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揮著拳頭”的寶寶,要干預嗎?

2024-03-08 04:22小莉
家教世界·V家長 2024年1期
關鍵詞:握拳拳頭手部

小莉

一些細心的新手爸媽會發現,寶寶老是攥著拳頭,攥拳頭的樣子又和成人不一樣,總是拇指和掌心貼在一起,其他四根手指頭壓住拇指。那么,寶寶握拳到底有什么含義呢?家長們要不要幫忙打開呢?

寶寶睡覺喜歡握著拳頭,和嬰兒在母體內的姿勢有關。嬰兒在母親體內時是蜷在一起的,雙臂彎在胸前,雙腿是彎曲的,手也是半握著。十個月都是相同的姿勢,所以出生后也習慣握著拳,這是一個慣性動作。

由于小嬰兒的大腦在出生后還在繼續發育,大腦皮層還沒發育完善,神經系統對于手部肌肉的調節能力有限,于是就保持了這樣一種手指緊握、不能自如伸縮的狀態,這屬于正?,F象,在醫學上叫作“握持反射”。

在出生后的最初幾周,寶寶的手大多數是握拳狀態,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不需要擔心。要注意不要掰開寶寶的手指,否則可能會傷害到寶寶嬌嫩的關節。

隨著寶寶大腦逐漸發育,到了出生后第3個月,寶寶的雙手大部分時間處于半開半合狀態,有時候可以把手張開又合上。

快到4個月大時,寶寶就會開始有意識地看著一個物品并伸手去夠它,或者笨拙地想抓住它,這時候的手更加靈活。

握持反射存在的意義和消失的意義

握持反射作為一種原始反射,它的存在表明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有一定水平的發育,但是發育一般是在比較低級的中樞,如腦橋、延髓。而隨著這些原始反射的逐漸消失,也表明神經系統發育更加完善,更加高級的大腦中樞逐漸抑制了低級中樞。

關于握持反射,家長可以這樣做

洗澡時手指可以輕輕伸進寶寶手掌心,讓他握住手指,邊清洗邊按摩,慢慢地他就會越握越松。

寶寶吃飽喝足心情好的時候,為其做全身按摩撫觸,給予小手適當的觸覺刺激,幫助他全身放松。

鼓勵寶寶適當揮揮小拳頭,觸摸物品,通過視覺、觸覺多感官刺激神經系統發育,還能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

以下情況可能伴有異常,需要及時就醫

寶寶突然出現了緊緊握拳(跟平時的手部狀態有明顯差異),并且有精神不好、哭鬧、煩躁、臉紅、吃奶差等表現。

寶寶不光緊握拳頭,且全身肌肉看上去都特別緊張,給寶寶做被動操時感覺阻力比較強(肌肉硬硬的),有些寶寶甚至出現角弓反張(即頭和身體持續后仰),或者左右兩只手握拳的松緊度明顯不同。

如果寶寶大于6個月,依然時常處于握拳的狀態,不能抓握物品,或者伴有其他生長發育落后的表現,也要及時就診,排查是否有手指的先天異常、腦部異?;蛘咂渌l育問題。

如果就診后經醫生評估,寶寶存在某些疾病因素,那么需遵醫囑給予相應的診療或康復訓練。如果就診后醫生認為寶寶沒有什么特殊的疾病問題,那么家長可以通過日常多活動寶寶的手指、訓練寶寶抓握能力等行為,來促進寶寶手部的自由活動和手指功能的發育。

猜你喜歡
握拳拳頭手部
分拳頭
拳擊手
手部皮膚軟組織缺損修復的皮瓣選擇
走路握拳頭腦健
小兔上學
經常握拳 延年益壽
糾纏
經常握拳 可以提神
兩種皮瓣修復手部軟組織缺損的比較
發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