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構:以宮廷南疆匠役、藝人為考察中心

2024-03-01 01:52王蘇佳
云南社會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內務府南疆乾隆

孫 喆 王蘇佳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廷一統天山南北。在南疆建立管理體制的同時,陸續將一批南疆回人,包括上層貴族、戰俘、匠役、藝人等遷居京城,編設牛錄等加以管理。其中,匠役、藝人是南疆在京回人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學界對這一群體的關注多從“回子佐領”“回子營”入手,在研究內務府造辦處時,對回人工匠亦略有提及①學界目前關于居京南疆回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回子營”“回子佐領”的考察上,相關主要成果有:楊乃濟:《“香妃傳說”與寶月樓、回子營》,《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 年第3 期;張羽新:《清代北京的維吾爾族》,《新疆社會科學》1984 年第4 期;王東平《乾隆御制〈敕建回人禮拜寺碑記〉的兩個問題》,《西域研究》2007 年第2 期;《“回子官學”初探》,《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 年第6 期;《清代維吾爾副都統白和卓事跡鉤沉》,《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 年第6 期;[日]小沼孝博:《北京“回子營”的250 年史》,《清代滿漢關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年;王學深:《乾隆朝“回子佐領”史事考論》,《西域研究》2023 年第1 期等。有關造辦處的相關研究中涉及回人匠役群體的主要有:吳兆清:《清代造辦處的機構和匠役》,《歷史檔案》1991 年第1 期;林歡、黃英:《清宮造辦處工匠生存狀態初探》,《明清論叢》2011 年;楊海寧:《試論清宮造辦處的匠役管理模式》,《中國經濟與社會史評論》2016 年;陳鋒:《清代造辦處作坊的匠人待遇與銀兩來源》,《故宮學刊》2017 年第1 期;滕德永:《清宮造辦處的家內匠》,《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 年第6 期;等等。此外,對于清宮各類器物的研究,亦有關涉到回人工匠,如萬秀鋒:《乾隆朝清宮所用金銀線考論》,《沈陽故宮博物院院刊》2014 年;等等。,但基本聚焦于制度或機構本身,缺乏對實際制度運行以及回人匠役、藝人的居京生活、供職內容等的細致考察。這些來自南疆的匠役、藝人,憑借其獨特的技藝,被招納入清宮供職,將邊疆的文化藝術帶入宮廷,使獨具風姿的南疆技藝融入宮廷文化和國家禮樂制度,不僅豐富了京師八旗的族群構成,而且成為清代統一多民族國家建構的生動展示。本文主要借助相關滿漢文檔案,對這一群體的選送、類型、人數、任職當差、管理制度和生活境況等方面進行考察,以推進和深化該領域內相關問題的研究。

一、南疆匠役、藝人選送京城

清朝統治者一直注重對各族匠藝人才的搜羅任用。早在努爾哈赤時期,為滿足滿族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就將善于鑿木鑄鐵、縫衣制帽的漢族和朝鮮族匠人收入辛者庫牛錄。入關以后,出于維持用度和鑒賞的需求,宮廷匠人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隨著清朝統一事業的完成,來自西藏、新疆等邊疆地區的匠役、藝人也開始供職于內務府。

乾隆九年(1744)八月,六名鑄佛匠人自西藏赴京,分別供職于內務府造辦處和雍和宮。①吳兆清:《清代造辦處的機構和匠役》,《歷史檔案》1991 年第1 期。乾隆四十一年(1776),又有十名制作銀器的“番子匠役”入宮當差。②《總管內務府奏為番子匠役撥給官房居住等事折》,《清宮內務府奏銷檔》第115 冊,北京:故宮出版社,2014 年,第20—24 頁。新疆掌握獨特技藝的額魯特、回人匠役、藝人等被陸續招募至京城任職。對邊疆少數民族匠藝人等的招納,不僅突顯了內務府在成員構成上的多民族屬性,而且這些能工巧匠承做的器物、在盛典儀式上表演的節目等,也成為一種帶有統一多民族國家象征意義的“文化符號”。

南疆向來具有獨特的工藝技術和舞樂風俗?!段饔蚩傊尽份d喀什噶爾回城:“其地多回子匠役,攻玉鏤金,鑿銅鑲嵌,無不精巧,繡鹿草韉,織五彩絨,氈金銀絲毯,諸色絢爛,遍貨于西域,……多妓女嫻歌舞?!雹郏螒c)《西域總志》卷2《異域瑣談》。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廷開始招募南疆的匠藝人等前往京城在內務府當差。自此,南疆的技藝成為宮廷文化的一部分。

大體說來,由南疆前往京城宮廷供職的回人可分為金銀匠、樂舞藝人、玉石匠、畫匠、編織匠、求雨祈晴回人等六大類,其中金銀匠和樂舞藝人最早被清廷所關注。乾隆二十四年七月軍機處奉上諭寄信伊犁將軍兆惠:“于回子內挑選銅匠、會鑲嵌金銀絲及會翻筋斗者數人趁便送京?!雹堋盾姍C大臣為著將回人內之銅匠及會鑲嵌金絲銀絲會翻筋斗者挑數人乘便送京事寄信定邊將軍戶部尚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滿文檔簿》,檔案號:03-18-009-000026-0001。同年九月,兆惠命從葉爾羌、喀什噶爾等處挑選的工匠和藝人啟程前往京城:

查得,回子地方金銀匠即會制作銅器。因此,由喀什噶爾、葉爾羌二城及由散秩大臣齊凌扎布送來的回子內,選送一些金銀匠。另,回子地方翻筋斗藝人之技藝雖不及朝鮮,但選出看起來尚可之六個年紀不等的回子送去,并搭配擊鼓、彈三弦琴、胡琴等藝人八人,以及會跳舞雜技藝人四人,與工匠一同解送京城。⑤《定邊將軍兆惠奏揀選回子金銀匠連同玉石一并由葉爾羌解京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41 冊,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年,第297 頁。

據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載,該年十二月三十日,第一批回人抵達京城:“帶來回子匠役六名,傳旨著在造辦處行走,著二人收什提梁卣,其余四名會做何樣活計做何樣活計?!雹蕖肚《哪晔隆そ鹩褡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4 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276 頁。不久,另外四名回人累絲匠抵達京城,在造辦處當差。⑦《乾隆二十五年三月·金玉作》,《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5 冊,第624 頁。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乾隆帝下旨將入京匠役和藝人的家眷共計41人辦理送京。⑧《□□□奏將葉爾羌回子金銀匠人家人送京片》,《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45 冊,第48 頁?!皬亩愩y內,大口三十三人,每人給銀五兩,小口八人內,每人給銀二兩,共計支出賞銀一百八十一兩,置辦衣物,給予盤纏”⑨《駐葉爾羌辦事侍郎海明奏將回子金銀工匠送京城折》,《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45 冊,第353 頁。,由專員帶往哈密處辦理啟程,送往京城。⑩《參贊大臣阿里袞奏將在京之喀什噶爾回子樂手送往京城片》,《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45 冊,第380 頁。這批人抵達京城后,被編入正白旗回人佐領下管轄,成為該佐領下最早也是最為重要的成員。

