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MPK/ULK1 介導的自噬探討牡荊素對鼻咽癌CNE-2 細胞裸鼠移植瘤生長抑制作用及其機制

2024-03-01 06:13袁東杰李艷峰盧振民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24年2期
關鍵詞:牡荊鼻咽癌通路

袁東杰,李艷峰,盧振民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耳鼻咽喉科,河南 新鄉 453100

鼻咽癌是臨床上常見的頭頸部惡行腫瘤,發病率為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具很強的地域分布性,常發于我國南方地區[1]。目前,臨床上關于鼻咽癌患者治療主要通過同步放化療方式,但是長期的放化療容易造成患者復發和病灶轉移[2]。因此,積極探尋鼻咽癌的發病機制及相關治療靶點是目前迫切需要的。細胞自噬在腫瘤的發生發展、浸潤轉移及耐藥性中發揮雙重調控作用,被認為是腫瘤治療潛在的重要機制[3]。多項研究證實,細胞自噬參與了鼻咽癌細胞的增殖、凋亡及轉移[4-5]。激活細胞自噬能夠抑制鼻咽癌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6]。但也有部分研究證實,自噬對鼻咽癌細胞的增殖和生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通過激活細胞自噬能夠抑制細胞凋亡,促進細胞增殖,提高鼻咽癌細胞的存活[7-8]。以上研究表明自噬在鼻咽癌中可能發揮“雙刃劍”作用。因此,以細胞自噬為靶點的研究將對鼻咽癌新藥的開發具有重大意義。

牡荊素是一種天然的生物活性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以及抗腫瘤等多種生物學活性,且對疾病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不良反應小、安全性較高等優勢,被認為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活性天然化合物[9-10]。研究顯示,牡荊素能夠發揮抗結直腸癌[11]、肺癌[12]、肝癌[13]等作用。Wang 等[14]研究證實,牡荊素能夠通過調控核因子-κB(NF-κB)通路誘導鼻咽癌細胞凋亡,抑制細胞生長,表明牡荊素可能是未來鼻咽癌潛在的治療藥物。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UNC-51 樣激酶1(ULK1)是介導細胞自噬形成的重要信號通路,參與鼻咽癌細胞自噬調節,進而抑制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發生[15]。Zhang 等[16]研究證實,牡荊素能過夠通過激活AMPK 信號通路介導的細胞自噬,改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介導的內皮損傷。此外,牡荊素能夠通過激活AMPK/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號通路誘導細胞自噬水平升高,促進細胞凋亡,從而抑制腎細胞癌生長[17]。以上研究提示牡荊素很有可能通過調控AMPK/ULK1 介導的細胞自噬途徑抑制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長。為此,本研究擬通過對BALB/c 裸鼠左側前肢腋窩下接種CNE-2 細胞構建鼻咽癌裸鼠成瘤模型,探究牡荊素對其移植瘤生長及AMPK/ULK1 介導的細胞自噬通路的影響,旨在闡明牡荊素抗鼻咽癌生長的作用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細胞和動物 人鼻咽癌細胞CNE-2 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50 只SPF 級的BALB/c 裸鼠,雌雄各半,體質量18~20 g,周齡4~6 周,動物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許可證號SCXK(京)2021-0012]。動物飼養于新鄉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溫度(25±1)℃,相對濕度60%~70%,晝夜12 h/12 h 交替光照,自由飲食,飲水,所有小鼠均適應性喂養1 周,且動物實驗經過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準(批準號LLSC2021-11-002)。

1.1.2 試劑 牡荊素(質量分數>98%,成都植標化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20220312);AMPK激動劑AICAR、AMPK 抑制劑Compound C(美國Selleck 公司,貨號S1802、S7306);蘇木素–伊紅(HE)染色試劑盒、TUNEL 染色檢測試劑盒、蛋白質濃度測定試劑盒、ECL 發光液、山羊抗兔二抗、山羊抗小鼠二抗、β-肌動蛋白(β-actin)小鼠單克隆抗體、DAPI 染色液(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公司,貨號C0105S、C1091、P0011、P0018FS、A0409、A0413、AF5001、C1005);免疫組化檢測試劑盒(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貨號SP-9001);Bcl-2 相關X 蛋白(Bax)抗體、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抗體、B 淋巴細胞瘤-2(Bcl-2)抗體、p-AMPK(Thr172)抗體、AMPK、p-ULK1(Ser317)抗體、ULK1 抗體、微管相關蛋白輕鏈3(LC3)-II抗體、泛素結合蛋白(p62)抗體(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公司,貨號2772、9662、15071、50081、2532、37762、8054、2775、5114)。

