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特定穴位對遷延性腹瀉脾虛證患兒血清炎癥和免疫因子及腸道菌群的影響*

2024-03-08 03:09張春艷常艷輝祁文勝張世卿
中醫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脾虛菌群證候

王 喆,張春艷,常艷輝,祁文勝,張世卿

(1.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2.鄭州澍青醫學高等??茖W校,河南 鄭州 450064)

小兒作為特殊群體,其臟器功能發育尚不完善,加上胃腸功能弱、抵抗力差,在感染病原體、喂養不當等影響下易發生腹瀉,表現為大便性狀改變、排便次數增多,甚至伴發惡心、食欲減退、脫水等癥狀,給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危害。調查[1]顯示,我國<5歲兒童腹瀉患病數量約2.98億,以慢性腹瀉、遷延性腹瀉較常見,約占兒童腹瀉的20%,已成為小兒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遷延性腹瀉病程較長,加上病因復雜、診治困難、并發癥多,已成為臨床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2]。常規西醫治療多數情況下采用抗感染及口服補液鹽、微量元素鋅等方法,雖能緩解病情,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患兒嘔吐反應風險增高[3]。近年來,中醫治療該病獲效明顯,具有多靶點、多途徑、多方式的優勢,能夠有效防治疾病。推拿作為中醫外治法,具有操作簡便、安全可靠、價格低等特點,已成為治療小兒腹瀉的有效方法,受到眾多家長的認可[4]。2021年2月—2023年2月,筆者采用推拿特定穴位治療小兒遷延性腹瀉脾虛證43例,總結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擇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收治的遷延性腹瀉患兒86例,采用隨機抽簽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8個月~3歲,平均(2.47±0.51)歲;病程15~45 d,平均(28.45±5.39) d;母乳喂養7例,人工喂養15例,混合喂養21例。對照組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6個月~3歲,平均(2.35±0.43)歲;病程17~45 d,平均(29.25±6.17) d;母乳喂養5例,人工喂養14例,混合喂養2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選擇標準

2.1 西醫診斷標準

按照《慢性腹瀉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5]中遷延性腹瀉的診斷標準。①大便次數增多,每日4次以上;②大便性狀改變,可見水樣便、稀便等;③病程持續2周~2個月。

2.2 中醫辨證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中泄瀉的診斷標準,辨證為脾虛證。癥見:大便溏瀉,食少納呆,腹痛腹脹,疲憊懶言,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膩,脈弱。

3 試驗病例標準

3.1 納入病例標準

①符合上述西醫診斷標準和中醫辨證標準;②意識正常;③患兒家長知曉研究的內容和目的,主動參與。

3.2 排除病例標準

①認知障礙者;②嚴重的營養不良或脫水者;③合并先天性疾病者;④感染性腹瀉或其他病因所致腹瀉(痢疾、腸結核)等;⑤合并皮膚破損、感染、出血等患兒;⑥近期接受過其他藥物治療者。

4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蒙脫石散[由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產品批號H20000690,3 g/袋],≤1歲者1 g/次,>1~3歲者2 g/次,3次/d,溫水沖服;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由廣州白云山星群(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產品批號H20059936,10 mL/支],10 mL/次,1次/d,口服。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推拿特定穴位治療。取穴:天樞、神闕、龜尾、七節骨。①揉天樞?;純喝⊙雠P位,保持軀體自然放松,顯露腹部,操作者用右手全掌置天樞處,以此為中心,逆時針輕柔5 min。②揉神闕?;純喝⊙雠P位,操作者右手中指置其肚臍神闕處,輕揉300下。③上推七節骨?;純喝「┡P位,操作者自下而上用拇指或示、中指指腹上推七節骨,推200次。④揉龜尾?;純喝「┡P位,操作者右手中指呈屈曲狀態,指端置患兒尾骨下龜尾穴,輕揉100下。1次/d,以局部發熱為宜。

