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崗課賽證”融通背景下《建筑CAD》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2024-02-23 12:27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天津300400
磚瓦 2024年2期
關鍵詞:課賽繪圖崗位

王 媛(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400)

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育人模式的改革與發展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在2021 年4 月舉行的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指出了職業教育要深化“三教”改革,“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提升教育質量[1]。同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也提出要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按照生產實際和崗位需求設計開發課程[2]。這就為深化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CAD》是土建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課,該課程的教學主旨是讓學生將所提供的建筑工程施工圖紙識讀后,利用CAD 軟件將其規范、準確地繪制出來,以達到對學生識圖繪圖能力的培養?;凇皪徴n賽證”融通綜合育人的新職教理念,本文將建筑CAD 制圖“崗”、建筑工程識圖大“賽”、建筑工程識圖“1+X”等級考“證”要素融入《建筑CAD》“課”進行教學改革探索,以增強學生實踐技能,提升職業綜合素質,達到課程育人目的,滿足我國建筑行業對人才的需求。

1 《建筑CAD》傳統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1.1 原有課程內容與課時量不匹配,項目劃分需改進

《建筑CAD》原有的課程內容是以CAD命令類型的方式進行項目劃分與講解,如繪圖類、編輯類、文字、表格、標注等,講完后再開始繪制工程圖紙。這種方式下需要講解的命令較多,在有限課時下,會出現教師授課時自己講得多,學生練習少,學生沒有辦法都學懂弄通,大多就是淺嘗輒止。另外,由于前期分類命令講解時間長,在開始工程圖繪制時,早期學的命令可能已不太熟悉,導致圖紙繪制完成起來困難,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1.2 課程標準與“崗”“證”“賽”銜接度不夠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近年來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土建行業也提高了對畢業生崗位能力的要求,偏向于應用型、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選拔;建筑工程識圖“1+X”證書的引入,對相關課程的原有課程標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土建行業需求和崗位能力培養緊密聯系的建筑工程識圖技能大賽,其繪圖考核點更是對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及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督ㄖ﨏AD》課程現有的課程標準和授課內容與“崗”“證”“賽”需求銜接度不夠,難以起到作為“崗課賽證”融合的基礎和紐帶作用,學生如要考取證書或是參加相關技能大賽還需大量的額外學習與訓練。因此,需要將行業標準、崗位需求、職業技能標準、職業技能大賽評分標準有效融入課程標準,優化調整授課內容,以滿足新時代對土建新人才的培養目標。

1.3 教學方法與手段相對單一,有待進一步創新

《建筑CAD》是一門涉及命令多、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課程,不僅對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有要求,同時還要學生能夠結合專業規范、制圖標準和崗位要求準確繪制施工圖[3]。目前的教學更多是依賴教材,按照教材命令順序逐個演示與講解,之后學生模仿操作,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練習,但卻不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多數教材所涉及的簡單圖形大多又與建筑無關,這也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感。灌入式的命令講解與訓練對軟件不熟悉的學生,經常出現跟不上老師的操作步驟。因此,在“崗課賽證”融通背景下,需要教師針對優化調整后的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合理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課程的學習和訓練之中。

1.4 考核評價方式亟待進一步完善

科學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當前,《建筑CAD》的課程評價方式雖然采用的是平時成績加期末成績的考核方式,但還未與建筑工程識圖“1+X”證書考取和相關技能比賽進行有效融合。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課程評價體系,探索融入崗位技能、證書考取、技能競賽的考核評價方案,以達到“崗課賽證”融通、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目的。

2 “崗課賽證”融通背景下《建筑CAD》教學改革思路

對于我國建筑行業而言,一名優秀建筑人才的核心技能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識圖制圖能力?!督ㄖ﨏AD》作為識圖繪圖技能訓練的重要課程,對其進行課程改革需要充分考慮土建專業相關職業崗位需求,結合建筑工程識圖1+X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全國建筑工程識圖技能競賽項目與大賽標準,重構教學模塊,改進教學評價模式。在教學中,落實職業教育“德技并修”育人理念,將規則意識、職業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課堂,以實際工作任務為載體,在熟練掌握CAD繪圖軟件操作方法和技巧的同時,將建筑制圖必備的基礎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力求實現以崗位需求為核心、以課程為依托、以競賽為促進、以證書為考核的“崗課賽證”融通人才培養的新職教模式,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自我構建和職業素養的形成?!皪徴n賽證”融合示意如圖1所示。

圖1 “崗課賽證”融合示意

3 “崗課賽證”融通背景下《建筑CAD》教學改革實施路徑

3.1 以崗定課,確定課程培養目標

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與發展潛力,因此,在確定課程培養目標時,需要充分考慮與之相關聯的職業崗位需求。在建筑領域,很多工作崗位都對制圖識圖能力有要求,其中與《建筑CAD》課程關系最為緊密的職業崗位主要是建筑繪圖員。通過多個企業在招聘時對相關崗位人才的職業需求,總結出該崗位對高職畢業生的能力要求:①熟練掌握CAD等建筑設計軟件,能看懂建筑相關設計圖紙;②熟練掌握相關繪圖標準、規范、流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③能根據客戶需求進行一定的CAD 圖紙修改;④繪圖嚴謹認真、有責任心;⑤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

依據職業需求,確定了該課程的培養目標: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準確識讀土建專業施工圖及相關工程文件,并能根據任務要求利用CAD 繪圖軟件完成施工圖繪制,以掌握建筑制圖必備的基本知識,熟練掌握CAD 繪圖軟件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具備一定的建筑制圖的識圖繪圖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職業素養,具有團隊合作、溝通協調能力,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責任意識。