以往學界對于宮廷玉匠、畫匠的研究,多集中于江南一帶選送的匠役上。實際上,南疆亦曾選送這類匠人前往京城。乾隆二十六年(1761)正月,乾隆帝命于葉爾羌等城內挑選玉石匠二名、畫匠二名,乘便送京。①《寄諭參贊大臣舒赫德等著挑選葉爾奇木等城玉石畫匠送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第2 冊,長沙:岳麓書社,2011 年,第559 頁。五月,舒赫德選出匠人四名連同其家眷共十一人,與玉石等物一并解京。②《喀什噶爾參贊大臣舒赫德等奏從葉爾羌回子內挑選石匠攜眷前往京師折》,《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51 冊,第181 頁。該年十月,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載:“十四日,接得檔房筆帖式福寧由內務府抄來軍機處奏明新到回子玉匠等四名,交造辦處行走等語?!雹邸肚《辍び浭落洝?,《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6 冊,第630 頁。按照時間推算,正為上述四名工匠抵京之時。三十六年(1771)乾隆帝又令舒赫德在南疆尋找手藝好且已經出過痘的回人工匠送到京城。④《寄諭署伊犁將軍事務舒赫德著有手藝好之匠役遇便送京》,《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第9 冊,第600 頁。

鎖子甲是一種古代戰爭中使用的金屬鎧甲,最早由西域傳入內地??滴跄觊g即有噶爾丹遣使向清廷貢獻鎖子甲的記載。⑤《清圣祖實錄》卷84,康熙十八年九月戊戌。由于鎖子甲在戰爭中實用性強且較為稀少,被清廷視為“軍需禁物”⑥《清世宗實錄》卷39,雍正三年十二月甲戌。。西域工匠制作鎖子甲的卓越工藝也得到了清朝統治者的關注。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帝令尋找會制作鎖子甲的額魯特工匠進京。⑦《定邊左副將軍兆惠等奏遵旨解送鎖子甲及會制作之厄魯特人折》,《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25 冊,第360 頁。此后回人工匠同樣成為被關注的對象。乾隆四十四年(1779)正月,伊犁將軍伊勒圖奉命由當地選送兩三個會編織鎖子甲的工匠進京。因查得伊犁已無會做鎖子甲之人,伊勒圖行文永貴令其在南疆各城中查找并送抵京城。⑧《伊犁將軍伊勒圖等奏咨飭永貴于阿克蘇城內尋找會做鎖子甲工匠折》,《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138 冊,第386 頁。

“風調雨順”事關國計民生,祈雨禮亦稱“雩禮”,是歷代國家祭祀禮制的重要內容。有清一代,在繼承前朝的基礎上,融入佛、道等教儀式,建立祈雨制度。京師祈雨是其中的重要環節,皇帝亦常親往“虔求雨澤”。自統一新疆以來,南疆回人群體的身影也開始出現在祈雨禮之中。乾隆二十八年(1763)六月,身在熱河的皇帝聞知京城天氣燥熱,寄信留京辦事王大臣,若不得雨,則“城中現有善求雨之厄魯特回人,可即令其敬謹祈禱”⑨《清高宗實錄》卷689,乾隆二十八年六月庚戌。。此后,回人參與求雨祈晴漸成定例。

由于擁有這項特殊技能,求雨祈晴回人成為清廷極為重視且屢屢招攬的對象。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月,“據阿桂等處奏,遣薩哈勒索丕及由喀什噶爾送來之回子尼咱爾布庫爾往靜明園祈雨,……祈雨所需諸項,鐘敏視尼咱爾布庫爾所取辦給用之”⑩《寄諭大學士阿桂等著派鐘敏攜尼咱爾布庫爾往靜明園祈雨》,《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第14 冊,第666 頁。。五十八年(1793),因京城能祈雨之回人甚少,且本領不佳,乾隆帝令喀什噶爾參贊大臣明興:“或在喀什噶爾城內,或在其他城內,尋找求雨祈晴本事好,且情愿來京城的回子,若有則同年班伯克一同遣送京城,如不愿意亦不強求?!焙蟛榈每κ哺翣柣厝藥鞝柊?,“今年三十七歲,……交由今年朝覲之五等伯克等帶往京城?!?《喀什噶爾參贊大臣永保等為將喀什噶爾能祈求雨水回子庫爾班送京事咨呈》,《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199 冊,第151 頁。嘉慶三年(1798),因京城現有能求雨祈晴之回人僅余尼咱爾一人,故令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等在各城尋找會此項技能的回人。最后在阿奇木伯克、郡王伊斯堪達爾處發現有一人,“平時尚能念經祈晴”,遂于七月由喀什噶爾啟程前往京城。?《喀什噶爾參贊大臣長麟等為遵旨將喀什噶爾能祈雨回子選送京師事咨呈》,《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208 冊,第251 頁。

自乾隆朝以來,南疆送往京城的各類匠役、藝人數量頗多,清廷對愿意來京的回人也頗為照顧,一般會分發賞銀,交由年班伯克或往來于新疆和京城之間的官員照看解送,在沿途驛站配給車馬,并準許他們的家人隨同赴京。

二、宮廷南疆匠役、藝人的職司與境況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底,第一批回人工匠和藝人抵京后,對他們的安置和管理開始提上日程。次年正月,清廷對在京居住回人的隸屬關系做了規定:上層王公額色尹系公品級,瑪木特圖爾都和卓系扎薩克,歸理藩院管理;從南疆送來的工匠藝人,則編設回人佐領,隸內務府正白旗左翼第五參領,歸內務府上三旗參領處統轄,“嗣后續到回人,均入此佐領下”。①《清高宗實錄》卷605,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壬戌。

