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路為軸

2024-03-04 13:08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文化協會
大學生 2024年2期
關鍵詞:道口認同感時代背景

自20世紀中葉起,鐵路遺存的價值就已逐步為人所重視。傳統意義上的文物保護要將其送進博物館、公園、紀念館等場所做研究和靜態展示。但鐵路遺產呈現出強烈的動態特征。

以鐵路為軸線,鐵路遺產不只包括人們傳統印象中的老車站、老火車,還包括與之相關的橋隧、信號機、水塔、車庫、道口、站臺等設施,以及周邊的城市空間及運營管理體系等。鐵路遺產既具有建筑藝術與工程技術價值,又以厚重的歷史構建了獨特的城市空間。

被冠以“第一條中國人自行主持設計和建設的干線鐵路”的京張鐵路,最先呈現了時間上的縱深感,京張鐵路建設處于晚清內憂外患百廢待興的時代背景下?!爸袊恕薄白孕兄鞒衷O計”等字眼顯示出設計者“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讓鐵路的意義被延伸為全民族的共同成就,賦予了每一位國民驕傲和認同感?!案删€”顯示了鐵路在運輸和生產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語境下,完整保留現存的京張鐵路,并進一步活化鐵路遺存和重構歷史感,更是在保護共同的民族精神印記。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鐵路都象征著現代化與革命性。鐵路這一交通方式的出現和變革不斷延伸著人們出行的范圍,刷新著地域間的時空距離。而對于車站和道口等為核心的鐵路遺跡,它們所具有的現代氣質恰恰切合著后現代主義對現代性的反思。社區、社群、教育、人口遷徙,新興的產業,這些城市意象都被帶入到城市發展的進程中。停運前京張鐵路正是一部分人對于城市記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的體現:以鮮活的鐵路遺跡為媒介,人們實現了自我同歷史和未來的對話。

當推挽而行的列車沿人字形鐵路穿越關溝,駛過長城腳下的青龍橋站和詹天佑先生之墓;當聯通市區與郊區的列車駛過高樓林立下的鐵路道口;當古樸的列車和高速動車組同現西直門火車站,其帶來的鮮活的視覺震撼力和啟迪、意義不言而喻。

(感謝北交大交協劉嘉燁、孟超、黎熙、陳飛宇、劉川楓等同學供圖)

(本文由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文化協會供稿,該協會為北交大的交通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與活動的平臺。他們通過組織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同學們用腳步觸摸交通的溫度,感受流動的中國,共筑交通夢想)

責任編輯:刁雅琴

猜你喜歡
道口認同感時代背景
利用站內聯鎖條件的幾種特殊道口處理方案
新時代背景下棊江區政協建設
列車接近道口通知電路的改進處理
淺析大學實習英語教師的身份認同感
職業認同感對新入職護士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基于實證的高職教師組織認同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交通運輸管理模式
關于DX11道口信號應用探討
護士職業認同感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