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疑者測試(下)

2024-02-19 11:39孔欣偉
文學港 2024年2期
關鍵詞:亞伯拉罕上帝意義

孔欣偉

每一個人都保持著沉默,除了隱約可聞的呼吸聲,房間里異常寧靜。第一個有所行動的是麥克斯韋先生,他走過來,向懷疑者微微鞠躬,以示敬意。麥克斯韋先生身材高大挺拔,氣度儒雅,眼眶潤濕,應該是無法控制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感動。他摘下胸前的徽章,交到懷疑者的手里,然后說道:“能一起探索這個世界的規律是我的榮幸。多謝你幫我理解了這個世界存在的意義?!彪S著說出這句話,麥克斯韋先生的身體開始慢慢虛化,直到完全消失。一個人一旦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意義,他就會從這個虛擬世界中離去。

麥克斯韋先生消失之后,伽利略、拉格朗日、玻爾、薛定諤、海森堡、費曼等人,一個個也依次走來,摘下了自己的徽章,放在懷疑者的手中。每一個人在消失之前,都會鄭重地道謝:“多謝你幫我理解了世界存在的意義?!?/p>

直到最后,只剩下愛因斯坦和懷疑者兩個人。愛因斯坦看著懷疑者依然實在,毫無虛化跡象的身體,問道:“你是怎么想的呢?難道你不覺得你的、也是我們的萬有理論,它解釋了世界如何存在,也解釋了世界為何存在?而且它又具有如此無與倫比的美,在我看來它是真與美的完美結晶,是世界唯一可能的意義?!?/p>

懷疑者沒有立刻回答,愛因斯坦也未加催促。在這些研究萬有理論的日子里,懷疑者一直努力去發現那個可以解釋世界如何存在,也能夠解釋世界為何存在的物理理論,他相信這個理論可以讓每一個可以理性思考的生命理解世界存在的意義。但是當這樣一個理論出現在他的面前,當他看到許多令他深深敬仰的智者通過它理解了世界存在的意義,懷疑者卻開始感到恐懼。一陣難以壓抑的空虛在他心里慢慢滋生。

懷疑者一邊想一邊說道:“它確實很美,它的美讓人心生敬仰,但也令人感到恐懼。它包含著一切的奧秘,在其中有天國開啟,萬有各安其位,完美無暇;但在其中也有深淵打開,萬有各安其位,我的存在只是一粒塵埃,沒有愛恨,沒有自我,沒有靈魂。在找到它之前,我的存在是為了找到它;在找到它之后,我的存在又是為了什么?萬有理論解釋了一切,卻消滅了我的自由意志。在它之中我不再存在。它也許是一切的意義,但并不是我的意義。找到了它,我反而感覺到更深的空虛?!?/p>

聽到這里,愛因斯坦的臉上浮現出他最有名的調皮笑容:“恭喜你通過了第二個懷疑者測試?!?/p>

愛因斯坦的身軀開始虛化,笑容也變得模糊,模糊中卻更顯神秘。光線逐漸暗淡,愛因斯坦的身影慢慢消失。

黑暗里又一次只剩下懷疑者一個人。

信仰是人類最高的激情。

(克爾凱郭爾)

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這三種唯一神教被稱為亞伯拉罕諸教,因為他們都緣起于同一個先祖——偉大的亞伯拉罕。而現在,亞伯拉罕就坐在篝火邊,身上披著一件羊皮襖,瞇著雙眼似乎在假寐。

懷疑者和幾個行商也圍繞篝火坐著。他正好和亞伯拉罕遙遙相對,透過半人多高的篝火看過去,可以清晰地看到亞伯拉罕面龐上刻滿了皺紋。從愛因斯坦那里進入這片沙漠,懷疑者首先碰到了克爾凱郭爾先生,在炎熱的沙漠中他依然一身十九世紀中葉丹麥紳士的打扮,有些駝背,走路稍顯不穩,應該是因為跛足的緣故。

當時懷疑者還沒從萬有理論中完全脫離出來,遇到了存在主義的鼻祖,卻依然想問有關自然規律的問題:“尊敬的克爾凱郭爾先生,您信仰上帝與個人,說過您的墓碑上只要刻‘個人’兩個字。但是‘個人’真的存在么?‘個人’不過是身體中所有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也必須遵守物理定律,一切都無法逃脫自然規律的束縛?!畟€人’不過是自然的一部分,哪里真有什么‘個人’呢?”

克爾凱郭爾聽了懷疑者長長的問題,露出一絲有些嘲諷意味的微笑:“當你把世界等同于你的外部世界,當你把自身也放置于這個外部世界之中,你作為‘個人’的存在就消失了,只剩下冷酷的自然規律。然而,如果你專注于自身的精神世界,‘個人’就會顯現,因為外部世界與精神世界截然不同。在外部世界中沒有善惡,只有自然;在精神世界中,既有自然,也有善惡,個人的信仰是善惡永恒的標準?!?/p>

然后克爾凱郭爾說了一段懷疑者以前讀到過,但沒有理解的話:“有一個古老的警句,它來自外部世界:‘只有勞作者才能得到面包?!婀值氖?,這個警句并不適用于它來自的世界;因為外部世界受制于不完美的法則,面包會被給予不勞作的人,而睡覺的人比勞作的人獲得了更多的財富。在精神世界中,一切卻迥然不同。在這里,存在一個永恒的神圣秩序,它不同時滋潤義和不義;在這里,陽光不會同時照亮善與惡;在這里,只有勞作者才能得到面包,只有處于焦慮中的人才能找到平靜,只有下到地獄之中才能拯救自己最愛的人?!?/p>

懷疑者若有所悟,但依然充滿困惑:“精神世界難道可以擺脫自然規律的束縛?我希望我的精神是完全自由的,但是很多現象令我無法相信我有著任何的自由。即使是在精神的領域,也都是大腦的物理運動在背后起著作用,又有什么真的屬于精神世界呢?”

