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時代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思想基礎

2024-01-31 12:41孔繁龍孔慶祝
克拉瑪依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民族團結共同體中華民族

孔繁龍 孔慶祝

(1.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新疆 昌吉 831700;2.西北民族大學,甘肅 蘭州 730030)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據2020 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總人口為14.11 億,其中漢族人口為12.86 億,占91.11%;少數民族人口為1.25 億,占8.89%。與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長4.93%,少數民族人口增長10.26%。①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各民族團結互助、廣泛交往、和諧相處,繁衍生息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爭中共同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共同開拓了祖國遼闊的疆域,共同培育了偉大的民族精神,為中華民族發展與進步團結奮斗,形成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民族特質,為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中華民族具有團結協作的光榮傳統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創造并秉持團結互助、和諧發展的光榮傳統。發生在我國歷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都是各民族(部族)團結協作、共同奮斗的結果,彰顯出高度的一致性和向心力。1247 年,西藏宗教領袖薩迦班智達與蒙古汗國皇子闊端進行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涼州會談”,薩迦班智達從地區穩定安寧、民眾安居的大局出發,向青藏高原民眾發布了《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促成了地區安寧與民族和諧?!皼鲋輹劇背蔀槲鞑卣郊{入祖國版圖的歷史見證。1840 年鴉片戰爭、1841年廣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1904 年西藏軍民江孜保衛戰,還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都是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凝聚智慧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這一樁樁充滿民族團結力與民族凝聚力的重大歷史事件,無不體現著中華各民族自古以來秉持緊密團結、不畏強敵,敢于戰勝一切敵人的民族氣概。以上類似的重大事件,從根本上講,并不是某一個民族(或部落)成員獨自實現的,而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該地區的全體成員不分民族、不分親疏,義無反顧地主動參與,體現出高度的民族凝聚力和團結力,彰顯了中華民族為保家衛國而英勇獻身的大無畏的民族精神。

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諧共處的典范不勝枚舉。633 年,年輕有為的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結束了吐蕃四分五裂的狀況,在青藏高原上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吐蕃王朝。松贊干布從與唐朝和好的誠意出發,派遣使者向唐朝求親。唐太宗以中華民族“和為貴”意愿,將親室女兒文成公主許嫁吐蕃。文成公主身負唐朝重托,歷經千辛萬苦,遠嫁吐蕃。文成公主進藏,把當時中原地區的農具制造、紡織、建筑、釀酒等技術傳入吐蕃地區,還帶來唐朝許多詩文、農書、史書、醫典、歷法等典籍,大大推進了青藏高原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松贊干布積極主張并親自學習漢語和漢文化,還多次派遣使臣和使團到唐朝學習。這些舉措對吐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發展產生了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使吐蕃地區長期保持穩定發展。實踐證明,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聯姻,加速了吐蕃與唐朝多方面的交流往來,進一步加強了青藏高原與中原地區的友好關系,他們對漢藏人民的友誼和吐蕃社會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從根本上奠定了青藏高原歸屬祖國的歷史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曾高度概括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基本國情,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雹?/p>

二、新中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輝煌成就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統一,從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的觀點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原理,充分肯定了中華各民族人民在中華民族走向文明進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雹坌轮袊饕喸煺呙珴蓶|同志在1957 年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雹茳h和政府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施了促進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政策,以法律形式加強和保障民族地區穩步發展和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進步,從根本上奠定了中國共產黨解決新中國民族問題、促進各民族平等發展的理論與思想基礎,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穩步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落實,對民族地區全面實施扶持性政策,經濟建設、民族教育、文化建設、科技進步、基礎建設等方面顯著進步,特別是少數民族群眾的思想觀念、現代意識有了質的飛躍,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制高點,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提出了一系列新時代加強我國民族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思想,開創性地實施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面發展的一系列戰略舉措,引領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多年來,從大江南北到雪域高原留下了總書記考察的足跡,他心系民族地區群眾基本生活、醫療保障、居住條件、子女教育、生態環境等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發表了一系列針對性強、操作性實的講話指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諄諄告誡成為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寫照,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蓬勃發展。據相關報道,我國新疆、西藏、內蒙古地區2011 年生產總值共為21 576.36 億元,到2021 年生產總值共為42 178 億元,增長51.12%。⑤截至2022 年底,新疆農村公路總里程達約15.1 萬千米,較十年前新增4 萬千米。西藏2011年底,公路通車里程為6.31 萬千米,到2022 年底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2.14 萬千米,十年間增加了5.83萬千米。其他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同樣得到全面發展。民族地區教育同樣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多民族地區幼兒入園率、兒童入學率、小學保持率、中學升學率都得到質的提高;少數民族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在校人數逐年增加,少數民族在校各類學生占全國在校學生數的比重逐年提高,這里不再一一贅述。這些成就的取得令人振奮。

