多的輪指技法是“四指輪”,“四指輪”顆粒分明,更能夠表現出雨滴的晶瑩剔透。

這一段的開始是從慢板進入的,應該用緩慢而清晰的四指輪。之后進入了稍微比較活躍的段落,四指輪也變得相較于之前更加歡快。同一段落中的同一指法有情緒上的變化,層次豐富,作曲家設計得很巧妙。第一段主要渲染出“潤物細無聲”的意境,為全曲奠定基調,所以著重強調輪指的顆粒性,一定要運用指尖的力量,才能表現出雨滴的輕盈小巧。

2.長輪

第二段是對主旋律的第一次模進,運用的輪指技巧最為密集,本段主要運用了“挑輪”與“長輪”。樂曲轉調后使用了挑輪,構成了和諧美妙的雙聲部演奏。本段的一聲部是連貫的“長輪”,將春雨如絲滋潤萬物的景象展現在我們面前。二聲部則是大拇指的“挑”,使得段落充盈飽滿,表現出了春雨綿綿時人們對于春天來臨的喜悅。

演奏本段時有一個要注意的點就是強弱變化,本段的每一個樂句基本都呈“棗核狀”,所以我們在演奏時應該遵循由弱漸強然后再漸弱的規律。本段是全曲時值最長的輪指段,其中還有與大拇指的配合。所以在練習時,長輪的持久性和飽滿度以及其與大拇指的協調程度,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練習初期一定要弱化大拇指,熟練以后再均衡五指的指力。無名指和小指缺乏力量也是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攻克的重點,練習時不能求快,應該每根指頭作獨立的分解練習,增強手指獨立性。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酸痛的現象,是很正常的,一定要穩住不能讓手指頭習慣性地被“帶”出去,而要扎扎實實的“踢”出去。

3.反正彈

第三段中使用的右手技法主要有“反正彈”“三指輪”“挑輪”和“拂輪”。這幾種技法將情緒層層遞進,迎來了本曲的華彩部分,細致描繪出了春雨不斷變化的過程——由綿綿細雨到斜風急雨再到傾盆大雨。100~131小節是由“反正彈”技法演奏的連續三連音?!胺凑龔棥奔记杉础澳?、抹、勾”,是劉德海先生于20世紀80年代推創出的琵琶新指法。三連音連貫悠揚,非常符合小雨如絲的意境。每一拍的第一個音要稍微重一些,因為主旋律就是由這些音串聯起來的。

4.三指輪

之后的十六分音符將雨勢推到最強的部分。132~147小節運用了“三指輪”,這時展現的正是春雨的第二階段——“斜風細雨”。和上一段“反正彈”一樣,這一段“三指輪”的主旋律也是在中指。在演奏時其余兩指適當放弱,突出中指的重音。

5.挑輪

接下來是“挑輪”和“拂輪”,將整個雨勢推至“傾盆大雨”?!疤糨啞痹诘诙沃幸灿惺褂?,不過與這里有所不同。第二段中的挑輪是兩條明顯的旋律線,不存在主次。而本段中的挑輪可以分解為挑和四指輪,所以需要分清主次,究竟誰是主要的旋律,誰是次要的伴奏。第156小節的兩個1可以加重,制造出“小浪頭”的感覺,給原本緊張的旋律增加一點跳躍的色彩。

6.拂輪

“拂輪”使雨勢變得更加密集。在演奏拂輪時一定要將大拇指踢出去,虎口打開,必要時也可使用小臂的力量稍作推動。不過對于速度很快的密集節奏來說,手臂的力量不能持久供給,還會使手指緊張僵硬,輪指就會出現很大的雜音。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培養五指的力度與獨立性,在四弦彈奏輪指練習曲,四弦阻力最大,最有利于鍛煉指頭的力度。這場春雨亂中有序層次分明,聽完讓人酣暢淋漓。本段技法多變,演奏時應注意右手的力度變化,確保在指法變化時也能銜接自然。

7.雙輪

第四段運用極富表現力的雙輪,向聽眾展示了萬物接受洗禮后雨過天晴,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演奏時要保持瞬間的緊張度,將輪指的密度和力度都頂上高峰。雙輪引出了兩條同時進行的旋律線,像是二聲部合唱一樣悠揚,使得樂曲更加飽滿。我們習慣于將一弦視為主旋律,而雙輪時兩根弦都是主旋律。所以我們在演奏時要將手向二弦傾一些,并且有意識的強調二弦,才能使兩條線達到平衡。

結論

琵琶藝術發展至今,經歷了許多次創新,不僅在外形上有所改變,演奏技法也不斷創新。展望未來,琵琶的演奏技法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會出現更多富有表現力的演奏技法。我們既要傳承傳統作品,又要學習新的現代作品?!洞河辍纷鳛榻F代琵琶曲中的經典之作,演奏者需要在不斷完善自身演奏實力的前提下,加強對于作品演奏技法的分析,將這些特色技法有感情地演奏出來,向聽者提供一場聽覺盛宴。繼續傳承琵琶傳統的優秀表現,并將一切好的事物為我所用,將民族文化的魅力植入藝術本身,這是文化的傳承,也是時代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陳曉嵐.淺析琵琶曲《春雨》的藝術創作特點[J].參花(下),2018(08):121-122.

[2]魏薇.琵琶曲《春雨》的演奏技法研究[J].當代音樂,2017(20):80-81+84.

[3]查蘭.評彈的藝術魅力[J].劇影月報,2018(05):29-30.

[4]王卉.淺談新時代蘇州評彈藝術的新聚焦[J].曲藝,2021(02):31-33.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猜你喜歡
創作特征演奏技法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試論當代中國民族器樂作品的旋律創作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萊組曲演奏技法剖析
鋼琴作品《箏蕭吟》的作品分析與演奏技法
王建中鋼琴改編曲的民族特色
西方音樂的魅力
嗩吶常用演奏技法與聲學參量關系研究(一)
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發展策略探究
豫劇現代戲研究綜述
窈窕淑女琵琶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