兩組均連續治療14 d判定療效。

5 觀測指標及方法

①觀察臨床療效。②對兩組治療前后腹痛腹脹、疲憊懶言、食少納呆、面色萎黃、大便溏瀉癥狀進行評分,根據無、輕、重分別計0、2、4分,所有癥狀評分之和為中醫證候積分。分值越高表明病情越嚴重。③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處理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血清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n,CRP)、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④采用免疫投射比濁法測定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M、IgA、IgG水平。⑤于治療前后采集患兒糞便1 g,加入磷酸鹽緩沖液,接種于瓊脂板培養,采用CX-23型多功能電子顯微鏡(由奧林巴斯工業有限公司生產)計算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腸球菌等腸道菌群數量。⑥觀察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時間,如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時間、排便次數恢復正常時間、腹痛消失時間、退熱時間。

6 療效判定標準

按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7]相關療效判定標準。療效指數計算公式為(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100%。痊愈:癥狀消失,大便性狀正常、排便次數≤2次/d,療效指數≥90%。顯效:癥狀明顯改善,大便性狀基本正常,排便次數≤2次/d,療效指數為70%~<90%。有效:癥狀有所改善,大便性狀有所好轉,排便次數>2~4次/d,療效指數為30%~<70%。無效:癥狀無改變或加重,療效指數<30%。

7 統計學方法

8 結 果

8.1 兩組療效對比

兩組對比,經Ridit分析,u=2.5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遷延性腹瀉脾虛證患兒療效對比 例

8.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對比

治療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遷延性腹瀉脾虛證患兒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對比 分,

8.3 兩組治療前后IL-6、CRP、TNF-α水平對比

治療后,兩組IL-6、CRP、TNF-α水平均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兩組遷延性腹瀉脾虛證患兒治療前后IL-6、CRP、TNF-α水平對比

8.4 兩組治療前后IgG、IgM、IgA水平對比

治療后,兩組IgG、IgM、IgA水平均升高,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4。

表4 兩組遷延性腹瀉脾虛證患兒治療前后IgG、IgM、IgA水平對比

8.5 兩組治療前后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腸球菌數量對比

治療后,兩組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腸球菌數量均增多,且治療組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5。

表5 兩組遷延性腹瀉脾虛證患兒治療前后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腸球菌數量對比

8.6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對比

治療組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時間、排便次數恢復正常時間、腹痛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6。

表6 兩組遷延性腹瀉脾虛證患兒癥狀改善時間對比

9 討 論

遷延性腹瀉是臨床常見的兒科疾病,也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的重要病因之一。該病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確,普遍認為與喂養不當、微量元素缺乏、腸道感染等有關。遷延性腹瀉給小兒身心健康發展帶來極大影響,甚至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發生[8]。臨床治療小兒遷延性腹瀉常采用常規西醫療法,但部分患兒病情無明顯改善,預后不良。小兒遷延性腹瀉可歸為中醫學“泄瀉”范疇,病變主要在脾胃,多見脾虛證;病機為小兒久病不愈造成脾胃虛弱,氣機不利,腸胃運化、傳導功能失常,清濁不分,水谷夾雜而下,發為泄瀉[9]。中醫治療該病多給予中藥湯劑口服,但湯劑苦澀,加之藥物對胃腸道有刺激,故小兒配合度低?!段迨》健雰厚 纷钤缬涊d了用推拿治療小兒疾病。臨床研究[10]證實,推拿特定穴(天樞穴、神闕穴、龜尾、七節骨)治療小兒遷延性腹瀉療效確切。神闕穴位于肚臍,揉之具有疏通經氣、溫陽益氣、散寒止瀉、健脾和胃等功效。天樞穴位于腹部,揉之起到調理脾胃、理氣止痛等作用。七節骨穴位于第四腰椎、尾椎骨之間,上推可溫陽止瀉,下推可瀉熱通便[11]。龜尾穴位于尾骨端下凹陷,揉之能起到通調督脈經氣、調理腸胃、止瀉通便等作用。研究[12]表明,推拿特定穴位可達到陰陽協調、陰平陽秘的目的。七節骨、龜尾靠近肛門,兩者配伍可治腹瀉。肚臍部位皮膚角質層相對較薄,且無脂肪組織;腹部柔軟,富有彈性,穴位豐富。推拿以上部位穴位易被患兒接受[13]。推拿遷延性腹瀉患兒神闕、天樞可有效刺激臟器,調節其生理活動,改善腸道功能,達到止瀉目的;推拿七節骨、龜尾具有健脾和胃、調理腸胃等作用,有利于控制排便,減輕腹瀉癥狀,促進身體恢復[14-1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0.01),說明推拿特定穴位治療小兒遷延性腹瀉有較好療效,操作簡便,能改善病情,緩解癥狀。