三、新時代全面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是祖國強盛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在戰略方針、實施步驟、具體措施等方面作出偉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談話和講話中反復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意義重大,告誡全體干部要牢記黨的初心使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高度重視思想教育工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前提,從多角度、多方位扎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雹撄h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雹呶覈鐣髁x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發展的歷史實踐證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各族人民只有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緊密團結起來、樹立共同信念,才能不斷取得新勝利,才能有效抵御各種思想滲透與破壞,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各民族共同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教育廣大干部群眾“樹牢中華民族歷史觀,鑄牢中國心、中華魂”⑧。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我們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思想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系列論述,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扎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夯實思想基礎。

(一)加強黨的民族政策教育,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牢思想基礎

如前所述,中華民族具有團結互助、和諧共處的光榮傳統。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實施各民族平等相處、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政策。我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規對保障少數民族合法利益、促進民族平等、加強民族團結、保護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地區社會綜合發展等方面作了具體規定?!稇椃ā芬幎ǎ骸爸腥A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雹嵬瑫r,黨和政府針對多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實施了一系列扶持性政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中央傾斜性政策扶持、內地對口援助的策略實施,多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建設、文化教育、非遺保護、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事業等都得到很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民族教育、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小康社會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同時,國家財政投資向民族地區傾斜力度不斷加大。2016-2018 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安排民族8 省區1 133.1 億元,占全國總投入的43.9%,為民族地區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保障。2018 年,中央印發的《關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首次提出“三區三州”(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甘肅、云南四省藏區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四川涼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為深度貧困民族地區。2020 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進一步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集中發力,狠抓政策落實。這是黨中央針對深度貧困民族地區實施的特殊政策。四川大涼山村民整體搬遷新居,結束了祖祖輩輩出門攀爬懸崖梯的歷史。這些成就的取得,無不包含著黨的民族政策的實施,無不包含著內地發達地區的慷慨援助,無不凝結著民族團結的力量。要教育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從歷史發展進步的高度,深刻認識黨的民族政策的偉大與英明,真正理解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與少數民族群眾的關懷,自覺增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 年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雹馕覀円獙Ⅻh的方針政策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告誡貫穿于全民思想教育的全過程,突出強調民族共性,淡化民族個性,突出民族平等性。

(二)加強依法治國理念教育,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法治保障

法律是一個國家全體公民必須自覺遵循的行為規則。從普遍意義講,法律最基本的作用:一是規范人們的日常行為;二是實現公平、公正;三是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四是褒獎正義,懲治邪惡。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穩步推進。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全面實施依法治國。2014 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要加強對全民依法治國理念教育、法律常識教育、民主法治本質教育,對于全面實施依法治國,進一步增強全體公民的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識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引導全體人民遵守法律、有問題依靠法律來解決,形成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的要求,在全社會開展系統的、深入細致的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體公民做學法、懂法、守法、護法的踐行者。一要不斷學習法律法規,學法懂法,不做法盲;二要深刻認識到作為具有自主法律行為能力的公民,必須具有強烈的法治理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要尊崇法律,自覺樹立法律至上意識,特別在涉及國家大局和大是大非問題上,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四要嚴格遵守法律,把自己的言論和行為規范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之內;五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也是實現依法治國目標的基礎性工程。