此外,清廷特修建“回子營”供南疆回人居住,并在營中修建清真寺?!度障屡f聞考》載:“于西長安街路南設回營一所居之,共房百四十有七楹?;貭I內設辦事處房,以內府官董其事?!雹凇稓J定日下舊聞考》卷71《官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年,第1193 頁?;厝俗纛I除安置工匠和藝人外,亦編入投誠回眾等,成為清廷管理在京回人的主要機構。③“乾隆二十五年以葉爾羌等處俘獲男婦一百二十六名口編回子佐領一,以柏和卓為佐領仍設驍騎校一人,領催一人,于西長安門外建立回子佐領處,并于健銳營添設回子營房?!薄稏|華錄綴言》,沈云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53 輯,第57 頁。根據檔案記載,這些匠役、藝人在內務府的職司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匠役差使

造辦處匠役主要包括:由三旗佐領內挑選的“家內匠役”、廣東等督撫及三織造選送的“南匠”與招募的民間匠人三類。④吳兆清:《清代造辦處的機構和匠役》,《歷史檔案》1991 年第1 期?;厝私骋蹖儆诘谝活?,他們擅長打造金屬器具、編織金銀絲線,制作轡頭、鞭子、馬鐙、弓箭、刀劍、骲頭等兵器,并根據皇帝的喜好和要求進行修改或重新畫樣。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工匠約爾達史等五人恭進鍍銅銀飾件鞦轡一副、鐙一副、彩漆弓一張、銀鍍金絲鞭子一把、銀鍍金骲頭五個、銀骲頭五個、銅骲頭七個、鞭子一把。⑤《乾隆二十八年·記事錄》,《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8 冊,第14 頁。后又遞呈“鍍金銀飾件穿絲回子鞦轡二副”。得到旨意:“飾件俱各長大著往小里收什”。八月初六日,內務府郎中白世秀將其成做的鞦轡二副持進,交總管太監張玉上呈,奉旨交武備院備存。⑥《乾隆二十八年·鞍甲作》,《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8 冊,第500 頁。

與繪制山水及西洋油畫的畫匠不同,宮廷中的回人畫匠以繪制兵器圖紙及飾樣為主。乾隆二十八年(1763)乾隆帝下令:“嗣后武備院有應畫之弓,著回子匠密山蘇丕、阿布都列畫?!雹摺肚《四辍び浭落洝?,《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8 冊,第14 頁。另外,他們也為回刀、回劍等繪制刀鞘、劍靶花紋樣紙。⑧“六月初五日催長四德筆帖式五德將回子畫得劍靶紙樣一張,刀鞘紙樣一張隨玉靶二件持進,交太監胡世杰呈覽?!?《乾隆三十一年·銅鍍作》,《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30 冊,第74 頁。乾隆三十一年(1766)五月,令其給已做成的兩把回劍設計劍鞘上的花紋和飾件,并將畫樣呈覽。一個月后,回匠完成劍靶紙樣一張、刀鞘紙樣一張,隨玉靶二件進呈預覽⑨《乾隆三十一年·銅鍍作》,《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30 冊,第74 頁。。乾隆帝看后十分滿意,下令照樣制作。⑩《乾隆三十一年·銅鍍作》,《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30 冊,第74—75 頁。

此外,回人匠役也制作盆碗壺盂等器物。乾隆二十六年(1761)二月太監胡世杰交來黃銅壺一件、黃銅盆一件、紅銅盆一件、紅銅盂一件、紅銅碗一件,乾隆帝下令“著回子匠役照樣各做一件”。當年十一月初五日,內務府“將做得回子銅器并舊樣持進交訖”?《乾隆二十六年·鞍甲作》,《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6 冊,第172—173 頁。。

除了各類金屬器具外,回人工匠也承擔制作金銀線的工作。金銀線是將金銀等貴金屬捶打成金箔,并將金箔繞在絲線上加工而成,是古代宮廷織作紡織物圖案的重要材料。南疆故有以金絲線裝飾衣帽的傳統,回人出門以花彩帕或白布蒙頭,名“他里吉”,男女帽頂上“皆起金線為花”。①蕭一山:《清代通史》(中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 年,第537 頁。因此,南疆工匠具備嫻熟的金銀絲制作工藝,他們承做的金銀線成為清宮所用金銀線的主要來源之一。②萬秀鋒:《乾隆朝清宮所用金銀線考論》,《沈陽故宮博物院院刊》2014 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初五日,南疆累絲匠四人抵京,十八日,奉旨照金線樣制成呈覽。③《乾隆二十五年·金玉作》,《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5 冊,第624—625 頁。同年十一月做得金線一把,乾隆帝對他們的工藝和產品很感興趣,立即下旨將回匠所做金銀線與買辦所購的洋金線及杭州制作的金銀線進行比價:

查回子現做金銀線用銀十五兩,頭等金二錢,按實價十四換,合銀二兩八錢,共合銀十七兩八錢。問得回子做完可得金線十兩、銀線五兩?;浭≠I辦金線每兩價銀二兩,銀線每兩一兩,今回子做得金線十兩,銀線五兩,比較粵省買辦金銀線十五兩節省七兩二錢,杭州粗繡金線二十五子一把,每把重一兩三錢,價銀七錢三分六厘,比較回子做的每兩省銀六錢二分零五毫,杭州細繡金線十子一把,每把重八錢,價銀七錢八分七厘,比較回子做的每兩省銀二錢二厘九毫。④《乾隆二十五年·記事檔》,《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5 冊,第441—442 頁。

通過比較可知,回匠所制金銀線較買辦所進洋線性價比要高,但成本略高于杭州的粗、細繡金銀線。

這些金銀線被廣泛應用于裝飾武器、服飾等,此類工作起初也由回匠承擔。乾隆三十二年(1767),催長四德等將回匠邁馬的所做鍍金銀絲鞦轡飾件一副呈進。⑤《乾隆三十二年·金玉作》,《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30 冊,第613 頁。但是,回人工匠并不善制作精細飾品,經常無法滿足要求。乾隆帝曾令回人工匠做金冠額,但其“奉旨做的金冠額四塊不一樣,又遲滯,亦糙”,因此“仍著回子做小刀,其冠額著外雇匠成做”⑥《乾隆二十五年·記事檔》,《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5 冊,第405 頁。。又曾令回匠仿照金銀線花毯的線樣,畫?樣呈覽。兩個月后,當內務府將尚未完成的繡金線?鞍榻進呈御覽時,卻得到乾隆帝的批評:“金銀線繡的糙,初次就罷了,嗣后往細致里做?!雹摺肚《つ杲鹩褡鳌?,《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6 冊,第178 頁??梢?,回人工匠雖擅長制作金銀線,卻難以駕馭后續的鑲嵌和繡制工作,也不擅于制作供欣賞把玩的精致器具。乾隆二十八年(1763),就有四名回匠因手藝單一而遭到革退,令回本旗待命,“俟有活計時再行傳喚”⑧《乾隆二十八年·記事錄》,《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8 冊,第31 頁。。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發放錢糧的清單中,已無上述四名工匠的名字。