克爾凱郭爾聽到懷疑者的質疑,反而有些開心:“你的疑問中有著一個關鍵,你說你無法相信你有著任何的自由。相信并不基于理性,理性總需要一個基礎作為邏輯推理的開始。應該相信哪一個基礎,理性無法告訴我們,那是我們自己必須做出的選擇。從外部世界到精神世界,需要的就是確定無疑地選擇去相信,我稱它為信仰之躍?!?/p>

懷疑者讀過克爾凱郭爾關于信仰之躍的文字:“但是一個人如何才能做出信仰之躍呢?如果已經有很多人做出了信仰之躍,為何沒有留下具體的步驟,讓大家可以照著去做呢?”

“信仰之躍沒有任何捷徑,每個人都要自己走這段路,遇到自己的溝壑,做出自己的飛躍。我是一個異常悲觀、極度自我的人,但是亞伯拉罕幫助我完成了信仰之躍。我在心里不知多少次和他一起前往摩利亞山,和他一起舉起利刃,和他一起疑惑,一起傷心,最終才能和他一起信仰?!?/p>

“但是,上帝如何可能是意義問題的最終解答?”懷疑者不解地問道,“上帝是一個男性的神,一個白種人的神,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的造物主,祂用男性的肋骨創造女性,連同性戀都無法包容,又怎么可能為所有的思考者提供生命的意義?上帝只是人類傳統的產物,祂的歷史局限性難道不是很明顯么?”

克爾凱郭爾的臉上依然是那種平和但有些高傲的微笑:“在開始的時候,耶和華只是猶太人一族的神,直到耶穌才把它擴展到其他種族。猶太人感受到了上帝,但他們只能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看,看到的是一個扭曲了的神。每個人講述的神都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自身的缺陷?;浇痰纳?,東正教的神,任何民族的神,任何文明的神,過去的神,現在的神,未來的神,皆是如此。我感受到的神也完全一樣,肯定會反映出我的缺陷。因此,每一個人、每一個思考者都要自己去感受,只有一個人自己感受到的神,才能解決這個人對生命獨特的困惑。神無所不在,無比仁慈,他會向每一個思考者顯現自身?!?/p>

“那我應該如何做呢?向耶和華虔誠地祈禱,請他慈悲地拯救我么?”懷疑者的語氣中開始有些譏諷。他很尊重甚至喜愛克爾凱郭爾,但對于亞伯拉罕和他的上帝可沒有絲毫好感。這個耶和華在要亞伯拉罕獻祭以撒之前,還做過一件令人非常無法接受的事。

亞伯拉罕八十五歲還沒有兒女,他的妻子撒拉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于是她把自己的使女夏甲給了亞伯拉罕為妾。夏甲生下亞伯拉罕的第一個兒子——以實瑪利。亞伯拉罕一百歲的時候,撒拉為他生下了嫡子以撒。上帝和亞伯拉罕立約,許諾以撒的后裔會成為大國。有了以撒之后,撒拉要求亞伯拉罕把他的庶子以實瑪利和他的母親夏甲一起趕走。亞伯拉罕為此而感到憂愁,于是向上帝禱告,上帝決定要亞伯拉罕遵照撒拉的指示去做,于是亞伯拉罕只為這對可憐的母子留下一袋干糧和一皮囊水,就把他們遺棄在了別示巴的曠野。夏甲和以實瑪利在荒原中迷了路,皮囊的水也喝完了,正當她驚慌無助的時候,天使鼓勵她繼續前進,重申上帝對她和以實瑪利的祝福,以實瑪利的后裔也必定成為大國。

上帝在這里表現得如同一個典型的東方傳統男性,因為沒有后裔而納妾,因為妻妾矛盾而拋棄庶子和他的母親,并給予功利性的補償 ——“你兒子以實瑪利的后裔必定成為大國”。難道這種功利性的補償可以彌補感情上的傷害?如果上帝代表的是愛,如何會鼓勵亞伯拉罕做出如此絕情無愛的事,然后認為一個功利性的許諾就可以補償愛的損失?

懷疑者把心里的想法一五一十說了出來,并為褻瀆了對方的信仰,表達了誠摯的歉意??藸杽P郭爾絲毫沒有介意,反而說:“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容褻瀆的價值,但我們的世界中確實有著超越一切無法理解的存在。我希望你暫時不要對上帝做出最終的決斷,你還沒有看到上帝,如何可以僅憑揣度就判定上帝是怎么樣的存在呢?我希望你可以和亞伯拉罕一道前往摩利亞山,在那里上帝將會顯現自身。你要先親眼看到上帝,然后再決定祂是否值得被信仰?!?/p>

懷疑者覺得這個測試實在太簡單,他根本不可能相信亞伯拉罕的上帝是所有人生命的意義。他讀圣經的時候,就不喜歡舊約里暴虐的耶和華,而更加偏愛新約里的基督。在懷疑者接觸過的所有宗教信仰中,禪宗才是最吸引他的一個。

“為何會用亞伯拉罕的上帝來作為懷疑者測試呢?相比之下,禪宗的領悟應該更容易說服我吧。如果我可以在一間禪寺中和古往今來已經頓悟的禪宗大德們一起修行,一道勞作,我應該會有很大的機會頓悟?!睉岩烧呷绱讼氲?。

無論心里如何想,懷疑者還是接受了克爾凱郭爾的建議。很多懷疑者崇敬的人——例如克爾凱郭爾、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帕斯卡爾、薇依——都從基督教之中獲得了生命的意義。懷疑者雖然無法信仰上帝,但他尊重每一個有著真正信仰的人。

克爾凱郭爾告訴懷疑者,亞伯拉罕和以撒正在離此地不遠的一個綠洲歇息,他拜托了一名埃及行商帶著懷疑者前去。這位行商是亞伯拉罕的老友,可以幫助說服亞伯拉罕,允許懷疑者和他們一道前往摩利亞山。

兩人到了綠洲,埃及行商把懷疑者介紹給亞伯拉罕,說這個人也要去摩利亞山,能否一道同行。亞伯拉罕說他很愿意帶懷疑者上路,但他的兒子以撒身體有些不舒服,還要在綠洲多休息幾日。懷疑者自然也不著急,說可以等幾天再一起上路。

綠洲中經常有行商來來往往,入夜之后大家就聚在篝火邊飲酒聊天。亞伯拉罕每晚也會加入聽別人的故事,但他總是一言不發,維系著絕對的靜默。今晚以撒很早就困了,趴在亞伯拉罕的懷里睡了過去,被抱回了帳篷。有一個新來的行商看他們走了,問大家道:“聽說亞伯拉罕一百歲才生了以撒,這真的是他親生的么?”