(三)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文化根基

我國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堪稱人類典范,無數歷史事實證明,我國各民族的大團結是戰勝一切自然災害、戰勝一切外來侵略、取得各項建設事業勝利的根本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 年指出:“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他還指出:“要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要在全體公民中重點加強“五個認同”和“三個離不開”教育,教育人民深刻認識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中華民族形成、發展的歷程中各民族團結互助、互相依靠、互相協作、交往交流、共同進步,形成了共同的理想信念。進入新時代,我們一方面要加強社會現實教育,另一方面要注重我國歷史上充分體現民族團結進步、民族和諧發展的典型案例教育,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教育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民族團結,維護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政治局面”?的指示精神。在今天,我國各民族團結一心、取得勝利的典型事例很多。2010 年4月14 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了7.1級地震。地震發生后黨中央高度重視。正在國外出訪的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取消了部分訪問日程提前回國。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于4 月15 日下午到達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慰問各族群眾,指揮抗震救災工作。4 月18 日,胡錦濤主席前往玉樹地震災區,實地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同時,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捐款捐物活動,全國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海外僑胞都盡自己所能為玉樹地震災區捐款捐物。截至2010 年6 月,全國共接收青海玉樹地震救災捐贈款物80.74 億元(其中捐款73.04 億元)。?玉樹震后重建工作順利開展。今天,一個充滿時代氣息、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玉樹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充分體現新時代民族團結之典范,其中蘊含著黨中央的真切關懷、全國各族人民的無私援助,彰顯了全國各族人民在危難時期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共度難關的民族精神。

(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強立國根本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古至今,在我國歷史上涌現出了無數愛國英雄:戚繼光、文天祥、岳飛、林則徐、左宗棠等,都是愛國護國的歷史典范。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我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在2015年指出:“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2019 年中共中央頒布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這些論述為新時代全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指明了方向。

愛國主義教育需要持久、系統化地開展,要使全體人民深刻認識到偉大祖國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共同家園,是中華民族推動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廣闊舞臺,祖國是全體人民的堅強靠山。歷史事件充分證明,只有國家強盛,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在當今,凡是愛好和平的人民都期盼全世界人民和諧相處,共謀發展。但是,西方資本主義強權政治和霸權圖謀始終存在,很多國家依然戰火連連,地區局勢動蕩不安,對無辜百姓的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脅。我國黨和政府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為重,在世界各地我國公民遇到危難之時,祖國就是人民最堅強的靠山。2011 年利比亞發生內亂,我國政府利用九天八夜的時間,從局勢動蕩的利比亞撤出35 800 多名中國公民,創造了中國海外公民撤離行動史上的奇跡?。2015 年也門發生內戰,我國政府及時撤出600 多名中國公民。2023 年蘇丹發生軍事政變,我國從蘇丹安全撤出1 500 多名中國公民。其中,2011 年利比亞撤僑人數最多規模最大。對此,當時聯合國難民署、國際移民組織官員稱贊道:中國如此迅速、高效、有序的大規模撤離行動,是中國綜合實力的體現;中美洲議會副議長哈辛托·蘇亞雷斯評價:此次行動彰顯了中國政府卓越的組織協調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力和中國人民互助奉獻的精神。實踐證明,黨和政府以人民利益為重的舉措和能力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負責于人民的政府,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高度贊揚。這樣一系列的重大舉措使每一位國民深深感到祖國的偉大與強盛,深深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習近平總書記說:“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國家的強大是國民揚眉吐氣的基本前提,國民應當自覺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維護各民族的大團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積極貢獻。

綜上所述,新時代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思想,是我們新時代弘揚中華文化、加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指導方針。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自覺踐行者,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積極貢獻。

注釋:

①?中央人民政府網www.gov.cn.

②人民網https://baijiahao.baidu.com.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 年版,第6 頁。

④《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 年版,第363 頁。

⑤國家統計局官網http://www.stats.gov.cn.

⑥⑩中國政協網http://www.cppcc.gov.cn.

⑦《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42 頁。

⑧黨建網baijiahao.baidu.com.

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 年版,第9 頁。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版,第1 頁。

?《黨的十九大報告讀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2 頁。

?央廣網https://baijiahao.baidu.com.

?國家民委網站www.neac.gov.cn.

???中國青年網pinglun.youth.cn.

?新華網2010 年6 月21 日電,記者衛敏麗。

?共產黨員網http://news.12371.cn.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國法制出版社,2019 年版,第3 頁。

?央視網http://news.cntv.cn.

猜你喜歡
民族團結共同體中華民族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民族團結之歌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