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2024-02-20 18:42蘇江麗
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三教改革崗課賽證課程思政

蘇江麗

關鍵詞: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崗課賽證;課程思政;三教改革

0引言

2015年,隨著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我國高校正式全面啟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2017年,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7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推進了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1]。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進入提質培優新階段。由此可見,職業學校建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是教育新形勢,是切實提高職業學校人才質量的關鍵。

1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概念及特點

1.1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概念

(1)精品: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導向,整合構建課程資源,形成豐富、完整的課程資源庫(課件、微課、圖片、虛擬仿真、任務單、作業庫和在線試題庫等)。

(2)在線:依托教學平臺,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3)開放:面向校外推廣,支持其他學校、企業和社會學習者選課,能自主完成學習并有所收獲??鐓^域、跨學校共享優質教學資源。

1.2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特點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堅持“學生受益第一、開放共享為先”的基本理念,重在促進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重構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2],跨區域跨學科推動各校共享優秀資源??v觀全國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均有課程質量高、共享范圍廣、應用效果好和示范性強這4個特點。

2中職學校建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意義

2.1促進教學公平

由于地域原因,即使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專業,不同學校的學生可能學到的東西也是千差萬別。再者,教師教學水平、教學手段的差異性也會導致學生對知識領悟深度的不一樣。借助網絡平臺搭建的在線開放課程可以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讓有求知欲的人都能自由選擇和學習,實現教學公平。

2.2帶動學?!叭獭备母锝ㄔO

“三教”改革集教師、教材和教法改革于一體,分別解決“誰來教”、“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問題,是一項綜合性改革,也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實施“三教”改革的根本目標,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建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不是單一的建設課程資源,而是需要考慮整個課程甚至專業的需求。在此過程中,需要轉變教學思想和教育觀念,帶動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踐性教學環節,從根本上保證課程建設及其在推動學生德育與專業能力過程中發揮最重要的作用。

2.2.1教師改革

教師是教學改革的主體,是“三教”改革的關鍵。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使得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習活動的設計者與組織者,促使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來科學地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3],不斷提升信息化應用能力。

2.2.2教材改革

教材是課程建設與教學內容改革的載體。新時代下的教材要基于校企“雙元”合作開發,將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探索新型活頁式教材。

2.2.3教法改革

教法是改革的路徑,教師和教材的改革最終要通過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變革去實現。中職學校的學生不僅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從促進學生自我發展來說,更需要具備能夠自主終身學習的綜合職業能力。在當今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情形下,以往僅靠教師單方面傳授知識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學生需要能夠隨時隨地獲取更多資源滿足個人學習需求,促進個人可持續發展。這就有助于教師將傳統灌輸式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從而使教學方法多樣化。

由此可見,建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將是落地三教改革、提高中職學生質量的最有利武器。

3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研究現狀

3.1國內研究關注度

自2013年起,隨著國家關于在線開放課程系列政策的推出,國內對“在線開放課程”的關注度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圖1)。

3.2研究較多的內容

在“知網研學”上分別以“在線課程”、“混合式課程(SPOC)”、“精品在線課程”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為關鍵詞檢索,得到相關文獻。對部分文獻進行分析,發現研究的關注點集中于在線課程的課程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的設計、建設及應用成效等(表1)。

3.3研究較少的內容

以“課程思政在線課程”、“崗賽課證課程”和“校企在線開放課程”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得出的文獻結果共184條,表明這些領域的研究較少(表2)。

4我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4.1教學內容單薄

以往的教學內容多是“崗課”、“課證”或“崗賽課”融通,或是“思政與課程”融合。所構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相對單薄,常出現需要利用其他課時完成“1+X”考證、技能比賽訓練的問題,不僅造成時間的浪費,且成效不大。

4.2教學模式單一

課堂教學是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其教學的效率與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質量[4]。當前我校多數教師仍采用較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忽視了其他教學模式的探索和運用。教學模式單一化不僅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教師的教學技能成長。

4.3教學資源零散、缺少建設標準

當前我校由于缺少課程資源建設的相關標準,存在資源建設質量不高、相對零散等問題,未形成較系統的課程資源體系。

5我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經驗

5.1建設基礎

5.1.1教師教材開發能力較強

近幾年,我校出版校本教材共35本,其中已出版的校本教材中有4本入選“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同時,我校正在建設3個自治區級專業教學資源庫(烹飪專業群、汽車車身修復和機器人技術應用專業教學資源庫)。

5.1.2教師信息化應用水平較高,建立了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模式

從2017年起,我校教師就不斷探索運用信息化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努力讓學生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在全國以及自治區級各類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中,我校教師獲得了輝煌的戰績。另外,我校10多名教師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10位老師入圍“藍墨云班課”全國優質課評選。