1.1.3 儀器 Gel Doc XR+型凝膠成像系統(美國Bio-Rad 伯樂公司);CKX53 型熒光倒置顯微鏡(日本奧林巴斯);H3-18KR 型高速冷凍離心機(湖南可成儀器設備有限公司);LD-96A 型酶標儀(山東萊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鼻咽癌CNE-2 細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構建[18]、分組及給藥 取對數生長期的人鼻咽癌CNE-2 制備成單細胞懸液,調整細胞密度為1×106個/mL。將0.2 mL 細胞懸液sc 于裸鼠左側前肢腋窩下,以皮下腫瘤組織隆起直徑大于0.5 cm 視為模型構建成功。待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構建成功后將其隨機分為模型組、牡荊素(5、10 mg/kg)組、AICAR(200 mg/kg)組、牡荊素(10 mg/kg)+Compound C(20 mg/kg)組,每組各10 只。牡荊素臨用前使用生理鹽水稀釋至所需濃度。

牡荊素組裸鼠分別ig 5、10 mg/kg 牡荊素[19];AICAR 組裸鼠ip 200 mg/kg AICAR;牡荊素+Compound C 組裸鼠ig 10 mg/kg 牡荊素的同時ip 20 mg/kg Compound C[20];模型組裸鼠ig 等量的生理鹽水,各組均給藥1 次/d,連續給藥21 d。給藥后,次日將裸鼠頸椎脫臼處死,并剝離腫瘤組織進行相關實驗檢測。

1.2.2 移植瘤生長體積、質量及抑瘤率測定 各組裸鼠于造模成功后3、7、14、21 d,利用游標卡尺測量腫瘤體長徑(a)和短徑(b),并計算腫瘤體積。21 d 后各組裸鼠ip 戊巴比妥鈉麻醉,行頸椎脫臼處死,剝離腫瘤體,稱量質量(W),計算抑瘤率。

腫瘤體積=(a×b2)/2

抑瘤率=1-W給藥/W模型

1.2.3 腫瘤組織病理學觀察 將腫瘤體組織放于4%的多聚甲醛中固定24 h、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組織石蠟包埋、切片,行HE 染色、封片、復染,之后于顯微鏡下觀察組織形態學變化。

1.2.4 TUNEL 染色檢測腫瘤組織細胞凋亡 按照TUNEL 染色試劑盒進行染色,通過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并計數TUNEL 陽性細胞數。其中TUNEL 陽性細胞核呈棕黃色顆粒,即為凋亡細胞,每張切片隨機選取6 個視野,計算TUNEL 陽性細胞率。

TUNEL 陽性細胞率=TUNEL 陽性細胞數/總細胞數

1.2.5 免疫組化檢測腫瘤組織LC3-II、p62 蛋白表達 給藥21 d 后,各組裸鼠ip 戊巴比妥鈉麻醉,行頸椎脫臼處死,剝離瘤體組織經4%多聚甲醛固定,乙醇脫水,石蠟包埋、切片后采用內源性過氧化物酶阻斷劑阻斷、抗原修復、組織封閉后,滴加LC3-II 抗體、p62 抗體(1∶500),孵育過夜,對應二抗孵育2 h,滴加DAB 顯色液,蘇木素復染,于200 倍顯微鏡下觀察腫瘤體組織LC3-II、p62 著色情況,并通過Image Pro-Plus 6.0 軟件分析腫瘤體組織LC3-II 及p62 蛋白相對表達水平。

1.2.6 免疫熒光檢測腫瘤組織LC3-II、Caspase-3 蛋白表達 將各組裸小鼠腫瘤組織切片放入PBS 緩沖液中清洗,經0.2% TritionX-100 透化5 min,PBS緩沖液清洗后10%的BSA 溶液封閉60 min,阻斷非特異性反應,去除切片上殘留的BSA 后,行雙重免疫熒光染色,室溫條件下分別孵育LC3-II 抗體(1∶200)和Caspase-3 抗體(1∶200)4 h,去除一抗后避光條件下孵育熒光素酶標記的山羊抗小鼠或山羊抗兔二抗2 h,PBS 緩沖液清洗后,DPAI 進行細胞核染色5 min,最后滴加抗熒光淬滅劑,避光條件下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LC3-II、Caspase-3 表達水平以平均熒光強度表示。

