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知識點模塊整合的情景案例教學法在急診與災難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4-03-05 00:56何錦軼伍民生陳盛奎康雪瑩胡炳全李宏一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情景醫學教學法

唐 曉,何錦軼,伍民生,陳盛奎,康雪瑩,胡炳全,李宏一,梁 皓

(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廣西 南寧 530011)

急診與災難醫學是一門強實踐性的學科,需要醫生具備大量的疾病知識、臨床經驗,且加以靈活運用,故學生需要參加大量的臨床實習,在醫療工作中不斷增長經驗與才能,提高對疾病的判斷和臨床診治能力[1]。傳統教學法多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學生從入科開始便進入緊張的鞏固理論知識的狀態,臨床上缺乏有效的實踐,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郭飛等[2]將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結合情景模擬劇應用于急診醫學教學中,把教學內容以模塊知識點的方式進行串聯記憶,同時穿插情景模擬、角色扮演以及運用新型的醫學虛擬仿真技術,使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模塊是指單一的以一系列相對集中的基本點構成的一個概念庫,醫學模塊就是將相同醫學知識建立在一起,便于集中學習,利于記憶[3]。通過對知識點模塊的整合,便于對模塊中的知識點進行關聯,便于知識點的擴充記憶和理解,開拓醫學生的診療視野。因此,本課題組探討基于知識點模塊整合的情景案例教學法應用于急診與災難醫學教學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 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于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急診科、重癥醫學科實習的60名本科實習生,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0 名。對照組女24 名,男6 名,年齡22~27(24.27±1.34)歲。試驗組女25 名,男5 名,年齡21~27(24.33±1.54)歲。兩組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實習生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自愿參與。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傳統教學法,實行“一帶一”或“一帶二”教學。急診醫學理論包含心肺腦復蘇、意識障礙、中毒、惡性心律失常、嚴重多發傷、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等各種急危重癥知識及癥狀學的鑒別診斷。帶教老師根據教學大綱內容備課,理論知識以帶教老師授課、學生聽課為主,技能操作以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練習為主,實習結束后進行理論與操作考核。

1.2.2 試驗組 接受基于知識點模塊整合的情景案例教學法。①疏理通識基礎模塊。帶教老師依據教學大綱內容(同對照組),將知識點加以分類、歸納,如列出臨床中常見急救類型,初步急救中包含急性外傷、急性出血、急性疼痛等的相同點、鑒別要點;單一損傷、群體損傷患者的不同處理方案,常見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的應急預案、處理流程的相同點、差異性記憶要點;院前急救、院內急救、危重癥監護搶救、治療、疾病觀察的相同點、差異性內容;中毒、化學損傷、交通事故傷、擠壓傷等患者院前及院內搶救的重點、要點、相同點、差異性內容。②知識點模塊整合。每個模塊內容不是獨立的,帶教老師應當充分挖掘每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性,模塊間可通過臨床表現、急救措施、病情觀察、診療要點等建立聯系。③建立情景課堂。將30 名學生分為6 組,在帶教老師每次講述課程內容后,發放相關急救類型病例資料,小組成員依據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并邀請護士參與其中,包含醫囑下達、多發傷會診、轉運等一系列流程;同時模擬教室中配以高仿真人模擬,可模擬患者心跳、呼吸、瞳孔變化,與電腦程序連接,根據不同搶救措施反映出不同狀態,使實習醫生能夠身臨其境。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實踐能力評分 參考文獻[4]進行測評,臨床實踐能力評價共有10 項內容:問診能力、專業態度、溝通技巧、臨床判斷、適應能力、操作技術、無菌技術、整體連貫、整體協調、人道主義。各項采用Likert 6級評分法,從“非常弱”到“非常強”分別計1~6分,分數越高,則代表能力越強。

