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區老年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2024-02-02 08:32楊超王晶唐桂林高漢青王斌
結核與肺部疾病雜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住址通州區知曉率

楊超 王晶 唐桂林 高漢青 王斌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是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老年人群是肺結核的高發人群,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肺結核患者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2],老年人群已成為我國結核病防控的重點人群,防控形勢十分嚴峻。早期發現并及時診斷和規范治療結核病患者是控制結核病的關鍵,目前我國主要通過被動方式發現病例[3],無法達到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的效果。不同地區研究結果顯示,就診延遲及影響因素在不同地區和人群中的差異很大[4-9]。筆者通過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區老年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現狀及影響因素,為今后有效減少老年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提供科學依據。

資料和方法

一、資料來源

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子系統“結核病信息管理系統”按現住址導出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區登記管理的963例老年肺結核患者病案數據,包括性別、年齡、職業、患者來源、病原學結果、治療分類、合并癥、現住址、戶籍地址、癥狀出現日期、首次就診日期和登記年度等相關信息。

二、相關定義

1.老年人群:60歲及以上人群,分為低齡(60~69歲)、中齡(70~79歲)、高齡(≥80歲)[6]。

2.就診延遲:患者從出現肺結核主要癥狀至首次就診于綜合醫療機構的時間間隔>2周[10]。

3.就診時間:患者從出現肺結核主要癥狀至首次就診于綜合醫療機構的時間間隔(d)。

4.診斷標準:根據2017年頒布的最新肺結核診斷標準[11],為保持研究前后的一致性,本研究將結核性胸膜炎納入肺結核進行統計。

三、統計學處理

結 果

一、患者基本特征

963例老年活動性肺結核患者中,男性664例,女性299例,男女比例為2.22∶1。年齡在60~91歲之間,年齡中位數(四分位數)為 70(64,77)歲,以低齡為主,占48.81%(470/963)。戶籍以本地為主,占66.67%(642/963)。職業以農民為主,占58.15%(560/963)?;颊邅碓匆员粍影l現為主,占90.24%(869/963)??傮w病原學陽性率為53.27%(513/963)。非城區的患者[54.10%(521/963)]多于城區患者[45.90%(442/963)]。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

二、就診延遲的變化趨勢

表2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區不同性別和年齡的老年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情況

三、就診延遲的影響因素分析

不同職業、治療分類、合并肺外結核、登記年度和現住址的就診延遲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離退休患者的就診延遲率明顯低于農民;初治患者的就診延遲率明顯低于復治;合并肺外結核患者的就診延遲率明顯高于未合并肺外結核的患者;2016—2019年登記的患者就診延遲率明顯高于2020—2022年登記的患者;城區患者就診延遲率明顯低于非城區患者。見表3。

表3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區老年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的單因素分析

以老年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與否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為自變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影響因素分析,變量賦值見表4。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登記年度和現住址為老年患者就診延遲的影響因素。登記年度在2020—2022年為就診延遲的保護因素(OR=0.667,95%CI:0.508~0.876),非城區居住為就診延遲的危險因素(OR=1.368,95%CI:1.037~1.804)。見表5。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中各變量賦值情況

表5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區老年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討 論

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問題嚴重影響其早期診斷與治療,日趨成為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問題[12]。本研究發現,老年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中位數(四分位數)為5(0,32) d,低于青海省(22 d)[13]、陜西省漢中市(26 d)[14],原因可能與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經濟水平、社會習俗、文化程度等差異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就診延遲率為40.08%,低于廣東省(74.30%)[6]、陜西省漢中市(68.63%)[14],但仍需引起重視。存在就診延遲的原因一方面可能與人群結核病核心知識知曉率低有關,患者對出現肺結核可疑癥狀警惕性不夠,加之老年肺結核癥狀不典型,易被其他疾病掩蓋,未能及時就醫。另一方面,患者以被動方式發現為主,增加了患者就診延遲的風險[10]。也可能與老年患者經濟困難、缺乏醫療保險[15]等有關。對此,可在原有基礎上擴大免費政策,加強老年人群的結核病主動篩查工作,同時對老年人群開展相關的健康宣傳,提高結核病核心知識知曉率,增強主動就診意識,從而有效降低就診延遲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患者就診延遲率總體呈先升后降的趨勢,與本區其他患者的變化趨勢[16]一致,與關福源等[6]研究結果不一致。就診延遲率呈下降趨勢可能與本區在結核病防控措施上的深入推進有關,如加大每年對全區醫療機構的醫生進行至少1次培訓,提高可疑肺結核患者的識別能力,推行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區醫療機構和鄉鎮、街道、村共同參與的結核病健康宣傳措施等。也可能與近年來部分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胸部CT等新設備有關。但暫不能明確是否與通州區人口老齡化水平、人口比例變化和結核病核心知識知曉率變化情況有關[17],未來將開展專項研究。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就診延遲與患者的登記年度和現住址有關,與多地研究不一致[13-14],可能與不同地區的經濟水平、社會習俗、醫療服務可及性、結核病核心知識知曉率等差異有關。登記年度在2020—2022年為就診延遲的保護因素,與楊超等[18]研究結論一致,可能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期間患者擔心發生肺部感染,在進行胸部CT等檢查時發現了更多輕癥或無癥狀者,從而縮短了就診延遲時間?,F住址在非城區為就診延遲的危險因素,可能是農村地區老年人群文化程度低,諱疾忌醫或不愿麻煩親屬等精神心理負擔更重,或因經濟負擔推遲就診等,也可能與就醫的可及性有關[13,19]。

綜上所述,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區老年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率處于全國較低水平,并且隨時間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就診延遲與患者的登記年度和現住址有關。今后需要加強老年人群結核病的主動篩查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結核病核心知識知曉率,降低就診延遲率,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高本區老年結核病防控工作水平。

本研究是近期首次對北京市通州區老年肺結核患者就診延遲情況進行分析,尚存在一些不足。因采用監測數據進行回顧性分析,未能涵蓋患者的人均收入、文化程度、衛生服務可及性、有無醫療保險、家庭受重視程度等因素,故不能反映影響就診延遲的所有因素。今后應進一步開展前瞻性研究,納入更多維度的影響因素。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楊超和王晶:整理數據、統計分析、論文撰寫和修改;王斌:采集數據和整理數據;唐桂林和高漢青:支持性貢獻

猜你喜歡
住址通州區知曉率
產改進行時——通州區總工會打造全覆蓋分層次的三級培訓體系
螢火蟲
社區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關知識知曉率的調查
對 岸(外一章)
對 岸(外一章)
2018年北京市通州區居民吸煙現況調查
乞丐
北京市通州區空氣污染與醫院門診量關系初探
提高糖尿病患者飲食健康教育知曉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曉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