平均熒光強度=區域熒光強度總和/區域面積

1.2.7 Western blotting 檢測AMPK/ULK1 通路及凋亡相關蛋白表達 末次給藥結束后,立即將裸鼠處死,剝離腫瘤體并提取總蛋白,按照質量與體積比1∶5 加入細胞裂解液,于4 ℃條件下裂解40 min;BCA 法測定各組腫瘤組織蛋白質濃度;蛋白上樣(按照每孔上樣量30 μg 計算得出上樣體積);凝膠電泳;濕轉法轉膜;5% BSA 室溫封閉2 h;分別加p-AMPK 抗體(1∶500)、AMPK 抗體(1∶500)、p-ULK1 抗體(1∶500)、ULK1 抗體(1∶500)、Bax抗體(1∶1 000)、Bcl-2 抗體(1∶1 000)、Caspase-3(1∶500)、β-actin 抗體(1∶2 000),4 ℃條件下孵育16 h;37 ℃條件下二抗孵育60 min;去除二抗后TBST 洗膜15 min;滴加顯影液后于Gel Doc XR+成像系統中顯影拍照,并采用Image Pro Plus 6.0軟件進行蛋白質條帶灰度值半定量分析。

1.2.8 統計學分析 SPSS22.0 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數據以表示,數據滿足正態分布且方差齊性,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

2 結果

2.1 牡荊素對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長的影響

給藥后3 d,各組裸鼠移植瘤體積組間比較均無顯著差異。給藥后7、14、21 d,與模型組相比,牡荊素各劑量組、AICAR 組移植瘤體積均明顯減?。≒<0.05)。給藥后7、14、21 d,與牡荊素10 mg/kg組相比,牡荊素+Compound C 組移植瘤體積顯著增大(P<0.05)。

給藥后21 d,與模型組相比,牡荊素各劑量組、AICAR 組移植瘤質量均顯著降低(P<0.05)。與牡荊素10 mg/kg 組相比,牡荊素+Compound C 組移植瘤質量顯著增加(P<0.05),各給藥組腫瘤抑制率分別為24.86%、35.26%、25.92%、13.76%,見圖1、表1。

表1 各組裸鼠鼻咽癌細胞移植瘤生長變化(,n=10)Table 1 Growth changes of transplan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n=10)

表1 各組裸鼠鼻咽癌細胞移植瘤生長變化(,n=10)Table 1 Growth changes of transplan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n=10)

與模型組比較:*P<0.05;與牡荊素10 mg?kg?1組比較:#P<0.05。*P <0.05 vs model group;#P <0.05 vs vitexin 10 mg?kg?1 group.

圖1 牡荊素裸鼠移植瘤生長的影響Fig.1 Effect of vitexin on the growth of transplanted tumors in nude mice

2.2 牡荊素對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病理學的影響

與模型組相比,牡荊素各劑量組、AICAR 組腫瘤細胞生長較差,可見腫瘤細胞排列疏松,部分細胞胞質減少,細胞核出現不同程度的固縮,細胞間出現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與牡荊素10 mg/kg 組相比,牡荊素+Compound C 腫瘤組織細胞生長狀態良好,腫瘤細胞排列相對緊密,細胞間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明顯降低,見圖2。

圖2 各組裸鼠移植瘤組織病理學變化(HE,×400)Fig.2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xenograft tissues in nude mice of each group (HE,× 400)

2.3 牡荊素對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細胞凋亡的影響

與模型組相比,牡荊素各劑量組、AICAR 組移植瘤中Caspase-3、Bax、Bcl-2 蛋白表達和細胞凋亡率均顯著升高(P<0.05)。與牡荊素10 mg/kg 組相比,牡荊素高劑量+Compound C 組移植瘤中Caspase-3、Bax、Bcl-2 蛋白表達和細胞凋亡率均顯著降低(P<0.05),見圖3、4 和表2。

表2 各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Bax/Bcl-2、Caspase-3 蛋白相對表達和細胞凋亡率比較(,n=10)Table 2 Comparison of Bax/Bcl-2,Caspase-3 protein relative expression and apoptosis rate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xenograft tissue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n=10)

表2 各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Bax/Bcl-2、Caspase-3 蛋白相對表達和細胞凋亡率比較(,n=10)Table 2 Comparison of Bax/Bcl-2,Caspase-3 protein relative expression and apoptosis rate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xenograft tissue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n=10)

與模型組比較:*P<0.05;與牡荊素10 mg?kg?1組比較:#P<0.05。*P <0.05 vs model group;#P <0.05 vs vitexin 10 mg?kg?1 group.