1.3.2 理論與操作考核 理論考核內容包含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由帶教老師出題,科室主任審核通過后用于考試,滿分100分,分數越高則知識掌握程度越高。操作考核內容包含現場急救、創傷急救、疾病救治、心肺復蘇、急性中毒處理、理化環境損傷處理,設置情景課堂考核,由帶教老師和2 名科室副主任醫生擔任考核員,根據學生表現評分,每項0~20 分,分數越高則認為急救掌握能力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 統計學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方差齊性的采用t 檢驗,方差不齊的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臨床實踐能力評分比較 試驗組的10 項實踐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實踐能力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臨床實踐能力評分比較 (分,±s)

項 目問診能力專業態度溝通技巧臨床判斷適應能力操作技術無菌技術整體連貫整體協調人道主義試驗組(n=30)4.00±0.98 4.10±0.66 3.93±0.98 4.10±0.76 4.23±0.77 3.67±0.88 4.13±0.73 3.77±0.77 3.73±0.87 4.20±0.61對照組(n=30)3.30±0.88 3.40±0.72 3.33±0.66 3.43±0.77 3.33±0.66 3.03±0.81 3.63±0.61 3.27±0.45 3.26±0.58 3.77±0.57 Z P 2.704 3.637 2.564 2.973 4.151 2.664 2.614 2.681 2.095 2.686<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5<0.01

2.2 兩組理論成績比較 試驗組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理論成績比較 (分,±s)

表2 兩組理論成績比較 (分,±s)

項 目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試驗組(n=30)41.37±3.41 41.13±3.60對照組(n=30)35.50±3.42 37.03±2.48 t P 6.653 5.136<0.01<0.01

2.3 兩組操作成績比較 試驗組的現場急救、創傷急救、疾病救治、心肺復蘇、急性中毒處理、理化環境損傷處理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兩組操作成績比較 (分,±s)

表3 兩組操作成績比較 (分,±s)

項 目現場急救創傷急救疾病救治心肺復蘇急性中毒處理理化環境損傷處理試驗組(n=30)14.00±1.53 14.57±1.38 14.37±1.35 14.10±1.42 14.30±1.39 14.60±1.33對照組(n=30)12.40±1.43 13.63±1.35 13.40±1.19 12.60±1.35 13.23±1.30 13.40±1.33 t P 4.184 2.645 2.938 4.182 3.061 3.498<0.01<0.01<0.01<0.01<0.01<0.01

3 討 論

急診與災難醫學是處理突發狀況的學科,貫穿于院前急救、院內急救、急危重癥監護過程,同時包含創傷急救、現場急救、心肺復蘇、急性中毒處理、理論環境損傷處理等,要求臨床工作者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且能夠靈活運用于實踐中,因此,急診科、重癥醫學科的教學對實習生來說至關重要。傳統教學法以帶教老師講授課程、演示操作,學生聽課、練習為主,學生在面對復雜、繁多、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時多一籌莫展,也逐漸失去主動學習的興趣。

本研究在急診與災難醫學的教學中采用知識點模塊整合的情景案例教學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實行模塊整合時,需要將模塊間的共同點加以抓取,類似于在各模塊間架以橋梁,使各模塊間的知識得以擴充記憶及理解,利于對復雜、繁多知識的區分記憶[5]。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的理論成績、操作成績相比,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或P<0.01)。試驗組通過疏理通識基礎模塊、知識點模塊整合,將教學大綱中的內容加以區分、歸類和串聯,著重于臨床常見急救類型患者相同點與差異點的區分,促使學生快速掌握學習要領,提高學習興趣,繼而提高理論成績。此外,試驗組的操作成績高于對照組,操作技能考核包含現場急救、創傷急救、疾病救治、心肺復蘇、急性中毒處理、理化環境損傷處理。由于試驗組在教學中融入了情景案例模擬,實習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角色扮演,且借助模擬高仿真人和邀請護士參與情景演練,可在身臨其境中強化對知識的記憶與運用[6]。同時,試驗組的整體臨床實踐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

綜上,將基于知識點模塊整合的情景案例教學法應用于急診與災難醫學的臨床帶教中,有利于實習生掌握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促進整體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歡
情景醫學教學法
情景交際
醫學的進步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你必須知道的事
石化企業情景構建的應用
樓梯間 要小心
醫學
把美留在心里
醫學、生命科學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