(二)樂舞表演

乾隆帝統一新疆后,將回部樂納入禮部燕樂,在各類重大節日及筵宴中表演,成為清朝國家禮樂的組成部分?!短戾肱悸劇分忻枥L了該樂表演時的盛況:“大樂奏時,亦有回部樂舞,用鄉語聯臂頓歌。其樂器形制奇古,非所習見?!雹幔ㄇ澹┱疴x:《天咫偶聞》卷1,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年,第19 頁。

清會典對于回部樂舞的演出形式有詳細記載:

凡筵燕,回部司手鼓一人即達卜,司小鼓一人即那噶喇,司胡琴一人即哈爾扎克,司洋琴一人即喀爾奈,司二弦一人即塞他爾,司胡撥一人即喇巴卜,司管子一人即巴拉滿,司金口角一人即蘇爾奈,皆衣錦面絹里雜色紡絲接袖衣,錦面布里倭緞緣邊回回?,青緞靴,綠綢膊。司舞二人,舞盤二人,皆衣靠子,上下身錦腰襕紡絲接袖衣。擲倒大回子四人,皆衣靠子,上下身雜色紡絲接袖衣,戴五色綢回回小?,余與司樂人同。小回子二人,衣雜色綢面絹里衣,余與大回子同。以上共十八人豫立丹陛下,朝鮮國俳樂各技藝下,即上先作樂,司舞二人起舞,舞盤人隨舞畢,擲倒技上,走索尋橦百戲呈技畢,同下。⑩嘉慶《欽定大清會典》卷34,《樂部》。

從此記載來看,回部樂舞大致由樂手八人、舞蹈雜技藝人四人、倒擲技藝人六人共同完成,恰與乾隆二十四年兆惠從喀什噶爾、葉爾羌兩城所選送的“會翻筋斗的回子藝人六人,相搭配的回子樂人八人,以及跳舞雜技藝人四人”①《定邊將軍兆惠奏揀選回子金銀匠連同玉石一并由葉爾羌解京折》,《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41 冊,第297 頁。,在數量和技能上基本吻合。除了樂舞,南疆藝人還會表演走索、扮羊等雜技?;夭繕分械摹白咚鲗H百戲”,即指各類別具一格的南疆雜技?!段饔蚩傊尽份d:“喀什噶爾回子……婦人多長于歌舞,尤重百戲,回童數人飾以鮮衣花帽使之觔斗回旋,旋盤舞頗亦可觀,索銅為繩架高八九尺長一丈有奇,回婦艷妝應鼓之節于繩上步履往來,……而舞丸轉盤之技亦不一而足?!雹冢螒c)《西域總志》卷2,《異域瑣談》。其中“走索”是特色雜技之一?;厝死K技與內地不同,“內地走索之法,椓兩竿于地,以索平系于竿,而人往來其上耳?;厝藙t立一木,高數丈者,其顛斜系長綆,屬于地,回人手橫一木,取其兩頭輕重相等,不致欹側,則步綆,唱歌,良久始下?!雹郏ㄇ澹┶w翼:《檐曝雜記》卷1?!盎厝死K伎”的表演方式與現代新疆“達瓦孜”的表演形式基本相同。

年終筵宴表演前,這類樂舞節目“由內務府傳回子營預備”④嘉慶《欽定大清會典》卷34,《樂部》。,乾隆帝在《上元燈詞八首》的自注中亦寫道:“回部雜技,掌儀司領之,與內府旗人無異矣?!雹荨肚甯咦谟圃娙肪?8。樂舞藝人們照例需提前兩個月在營內排練,“以備臨時承應差使”⑥《為行取在保和殿并紫光閣等筵宴蒙古王公等回營回子預備各項玩藝估修彩衣等需用物料及薪水等銀兩事致堂查核處》,《內務府來文》,檔案號:05-13-002-001762-0135。。因樂舞藝人排練和表演的時間相對集中,許多藝人并非專職。嘉慶年間,回人藝人定額增至二十四名;至光宣年間,回人樂舞藝人的數量復增至三十二人。宣統二年(1910)的年終樂舞表演前,內務府開列藝人兩個月的排練期間所用口分銀,具體人員包括:呌繩驍騎?;厝艘幻?、上繩爬桅回人十五名、回樂回人十六名。⑦《為預備殿差回子樂舞等項所給回人口分銀兩數目事致堂查核處》,《內務府來文》,檔案號:05-13-002-000376-0063。樂人有時得以隨同皇帝巡幸熱河、江南等地,內務府在應給錢糧外,會額外支給藝人及隨送官兵路費銀。嘉慶八年(1803),前往熱河之樂舞回人四名“每人各支領三十二日路費銀”⑧《為給發熱河備差補派樂舞回人等路費銀兩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03-000023-0012。;咸豐十年(1860)十二月,三名官兵帶領樂舞回人二十名及領催三名“恭赴熱河行在預備年節筵宴等差職”,向廣儲司銀庫支領五十日的盤費共實銀二百二十兩。⑨《為實銷咸豐十年十二月至十一年正月恭赴熱河行在預備年節筵宴等帶領樂舞回人等領過盤費銀兩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20-000426-0017。

(三)求雨祈晴

乾隆二十八年(1763)起已有尋找京城回人祈雨的記錄。根據《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清實錄》等史料記載,可整理出部分乾隆年間宮廷回人求雨祈晴的情況:

表 乾隆年間宮廷回人求雨祈晴的情況表

關于宮廷中南疆匠役、藝人的生活狀況,首先,清廷對他們的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采取包容的態度,準許他們保留傳統裝束無需剃發,并在其居住的“回子營”中敕建清真寺供其進行禮拜。該清真寺“系北京城中唯一的國立清真寺”⑤姜立勛等:《北京的宗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年,第246 頁。,乾隆帝親自為之題寫《敕建回人禮拜寺碑記》。每逢南疆王公伯克入京覲見,即聚會于禮拜寺之中,成為清朝治理新疆、維護民族團結的一個重要象征和標志。