一個本地的牧羊人說:“生以撒的時候,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也九十歲了。以撒的出生是個神跡,不能依據常理去懷疑。我本來根本不信耶和華,現在再也不敢輕易褻瀆亞伯拉罕的上帝?!?/p>

另一個亞速來的行商有點醉了,大聲說道:“如果亞伯拉罕的耶和華真是萬能的神,為什么不用他的神力讓我們都相信他呢?何必又要考驗這個,又要懲罰那個,簡直像是一個沒有自信的君主考驗臣民對他的忠誠。我如果可以心想事成,也許不能讓一切變得盡善盡美,但肯定可以讓這個糟糕的世界變得更好一些,難道耶和華還不如我么?”

自從有人開始信仰絕對唯一的神,就產生了這樣的責難。絕對唯一的神必然是萬能的,因為如果存在著任何一件神無法做到的事,在這件事上就可能會有超越祂的存在,祂就不再是絕對唯一的神。然而,如果神是萬能的,祂為何會讓世界處于一個不完美的狀態?每個人對世界的不完美都有著直接的感受,絕大部分人還會認為只要自己擁有更大的能力,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改變這個世界。要么神不是萬能的,這已經是在祂能力范圍內最好的世界,要么神不是至善的,祂可以但不愿把世界變得更好。這種對萬能上帝的質疑,懷疑者也產生過。但是今天又一次聽到這個問題,卻讓懷疑者看到了一個新的視角——如果這樣的困惑如此容易產生,亞伯拉罕在他一百多年的生命中,應該也想到過。他如何面對這個困惑?他難道如此盲目,看不到這個世界的種種不幸與苦難?

三天之后,亞伯拉罕帶著以撒離開了綠洲,繼續前往摩利亞山。懷疑者也與他們同行。七日后抵達摩利亞山的時候,天色已晚。亞伯拉罕決定在山腳過一夜,明天再上山依照上帝的旨意獻祭以撒。

一路行來,懷疑者喜歡上了可愛的以撒,想到以撒明天的經歷,就會心如刀絞。懷疑者知道天使會在最后一刻制止亞伯拉罕,以撒并不會有生命的危險。但當以撒看到父親舉起的刀,當以撒知道上帝要求父親獻祭自己,而父親也準備把他犧牲,以撒幼小的心靈會受到怎樣的傷害呢?以撒是否還能愛他的父親,愛他父親堅信的耶和華?懷疑者覺得,如果是自己,愛肯定會湮滅,余下的只是敬畏。

懷疑者一直在想自己如何可以幫助以撒。亞伯拉罕的信仰毫無被撼動的可能,無論如何做,都不可能讓他違背上帝的旨意。懷疑者想過帶以撒離開,但是綁架一個孩子離開他的父母,不是對他更大的傷害么?思來想去,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來代替亞伯拉罕,到山上用以撒做燔祭。這樣以撒便只會恨他,不會喪失對父親和上帝的愛。

可惜亞伯拉罕總是和以撒在一起,懷疑者一路都沒有機會。這一晚懷疑者假裝睡著,想等亞伯拉罕睡去之后,好偷走以撒。沒想到亞伯拉罕也一夜未眠,只是默默坐在床邊,看著以撒熟睡后純凈如同天使的容顏。

到了啟明星剛剛出現在東方,離日出還有兩三個小時的時候,亞伯拉罕出了帳篷,去遠處的溪流取水,準備早上為以撒清潔沐浴。懷疑者趁亞伯拉罕走出去的時候,叫醒了以撒,騙他說他的父親去獵取燔祭用的羊羔,讓他們兩個背了柴,帶著火與刀,上山去尋找。

以撒和懷疑者已經非常熟悉,不疑有他,兩人同行上山。到了山頂,舉目望去,近處是光禿禿的荒原,荒原的那邊是一片灌木林。

懷疑者開始搭建祭壇,以撒在邊上幫忙,不時按照父親的教導,指點祭壇該如何修筑。搭好祭壇,懷疑者讓以撒把柴放在上面,然后他捆綁了以撒,把以撒放在柴上,伸手拿刀,作勢要殺以撒,然而耶和華的使者卻未曾出現。以撒哀怨地望著懷疑者,臉上的淚珠中反射出懷疑者無奈的臉。

懷疑者知道自己下不了手,但不真的動手,天使就不用阻止。亞伯拉罕很快就會尋來,還是要等他親自下手去殺以撒,天使才會出面。懷疑者長長嘆了一口氣,對著遠方的天空說道:“無情的耶和華,為何你非要毀掉這個無辜孩童純凈的充滿了愛的靈魂?”

此時太陽已經開始升起,遠處的朝霞如同一片無涯的山火。懷疑者心里想道,我從未見過如此熾烈的朝霞,它把那片灌木林渲染得仿佛燃燒中的火焰。當他細細看去,卻發現自己錯了,那片灌木林真的在燃燒,但那火焰寂靜無煙,遠遠地也感受不到任何熱度,讓它仿佛只有火焰的身體,卻沒有火焰的靈魂,因此懷疑者才把它誤認為朝霞。

火焰越燒越高,向著天空升騰起來,形成了一個巨大無比的面孔,發出了令人敬畏的聲音:“你是什么人?妄圖用你渺小的智慧測度上帝。你可知道未來?你可知道哪一張蛛網承載著恒河沙數的生命?你可知道哪一滴眼淚將會淹沒蒼鷹銳眼也望不盡的土地?

“你是什么人?妄圖用你渺小的能力測度上帝。你能否感受自己感覺之外的感覺?你能否體驗它們如同體驗自己的感受?你是否感受過蝙蝠的憂傷?或者體驗過陌生人的快樂?夏天陽光里的一棵樹,你能否聽懂它枝葉飄動中所訴說的情緒?

