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性化管理模式下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培養研究

2024-03-03 10:35劉鴻昊高鑫
大學·研究與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創業實踐自主創業

劉鴻昊 高鑫

摘? 要:我國大學生面對的各種就業問題已經變得越來越嚴重,就業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各個高校應主動探索就業策略,幫助學生培養創新創業精神。高校教改對民辦高校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在此背景下要推動民辦高校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探索與培養,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對接市場需求。文章介紹了個性化管理模式的背景,在解釋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提高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策略,即通過樹立創業意識,培養創業心理,深化教育改革,構建創業課程體系,注重創業實踐,以及營造創業氛圍等進行培養。

關鍵詞:個性化管理模式;創業實踐;自主創業

當前中國的教育已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民辦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發展體系建設中的重要部分,承擔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工作。隨著我國民辦高等院校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畢業生人數逐年攀升,后疫情時代,民辦高校畢業生出現了“畢業就業難,畢業即失業”的情況。自主創業成為各個高校畢業生的首選就業方式,其可以有效減少由于就業困難帶來的社會壓力問題,激發各個高校畢業生的想象力[1]。但是,處于熱潮中的自主創業也會存在很多問題,如民辦高校學生創業的意識淡薄、創業方向存在偏差、對于創業實踐的能力認識不夠等。因此想徹底改善就業問題,就要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尤其是在目前個性化管理的模式下,更需要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單項培訓,提升自主創業的能力,增加創業成功率,減小就業壓力。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充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目前民辦學校教育體系下的校園教育仍重筆試、重理論,社會和家庭對青少年創新思想培養不足,導致高校學生普遍缺乏創業精神和創新精神[2]。目前大學的教育模式并不完善,學生很難從大學課堂中學到實際創業所需的知識。學生的實踐能力相對薄弱,主要表現在缺乏獨立性、缺乏創業自信、不了解法律法規要求等方面,因此面對這種情況需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

一、個性化管理模式背景

個性化管理模式主要是指根據各個學生的基礎狀況和需求,制訂不同的管理模式,進行高效教育。個性化管理模式的前景廣闊,使用這種管理模式進行管理教學的高校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由于目前模式并不完善,還需要在使用時依托實施者的管理經驗,加入采集到的學生信息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3]。但是,單薄且靜態的數據不足以作為預測、分析、判斷和評估教育行為的基礎,只從數據出發容易導致學生管理者在工作中沉迷于對個人興趣的推測,從而產生忽視和誤判。

事實上,這種管理模式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只有全面了解學生的各個類型信息,才能夠為其制訂合理的管理措施。但是這個過程非常困難,學生的信息錯綜復雜,大到學生的家庭,小到學生的興趣愛好都需要考慮在內,了解這些信息需要時間,工作推進速度緩慢。但是,在計算機普及后,大數據技術在信息搜集工作中的運用,簡化了教師前期的工作,提升了管理效率,個性化管理模式變成了目前最適合的管理辦法。因此,詳細掌握學生的心理、生理、學習狀況等情況后,在尊重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采用個性化的管理模式,可以順應學生個性化發展趨勢,有效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創業的能力。

二、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21世紀初,我國開始全面推行自主創業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創業必須滿足相關部門的要求。知識的發展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高等教育更應該在促進專業技能革新方面發揮先鋒作用。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風向標,民辦高校應盡快將創業教育融入學生課程,并將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視為高等教育的新目標。

社會發展也明確了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即培養自主創業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還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各類高等教育機構應建設創新型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將開展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教學變成高校教學的重大任務,改革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創業能力也是在響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也為高校提供了新的創業教育機會。充分利用這個發展機會,民辦高校能夠開拓新的培養路徑,從而提升學生自主創業的成功率。

