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2024-01-31 12:55趙瑜
滿族文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胡蘭成方鴻漸張愛玲

去體檢,要早起,不到七點鐘,我便出了小區。于是便看到鄭州的樣子,灰塵多,落寞。七點鐘的鄭州屬于清潔工和紅綠燈,不屬于我,屬于我的鄭州在九點鐘以后,一切都忙碌著,像一個中年人所喜好的日常。

公交車上的人大多塞著耳機,半睡著,仿佛,公交車上坐著的并不是具體的客人,而是某個人的一場夢境。

我也將耳機塞上,聽王菲,我喜歡聽王菲早期的歌曲,她翻唱的鄧麗君,尤其好。比如這首,《假如我是真的》,怎么聽都覺得是一場關于美的啟蒙。

空腹。先去抽血。一個女生正扭著頭閉著眼睛等著那護士抽血,她的姿勢惹得后面的人笑。輪到我的時候,我盯著我的胳膊看,看著血液流進一支又一支管子里。我的血液里一定儲存著我的詞語,我喜歡的人,甚至我的全部的歷史?,F在,這幾管血液成為我的代名詞,被儀器測試,變成一個個數字。在醫院里,我被分解成一個又一個醫生的觀看對象。我的牙齒,我的心跳。

最需要描述的是彩超,那個醫生指揮著我,說,吸氣,我便吸氣,然后又說,鼓肚。我便又吸氣,感覺肚子變大了。那個醫生又說,保持住。我大概是受不了那個器械的涼,一下子泄了氣。那個醫生大概見多了這樣的人,很是耐心地,又重復,說,吸氣。

回來便飄了雪。

一開始是細碎的,若有若無。近中午時,便有了模樣,在車玻璃上堆著,近了看,每一片雪花都毛茸茸的。手已經伸不出來,冷。雪是將人與天地融化的方式,一下雪,世界變成一個顏色。如果沒有城市,沒有時間,那么,雪可以將人與古人打通。因為,雪是一句又一句被凍了的詩,每一個人接到一捧,放在爐中一烤,便知道,原來是王維的,又或者是杜牧兄的詩句。

傍晚時外出,查了查銀行卡里的錢。照例并不喜悅。然后,在雪中行走,總覺得,在雪中行走的人留下的那些腳印,是他們活著的最為詩意的證據吧。

我對著天空拍了一張雪花飄落的樣子,決定為這些雪寫一首詩,想著明天出行的困難,就寫一首《大雪將我們囚禁》吧。

我管理情緒的策略不多,很多時候,會借助于音樂來緩解生活的庸?,嵥?。

看《歌手》節目,聽年輕歌手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爛在街上的歌曲《小草》,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啟蒙曲目。覺得,音樂真是可以打通時間啊。

便想起一個音樂選秀節目,劉歡在聽歌時流淚的鏡頭。作為一個以聽歌為專業的音樂人,聽到一首曲子,他可以落淚。除了這曲子中某些旋律將他帶回到過往的某段記憶之外,一定還有另外的內容感動了他。

流淚的劉歡大于日常的歌手劉歡,或者是評委劉歡。他的眼淚讓他有了更加豐富的內容。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活得單一,有些人是麻木地單一,被工作束縛,或者被視野的狹窄束縛。而另外的人是豐富歡快地單一,這些人活在掌聲里,同時也被掌聲綁架。所以,人性的豐富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還有一個聽歌時流淚的人讓我印象深刻。依舊是一個選秀的節目。我喜歡上一個男歌手,叫曾一鳴。這孩子情商不高,是那種不大讓人喜歡的類型。但是,他唱歌好聽。他翻唱的《袖手旁觀》我極愛聽。記得有一期他唱《當愛已成往事》。他翻唱之后,我喜歡上他的版本。曾一鳴唱這首歌的時候,一起參賽的那個女孩叫陳一玲,聽得淚流不止。

我一下子被她的眼淚感染,專門找來她的歌來聽,她唱得也好聽,人也美。最重要的是,她流淚的影像就那樣刻在我的記憶里,像懸掛在路邊的路標、溫度計上的刻度或者深夜時探入窗子的一縷月光。

音樂打動人的地方和文字影像均不相同,文字是最為被動的感情釋放,影像是主動的沖擊,而音樂是節奏以及氣息。文字是近處的,文字強調的是溫度,過于冷靜的文字只負責傳遞認知,不能感動人。而影像差不多會傳遞大量的誤解。相比較,我的理解是,只有音樂是準確的。動人的音樂會在一瞬間讓人呼吸加粗,心跳加速。