5.2建設經驗

5.2.1建設“崗賽課證融通+課程思政融合”的課程體系

我校通過將行業標準融入課程體系,打破學科體系,圍繞核心崗位,基于完整工作過程或項目重構教學內容,構建“課崗融通”。同時,將課程內容與“1+X”證書考試內容和標準融合,打造“課證融通”;將學生技能大賽賽項內容和標準融入到課程模塊中,實現“課賽融通”。最終,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學內容,校企共建以任務引領型、模塊化課程為主體的“崗賽課證融通+課程思政融合”課程體系(圖2),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5.2.2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標準

為加快推進我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學校制訂了《學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管理辦法》、《學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實施方案》、《學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標準》、《學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獎勵標準》以及《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方案》等系列制度和標準,嚴格規范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實施和評選工作,確保建設進度和質量,形成長效運行機制。

我校還結合自治區級在線精品課程評選標準,構建具有我校職業特色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建設認定標準(表3),為學校各課程團隊建設課程資源指引方向。該標準依托我?,F有烹飪專業群、汽車車身修復和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發專業自治區級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從課程信息資源、教學資源和教學活動資源三大模塊構建課程資源(圖3),形成具有較系統、完整、豐富和適用的課程資源特點,提高建設質量和成效。

5.2.3形成“行動導向教學+網絡平臺”的教學模式

我?;凇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構建慕課(MOOC)教學模式(圖4)和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SPOC)教學模式(圖5),實施課程教學。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在線教學平臺為基礎,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為支撐,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線上、線下均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課前,學生以自學為主要方式,培養自我學習能力;課中,教師以學生為中心,賦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多的自主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靈活性。

5.2.4構建數據監控,保證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我?;谠\斷與改進理念,構建了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項目運行保障體系(圖6),對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計劃、建設和實施、監控和改進以及評估四個方面的過程進行管理,保障順利實施。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項目前期,做好學習平臺和資源平臺的搭建和建設計劃,制定相關標準和指標體系,有計劃地組織檢查與驗收;項目建設中,依托數據反饋分析原因,采取改進措施,解決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不斷診斷與改進中,該運行保障體系提高了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和實施質量,保證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6我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成效

6.1顯性成效

課程建設質量較高。截至目前,我校已認定2批次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共認定8門課程(圖7)。課程建設質量大大提高,豐富了我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成果。

課程共享范圍較廣,應用效果較好。我?!缎畔⒓夹g(基礎模塊)》課程獲評自治區級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目前該課程訪問量達1042萬次,累計選課人數14799人,校外使用人數達500人(圖8)。當前該課程在不斷修改完善,同時錄制中英文雙語版,計劃推廣至海外,供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職業學校在線學習,進一步擴大課程應用范圍。

課程示范作用較強。我?!镀嚢l動機構造與拆裝》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2021年自治區級職業院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混合式教學比賽中獲一等獎,并代表中職學校在全區做課程建設經驗分享。

6.2隱性成效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學模式。我校在線精品開放課程在網絡平臺上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完善的教學資源學習、互動交流和考核評價等功能,把線上教學與線下相結合,形成獨具本校特色“行動導向+信息化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平臺,教師可以有效地實施多元化的交互式和應用性教學,促進學生的主體、主動學習,讓學生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中職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標準。我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建設標準、評選方案,為其他同類學校提供典型的案例。

整體提高教師的資源開發和課程建設能力,豐富學校教學資源庫。我校已全面運用信息化教學平臺開展教學,截至目前,我校教師在教學平臺上建課共863門,全?;旌鲜秸n程建設率達90%。學生各課程的學習參與度高,教學氛圍生動活潑,個人自學能力、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和與人交往溝通的社會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圖9)。

按照資源庫建設的方案和建設標準,我校資源庫以“立足教學”、“豐富的專業標準庫和形式多樣化的教學資源”為建設目標。目前,資源庫平臺共建有烹飪專業群、汽車車身修復等19個專業教學資源庫,以及語文、思想政治等9個公共基礎學科教學資源庫。資源庫素材總數20964個,總訪問量達1.3億次,用戶總數5608人。

6.2.3帶動學習評價改革,促進學生學習習慣和方法的轉變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帶動了學校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學生考核評價模式的改革?;谄脚_數據的可視化、可評估評價模式,使學生逐漸轉變了學習觀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學生摒棄了以往“臨時抱佛腳”的思想,培養了樹立階段學習目標的習慣,更加重視學習的過程性和穩定性,提升學習效率,形成優秀的學習品質外,實現自身的個性化發展。

7結束語

建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是學校深化三教改革工作的重要抓手,離不開學校、課程建設團隊和學習者的共同參與和廣泛應用,需要共同努力去不斷完善和優化,是一個復雜和持續的過程[5]。只有這樣,才能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猜你喜歡
三教改革崗課賽證課程思政
“崗課賽證”融通的工業機器人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模式研究與實踐
財務管理教學發展的趨勢研究
電子商務專業“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重構實踐研究
基于產業集群的職業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養創新研究
借擴招契機促辦學改革
找準癥結破解難題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