“你是什么人?妄圖用你渺小的善惡測度上帝。你可知道絕對是什么?什么是絕對的善,什么是絕對的惡?你可知道億萬年之后,當太陽熄滅之時,人類將如何裁決善惡?你可知道時間也終將干涸,那時善惡的標準將會有如何巨大的改變?

“我是開始,我是終結,我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存在。以你的一切信我愛我,我必賦予你的存在以意義。不要用你渺小的存在來測度我,用有限來測度無限,只會得到荒謬的懷疑?!?/p>

懷疑者的心靈隨著這些話語顫栗。他知道自己不是被這些話語的含義所打動,類似的話語他早就讀到過,那時的他并不覺得它們有著如此震撼的力量。令懷疑者顫栗的是眼前這個存在——當你真正面對一個超越你的存在,你才會懂得什么叫做渺小,什么叫做局限。

懷疑者不禁想到:“我確實不該妄自揣測超越我的存在,這樣的存在可以引導我,讓我感受到我無法理解的意義。也許我耗盡一生也無法理解的東西,對他來說卻和一加一等于二那樣簡單?!庇谑菓岩烧邔χh處的火焰面龐說:“請指引我,讓我理解我存在的意義?!?/p>

那個火焰面龐微微笑了一下,似乎在安撫懷疑者不要驚懼。然后他的目光化成兩道火河,向著懷疑者流淌過來。兩道火焰的洪流環繞著懷疑者,從他的雙眼流入,沿著鼻子、臉頰、嘴唇、咽喉、胸部、丹田、一直下到雙腳,然后又從下到上洗刷他的身體。神的火焰帶給他溫暖,令他凈化,使他不再困惑、不再焦慮、不再感到虛無。

這是神的恩典,來自上帝的愛。在它之中,懷疑者覺得自己被一切愛著,每一棵樹都為他生長,每一盞燈都為他點亮,每一粒塵沙都飽含著對他的愛意;在其中,他理解了克爾凱郭爾為何要離開蕾吉娜,也理解了亞伯拉罕為何要獻祭以撒;在其中,他不再有疑問,也不需要解答。

火焰之河往復流淌,讓懷疑者感到無窮的幸福,他不禁流下了眼淚。他向上帝祈求道:“至高無上的存在,為什么不用神圣的火焰去凈化這個世界,讓其中所有的存在都感受到我現在感受的幸福?!?/p>

火焰中的存在立刻給出了答復:“神圣的火焰只能在被揀選者的體內燃燒,只能讓善良的心感到溫暖。如果惡人也被拯救,那是對善良者的不公。只有被揀選的人方能感受到我的恩典?!?/p>

懷疑者心里想道:“原來我也是一個被揀選的人,是幸運的具有特權的人?!彼氲搅俗约河X得親近的佛教。佛陀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想要眾生都能脫離輪回之苦,但也不能渡無緣之人。他最喜歡的禪宗六祖慧能,在壇經里也有這樣的話:“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睉岩烧哂浀米约寒敃r讀到,心里就有些不舒服,現在才明白是為什么。無論是何種宗教,無論是神佛仙魔,都只能幫助某些人,而拋棄掉另外一些人。無論這些拋棄的標準是如何冠冕堂皇,他們都不愿幫助所有的思考者。上帝今天揀選了你,明天就可能拋棄你,其他種種超越人間的存在也都是如此,他們今日因你是你,伸手給你拯救,當明日的你不再是你,他們就離你而去。

想到這里,懷疑者身體里的神圣火焰開始慢慢熄滅,又回到了困惑與懷疑的狀態。他喃喃自語道:“對不起,我是一個不信者,我是一個惡人,我和神無緣,我愚鈍沒有大智慧,我無法愛神超過一切?!?/p>

隨著懷疑者低到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語音,從他雙眼進入的火焰之河慢慢干涸,那個龐大的火焰面龐也變得暗淡。灌木林中的大火漸漸熄滅,露出本來的青綠色。這場大火沒有燒焦任何一片樹葉,只留下幾縷青煙,慢慢彌散在天空,形成了一行字:“恭喜你通過了第三個懷疑者測試?!?/p>

然后,荒原陷入了一片幽暗的孤寂。

為了得到真正的自由我們需要為愛犧牲。

(塔可夫斯基)

花費了兩三分鐘,懷疑者的眼睛才適應了周圍的黑暗,看清了自己身在何處。

這是一個只有二十幾個座位的私人影院,屏幕卻很大,用的還是膠片放映機。懷疑者小時候的電影放映都是用這種放映機,它們轉動時會發出細微的噪聲。他對電影最初的記憶就充滿了這種獨特的旋轉聲。膠片放映機后來慢慢被取代,越來越少見,沒想到在這里又會再次遇到。

影院里只有一個觀眾,坐在中間特殊的位置上,面前是一個極大的控制臺,上面顯示著什么懷疑者這個角度看不清楚。從背后看,這人身材不高,但很結實,大概四十多歲。他全神貫注看著銀幕,根本沒注意到有人出現在他的身后。

銀幕上放映的是一個坐在陽臺上看書的女生。她的背影看起來很年輕,大概二十多歲。因為她沒有轉過身來,書被遮擋住,看不到在讀些什么。從陽臺看出去,近處有一棟高層公寓,陽光從一扇扇落地窗上反射出跳躍的光點。高層公寓樓下不遠的地方正有一列紅皮的火車載著貨物呼嘯駛過,再遠些的地方是一條大河。玻璃窗反射的陽光斑點和河面上粼粼的波光,一應一和,宛若呼吸;大河的水聲被火車行駛的噪聲壓過,無聲無息地流向遠方。

這樣過了大概三四分鐘,那個身材結實的男子在控制臺上按了按,把膠片放映機停了下來。男子歪了一下頭,露出了側臉,懷疑者認出那是他的偶像——著名導演塔可夫斯基。

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懷疑者曾經反復觀看,受益良多。在懷疑者沉迷于影像藝術的那幾年中,他曾經覺得只要能夠拍出一部可以和塔可夫斯基相媲美的電影,自己的人生就沒有虛度。然而,懷疑者從來沒有奢望過自己真的能夠做到。即使在夢里他也無法想象那樣一部電影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子,更別提把它完完整整地拍攝出來。