我也有過聽歌淚流滿面的經歷。多年以前,我在一個小縣城工作一年。那時睡覺之前聽錄音磁帶,分別是劉德華、王菲,這兩個人的歌曲溫和,大多是舒緩的,不會突然咆哮一聲。有利于睡眠。差不多,我后來聽歌的審美停在無高音的區域。后來遇到溫兆倫,這個歌手的歌名都很好笑,大多是《你把我的女人帶走,你也不會快樂很久》一類的綠帽男生哀怨的曲目。忽然有一天,我聽到他的那首《臺北的機場》,片頭是一個打電話的劇情,然后音樂響起。說實話,我那時候青春異常,并沒有坐過飛機,更沒有像樣的失戀。當我聽這首歌流淚的時候,我自己也十分驚訝。

是無助感。那時剛工作,在一個小縣城,很多時候,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個龐大的社會機器,而自己除了順應,根本抵抗不了任何波折。

再后來,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歌落淚的次數漸漸增加,最好笑的是,有一年,我參加海南的愛國歌曲合唱比賽。夜深的時候,我一個人聽《萬泉河水清又清》,是一個女聲的翻唱版本,非常慢的節奏,那旋律在我的耳中回蕩,將我帶回到更久遠的時代,總之,我有了一種遠離現世的孤獨感。我甚至覺得,這是一首情歌,十分動人。

聲音真是一個迷人的磁場,當好聽的聲音裝在音樂里,搖勻,放在冰箱里再冰凍一下,那么,足可以讓一個夏天都過得舒暢。

而所有這些感性的指向,均和我們過去的某一個瞬間有關,是一首曲子中的某個字、某段旋律擴大了這些感觸,在聽的時候,我們遇到了過去的自己,我們獲救了,我們的記憶被擴充了,我們變成了兩倍的自己,甚至更加從容的自己。而這樣的救贖,是一個不被音樂打動的人,永遠體會不了的。

這樣說來,感動是一種迷人的能力,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被平均發放。多聽聽音樂,讓內心變得柔軟一些,或者是我們打開自己的開始。

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便會想起方鴻漸兄。那天夜里,他在雨里看著唐曉芙的窗子,衣服濕透。他正被整個世界拋棄。他的可笑的博士學歷,荒誕的出國留學經歷,回國路上的艷遇,以及不懂得如何拒絕女人時的曖昧。他幾乎成為一個赤裸而卑劣的男性標本,在他喜歡的女人面前,他甚至也沒有了解釋的權利。

他就那么站在雨里,站在夜色里,站成一個悲傷且膚淺的句子。

有那么一瞬間,方鴻漸看到窗子打開,唐曉芙開了窗,看到了他。他覺得世界還有一束光照過來。他的世界如果還有一個干燥的空間,也一定是因為盛放了他和唐曉芙通信的那個空間。他怕他在信里說的話都被大雨淋濕,從此感情也變得模糊。

他看著唐曉芙在燈光里的影子,他希望聽到唐曉芙叫一聲他的名字。他下意識地向前傾了傾身子。但是唐曉芙沒有喊他的名字,而是從光影中退了回去。

他并不知道,唐曉芙退回來,是為了叫仆從趕快將方鴻漸叫上來,他那樣在雨中淋著,讓她心疼。

世間的事,多是如此,所謂心有靈犀,不過是感情濃郁時的一種默契。而一旦有了距離,便只會錯過。

方鴻漸看著唐曉芙退回到暗影中,他仿佛在一瞬間被大雨的涼驚醒。轉過身,抖了抖身上的雨水,黯然離去。

成年以后,有多年時間,我在外地生活。每有閑暇,便會復習電視劇版的《圍城》,每一次都會被大雨淋濕的方鴻漸打動。

這并不是一段多么高明和香艷的敘事,然而,這段描述,準確且寬闊。錢鐘書不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但是,他將一個有著不潔背景的男人的多情和委屈寫得溫和,且飽滿。

所謂的孤獨感,不過是錯過,或者傷懷。

失意、孤獨感,這樣的片段在文學作品中比比皆是。然而,可以內化成讀者個人情緒的作品并不多。大多數孤獨都是他者的孤獨,隔著數千公里的距離,失真、疏遠,或是高尚得讓普通閱讀者自卑。

方鴻漸的孤獨粗糙,自作自受,既讓人覺得疼惜,又讓人覺得活該。仿佛在評論方鴻漸的孤獨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留著一個私心。那便是,不忍心將方鴻漸一棍子打死,因為他身上有著所有不甘于平庸卻又滿身謬誤的人的共性。

