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教協同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2024-01-31 15:11陳瀅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醫教教育領域協同

陳瀅

“醫教結合”概念最早起源于特殊教育。在特教領域,醫學和教育結合的模式已經成為推進工作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醫教結合逐漸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領域。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的《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提到,及早發現學生嚴重心理健康問題,網上網下監測預警學生自傷或傷人等危險行為,暢通預防轉介干預就醫通道,及時轉介、診斷、治療。

隨著醫教結合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進一步深入,各地在具體工作中推動建立醫教結合協同機制,開展精神衛生醫療機構與心理中心的結對共建?!敖Y合”似乎是簡單的對接,而“協同”更體現在具體的工作目標和內容上,以及醫教雙方互相支持、形成合力的人文力量方面。

目前,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以下簡稱“ADHD”)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難點問題,其最有效的干預方式是綜合干預。具體而言,ADHD學生接受了醫院的行為訓練,達到較好的效果回到學校后,若教師不能理解和有力支持他們,醫院的訓練效果將難以維持和鞏固。此時,醫教協同應該是合力向家長宣傳不諱疾忌醫、及時診治的同時,讓教師理解并接納這類學生,將訓練技能遷移到真實的教育情境中,配合醫院強化良好的行為,這比單純的醫院干預效果更好。

醫教協同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形成一些普適性的方法。首先,學校領導和教師要轉變觀念,幫助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提升共同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信心。其次,學校整體形成工作團隊和工作機制,提供各類支持和保障。如導師聯動機制,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提供連貫性的支持和幫助;家校醫聯動機制,三方即時溝通學生的情況,針對心理健康問題康復后復學的學生,在家庭系統、教育場域中一以貫之地塑造學生的良好行為,形成穩定的表現,促進這部分學生的健康發展。最后,學校需要有切實落地的高質量項目作為抓手,如本土化的針對相應心理問題的綜合干預項目。

醫教雙方只有積極協同,有共同的目標和愿景,有實質的項目內容支撐,有切實可行的推進機制保障,才能共同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幸福成長。

猜你喜歡
醫教教育領域協同
草魚養殖難,“錢”途何在?老漁醫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盤”,走上高效路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基于醫教協同雙主體的人才培養策略探索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3D顯示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成功運行的三大機制
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初步認識
協同進化
醫教結合背景下腦癱兒童康復管理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