畫面固定在那個女生讀書的背影上。塔可夫斯基又做了些操作,另一臺膠片放映機開始播放。鏡頭從餐桌的特寫開始,過渡到一個狹窄的小巷。各色鵝卵石鋪就的路面,夕陽下拉長的樹影,一個身穿黑色運動背心牛仔短褲的少女走了過來,腳步異常輕快。她走到一間面包房門口的時候,店里的面包師傅剛剛烤出了一爐司康餅。司康餅又叫英式黃油小面包,剛剛出爐的時候,會散發出濃郁的黃油香氣。她被香氣吸引,停下了腳步,深深吸了一口氣,陶醉在司康餅的香甜之中。

背景里一個中年男子的低沉嗓音開始朗讀一首詩:

枝葉搖曳的間隔,

命運之石的味道,

夕陽西下瘦長的影子,

車輪背面揚起的雪,

世界污穢骯臟,

但依然無比美麗。

靜默里,她對我說:

所有在一切中,

死亡在生命里。

鏡頭從少女的背影拉起,季節從夏天到了冬天。一個青年女性穿著厚厚的雪青色羽絨服在等公車。路上積滿了雪,每輛車開過都會揚起一陣輕忽飄渺的雪塵,她覺得很美,越看越專心,連公車來了也沒有察覺。鏡頭再次變換,這次是春天,一個老婦人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拿著一杯茶,望著院子里一排高高的柏樹。傍晚的陽光透過枝葉搖曳的間隙,在庭院里映照出斑駁的光點。鏡頭慢慢拉近,老婦人臉上的皺紋清晰可見,但眼瞳中的神采依然如故,和那個身穿黑色運動背心的少女一模一樣。

看到這里,懷疑者被一種夾雜著感動的倦意淹沒,想要就此睡去。他每次觀看塔可夫斯基的電影都會睡著,這次也不例外,只是這次他非常舍不得閉上眼睛。以前看塔可夫斯基,困倦了他可以隨性地享受甜蜜的睡眠,醒來還可以從睡著的地方繼續看,沒有絲毫損失。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就那么區區幾部,他本就舍不得一下看完。但這次卻是塔可夫斯基正在剪輯的作品,它一瞬即逝,等自己睡醒,某些鏡頭可能已經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懷疑者努力抗拒著就此睡去的誘惑,聽著那些用俄語朗誦出來,不知如何被他理解成中文的詩句,還是進入了夢鄉。

當懷疑者醒來,銀幕上已經一片空白,放映機發出的輕微噪聲也停止了。塔可夫斯基坐在他左手的座位上,看到懷疑者醒了,饒有興趣地說道:“這里是你的第三個懷疑者測試。你睡得這么香甜,大概很容易就能通過了?!?/p>

竟然在塔可夫斯基面前看著他的電影睡著了,懷疑者心里很是慚愧,心想對方肯定會認為自己是個絲毫不懂電影的草包。但是又能如何解釋呢?難道可以這么說:“我最喜歡您的電影了,每次看我都會睡著,比任何安眠藥都更有用?!?/p>

懷疑者決定干脆換一個話題:“第三個懷疑者測試難道是和您一起剪輯電影么?”

塔可夫斯基說:“確實是剪輯電影,但不是和我一起,而是你自己去剪輯。這里有著數不清的電影膠片,里面記錄了千千萬萬人的一生。我心中的理想影片一直是:作者去拍攝數百萬公尺的膠片,有系統地追蹤、記錄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每一年的生活,然后從這些膠片中剪出兩千五百公尺,或者說一部一個半小時的電影。這里的膠片比我想象的還要豐富,我從中挑選了令我最感興趣的一個人,想要根據她的一生,剪輯出我心中夢寐以求的電影。你也可以任意選一個或幾個人的膠片作為素材,來剪輯你最喜歡的電影?!?/p>

懷疑者插嘴問道:“那個在陽臺讀書的女孩是不是您電影的主角?”

塔可夫斯基點了點頭。

懷疑者接著問:“我是否也可以選擇她作為我的主角?”

塔可夫斯基依然點了點頭:“當然沒問題。每個人只能看到被自己心靈允許看到的事物。你和我剪出的電影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兩部?!彼f到這里頓了一下,想了想才繼續說道:“不過我建議你不要觀看我篩選出的片段,而是自己把她一生的原始素材好好過一遍。雖然這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但我覺得那是值得的?!?/p>

之后的七年,懷疑者都在觀看膠片中度過。一個人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可以被快進,例如睡眠,例如一個人每天都重復的例行事務,還有每個人都難免要做的各種無聊瑣事。然而,這些普通的場景之中,偶爾也會有閃光動人的瞬間,懷疑者的工作就是把它們篩選出來。這種篩選對別人來說也許是無聊的重復勞作,但對他來說卻是誘人的美差。他對電影本來就有著深沉的熱愛,又被眼前這個女性深深吸引,甚至可以說愛上了她??梢杂^看自己深愛之人的生活是一種難得的幸運。

懷疑者最喜歡她熟睡時的容顏??粗稍谀抢?,緩慢地呼吸,鼻翼微張,睫毛輕輕顫動。在她的呼吸之間,時間不再是一條不可阻擋向前勻速流淌的河流,它變成了一片寬廣肆意漫無涯際的大海。懷疑者沉到了時間的海底,讓時間把他包圍。她的容顏是深海中唯一的光明。在確定了她的存在之后,懷疑者的生命終于可以免于恐懼,安心地流逝。

藝術中可能存在著生命的意義,但是一個人如果沒有藝術天才,就根本沒有可能創作出含有生命意義的作品?;谶@個理由,懷疑者覺得第三個測試一點也沒有難度,即使虛擬現實可以讓一個人自以為創作出了真正的藝術,讓一個人自以為他剪輯的電影可以與塔可夫斯基相媲美,這也不可能是所有人的意義。天才從來不是普適的,它只被吝嗇地賜予極少數幾個人。