其次,在待遇方面,回人工匠的額定錢糧為一兩五錢⑥造辦處金玉作發放回子錢糧的清單中記載:“回子畫匠阿布都列、密山蘇丕、……約爾達史、呀思他海、圖列克、邁嗎的、博勒圖克者、呢嗎密特、圖達密特、乜蘇丕、蘇約爾達史、擄子蘇丕、邁嗎忒呀思、多列克密克,回子匠十二名每名每月銀一兩五錢,計用銀拾捌兩?!薄稙轭I取乾隆二十七年二月份南匠錢糧及回子錢糧事等》,《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30-000004-0041。,與其他“家內匠”一致,略低于南匠。但回人工匠們經常會受到額外關照,如乾隆帝曾令太醫院醫生為生病的回匠約里達什治?、摺笆娜諉T外郎金輝來說太監胡世杰傳旨,現病回子匠約里達什著太醫院派好大人去看,欽此?!薄肚《迥辍び浭聶n》,《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5 冊,第415 頁。。他們也常因其特別的手藝而額外獲得賞銀或絲緞獎勵,比如,乾隆二十六年(1761)四月,乾隆帝“著王子大人查回子匠役內有勤謹者奏明鼓舞”。經查核,圖達密特、邁馬的等十名回匠“成做活計手快,尚屬巴結”,奉旨各賞小卷五絲緞一匹。⑧《乾隆二十六年·記事錄》,《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6 冊,第613 頁。次年五月,邁馬的做得鐵鍍金銀鐙一對,約爾達史做得鞭子二把,奉旨交往交武備院備存,并“著造辦處賞給邁嗎的銀八兩,約爾達史銀五兩”⑨《乾隆二十七年·金玉作》,《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7 冊,第569—570 頁。。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回子匠約爾達史等五名,每人各賞大卷五絲緞一匹”⑩《乾隆二十八年·記事錄》,《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8 冊,第14 頁。。清廷還專給學習回部樂舞之藝人分發賞銀,嘉慶十八年(1813)有賞給學演踏繩小回人大制錢一百文的記載。?《嘉慶十八年十月至十一月放樂舞回人公費銀兩數目等項清單》,《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20-000046-0051。

此外,清廷特準許匠役、藝人可以攜帶家眷入京,其“飯食養贍,并衣服婚喪等費”均由額定錢糧內籌劃辦理。?《奏為回子佐領下甲缺照旗鼓佐領定額等事折》,《清宮內務府奏銷檔》第122 冊,第112 頁。如乾隆二十四年被挑選送京的一名樂人,當時在葉爾羌尚有四個分別為十五歲、七歲、三歲和一歲的孩子,因年幼且無依靠,故按照小口標準每人賞銀二兩,送往京城。?《駐葉爾羌辦事侍郎海明奏將回子金銀工匠送京城折》,《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45 冊,第353 頁。除匠藝人才的妻子、兒女外,清廷還適當擴大了隨同入京家眷的范圍。如其父母或其他相關親屬在老家無人養贍,也可一并進京,以解除居京回人的后顧之憂。

清廷也會酌情考慮到這些匠藝人等贍養故鄉親人或希望歸鄉養老的愿望,準許他們在一定年歲之后可以攜眷返籍。乾隆二十四年由喀什噶爾選送來京的樂人楚魯克,入白和卓佐領下并“挑補鷹上栢唐阿”。嘉慶六年(1801),因其母年逾八十八歲,提請返籍照料,得到嘉慶帝的批準:“施恩照依所請,楚魯克并伊子海里布俱解退官差回往原處?!?《為回子拜唐阿楚魯克無力解退官差回往喀什噶爾原處奉養年老親母咨查其從前如何同回樂人等來京事致內務府》,《內務府來文》,檔案號:05-13-002-000516-0111。嘉慶七年(1802),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喀什噶爾入京的祈雨回人庫爾班,因身患疾病,父母尚在原籍且現年已七十有余,請求攜帶家口隨年班伯克返籍以贍養父母①《為查明回子庫爾板等呈請各回本處咨復理藩院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29-000005-0004。,最終獲得許可。自乾隆四十五年(1780)以來行走于宮廷祈雨的回人尼匝(咱)爾,因工作卓有成效,被授予頭等侍衛,于內廷值事。此后他一直任職至嘉慶十年(1805),才以自己年滿七十歲,體弱多病且不能快走,呈請返回故鄉庫車養病。又因其年老,在家鄉也無所依靠,故請將其正在當差的兒子一并革退,共同返疆。②《奏一等侍衛尼匝爾患病回籍養病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錄副奏折》,檔案號:03-0197-3693-039。嘉慶帝同意了他的請求,并加恩免其賠補之前所借俸銀。③《為回子解任頭等侍衛尼匝爾及其子所借俸銀著加恩寬免賠補等情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滿文檔簿》,檔案號:03-18-009-000063-0001。

清帝退位后,內務府雖得以保留,但其樂舞等項逐漸廢棄。1912 年,隸屬內務府三旗、在前清升殿大典上演奏回樂的艾沙和卓因無力當差呈請回籍,不料抵鄉后卻發現其田產蕩然無存,皆被大麻扎所占,北洋政府蒙藏院多次行文新疆省長以解決此事。至1916 年,艾沙和卓終于分得霍爾罕莊干吉塔村“公房一院、公地一百秤”,并于大麻扎之管事人協海的養廉內“每年提出租糧一千五百秤作為養贍之用”④蒙藏院總務廳統計科編:《蒙藏院行政概要 民國五年至七年》,《民治類“妥籌回民生計”》,1918 年,第1 頁。??梢?,優待入京供職回人的政策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

三、宮廷南疆匠役、藝人與清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構

南疆匠役、藝人在清宮中所從事的器物制作、舞樂表演、求雨祈晴活動等,不僅使南疆技藝融入宮廷文化之中,促進了清代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而且從器物與藝術層面揭示了清代統一多民族國家建構的話語表達,突出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統一性與包容性。同時,南疆回人進入京城居住生活,也加強了邊疆和內地之間不同民族成員之間的交往,展現了清代大一統國家的發展歷程。

(一)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話語表達——器物、禮樂與儀式

為塑造多民族大一統國家的政治認同,清朝統治者在文化和禮儀制度領域付出了諸多努力?!捌饕圆囟Y”,宮廷器物和陳設不僅有實用性價值,更帶有一定政治和社會屬性⑤宮浩欽:《物的秩序:清代宮廷室內陳設設計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21 年,第186 頁。,它們是國家禮制的物質化表征。乾隆帝底定南疆后,回部王公伯克等進入年班朝覲體系,輪流入京覲見,以示對清王朝的臣屬,刀具是其朝覲時攜帶的重要貢物之一。紫光閣室內陳設之中,有諸多來自苗疆、西域、金川之地的戰利品以及來自藩部屬國的貢物,回部王公伯克所進貢的玉盤、玉碟、玉瓶、回刀、回劍等在其中占據重要的位置。⑥《紫光閣室內陳設》,光緒十四年。在給宮廷文化帶來新氣象的同時,也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宣示清代國家對于南疆的管轄。

