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針曲池、手三里治療卒中后手功能障礙臨床觀察

2024-02-27 07:45王建斌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4年6期
關鍵詞:手三里曲池電針

邵 斌 王建斌 金 星 陳 麟 陳 捷※

(1.福建省立醫院南院康復科,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省南平市第一醫院康復科,福建 南平 353000;3.福建省立醫院康復科,福建 福州 350001)

腦卒中是世界范圍內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其中肢體偏側癱瘓引起的運動功能障礙是最主要的表現,而相較于下肢,手運動功能障礙的持續時間長、恢復效果差,尤其是手功能的恢復更為緩慢[1]。卒中后手運動功能障礙的恢復通常是不完全的,尤其是在老年中風幸存者中。腦血管事件發生后6個月,大約2/3的患者仍然患有嚴重的手功能靈活性受損,這嚴重影響了個人的日常生活[2]?;谶@些流行病學事實,需要超越當前中風后手部運動康復策略的新概念。

《中國高齡腦卒中患者康復治療技術專家共識》[3]明確指出,中醫療法是腦卒中后康復治療的必然選擇,且多種中醫康復療法綜合使用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電針作為一種綠色療法被廣泛地應用于卒中后手運動功能障礙的治療,并且已經有系統評價證實了電針的療效優勢?;诮浗j理論“治痿獨取陽明”的思想,以及陽明經已被廣泛應用于卒中后軟癱、偏癱等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康復的臨床實踐,本研究旨在探討電針曲池、手三里對卒中后手功能障礙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招募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于福建省立醫院康復科住院治療的腦卒中后手運動功能障礙患者60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電針組30 例、常規組30例。2 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卒中性質、卒中部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卒中后手功能障礙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1.2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4]制定的腦卒中診斷標準。經臨床診斷和CT、MRI 或MRA 定位確診證實一側半球內的病變位置;(2)表現為嚴重的偏側肢體癱瘓;(3)對針灸、電針產生的疼痛能耐受;(4)年齡40~70 歲;(5)首次發病,發病時間最短2 周,最長6 個月,且生命體征相對穩定;(6)神志清醒,無認知功能障礙,能配合完成研究;(7)參與前獲得每位患者的知情同意。所有受試者在參與之前都進行了詳細的臨床評估。

1.3 排除標準(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逆性缺陷小神經障礙等輕癥患者;(2)除外肌力弱還存在其他運動障礙,如肩手綜合征、外傷、手術等;(3)伴隨嚴重的心、肝、腎及代謝性疾??;(4)不適合行針灸或電針治療的患者,如心律不齊、安裝起搏器等。

1.4 治療方法2 組患者均予以康復科卒中常規護理和治療,常規護理包括飲食指導、避免過度勞累、體位擺放護理、心理健康疏導等;中醫治療主要包括益氣活血、化瘀止痛、疏經通絡等;西醫治療包括改善循環,營養神經,促進腦細胞代謝,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治療。

1.4.1 常規組由1 位具有5 年以上臨床經驗的針灸醫師進行針灸操作。穴位:偏癱側的手陽明大腸經3 個穴位(合谷、手三里和曲池)。針具:佳健牌針灸針(無錫佳健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蘇食藥監械生產許20060095 號,批 號175144,規格:0.30 mm×25 mm、0.30 mm×40 mm)。操作:患者坐位或者健側臥位,以75%酒精[福建匯正藥業有限公司,閩衛消證字(2007)第0045號]消毒穴位。根據患者胖瘦體型及穴位不同進針20~35 mm,進針后行提插捻轉手法,至得氣止。留針30 min,期間以提插捻轉手法平補平瀉行針2 次。每日治療1次,1周治療5次,共治療4周,即1個療程。

1.4.2 電針組針灸操作同上,在進針完成后,將達佳牌電針儀(汕頭市醫用設備廠有限公司,G680-D 型)連接于曲池與手三里處的針柄上,應用連續波,頻率為1 Hz。治療強度以上肢肌肉微顫、患者耐受為宜,時間為20 min。每日1 次,1 周治療5 次,共治療4 周,即1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治療前和治療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Brunnstrom 分級上肢部分 及Fugl-Meyer 評 定 量 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部分進行評定。