然而,自從看到了她,懷疑者才發現自己內心對愛的渴望遠遠超越了藝術。創作不再是為了藝術,而是為了呈現她的存在。它不為任何觀眾而拍攝,也不試圖捕捉那些至美的瞬間,它是情書,是告白,是愛的傾訴。

懷疑者從來未曾如此愛過,也很久不敢再期待自己能夠獲得這樣的愛情。在他初戀的時候,懷疑者憧憬過一生一世。和初戀女友分手之后,這個念頭就幻滅了。后面他又戀愛過幾次,每次也都非常喜歡,卻再也不敢如同第一次那樣不顧一切地投入。每個人都在變化之中,喜歡此刻的她,并不代表也會喜歡未來的她。人性變幻莫測,愛也隨之變幻莫測,每時每刻都可能消失。

然而,因為看到了她的一生,對她的愛卻有著一種獨特的完整性。她從出生到死亡,每一分每一秒都被懷疑者接受、理解、愛慕。這樣的愛不會改變,因為愛的對象已經被凝固在時間之外。

當懷疑者終于剪輯出自己電影的第一個版本,塔可夫斯基也給出了類似的評價:“這不是藝術,而是愛的表白。藝術是自由,它不愿被任何東西束縛,即使是自然規律、時間、死亡這樣我們無法擺脫的東西,藝術依然試圖去打破它們,設法抵達絕對的自由之境。然而,這個世界本沒有自由,為了得到真正的自由我們需要為愛犧牲。藝術可以被評判,愛卻無法也永遠不需要被評判?!?/p>

本來懷疑者很害怕塔可夫斯基把他的電影作為一件藝術品來批評,現在得到了難能可貴的理解,他的心里非常感動。懷疑者接著提出了自己心中存在很久的一個疑問:“我看到的資料里,有一些事件發生在我進入懷疑者測試之后。這是模擬出的未來呢,還是我在測試里的時候,外部世界已經過了很多年?”

“外面的時間并沒有過去很久,我們看到的這些膠片是在終極懷疑者測試之中錄制的。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一切,感知一切,從中選擇屬于你的意義。我選擇了剪輯我夢想的電影,于是獲得了這些膠片作為我的素材?!?/p>

懷疑者不太明白,有些疑惑地問道:“什么叫做可以看到一切,感知一切?”

塔可夫斯基說:“這要你親自體驗了才能真正懂得。但我可以設法解釋一下,例如這些膠片都是從攝像機的視角來觀看一個人的生活,我們無法看到鏡頭之外的影像。我們可以看到她在讀一封信,但不能知道信里寫的是什么;我們可以看到她臉上或哭或笑或生氣或平靜的表情,但無法確定她內心真實的喜怒哀樂。在終極測試之中,你卻可以看到所有人的看到,體驗所有人的體驗?!?/p>

懷疑者想著自己可以看到她的看到,體驗她的體驗,這簡直是每一個熱戀中人的終極夢想。他充滿期待地問道:“還要經過幾個懷疑者測試,才能進入終極測試呢?”

塔可夫斯基笑了:“本來還有很多個測試你需要一一經歷,但你的這部電影,或者更精確地說,這部電影之中反映出的愛情,是如此誠摯深刻,它足以讓你跳過所有那些測試。那些測試里的意義都和愛情無關,而你已經體驗過真正的愛情,不可能再相信任何愛情之外的意義。歡迎你進入終極測試,我就是在那里失敗的,但我失敗得異常幸福。那里有著一切,愿你找到屬于你的意義?!?/p>

說完這句話,他結實的身軀慢慢淡去,四周又一次被黑暗籠罩。

世界是一個有限之整體的感覺是神秘的。

(維特根斯坦)

這是一個奇異的所在。站立在這里,你只需要一剎那,就可以感知到所有。剎那間,你看到了一切,聽到了一切,觸摸了一切,體驗了一切。在那之后,你可以在腦海里回憶一切,在心靈中沉思一切。

當然,任何人都無法在一剎那看到所有。人類可以看到的被肉眼所限制,看不到無法在視網膜上成像的光線,視覺神經元也只能處理數量有限的輸入。我們的其他感官亦是如此。因此,即使整個世界同時展現在一個人面前,她或他所能感知到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類能感知的世界僅僅是世界的一部分,遠非世界的所有。

然而,從懷疑者站到此處的那一剎那開始,他就擁有了關于世界的一切記憶;當他離開此處之后,回歸到原來的世界,他卻無法再記起世界的一切都是什么。他的腦海里還殘存著那種感知一切的感覺,以及一些難忘的瞬間。

懷疑者看到了母親,看到了初戀女友,看到了他第一部電影的女主角——那時他無論如何努力,也拍不出她極致的美麗。所有他在乎過的女性,她們同時顯現,融為一體。懷疑者如此深愛她們,有了她們的存在,為何還需要生命的意義?

懷疑者看到了崇高偉大的藝術,它像一條金色的大河,流淌在時光的荒原,它從時間的源起,流到時間的終結,時而寬廣,時而窄小,但從未干涸。他潛入河底,被金色的河水淹沒窒息。他的靈魂被浸透,散發出美的光芒。有了藝術無與倫比的美,為何還需要生命的意義?

懷疑者看到了修身院中的自己。他和雙修伴侶完全地融合成一體。那是多么健美的兩具身體,世界上不存在更加值得贊美之物。那又是多么純粹的快樂,兩具完美契合的身體,讓人忘記一切的高潮,忘記荒謬,忘記空虛,忘記無意義。無意義的消失,難道這不是生命的意義?

懷疑者看到了宇宙的運轉,看到了依據萬有理論運行的微宇。宇宙和微宇同步變化,一大一小,吻合無間,如此微妙神奇。他看到自己和愛因斯坦一起站在微宇面前,看到萬有理論預言著所有可以言說的一切。從時間的開始,到時間的終結,從宇宙的邊緣,到最微小的尺度,一切都被預言,一切都被理解。宇宙之中不再有任何奧秘,一切清晰地展現在人類的眼前,難道這不是生命的意義?