除了陳列展示,回刀也被皇帝御用佩戴、賞賜臣工或擺設于清宮各處。新疆地區盛產玉石,以玉制刀鞘并鑲嵌各式珠寶,為回刀的特別形制。供職宮廷的回匠則尤擅制作或修補貢品鞘刀,并依照皇帝的要求進行調整。如乾隆二十五年(1760)四月內務府將回人工匠做的銀小刀鞘一件呈覽,奉旨“將刀鞘底下添蕉葉,添連珠一道,要嵌紅寶石,其刀鞘上的花朵不必嵌松石,上下連珠放寬,亦鑲紅寶石”⑦《乾隆二十五年·金玉作》,《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第25 冊,第623—624 頁。。此類制作刀具的例子不勝枚舉。乾隆時期,養心殿擺設物件,“坐褥下放順刀或回子刀或紅皮鞘刀”逐漸成定式。⑧郭彬雪:《乾隆時期養心殿裝修與陳設考》,《故宮學刊》2016 年第16 輯,第100 頁。道光年間,乾清宮楠木寶座上亦設“青玉靶回子刀一把”⑨《乾清宮陳設檔》,道光十五年七月十一日。;重華宮芝蘭室寶座坐褥下放“青玉靶木鞘貼金回子刀一把”⑩《樂善堂重華宮現設陳設檔》,道光十九年六月。。

中國古代向來有“以禮治國”的傳統,禮樂制度是國家話語的政治表達形式。在治理邊疆的過程中,清統治者也逐步將一些少數民族舞樂吸納至清代的國家禮樂體系之中。乾嘉以來,回部舞樂被納入清朝國家禮樂制度,成為“四裔樂”的一部分,與中原雅樂、滿洲樂等雜糅交匯,譜寫出清代多元統一的禮樂文化,象征著清代對南疆的有效管轄。

自乾隆年間回部樂形制初創,其逐漸成為清代各類筵宴和宮廷慶典中不可或缺的表演形式。在慈禧太后六旬萬壽慶典的籌備中,仍擬放銀五百兩,令“回子佐領恭備回子技藝,修理彩衣辦買靴帽以及口分等項”①楊連啟:《清萬壽慶典戲曲檔案考》,北京:中國戲曲出版社,2013 年,第293 頁。??梢?,直至晚清,回人舞樂依然是清宮慶典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疆樂舞文化豐富多彩,新的表演形式不斷融入國家禮樂體系。乾隆二十五年(1760)六月,乾隆帝聽聞南疆地方頭人家中,遇有娶新婦等喜事時,有請藝人扮成鹿和羊表演頂角節目的習俗,便令葉爾羌辦事大臣新柱在葉爾羌、喀什噶爾等地尋找這些藝人送往京城。后據當地官員阿布都里葉木等人報告,葉爾羌只有扮羊的而無扮鹿藝人,遂給兩名扮羊藝人置辦所需衣物,發放盤纏,送往京城。②《葉爾羌辦事大臣新柱等奏遵旨將喀什噶爾等處回子藝人送往京城折》,《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47 冊,第140 頁。嘉慶二十四年(1819)萬樹園煙火表演的預備節目單上,有表演“羊上樹”者三人,“撞羊”者三人。③《奏呈此次萬樹園煙火預備表演技藝清單折》,《清宮內務府奏銷檔》第186 冊,第361 頁。直至光緒末年年終蒙古王公筵宴上,仍有“彩役人、樂舞人、玩小羊人等,每屆年終前兩月在營內排演”的記錄。④《為行取在保和殿并紫光閣等筵宴蒙古王公等回營回子預備各項玩藝估修彩衣等需用物料及薪水等銀兩事致堂查核處》,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內務府來文》,檔案號:05-13-002-001762-0135。表明扮羊表演已成為清宮樂舞表演的一項保留節目。此外,南疆樂舞文化對宮廷戲曲也產生了影響,如《行偽得瑞》一戲,演出時即添入“回子樂”。⑤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內廷演劇始末考》,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 年,第328 頁。

同時,來自南疆的藝術形式也成為國家層面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的一種“意象”。乾隆五十三年(1788)正月,乾隆帝南巡至德州,正逢當地百姓慶?!把嗑殴潯雹夼f俗正月十九是道教真人丘處機誕辰,每年農歷正月十九日,山東棲霞太虛宮等地都會舉辦規模盛大的燈火煙花雜技表演。,他應景賦詩一首:“燕九過應燈火收,何當繼照賞陵州。疆連日冀陳宜聽,幼挈老扶來不謀。西漆南油齊屬目,緣竿走索訝纏頭。吾民樂即吾心樂,紀載從他故事留?!雹撸ㄇ。兜轮葜尽肪硎?,《御制恭紀》,乾隆五十三年刻本。南疆的走索表演與內地道教節日“燕九節”,在乾隆帝這里達成了奇妙融合,同構出他意象中的盛世景象。

求雨祈晴既是宮廷回人的一項重要職司,也在形式和內容上豐富了清朝的祈雨制度?;厝似碛昱c內地于固定地點設壇的方法有所不同,據《西域聞見錄》記載,回人以一種名為“劄答”的神石求雨,“劄答堅如石,青、黃、赤、白、綠、黑不一,大小亦不齊,生牛馬腹中,有生蜥蜴尾根及野豬中者尤良?;厝似碛?,則以柳條系之,置凈水中,即雨”⑧(清)椿園:《西域聞見錄》卷7。。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帝命回人薩哈勒索丕前往湯山行宮:“伊等來此時,沿途(訪問,自未沾足地始)凡遇有河或泉水之地,即祈雨而行,至湯山行宮,祈求雨澤?!雹帷都闹I御前侍衛五福著帶薩哈勒索丕沿途祈雨來湯山行宮》,《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第9 冊,第573 頁。這便是南疆特有祈雨形式運用于宮廷的生動體現。

正因回人祈雨形式靈活,故有時會被派往外地“救急”。乾隆五十年前后,河南省衛輝各屬“連年被旱”⑩《清高宗實錄》卷1124,乾隆五十年二月辛卯。,乾隆帝“屢為厪念”?《清高宗實錄》卷1206,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庚午。,但“恐外省設壇誦經,不過虛應故事,不能上感天和”,為不耽誤小麥播種,乾隆四十九年(1784)九月派遣理藩院司員,“即行伴送素能祈雨之回子尼雜爾布庫勒,馳驛前往河南,敬謹祈禱”?《清高宗實錄》卷1215,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己卯。。十月初八日,一行人抵達衛輝,并于初十日于城外祈雨。?《奏報欽派理藩院司員伴送祈雨之回子抵衛輝日期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錄副奏折》,檔案號:03-0886-006。