孤獨本身也是人性中最為共性的東西。也就是說,世間的人,孤獨各有各的不同,而寂寞是相似的。

心情不舒適的時候,我會想念方鴻漸的那場大雨。覺得,聽聽那雨聲,內心里堅硬的東西漸漸松弛,軟化?;蛘咭彩墙饷摰囊环N方式。

有時會比較人與人之間孤獨的區別。自然,我會想到張愛玲。

那冊《異鄉記》想必看到的人并不多,其實,當當網原來一直有售。全書不到四萬字,或者我再大度一些,頂多有四萬余字。

那是一冊張愛玲關于孤獨的展覽館。

張愛玲是我喜歡的女作家之一,她一生繁華落盡,前半生轟轟烈烈,后半生差不多與疾病作斗爭,孤獨始終伴隨著她。

然而,在《異鄉記》中的張愛玲是最為孤獨的。因為,這本書里她化了妝,化了名字,坐火車,轉道反復,過杭州,抵諸暨。然而,卻撲了空。因為,胡蘭成和斯家的寡婦范秀美女士好上了,兩個人私奔到了溫州。

張愛玲呢,又轉折到了溫州,終是見到了胡蘭成,一路上風塵仆仆,迎來的卻是胡蘭成的背叛。張愛玲多聰明啊,一眼便看穿了胡蘭成的新歡。

她在給胡蘭成的分手信中,這樣寫她的孤獨:“那天船將開時,你回岸上去了,我一人雨中撐傘在船舷邊,對著滔滔黃浪佇立涕泣久之?!弊詈?,張愛玲想要徹底離開胡蘭成,將她剛剛收入的兩筆電影版權三十萬元,一次給了胡蘭成,并說:“倘使我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p>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故事,版本頗多,不論是電影還是傳記作品。然而,于我來說,張愛玲在《異鄉記》一書中敘述的孤獨感一直感動著我。千里尋夫,然后,她尚不知道,等待著她的,將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正因為,她不知道,所以,她還滿懷著歡喜,而這歡喜藏滿了孤獨。她越是期待,那孤獨感,便越強烈。

果然,孤獨和一場雨有關系,她在信中說,一個人撐著傘在船上發呆,好在,她說過了,不至于尋短見。

而方鴻漸兄便沒有傘來遮擋,所以,相比較而言,有傘,孤獨感雖然強烈,但總會讓身體能躲避一些塵世的苦楚。

人到中年,想想便覺得失去了孤獨的資格。衣食不缺,甚至孩子還會消耗掉我們剩余不多的時間。哪有空隙談論孤獨。

然而,孤獨藏在觸手可及的事物里,茶水里有孤獨,樓梯間里陌生的面孔上寫著孤獨,紅綠燈前闖紅燈的人是孤獨的。甚至,下午時,我路過一個診所,那個邊打針邊哭泣的孩子,也是孤獨的。

好在,坐下來,關上門,我可以敲一段文字。每一個字,都是解藥,當然,每一個字也有可能都蘸著毒藥?;钪?,便是中毒與解毒的過程。而在這樣一個物質決定一切排序的時代,孤獨的人,的確,是可恥的。

晚歸,文學院隔壁的院子里有諸多白楊樹。風吹來時,楊樹的葉片發出唰唰的聲音??梢月牭靡婏L的方向。是秋天了,白楊樹的葉子漸少,風不時會卷下一片葉子,有時候剛好落在我的車上,或者是眼前。夜色已深,我看不清那葉片上有什么樣的紋理。一棵樹能給我們的東西不多,不過是盛夏的陰涼,秋天的落葉,又或者是三兩聲鳥鳴。

而風聲是白楊樹給我的最深刻的印象。它是在演講嗎?我靜靜地立在那樹下,聽了一會兒,白楊樹關心什么呢,它的愛好是什么?它最失落的時候會做出什么樣的事情呢?去年冬天的時候,它樹干上的裂紋是它的表情嗎?