圖3 各組裸鼠移植瘤組織中Bax、Bcl-2、Caspase-3 蛋白表達條帶圖Fig.3 Bands of Bax,Bcl-2,and Caspase-3 protein expression in xenograft tissue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圖4 各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細胞凋亡染色(TUNEL,×400)Fig.4 Apoptosis staining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xenograft tissues in nude mice of each group (TUNEL,×400)

2.4 牡荊素對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細胞自噬的影響

與模型組相比,牡荊素各劑量組和AICAR 組移植瘤組織中細胞自噬相關蛋白LC3-II 表達顯著升高,p62 表達顯著降低(P<0.05)。與牡荊素10 mg/kg 組相比,牡荊素+Compound C 組裸鼠腫瘤組織LC3-II 表達顯著降低,p62 表達顯著升高(P<0.05),見圖5、表3。

表3 各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中LC3-II、p62 蛋白相對表達比較(,n=10)Table 3 Comparison of LC3-II and p62 protein relative express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xenograft tissue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n=10)

表3 各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中LC3-II、p62 蛋白相對表達比較(,n=10)Table 3 Comparison of LC3-II and p62 protein relative express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xenograft tissue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n=10)

與模型組比較:*P<0.05;與牡荊素10 mg?kg?1組比較:#P<0.05。*P <0.05 vs model group;#P <0.05 vs vitexin 10 mg?kg?1 group.

圖5 各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中LC3-II、p62 表達(IHC,×200)Fig.5 Expression of LC3-II and p62 in nude mice xenograft tissue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issues in each group (IHC,×200)

2.5 牡荊素對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LC3-II 和Caspase-3 熒光表達的影響

免疫熒光檢測顯示,與模型組相比,牡荊素各劑量組和 AICAR 組移植瘤組織中 LC3-II 和Caspase-3 蛋白表達明顯升高(P<0.05)。與牡荊素10 mg/kg 組相比,牡荊素+Compound C 組能夠抑制牡荊素對LC3-II 和Caspase-3 的表達,見圖6、表4。

表4 各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中LC3-II、Caspase-3 平均熒光強度表達比較(,n=10)Table 4 Comparison of LC3-II and Caspase-3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express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xenograft tissue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n=10)

表4 各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中LC3-II、Caspase-3 平均熒光強度表達比較(,n=10)Table 4 Comparison of LC3-II and Caspase-3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express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xenograft tissue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n=10)

與模型組比較:*P<0.05;與牡荊素10 mg?kg?1組比較:#P<0.05。*P <0.05 vs model group;#P <0.05 vs vitexin 10 mg?kg?1 group.

圖6 各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中LC3-II、Caspase-3 平均熒光強度表達(IF,×400)Fig.6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expression of LC3-II and Caspase-3 in nude mice xenograft tissues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issues in each group (IF,×400)

2.6 牡荊素對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 AMPK/ULK1 信號通路的影響

與模型組相比,牡荊素各劑量組、AICAR 組移植瘤組織中p-AMPK/AMPK、p-ULK1/ULK1 均顯著升高(P<0.05)。與牡荊素10 mg/kg 組相比,牡荊素+Compound C 組移植瘤組織中 p-AMPK/AMPK、p-ULK1/ULK1 比值均顯著降低(P<0.05),見圖7、表5。

表5 各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p-AMPK/AMPK、p-ULK1/ULK1 水平比較(,n=10)Table 5 Comparison of p-AMPK/AMPK,p-ULK1/ULK1 level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xenograft tissue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n=10)

表5 各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組織p-AMPK/AMPK、p-ULK1/ULK1 水平比較(,n=10)Table 5 Comparison of p-AMPK/AMPK,p-ULK1/ULK1 level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xenograft tissue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n=10)

與模型組比較:*P<0.05;與牡荊素10 mg?kg?1組比較:#P<0.05。*P <0.05 vs model group;#P <0.05 vs vitexin 10 mg?kg?1 group.

圖7 各組裸鼠移植瘤組織中AMPK/ULK1 通路相關蛋白表達條帶圖Fig.7 Expression bands of AMPK/ULK1 pathway related proteins in xenograft tissues of nude mice in each group