除“善求雨”外,回人還因掌握“祈晴”的獨特方法而被看重。乾隆五十年(1785)七月二十三日,身在熱河的乾隆帝見本地降雨,便憂心京城雨水過多,命留京辦事王大臣等預為籌備,擬派薩哈勒索丕祈禱放晴。①《寄諭留京辦事王大臣等著速報京城有無降雨情形》,《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第18 冊,第520 頁。次年七月,因留京王大臣奏報京城自十四日以來接連陰雨,乾隆帝下令“倘又降雨,即派回子尼咱爾布庫爾等祈晴”②《寄諭留京辦事王大臣著京城有雨即派回子祈晴》,《乾隆朝滿文寄信檔譯編》第19 冊,第525 頁。。五十六年(1791)乾隆帝又下旨:“恐僧道皆不諳求晴之法,即派回子薩哈勒索丕,祈求晴霽?!雹邸肚甯咦趯嶄洝肪?381,乾隆五十六年六月庚申。諸如此類記載在史料中并不少見??傊?,回人求雨祈晴儀式雖未成為清朝固定的雩祭禮制,但因其別具特色、自成一系,故成為這一制度的重要補充。

(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制度建設——八旗的多民族屬性與一體化管理

南疆匠役、藝人進京后被編入回人佐領,隸屬內務府,與各族旗人在內廷一體當差,體現了清代八旗制度的多民族屬性和包容性。除完成本職工作外,他們及其后代亦能充任栢唐阿、領催等基層管理人員,在宮廷體系之內擁有一定的晉升空間。比如,首任“回人佐領”白和卓,曾官居八旗都統并在多個機構任職,頗得皇帝看重。④王東平:《清代維吾爾副都統白和卓事跡鉤沉》,《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 年第6 期。他們中有一部分人選擇終身留在京城,成為后來在京維吾爾族群體的成員。⑤楊乃濟:《“香妃傳說”與寶月樓、回子營》一文中提到他于1981 年夏季曾走訪“回子營”一帶,這里至今仍聚集了很多回人民眾,其中一位住在回子營的常大爺,“談起他的外祖父就曾在昇平署當差,演奏回部音樂”。

以往有學者認為,清代統治者力圖在多民族成員治理的過程中,強調不同文化群體的多元文化差異,并通過設置差異化的行政制度加以明確。但對于進入八旗體制下的回人匠役、藝人群體,清統治者們更傾向于用“尋?;钡膽B度對待他們,在日常管理、賞賜待遇、法律地位等方面,他們都更貼近于居京當差的普通旗下人。

一般情況下,除外出公差和離京返籍,回人不得離開“回子營”前往外地,否則會按旗人外逃條例懲處。嘉慶七年(1802)七月,回匠約爾達什和卓報稱其妻逃走,“拿去銀四十兩,各處尋找并無蹤跡”,后證明初次從京逃走是實,即由正白旗滿洲都統轉刑部督捕清吏司存記逃檔,并知會都察院轉飭五城嚴拿。⑥《為正白旗蘇拉回子約爾達什和卓之妻巴克迪逃走呈遞逃牌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20-000130-0036。嘉慶十二年(1807)六月,正白旗閑散回人庫爾板私自離營逃往朝陽門一帶,后因在外受苦不過,于十月二十日自行投回,慎刑司 “查凡例在京八旗人初次逃走一年內自行投回免罪,仍準其挑補差使”⑦《為查明正白旗閑散回子庫爾板實系初次逃走自行投回照例免其治罪等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08-000014-0029。。嘉慶十六年(1811),述德佐領下蘇拉回人伊里呢雅思于三月十一日早間私自出營,經各處尋找并無蹤跡,被斷定為無故從京逃走。⑧《為正白旗蘇拉回子伊里呢雅思無故逃走呈遞逃牌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20-000148-0004。該人于閏三月初四晚間自行投回,亦交由慎行司訊明辦理。⑨《為呈明逃人正白旗蘇拉回人伊里呢雅思自行投回請交慎刑司訊明辦理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20-000148-0014。

回人犯罪,一般交由慎刑司或刑部審辦。嘉慶二十年(1815)三月,正白旗禮鏞佐領下“當音樂差使”的回人嗎拉特巴蓋,因屢次點卯不到,被交司審辦,訊出其伙同該佐領下白三家使喚回人木五兒多次行竊,遂“鎖送刑部審明治罪”⑩《為正白旗閑散回子嗎拉特巴蓋屢次點卯不到在外行竊咨送刑部審辦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08-000025-0028。,該管佐領禮鏞及驍騎校邁嗎迪亦因失察各罰俸六個月?《為佐領禮鏞等失察閑散回子嗎拉特巴蓋等行竊奉旨察議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08-000027-0007。。嗎拉特巴蓋最后因行竊罪被刺字并交該旗管束,但管束期間,他又“擰鎖私自逃走”,被清廷各處嚴緝。?《為正白旗閑散回子嗎拉特巴蓋擰鎖私自逃走呈遞逃牌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20-000159-0022。

此外,在京佐領下回人亦有犯重罪被發遣外地的情況。道光五年(1825)正月,居于“回子營”的正白旗德興佐領下閑散回人邁嗎達里,醉酒行至營門,將門上貼的曉諭年班回人不準在營內居住并存留貢物的告示刷毀。慎刑司“比照棄毀官文書者杖一百律,杖一百加枷號一個月在該營示眾,滿日鞭責發落”①《為訊明正白旗閑散回子邁嗎達里無故刷毀官出告示一案照律治罪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08-000041-0016。。他在枷示期間又因毆打該管領催而被“鎖送兵部發遣打牲烏拉”②《為咨送兵部發遣回子邁嗎達哩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08-000041-0016。。七年后,他又“由配所外逃,經山海關拿獲”③《為拿獲逃遣回子邁嗎達哩咨送刑部辦理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08-000049-0040。。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內務府是依照八旗律例對佐領下回人加以管理和懲治的,與普通旗人并無不同。