腸道是人體抵御外來病原體(寄生蟲、病毒、細菌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線,一旦發生感染,腸黏膜屏障功能將會受損。營養不良也會進一步加重腸黏膜受損程度,影響其修復,導致病程遷延[16]。研究表明,炎癥因子可經受損腸黏膜分布至全身,引發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甚至造成其他嚴重后果,危及生命[17-18]。血清CRP、IL-6、TNF-α等炎癥因子參與小兒遷延性腹瀉的發生、發展過程。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較對照組降低(P<0.01),說明推拿特定穴位有利于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控制炎癥反應。分析其原因,推拿天樞、神闕、龜尾、七節骨可調節胃腸道功能失調和腸道微生態失衡引起的炎癥反應,改善血液流變學,加速炎癥吸收,使血清CRP、IL-6、TNF-α水平呈低表達[19]。

正常情況下,機體免疫功能處于正常平衡狀態,一旦免疫功能紊亂,便會引發腹瀉,如若不及時干預,隨著腹瀉病程的延長病情進一步加重。研究[20]顯示,腹瀉患兒IgG、IgA與免疫功能呈正相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IgG、IgA、IgM水平較對照組升高(P<0.01),說明推拿特定穴位能夠提高患兒免疫功能。原因如下:推拿特定穴位可以改善患者脾胃功能,促進腸黏膜的修復,提高屏障系統抗病能力,減緩病情進展[21-22];推拿特定穴位可借助某種途徑刺激患兒的免疫系統,增加IgA、IgG、IgM水平,最終達到調節患兒腸道整體免疫功能的目的,提高抗感染能力[23-24]。

腸道菌群可促進菌膜屏障的形成,防止外來病原體的侵入、定植。研究[25]指出,機體健康狀況與腸道菌群的構成密切相關。雙歧桿菌是一種人體原籍菌,具有產酶能力強、繁殖速度快等特點,能夠快速適應腸道內環境。糞腸球菌是一種腸球菌屬,也是乳酸菌的一類,參與宿主的物質代謝活動。乳酸桿菌是一種有益菌,起到調理腸道菌群的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糞腸球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數量較對照組增多(P<0.01),說明推拿特定穴位具有調節腸道的作用,有利于糾正腸道菌群紊亂現象,維持腸黏膜屏障功能正常。分析其原因,推拿特定穴位充分體現出中醫學“治病求本”的原則,借助能量信息的反饋干擾臟腑生理病理狀態,從而減輕腸道菌群受損程度,增強有益菌定植,建立生物屏障,最終達到健脾胃、助消化、止瀉的目的。

綜上所述,推拿特定穴位治療小兒遷延性腹瀉脾虛證有較好療效,能緩解癥狀,減輕炎癥反應,提高免疫功能,加速腸道功能修復,且操作簡便,易被患兒接受。

猜你喜歡
脾虛菌群證候
肥胖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云雀”還是“貓頭鷹”可能取決于腸道菌群
“水土不服”和腸道菌群
瘦成一道閃電先過“脾虛”這關
為什么那么多人“脾虛”
肉牛剩余采食量與瘤胃微生物菌群關系
昆明地區兒童OSAHS中醫證候聚類分析
推拿結合熱敏灸治療脾虛濕滯型假性近視的臨床療效觀察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脾虛證的辨證要點與臨床舉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