1.6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均以(±s)表示,呈正態分布者比較采用t檢驗,非正態分布者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等級分組資料的比較采用Ridi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 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2 組患者治療前改良Barthel 指數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 組治療后評分和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電針組優于常規組(P<0.01)。見表2。

表2 2組卒中后手功能障礙患者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s,分)

表2 2組卒中后手功能障礙患者改良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s,分)

組別電針組常規組t值P值例數30 30治療前34.47±7.97 35.33±7.72-0.43 0.67治療后67.03±11.91 56.27±9.03 3.95 0 P值t值-20.51-13.67 00

2.2 2 組患者Brunnstrom分級上肢部分比較2 組患者治療前Brunnstrom 分級上肢部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且電針組優于常規組(P<0.01)。見表3。

表3 2組卒中后手功能障礙患者Brunnstrom 分級上肢部分比較(例)

2.3 2 組患者Fugl-Meyer上肢部分評分比較2 組治療前Fugl-Meyer 上肢部分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電針組Fugl-Meyer評分優于常規組(P<0.05)。見表4。

表4 2組卒中后手功能障礙患者Fugl-Meyer上肢部分評分比較 (± s,分)

表4 2組卒中后手功能障礙患者Fugl-Meyer上肢部分評分比較 (± s,分)

組別電針組常規組t值P值例數30 30治療前45.30±5.27 45.48±5.45-0.27 0.79治療后73.80±8.95 64.17±5.45 5.04 0 t值-14.81-12.99 P值00

3 討論

卒中后運動功能的改善主要取決于偏癱側手運動功能的改善,然而中風后手運動功能的恢復往往滯后于近端關節的恢復,并且損傷通常對治療干預有抵抗力[5]。目前,即使在卒中后急性期即進行廣泛的康復治療干預,恢復受損手功能的可能性也很低。在卒中后3個月,只有12%的卒中幸存者報告手功能沒有困難,38%的幸存者報告手功能有嚴重困難[6]。然而對于幾乎所有的卒中幸存者而言,只有具備足夠好的手部運動功能控制,才能基本完成日常生活活動?,F代康復理論和臨床實踐表明,有效的康復治療可以減少腦卒中患者的多種功能障礙,加快腦卒中患者的康復進程[7]。近年來,中醫康復理念被應用到臨床治療中,形式多樣(如中藥湯劑、針灸、推拿、穴位按摩等)、效果顯著、實施簡單。

腦卒中在中醫學稱為中風病,而卒中后手部運動功能障礙屬于中醫“經筋病”范疇,中醫辨證認為病位在腦,病機復雜多樣,氣血瘀滯且運行逆亂,導致腦脈痹阻,肌膚筋脈失于濡養,肢體失用及半身不遂,故出現半側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包括手運動功能障礙。

從改良Barthel 指數評分、Brunnstrom 分級上肢部分及Fugl-Meyer 上肢部分評分來看,電針可以改善患者Barthel 指數和Fugl-Meyer 上肢部分評分,同時使Brunnstrom 分級上肢部分中Ⅱ、Ⅲ級的患者數量明顯較少,說明電針治療能更快促使患者脫離軟癱期,誘發肌張力。既往研究[8]結果表明,針刺可以刺激肌梭沖動進入中樞,從而刺激肌肉收縮;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受損腦區,促進功能恢復和重建以及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之間的聯系,使手部功能得到恢復[9]。也有研究[10]發現卒中后手的運動功能恢復依賴于對側初級運動皮層神經的興奮性增強,因此電針刺激曲池、手三里能進一步興奮對側初級運動皮層神經,從而促進手運動功能的恢復。

綜上,電針曲池、手三里對加快腦卒中后手部運動功能障礙功能恢復、提高患者日?;顒幽芰τ休^高的臨床價值。

猜你喜歡
手三里曲池電針
《針灸大成》手三里穴臨床應用淺析*
曲池穴主治病癥的古代文獻研究*
重揉手三里穴治療痔瘡疼痛
艾灸曲池穴防過敏
艾灸曲池穴防過敏
點按手三里治療急性腹痛的機制探討
小穴位 大健康
電針改善腦卒中患者膝過伸的效果
針刺手三里治療落枕1例體會
低頻電針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