除了在日常管理中應用旗人相關管理條例,清廷也會酌情依據清律處理觸犯法律的居京回人,展現了清代法律運行的一體化趨勢。乾隆四十七年(1782),正白旗包衣祿順佐領下回人依思拉木索皮毆死向其索要銀兩的同佐領下回人大約爾達什。經審理,依思拉木索皮被依照斗毆殺人律,擬絞監候秋后處決。④《題為會審京城回子依思拉木索皮因被索銀相毆傷斃大約爾達什案依律擬絞監候請旨事》,《內閣刑科題本》,檔案號:02-01-07-07648-020。乾隆五十八年(1793),回人巴巴克沙失手扎死來京乞討的陜西回民,被依例絞候。⑤《題為會審京師正白旗回子牧丁巴巴克沙因被索錢扎傷無名男子身死一案依律定擬事》,《內閣刑科題本》,檔案號:02-01-007-024438-0004??梢?,清廷在處理居京回人案件時,皆依律處理,并不因民族身份而區別對待。

(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構實踐——人口流動與民族融合

在清代人口流動問題上,以往學者大多關注內地向邊疆的移民屯墾,而較少注意到邊疆民族人群向內地的遷居。由于清代嚴格的路票制度,前往京城供職成為南疆回人進入內地的主要方式,他們自南疆遷來居住,又不斷有人返回故地或流散內地其他地方,客觀上推動了清代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京城回人佐領下的成員除工匠、藝人外,還逐漸吸納了回人侍衛、回文教習等群體。至光緒十五年(1889)間,回人佐領下人數已經達到一千八百余人。⑥張羽新:《清代北京的維吾爾族》,《新疆社會科學》1984 年第4 期。他們在接待南疆伯克與藩屬使臣、審訊回人人犯工作中充當通譯人員,并協助理藩院翻譯、書寫回文文書等,為清代的邊疆事務處理提供了諸多便利。直至晚清資政院成立,回人教習等仍在資政院“聽候通譯回疆事件”⑦《為領取回子教習等赴資政院聽候通譯回疆事件應領辦公飯食紙張等項銀兩事致查核處》,《內務府來文》,檔案號:05-13-002-001764-0084。。他們也為回文納入清朝官方文字做出了貢獻。乾隆年間,為彰顯朝廷對于南疆伯克的統屬,廢止了他們原本使用的“私刻圖記”,“請照各邊省土司之例,一體給予印記,以昭信守”⑧《平定準噶爾方略》續編卷13,乾隆二十六年八月戊寅。。這些圖記先由宮廷回人繕寫回文字樣,再交禮部印鑄。宮廷回人還參與了撰寫西域同文志、編譯南疆地圖等工作。因此,供職宮廷的南疆回人對清朝邊疆事務處理和“多語文政治文化構建”⑨參見馬子木、烏云畢力格:《“同文之治”:清朝多語文政治文化的構擬與實踐》,《民族研究》2017 年第4 期。發揮了很大作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居京南疆回人與其他各族的交往也日益深入和密切。嘉慶四年(1799),居京蘇拉回人邁瑪特玉努,因欠錢無法籌還,攜其妻、子外逃至朝陽門外以賣菜為生。此后結識正黃旗蒙古舒勒格依佐領下馬甲黑張,便向其暫借位于朝陽門外麥子店地方的空房暫住。⑩《為審明自行撥回之回子邁瑪特玉努蘇交府領回一案抄單事致內務府等》,《內務府來文》,檔案號:05-13-002-001751-0013。嘉慶八年(1803),在京城坐檔回人溪木喜定名下服役的塔落刻黎稱,自己原本是京城回民,因父母早故,自小投入溪木喜定名下服役,所以隨了南疆回人風俗,沒有留下發辮。?《為查照在京坐檔回子溪木喜定名下服役之塔落刻黎執持哈密大人路票懇請換票前赴喀喇莎爾等情一案事》,《內務府來文》,檔案號:05-13-002-001751-0026。此外南疆回人也有與京城回民通婚或契買京城回民充作家丁等情形。?《為回子拜唐阿楚魯克解退差事回喀什哈爾原籍查明其戶家口名數事》,《內務府呈稿》,檔案號:05-08-005-000026-0023。同時,他們逐漸開始學習滿、漢文。自乾隆年間始,便有選拔回童前往官學學習滿、漢文的舉動,以使“人人各得其養,而永遠涵濡于圣化之中矣”①《奏為回子佐領下甲缺照旗鼓佐領定額等事折》,《清宮內務府奏銷檔》第122 冊,第112 頁。。這些都從側面反映出清代民族交往、交流與交融的情形,從中也可以看到,王朝國家認同的塑造不僅針對邊疆地區的人群,對于“非邊疆人群”也同樣適用,南疆回人進入京城,與旗民一同生活,亦增強了內地人群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認知與感受。

四、結語

清代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和鞏固的重要時期,也是中國由傳統王朝國家向近現代主權國家轉型的一個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中國的文化和藝術呈現出了多元和兼容并蓄的特點,吸收了包括漢、滿、藏、回等多元文化的精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風格。其中,活躍于宮廷的南疆工匠、藝人、求雨祈晴回人等,推動了清代文化的多樣化發展和融合。宮廷器物和禮樂儀式作為國家觀念的表達形式,也傳達著清代統治者對于大一統國家治理的努力?;夭课铇窐嫵汕宕鷩叶Y樂制度的重要部分;回部求雨祈晴儀式擴充了清代京師祈雨制度的內涵;帶有南疆特色的各類物品兼有日常器物和禮制器物的雙重屬性,或陳列于清宮或作為“榮耀象征”賞賜臣工,來自南疆的技藝由此成為清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文化符號與標志。

清廷將南疆的手工技術和樂舞文化納入宮廷,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提供了平臺和物質保障。諸如由西域傳入中國并曾在冷兵器時代發揮重要作用的鎖子甲,隨著火器的普及而漸漸式微。但乾隆帝一直堅持在當地尋找掌握鎖子甲制作和修補技術的工匠,乾隆四十四年(1779)伊犁將軍伊勒圖遍尋南北疆,才終于尋得幾位回人工匠送往京城②《伊犁將軍伊勒圖等奏咨飭永貴于阿克蘇城內尋找會做鎖子甲工匠折》,《清代新疆滿文檔案匯編》第138 冊,第386 頁。,使這門手藝得以一直保存并流傳于宮廷,最終融會于中華文明之中。

猜你喜歡
內務府南疆乾隆
南疆木棉紅似火
了卻君王身邊事:大清內務府
南疆最美是春天
乾隆眼中的木魚石
少兒美術(快樂歷史地理)(2019年6期)2019-10-12
滿鐵對清代東北內務府官莊的調查
清季戶部籌撥內務府經費制度的形成與確立
《乾隆皇帝的荷包》
筑夢南疆
乾隆為何對香妃一往情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