3 討論

鼻咽癌來源鼻黏膜上皮,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同步方化療被認為是臨床上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主要手段。臨床研究發現,長期的化療藥物治療鼻咽癌具有不良反應大,敏感性差等缺點,常常導致鼻咽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8]。近年來,中醫藥在腫瘤的治療中顯現明顯的優勢和特色,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多項研究表明,中藥可以通過多靶點、多途徑抑制鼻咽癌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21-22]。牡荊素是一種生物活性黃酮類化合物,多存在于山里紅葉、山楂干燥成熟果實或山楂葉中,具有顯著抗炎、抗氧化及抗腫瘤等生物學功能,其中在抗腫瘤生物學作用中對于牡荊素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肝癌、肺癌、結直腸癌等[9],是否對其他類型的癌癥具有同樣的治療作用尚不清楚。此外,既往多數關于牡荊素抗腫瘤的研究僅停留在細胞水平,體內實驗的研究相對缺乏[9]。為此,本研究首先通過構建鼻咽癌CNE-2 細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觀察牡荊素對腫瘤生長的影響。結果顯示,與模型組相比,牡荊素各劑量組腫瘤體積明顯減小,腫瘤質量明顯減輕,且腫瘤細胞生長較差,可見腫瘤細胞排列疏松,部分細胞胞質減少,細胞核出現不同程度的固縮,細胞見出現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細胞凋亡率和 Caspase-3 蛋白表達和Bax/Bcl-2 均顯著升高,表明牡荊素具有抑制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長的作用。

細胞自噬是一種程序化的細胞內的降解機制,通過清除受損的細胞器、非功能性蛋白質以及病原微生物等并遞送至溶酶體中消化降解,并將回收營養物質供細胞和組織再利用[23]。已有多項研究證實自噬與多種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侵襲和轉移密切相關,且自噬對腫瘤細胞的生長具有促進和抑制的雙重作用[24-25]。Wang 等[26]研究發現,CNE-2 細胞在放療中誘發的自噬可以明顯提高細胞的存活率,從而發揮對CNE-2 細胞保護效應,而抑制自噬水平能夠顯著增加CNE-2 細胞放療的敏感性,降低細胞的存活率。Chow 等[27]研究顯示,次黃芩素能夠誘導鼻咽癌細胞自噬和凋亡,激活自噬能夠通過抑制mTOR 通路抑制鼻咽癌細胞凋亡。Xu 等[28]研究發現,茶黃素能夠通過誘導細胞自噬促進鼻咽癌細胞凋亡。以上研究關于自噬對鼻咽癌發揮相反的作用效果可能與治療藥物不同有關。LC3、p62 是自噬發生過程中的重要調控蛋白,是反映自噬水平高低的標志性蛋白。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模型組相比,牡荊素組裸鼠腫瘤組織中LC3-II 表達明顯升高,p62 表達明顯降低,表明牡荊素能過夠通過誘導細胞自噬和凋亡,從而抑制鼻咽癌腫瘤生長。AMPK/ULK1 信號通路已被證實可同時對細胞凋亡和自噬產生調節作用,進而發揮抗腫瘤效果[29]。當細胞受到氧化應激、缺氧刺激后,AMPK 通過磷酸化被顯著激活,從而抑制mTOR 磷酸化,促進ULK1 Ser317位點磷酸化,激活細胞自噬[30]。Xie 等[15]研究顯示,在鼻咽癌細胞中AMPK/ULK1 通路及自噬相關蛋白表達降低,激活AMPK/ULK1 通路能夠誘導細胞自噬,抑制鼻咽癌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模型組相比,牡荊素各劑量組p-AMPK/AMPK、p-ULK1/ULK1 水平明顯升高。Min等[31]研究發現,硼替佐米能夠通過調控AMPK/ULK1 介導的細胞自噬,誘導胰腺癌和結直腸癌癌細胞凋亡和細胞毒性,但是此作用效果能夠被AMPK 抑制劑Compound C 所取消。為進一步明確AMPK/ULK1 介導的細胞自噬在牡荊素誘導鼻咽癌細胞凋亡中的作用。本研究通過對模型裸鼠ip AMPK 激動劑/抑制劑后觀察腫瘤體生長變化。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模型組相比,AICAR 能夠促進AMPK/ULK1 通路活化,上調LC3-II,下調p62 表達,促進細胞自噬,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并最終抑制腫瘤體生長,從而發揮與牡荊素相同的保護作用。與牡荊素高劑量組相比,AMPK 抑制劑Compound C 處理后能夠逆轉牡荊素對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牡荊素能夠通過激活AMPK/ULK1通路介導的自噬,促進腫瘤細胞凋亡,進而抑制鼻咽癌CNE-2 細胞裸鼠移植瘤生長。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牡荊鼻咽癌通路
HPLC法測定低溫烘焙綠豆中牡荊苷與異牡荊苷的含量及變化
中醫藥治療鼻咽癌研究進展
高效液相色譜梯度洗脫法同時測定調氣丸中6個主要成分含量
鼻咽癌組織Raf-1的表達與鼻咽癌放療敏感性的關系探討
鼻咽癌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Kisspeptin/GPR54信號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觀察
一測雙評法測定咳特靈膠囊中牡荊苷與異牡荊苷的含量△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細胞增殖
通路快建林翰:對重模式應有再認識
牡荊素與DNA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