懷疑者看到了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看到了睹明心而悟道的釋迦,看到了磅礴于天地之間的元始??吹搅怂腥祟愒?、正在、將會信仰崇敬的神佛。世界因祂們而存在,世界為祂們而存在。只要一個人可以虔誠地信仰其中任何一個,生命就不再空虛。堅定不移永不改變的信仰,難道這不是生命的意義?

在自己的生命中,懷疑者看到了如此多的意義,為何依然需要尋找?難道這些還不能令自己滿足,為何自己還需要更多?

終于,懷疑者看到了她??吹搅怂囊簧???吹剿齼簳r天使般無性別的臉,看到她老去后布滿皺紋剛強蒼老的容顏??吹剿木髲?,看到她的傷心,看到她的柔弱,看到她的無助,看到她的欲望,看到她的誘惑,看到她的善良,看到她的缺陷??吹剿难蹨I,看到她的初吻,看到她最誘惑的呻吟,看到她最深處的顫栗,看到她抵達了神秘的巔峰。

懷疑者看到的不僅僅是她,懷疑者看到的是愛之中的她。愛的永恒不在時間之中,它只在充滿愛的呼吸之間,生命的意義不就是這樣的愛之永恒?

懷疑者不僅僅看到了愛,也體驗到了愛的體驗。他感知到她被愛緊緊環繞,在她的心里一首詩被反復吟誦:

在認識你之前,

我就看到了你的一生。

雖然在一半的永恒里,

我尚未與你相遇。

我親吻你的親吻,

呼吸你的呼吸,

濕潤你的濕潤,

與你的愛融為一體。

我和你一起上升,

到達匯合一切的巔峰。

我在永恒的一半中愛你,

因為在另一半,

我尚未與你相遇。

懷疑者感受到了她心中的愛,感受到了愛的誓言:

你是最后一個字母,

你是休止符,你是句號,

你是高潮,你是終結,你是死亡。

有了你,我不再需要意義。

如果懷疑者被命運眷顧,他就會停在此處,在這一刻死去。然而,所有一切都在那個瞬間被感知。在她之外,懷疑者還體驗到了更多——他體驗到了苦難、厭倦、渺小,體驗到了不可避免的懷疑。

懷疑者體驗到了疾病。無數人的肌膚潰爛,在最悲慘的境遇中死去。這些人如此痛苦,只能向任何想到的神祗禱告祈求。然而,神祗沒有回應,痛苦依舊,直到死亡。

懷疑者體驗到了苦役,體驗到農夫從早到晚從事最繁重的勞動,依然無法得到溫飽;體驗到礦工在地底爬行,卻無法養活妻兒;體驗到在名利的追逐里,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喪失了閑暇——窮人為了獲得財富終日都在操勞,富人為了保有財富時刻都在操心。

懷疑者體驗到了欺辱,強者欺辱弱者,而弱者又欺辱更弱的人,那些強者又被更強的人欺辱。他體驗到人們對欺辱習以為常,習慣了欺辱與被欺辱,為欺辱加上堂皇的名義。

懷疑者體驗到了無望的悲哀,體驗到了放棄。體驗到人們做著自己討厭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習以為常,以為那就是正常的生活。體驗到人們任由自己的精神死去,只剩下肉體在工作和消費的循環中走向終點。

懷疑者體驗到人們渴望自由,卻踐踏他人的自由;渴望愛,卻懼怕為愛犧牲;盼望著愛與被愛,卻彼此拒絕、彼此欺騙、彼此利用。

懷疑者體驗到了背棄。人們背棄自己的愛情,背棄自己的諾言,背棄自己的信仰;不愿再相信他人,也不愿再相信自己可以真誠。

懷疑者體驗到了苦難,無始無終、無窮無盡、無法避免的苦難;體驗到了厭倦,偶爾被遮蔽,但永遠無法消除的厭倦;體驗到因為苦難和厭倦而變得渺小的人,他們把自己的靈魂縮小再縮小,直到消失無蹤。

懷疑者體驗到這些無比渺小的人,在苦難和厭倦之間搖擺不定。這些人的心里忍不住發出疑問:“這樣的生活,這樣的世界,如何會有意義?人生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一切的愛與苦難,都只會歸于虛無?!?/p>

懷疑者體驗到自己也是一個無比渺小的人,在苦難和厭倦之中漂浮。懷疑者知道自己的血液和他們有著同樣的顏色,自己的大腦和他們有著同樣的構成。懷疑者體驗到了疑惑的自己,悲哀的自己,虛偽的自己,背棄的自己,卑鄙的自己。體驗到自己無法解答、沒有答案,只能靜默不語。

懷疑者體驗到了愛,也體驗到許許多多不珍惜愛的人。即使遇到了愛,幸運地暫時擁有,愛也很快就會消失。短暫地擁有愛并無法給生命帶來意義,只會造成致命的損毀與傷害。

懷疑者體驗到了在愛之中的她,也有著同樣的困惑和深深的悲哀。當皺紋爬上她的額頭,白發代替了青絲,愛與真誠依然存在,但它們早已不再完整。激情在時間與現實中消磨,只在靈魂的一角,留下了一堆愛的灰燼。

懷疑者體驗到了所有的所有,但他沒有體驗到任何東西,能為所有的人帶來意義。

最接近意義的境界來自愛情。

(佚名)

致我的愛人:

請原諒我把你稱為我的,我知道你不是我的,以前不是,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會是。盡管你不是我的,我還是會把你稱為我的—— 因為當我為你找到生命的意義,那一刻你將成為我的所有,而我也會是你的一切。

我在懷疑者測試中看到了你的一生,深深愛上了你。雖然你過去不曾見過我,未來也不會遇到我,但在離開地球之前,我還是想要給你寫一封信,讓你知道有我這樣一個人,遙遠但堅定地愛著你。

通過懷疑者測試之后,我成為了生命意義研究聯盟的一個檢驗者。我將要離開地球,在星云之間穿梭旅行,檢驗一個又一個探索者發現的生命意義。你也許會疑惑什么是懷疑者測試,什么是生命意義研究聯盟,檢驗者和探索者又是什么意思。為了解答你的疑惑,我依據自己的經歷寫成了《懷疑者測試》,隨信附上。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慢慢閱讀。