三、個性化管理模式下學生自主創業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樹立創業意識

創業不僅指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良好的品質。創業者要有強大的創業精神,才有工作的熱情和實力,才能促進創業的成功。創業能力主要是指創業者具備的激勵因素和人格傾向,包括創業者對創業動機、自身意志力的明確程度。因此創業者必須具有良好的創業意識,積極的創業態度,強大的承受能力和意志力才有可能成功創業,這些都是決定創業的最終走向和成功與否的核心因素,因此在進行創業能力培養時,必須注重培養學生強大的選擇能力和主動性[4]。

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不僅在創業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新時代創業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成功的創業過程是漫長的,只有當個人理想抱負與國家的命運和未來相結合時,企業家才能真正實現他們的夢想。培養民辦高校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不僅包括對學生的思想引領和創業意識的培養,也要對學生家長的思想活動有所了解并對其進行引導。

民辦高校應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小組,點對點地幫助學生自主創業,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發展多元化的創業教育體系。這有利于推動民辦高校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民辦高校對學生的就業觀教育必須與時代步調相一致,改變傳統的固化教育,讓學生勇于面對現實,敢于直面社會,從學生最關注、最敏感的就業問題著手,以現存就業問題為出發點,以樹立創業意識為抓手,形成開放式的就業教育模式[5]。

學生創業教育的培養從基本國情教育開始,讓學生了解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就業困難的根源。國家需要具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簡而言之,民辦高校要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創業培訓,從思想到具體的創業行為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創業。

(二)培養創業心理

學生創業技能的培養與家庭教育、學生個性和學校的個性化管理密切相關。學校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良好創業素質的培養,這將帶來非常積極的作用。心理學將心理素質分為兩部分,一是思維品質,思維品質是一種高度依賴大腦的智力因素。二是意識品質,主要由非智力因素決定,是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行為特征[6]。創業者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堅持性、統一性、選擇性等方面。

創業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因此創業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可以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品質,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敬業的精神。在創業活動開始之前,要鼓勵學生,讓學生有清晰的目標和充足的自信心。此外,學生要學會在正確對待創業失敗這一結果。選擇創業就意味著選擇了風險與起伏,如果能夠管理好個人情緒以及投資行為,失敗往往會成為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

(三)深化教學改革

為了實現創業教育培養體系的創新,培養適合社會發展前景的創業人才,高校有必要對創業教育思想、內容及時進行更新,整合經濟社會的發展風口和傳統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讓創業教育能緊跟時代步伐,不能因創業教育思想的落后而影響學生對創業機遇的把握。創業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反映現代自主創業教育的新理念,促進創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即基于復雜學科知識的教育,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發展的能力。在提高創業能力之前,需要進行教育改革:

一是完善課程體系,更新培訓內容實現跨專業橫向教育,減少專業性過強而實用性不高的教學內容。

二是在一些課程中增加創業教育目標,幫助學生發展創業意識,學習與自主創業相關的實用技能。在任何時候都應關注創業教育的新理論、新知識,吸收融合新成果,并且多關注最新的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中的知識、技術。自主創業教育的內容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教育的實用性也要逐步提高。

三是將專業知識融入創業能力培養中,有效利用課堂上現有的資源,擴大創業教育培訓的范圍,節省創業教育培訓時間,優化教育教學內容。同時必須將真實自主創業案例的分析貫穿整個培訓的過程。在培訓過程中,創業的案例不僅要有代表性,還應該包含多個成功、失敗案例,讓學生能夠根據案例的特點自主分析案例,從而增加課程的活力,激發學生自主創業的興趣。

(四)構建創業課程體系

民辦高校應依托社會辦學平臺,整合校企資源,打造產學研一體的創業實踐教育體系,由固化理論教學向動態實踐教學轉變。在課程體系建設上,要增加選修課的比例,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創業知識。需要開設更多的人文、經濟、管理學科,并以正確的形式開設創業專項指導課。在必修課或選修課中加入系統的創業知識培訓課程[6],建立完整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高等學校要采取多種方式改革傳統教育模式,可以增設創業課程,將其列為必修課,豐富學生的創業知識,還可以將創業課程作為教學的重點提升目標,提高學生的重視,使學生的創業知識更牢固,讓學生的創業能力處于更高水平。