葉片與葉片之間的關系,通過風建立起來。它們相互撫摸,又或者相互拋棄。風是楊樹的制度嗎?風讓它們向右邊走,它們便要守著規矩。

我猜不出,那天晚上,楊樹葉子熱烈的響聲傳達了什么。我站在那里很長時間,聽到了墻角蟲子鳴叫的聲音,在風聲中一片葉子跌落在地上的聲音,以及楊樹在風中舞動時的聲音。

它們如此熱烈地活著,它們如此有表達的欲望。而可惜的是,很多時候,并沒有人聽到它們。那天晚上,我回家晚了一些。家人們不知道,我站在楊樹下面,聽了它們很長時間。

十多年前,我曾在政三街的一家雜志社工作過一陣子。正是盛夏的時候,從花園路騎著自行車左拐,一進入政三街,便立即覺得季節變了。兩邊的法國梧桐,將整條街道遮蔽,陰涼極了。那條小路的美好,讓我離開那家雜志多年,還常想去走一走。

路邊有一家賣煎餅卷菜的小夫妻。兩個人供應街邊諸多單位的早餐,他們每天早晨賣出多少張煎餅,我不知道。但是,我每天都要看他們夫妻二人的表演。男的攤開煎餅,放入土豆絲、綠豆芽、青椒碎以及黃豆醬。女的撐好了塑料袋,將卷好了的煎餅反手一拿,遞給顧客的同時,錢也順手接了。

那時候,沒有支付寶和微信,必須找零錢,那女的找錢的速度極快。一只手戴著一次性手套,另一只手騰出來找錢。男的性子急,有時候女的找錢慢了,男的會嫌棄,嘟囔一句什么,女的用手輕輕蹭一下男的,鼻子里哼一聲,既不是厭煩,也不是撒嬌,仿佛是一種秘密的聯絡方式。那男的便會笑一聲,繼續干活。

一張煎餅卷菜,如果不加雞蛋,一元錢,一杯豆漿五毛錢。這是2003年前后的價格。那對夫妻互相配合的樣子,女性待人說話的輕婉,以及看向自己男人的深情,都是我們喜歡買他們夫妻食物的理由。

轉眼便過去了十多年,想來,那對年輕的夫妻,應該做了更大的事業,掙了更多的錢,又或者是開了更大的店。然而,他們的青春期,就那樣定格在我的印象里。男的干活勤勉,女的姿勢溫順。兩個人活在相互關注的努力中,就像街道邊兩棵在風中搖擺的樹一樣。他們的熱烈都體現在,在干活的時候,是專注的,是想借助于他們所做的事情,來表達自己。而作為一個路人,我們吃了他們做的食物,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他們的態度,便覺得是美好的。

前幾日,和友人去鄉下走了走。從一個村莊里出來,路邊一個院子外面,幾株扁豆開著濃郁的花。那花朵太艷麗了,開在鄉間的小路邊上,像一曲深情的歌聲。

這樣偏僻的村莊,這樣豐碩的開放,便有了一種孤獨感。兩位女士下車和鮮花合影,我透過車窗看這些花,覺得看到了花的心事。我深信每一朵花的前世都是一個有故事的女人,它們在光里在風里?;☉搶儆谝粋€更為秘密的空間,花差不多是對養育它的主人的注釋。

離開這幾株扁豆花,我想,這些扁豆的主人,應該是丈夫外出打工的寂寞女人。她們就像這幾株扁豆一樣,就在無邊而龐大的夜色里居住。那么多的時間,那么多的孤獨,無從打發,不如就開幾朵艷麗的花,好讓這世間的光、蜜蜂以及鳥叫聲,來打量一下。

說到底,所有的熱烈,背后都是更深的孤獨。那些在夜色中被風吹得唰唰響的白楊樹,那一對從酷暑到寒冬都忙碌不停的夫妻,以及我們在鄉間偶遇的幾株扁豆。他們的熱烈是他們的說明書,而我們只是剛好路過他們的人。如果我們發現的,是他們的孤獨,他們就會更加孤獨。如果我們發現的,是他們的幸福,那么,他們便會更加幸福。

世間的事,大多是相似的,只有孤獨的人,才會發現孤獨。同樣,也只有幸福的人,才會看到幸福。

【責任編輯】王雪茜

趙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學院專業作家。已出版長篇小說《六十七個詞》《女導游》等六部,散文隨筆集《小閑事:戀愛中的魯迅》《一碗面里的鄉愁》等多部,有作品獲杜甫文學獎、華語青年作家獎。

猜你喜歡
胡蘭成方鴻漸張愛玲
九月雨
巨嬰,方鴻漸的真實面目
年少莫學方鴻漸
淺談《圍城》中方鴻漸的圍城人生
胡蘭成與范秀美:幸福的黃手絹
淺談《圍城》中方鴻漸的圍城人生
夢里夢外——評張愛玲《天才夢》
胡蘭成的女克星
張愛玲在路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