第一次在銀幕上看到你的樣子,我就深深愛上了你。在我愛上你之后,再回想生命中沒有你的那些日子,我會不自覺地把你帶入其中。如果五歲時和我一起玩兒沙子的那個女孩是你,如果被我把鞭炮放在兜里炸哭的女孩是你,如果我上課走神看到的那個背影是你,如果那個在月光下獨自行走的人是你,那樣我的生活會有著如何不同的軌跡?于是,那些沒有你的日子,也籠罩上了你的光暈。

你在我眼里是美的化身,但也超越了美的界限。我見過你所有的樣子,包括你丑陋的時刻。我看到了你的丑陋,才更加堅信自己的愛情。此處是愛與美分離的界限,美漸漸消失,愛卻愈發牢固。藝術是美,且僅僅是美,愛卻超越了藝術,也超越了美。

我看到了一切,一切與你同在。因為你,世界才成為我現在看到的樣子。世界一直在那里,沒有愛的我們卻只能看到渺小的自己。愛讓我看到你,因為看到你,我看到他人,看到生命,看到自然,看到所有。

在愛上你之前,我是為我自己在尋找意義。我要尋找的不是語言上的意義,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意義一詞,而是在尋找我生命中缺失的東西。每個人都是殘缺的,每個人都缺失了它??嚯y的人缺失了它,幸運的人也缺失了它;抑郁的人缺失了它,快樂的人也缺失了它;怠惰的人缺失了它,勤勞的人也缺失了它;渺小的人缺失了它,偉大的人也缺失了它。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殘缺,于是我們向往愛情,希望在愛之中可以獲得彌補,但那依然是徒勞的。兩個殘缺并無法拼湊出完整。自我的缺失是本質性的,陰陽合為一體也無法補全。

我缺失了的這個東西,就是我存在的意義,但是我卻找不到它,甚至越來越清晰地相信我不可能找到它。因為看到了你,我才明白,我要尋找的不應當僅僅是我存在的意義。那樣的意義即使被找到,也僅僅屬于現在的我,不可能屬于所有的我。對你的愛讓我超越了自我,這份愛讓我明白,我不應該僅僅為自己尋找,我應該為人類、為所有思考者、為世間一切的存在去尋找意義。

我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我和你因為愛產生了不可分割的關聯。推而廣之,我和所有的存在之間都有著不可見但無法切割的鏈接。只有所有的存在都具有了意義,我的存在才會具有意義。

我要尋找的意義不僅僅屬于我,屬于你,它也屬于天上的飛鳥,屬于水中的游魚;它屬于垂死的大象,也屬于初生的老鼠;屬于夏日護城河邊的藍蜻蜓,也屬于冬天凍土下沉眠的毒蛇;它屬于蝴蝶、蜜蜂和天鵝,也屬于蚊子、蒼蠅和蟾蜍。

它屬于可以飛翔、奔跑、游動的生命,也屬于佇立、感受、成長的存在。它屬于向著天空伸開枝椏的大樹,也屬于匍匐在潮濕地表的苔蘚;它屬于春天盛放的鮮花,也屬于冬日干枯的灌木;它屬于深海奇詭的珊瑚,也屬于漂浮無定的藍藻。

它屬于所有在生死里掙扎受苦的存在,也屬于石與土、沙與塵、天與地,屬于高山與湖泊,屬于陸地與海洋;它屬于每一個星系,每一座星云,每一顆恒星與行星;它屬于每一個粒子,屬于每一束光,也屬于每一處黑暗,每一次湮滅。

作為個體,我們無法掙脫時間的束縛。在時間之中,任何意義都會被時間磨損。在尚未找到世界的意義之前,我們應該如何生活,如何選擇,如何能夠有意義地度過自己的一生?在迷霧之中,應當如何前行?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我們應當如何有意義地生活?答案非常簡單:“在我們找到生命的意義之前,唯一確定有意義的選擇就是去尋找意義?!?/p>

這是我在離開你之前,最想要說的一句話,它也是我決定離開你的理由——為你的生命找到意義。我是一個意義檢驗者,我承認的生命意義可以代表所有的人類,其中自然也包括你。而我不會僅僅滿足于為人類找到意義,我會努力為一切的存在找到意義。

當然,我找到的意義只會讓所有曾經、當下、未來的存在擁有了意義的可能性,切實地有意義地生活,依然需要做出有意義的生活選擇。然而,你卻是特殊的,你是我開始為一切存在尋找意義的理由,沒有你,我便不會有任何可能找到這樣的意義。因此,我找到的任何意義,也許無法讓所有人的存在都具有意義,卻必然會將意義賦予你的存在。

我決定離開你的另一個理由,是我想要自己永遠愛你。但丁只邂逅過他最愛的人兩次,就愛了她一輩子。我已經看到過你的一生,它會支撐我對你的愛情。我會在每一次旅程中想你,在每一個幻境中與你同在,在嘗試每一個意義的時候思念你。

我的愛人,請給我祝福。無盡星辰之中會有無盡的誘惑,會有令人神往的幻夢,未來的境遇也許可以令我實現一切的夢想,但任何其他存在都無法滿足我對你的渴望。對你的愛是我的根,它深深扎入大地,讓我不會迷失在浩瀚的星空。對你的愛會讓我牢記此刻的承諾 ——我要為一切的存在找到意義。

有個哲人說過:“最接近絕對自發性和絕對自由的境界來自愛情?!蔽蚁胝f:“最接近意義的境界也來自愛情?!?/p>

再見,我的愛人,我將永遠愛你。

再見,我的愛人,你是一個懷疑者心中唯一不被懷疑的存在。

再見,我的愛人。再一次相見的時候,我們不會用目光彼此對視,而是在最高的意義之中緊緊相擁。所有的存在都將融為一體,我們也注定在那里重逢。

猜你喜歡
亞伯拉罕上帝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有意義的一天
生之意義
120秒的“上帝”
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請你為自己打開一扇窗
善意比誠實重要
善意比誠實重要
當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請你自己打開一扇窗
善意比誠實重要
是否氣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