學??梢蚤_展創業實踐比拼,增加創業交流的頻率,在各種活動中加入創業新元素,從而推廣創業精神,提高自主創業能力。還可以定期進行面對面地交談,由創業者講述創業經歷,并直接與學生互動,講述其在創業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激發學生的創業自信和創業活力。

(五)注重創業實踐

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出現方向偏離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高校認為學生的創業實踐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業。事實上,各個高校進行創業教育,需要明確學生在創業中的困難,將創業能力培養教學建立在創業困難的解決上。實際上,創業實踐為學生開辟了很多現實的途徑,也激發了學生對企業家的思考,使學生能真正地理解自主創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因此高校必須提供實用的創業培訓課程,這些課程要優化創業環境的布局,美化大學校園的創業課程設計,使校園文化建設和自主創業教育相結合。

民辦高校除了在校園內創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外,也應充分利用民辦高校投資方的社會優勢,積極尋求行業協會、企業等相關方面的支持,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建立教學實踐基地,邀請創業成功人士為學生做演講,向學生傳授創業知識和技巧,同時也要讓學生參觀成功的創業基地,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其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企實踐基地的創業活動,多方位開展創業實踐,通過參與創業實踐項目,培養學生創業意識,積累創業經驗。

(六)營造創業氛圍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充分利用校園文化,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形成積極適應自主創業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對提升學生的創業技能也有一定實踐意義。

實際上,高校校園中有許多可以充分利用的創業教育資源。如許多高校衍生出“操場文化”“馬路文化”,學生們自發地利用自身有利條件,在操場或馬路邊進行以物換物的活動。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是一種自主創業的實踐活動。民辦高校也可以通過舉辦這種文化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創業的能力,讓學生扮演創業者的角色,激發學生的創業活力。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參與自主創新和創業競爭,增加創新創業之間的交流頻率,融入新的創業元素,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業熱情,增強自主創業能力。

四、結語

衡量一所大學優秀程度的主要指標應該是其創造價值的能力,而不是其擁有多少教育資源或社會資源。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慢。國內衡量一所大學是否頂尖的基準與學生的創新能力關系不大,反而取決于一流學科的數量、高層次人才的數量、重點項目以及發表的論文數量。

綜上所述,在個性化管理模式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結合國家發布的各類就業創業政策,綜合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在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現在,需要將培養創業能力內化為各個高校的教學重點,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

自主創業教育涉及很多環節,只有把所有的環節都處理好,才能實現自主創業培養的目標。各個高校要貫徹新的創業理念,將其應用在學生教育中,從而提高學生在各個方面的創新創業能力,還可以充分探索創業教育中的新戰略,努力提高創業教育質量,為后續的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宋立巍,袁帥. 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導向的學生自主型人才管理模式探究[J].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03):97-99.

[2] 盧慧. 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五年制高職班級個性化管理模式研究[J]. 科技經濟導刊,2021,29(02):137-138.

[3] 武劍英,范桂森,許倩.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促進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創業的探究[J]. 現代職業教育,2020(50):174-175.

[4] 馬志元,陳軍.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自主創業可行性路徑探索與思考[J]. 甘肅高師學報,2020,25(05):94-97.

[5] 李丹,李厚艷. 新形勢下民辦高校學生就業問題與對策研究[J]. 學理論,2016(11):194-195.

[6] 程婧. 高校學生自主創業社會生態系統的建構研究[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3):193-194.

(薦稿人:王軍,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莫唯然)

作者簡介:劉鴻昊 (1998—),女,學士,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高鑫 (1997—),男,學士,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人事科副科長,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創業實踐自主創業
咖啡與音樂沙龍活動在大學校園的開展
大學生微創業實踐教育分析
“飛向夢想—金點子創業大賽”策劃方案
民辦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教育現狀與對策分析
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做法探析
高職高專大學生自主創業方面的優劣勢分析
高校女大學生自主創業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創新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實踐的影響研究
構建高校研究生創業實踐平臺的有效途徑分析
創業環境約束視角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