3.2 賽證融入,制訂課程新標準

課程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一份行之有效的課程標準為依托。建筑工程識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等級標準對與之對應的工作領域、工作任務及職業技能要求進行了規定,而體現企業對相關崗位人才高標準的建筑工程識圖大賽也為高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標準參考?;谄髽I崗位需求,結合1+X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標準、大賽標準,對《建筑CAD》課程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與重構,把原來以命令類型為主的章節劃分方式,轉變為以實際工作任務為載體的模塊化教學,形成了CAD 繪圖基礎、建筑施工圖繪制、結構施工圖繪制、圖形輸出四個教學模塊,每個模塊下設置相關教學任務共計11 個,依托一套完整的工程項目圖紙開展各項任務。將CAD命令的學習融合在實際建筑施工圖紙的完整繪制,使學生能將所學知識及時應用。這樣也能讓學生更為清晰認識到課程教學內容與未來實際崗位工作之間的聯系,同時,也為學生參與1+X證書的考取或是參加相關技能大賽打好基礎。教學內容重構示意如圖2所示。

圖2 教學內容重構示意

3.3 教學手段創新,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建筑CAD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學生能夠應用CAD繪圖軟件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圖紙的準確繪制,這就需要學生熟練掌握相關繪圖命令,并能綜合應用。CAD 繪圖軟件所涵蓋的各類命令較多,但并非所有命令在施工圖繪制過程中都會經常運用到,同時脫離于實際應用的命令講解方式不利于學生對命令的掌握。因此,在有限的課堂教學課時內,需要教師打破原有依序講解的方式,把握好教學重點。首先,考慮到該課程實踐性、操作性強的特點,教師可以循序漸進選取小型、中型建筑工程圖紙為載體,圍繞行業規范標準、崗位需求、職業技能標準,將工程項目圖紙分解,教學中逐個擊破分解后的小任務,最后組合形成完整的建筑工程圖紙,促進知識學習的針對性;其次,可以按照使用頻率的高低對命令進行整理,分清主次,在課堂上對使用率較高的命令進行重點講解;再者,由于一些操作命令雖然操作方法不一樣,但其操作結果是類似的,這樣就可以根據操作結果的相似性對命令歸類,進行對比學習。例如,對于建筑立面的門窗樣式,一般存在重復出現的情況,且位置大多具有一定規律,因此,在講解建筑立面圖門窗繪制時,就可以把具有復制屬性的常用命令(如復制、鏡像、偏移、陣列)進行歸類講解,利用對實際工程門窗的繪制,理清各命令的優缺點及可使用的狀況,使學生在掌握各命令使用方法的同時,學會對命令的合理選擇,以提高繪圖效率。

多樣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技術保障。在課堂上,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信息技術與建筑CAD 教學相結合,保證學生得到充分的學習與練習[4]。著力打造“線上+線下”的混合學習環境,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與時間,為學生鞏固復習、自主學習創造條件。例如,將課程各任務的理論測試通過線上教學平臺來進行,利用教學平臺對成績的快速統計特性,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教師對課堂教學及時進行針對性調整。由于學生之間基礎能力與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導致學生對相同知識接受的時間與程度有所不同,為此,可以將重難點知識錄制成微課共享到線上教學平臺,使學生無論是在課上實踐練習階段還是在課后鞏固階段遇到問題,均可以反復觀看學習。同時,也可將使用頻率較低的命令以微課講解形式出現,滿足部分同學的拓展學習需求。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協助課堂共同完成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

3.4 完善考核評價體系,課程評價方式多元化

無論是技能證書的獲取還是技能競賽的評比,其關注的重點在于解決職業實踐問題過程中所要求的知識與技能水平[5]。因此,在“崗課賽證”融通背景下,采用突出實踐實訓的過程性考評體系。課程評價中加大過程性考核的占比,通過合理設計考核內容與標準,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結合起來完成實踐任務或者工作過程,通過對實際工作問題的解決,綜合考核學生的技術能力和素養。為激勵學生主動探索、創新,不斷突破自我,課程評價中加入了課后拓展任務作為加分項。此外,積極探索“課證互通、課賽互聯”的課程評價模式,以鼓勵學生考取建筑工程識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踴躍參與相關職業技能大賽,以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方式一就是在項目任務的設計與評價上,改變原來只給圖抄圖,著重看整體完成度與完成質量的偏主觀的評價方式,將建筑工程識圖技能等級證書和建筑工程識圖技能比賽繪圖部分的考核方式、評價標準適當引入各實踐任務與成果評價中,使考核內容與評價與“證”“賽”相連,任務評價更客觀、全面;方式二則是將證書的考取情況以及技能比賽成績納入課程評價體系,學生可以根據考證或參賽實際情況,依據證書等級、競賽成績獲取相應的課程基礎分及加分,并以此成績申請課程免試。運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促進學生制圖能力的提高,助力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

4 結語

高職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與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在“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理念下,把企業實際需求納入人才培養目標,將建筑工程識圖1+X 技能等級證書標準以及相關技能大賽標準融入課程,通過制訂課程新標準、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方法、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等途徑,實現了對《建筑CAD》課程課崗對接、課證相融、賽教融合的課程教學改革。教學改革的實施提高了學生的職業崗位競爭力,同時也滿足了學生1+X 證書考取、技能大賽參賽的需求,助力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工程建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猜你喜歡
課賽繪圖崗位
來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涼圖”繪圖人
應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及成效——基于“崗課賽證+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討
以培育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課賽”融通課程改革研究
高職英語“課賽”結合中的教學映射
在保潔崗位上兢兢業業
高校市場營銷專業“課賽”有效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基于HTML5 Canvas繪圖技術應用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Surfer和ArcView結合在氣象繪圖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