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古詩詞歌曲融入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教育研究

2024-03-15 04:47王志國王雪萍
當代音樂 2024年2期
關鍵詞:音樂審美素質教育

王志國 王雪萍

[關鍵詞]江南古詩詞歌曲:音樂審美:素質教育

中國古詩詞歌曲美學要素豐富,富含深厚的中華民族人文信息,是人們涵養心靈、提升音樂審美的文化寶庫。中國古詩詞中的江南古詩詞歌曲更以瑰麗的色彩和細膩的刻畫深受人們的喜愛,為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教育提供重要的資源。時代不斷更迭,高校培養人才的模式也在發生變化,激烈的人才競爭使高校對于人才的培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如何使一名專業性較強的學生成為具備綜合素養的社會個體,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社會創造者、社會貢獻者,是新時代高校教育應思考的問題。在高校普遍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音樂審美素質教育成為高校素質培養的重要環節。運用好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瑰寶,尤其是江南古詩詞歌曲的豐富蘊意,對高校學生進行有效的素質教育,不斷探索將江南古詩詞歌曲融人審美素質教育的多元手段是提升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

一、音樂審美素質的構成與音樂審美教育的特征

我國師范音樂教育從1983年步人正軌,隨后,高校的音樂教育一直在不斷的改革與完善之中。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發展迅猛,擴大了音樂專業的招生規模,音樂教育也得到方興未艾的發展。在音樂教育發展過程中,音樂審美素質的培養與提升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目標,在人們物質生活富足的新時代背景下,擁有較高的音樂審美素質是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陣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思考,將江南古詩詞歌曲融人高校音樂審美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具有重要作用。

(一)音樂審美素質的構成

1.素質

素質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思想與行為的具體表現。在社會日常生活中,素質通常分為文化素質、思想素質、身體素質三個方面。

2.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關注社會個體在思想道德、能力、個性、身體和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有利于促進社會個體素質的全面提升。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通過素質教育,社會個體能夠在生存中適應所處的社會環境,能夠應對所面臨的生活挑戰。

3.音樂審美素質

音樂審美素質由音樂審美活動的各種素養構成,其中包含音樂欣賞和體驗活動的能力、音樂表演活動的能力、音樂創作活動的能力。在構成音樂審美素質的要素中還包括音樂審美需要、音樂相關知識、音樂審美價值判斷標準與態度等。

(二)音樂審美教育的特征

音樂是美的,音樂的美涵于本質之中。音樂的美并不是本身產生的,了解音樂的美、享受音樂的美,還要對音樂進行審美。音樂審美教育通過音樂教育的實踐揭示音樂美的規律,探索音樂美的塑造,使社會個體與時代同步發展,推進全社會在美的氛圍下向和諧、完美的社會理想境界奮斗。高校音樂審美教育是大學生審美素質提升的重要途徑,對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具有較強的思想性

音樂審美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環節,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是音樂審美教育對教育理念的詮釋與實踐,是對音樂審美教育地位與價值的認同。音樂審美教育是凈化當代大學生、提高大學生思想境界的有效途徑。音樂審美教育通過音樂藝術培育大學生正確的審美觀,使其對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高度藝術性的作品進行品鑒,增強自身的思想和品德修養。

2.重視對音樂情感的體驗

音樂審美素質教育關注的是情感的體驗。音樂是情感藝術,因此音樂審美素質教育與情感的體驗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音樂審美教育就是對音樂作品的情感感知與體驗,讓學生感受不同風格、形式的音樂作品,體會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使學生在體驗與體會中明晰音樂的形象,開闊自身的藝術視野,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力,形成獨特的音樂審美格調。

3.關注對音樂形象的強調

音樂是具有形象的,其形象是由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語言所創造。音樂審美教育的本質是用音樂鮮明生動、蘊意深刻的形象去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起到培養大學生音樂審美的作用。在音樂審美教育中,教師往往通過選取藝術性強、音樂形象生動的音樂作品進行示范、講解,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對音樂作品豐富意蘊的欣賞,體現音樂形象對品德修為的塑造作用。

4.展示對音樂作品的反應

音樂是源于生活的藝術體驗,是在實踐中體現其藝術價值的文化作品。從音樂的構成可以看到,無論是視唱技能、聽覺技能,還是演唱技巧、演奏技巧,都是一種對音樂理論理解的實踐。音樂審美教育重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反應,重視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通過對音樂作品體現出的語言、身體、內心等反應表達學生對音樂審美教育的受歡迎程度,對于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江南古詩詞歌曲的價值

江南自古以來就是令文人墨客魂牽夢縈的地方,無論朝代如何更替,文人墨客對于江南的喜愛絲毫沒有改變,對于江南熾熱的情懷亦沒有改變。在中國古代浩渺的詩詞佳作中,不乏對江南繁榮發展的記載,印證了古代江南的歷史,而江南古詩詞也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瑰寶。在魏晉之前,文人墨客被江南繁榮的景象和秀美的景色牽動,利用詩詞表現出人們對江南的向往,更在詩詞之中表現出人們崇尚江南的自由、悠閑,以大量豐富的江南詩詞作品為創作基礎,作曲家通過歌曲演唱的方式,讓后人了解江南歷史與文化,感受江南無限意蘊?!肚迕鳌贰缎踊ㄌ煊啊贰稐鳂蛞共础返榷际蔷哂写硇缘慕瞎旁娫~歌曲,深厚的文化淵源、濃濃的水鄉畫卷使江南古詩詞在蒼翠柔美中帶些朦朧,在繁華富饒中帶些感傷,無時不訴說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其中,《楓橋夜泊》是一首經典的江南古詩詞。作者用深夜靜謐幽深的江南水鄉景色抒發了惆悵的心緒,將這份寂寥幽遠隨著深遠的鐘聲裊裊散去,給人留下萬般的不舍、亙古不解的心聲。黎海英先生所創作的古詩詞歌曲《楓橋夜泊》是我國古詩詞歌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歌曲以原詩作中的鐘聲、霜、深夜等景狀的刻畫為視角,為歌曲鋪墊了古樸大氣的旋律基調。伴隨著夜半的鐘聲,典雅古樸的江南增添了一絲幽遠的禪意,凸顯江南古詩詞歌曲深刻的文化內涵。通過歌曲的形式對古詩詞進行再度創作,將中華民族文化進行弘揚。江南古詩詞中蘊含的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能夠深深牽動大學生的心靈,對于大學生提升音樂審美素質具有得天獨厚的教育作用。

三、江南古詩詞歌曲融入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教育的路徑

音樂是超越時代、跨越國界的美的載體。從人類文明起源以來,音樂成為世界各族人民無障礙的傳播媒介,在各族人民之間進行交流,相互學習、共同發展,使人們感受音樂美、創造音樂美。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教育通過豐富的方法與路徑培養學生高尚健康的情趣,用音樂陶冶情操,對學生的情感升華起到促進作用,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江南古詩詞歌曲獨有的音樂魅力和豐富的音樂語言可為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教育開辟新的路徑。

(一)開設豐富的課程夯實音樂素養根基

音樂審美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程。提升學生音樂素質需要不斷夯實學生的理論根基,為音樂審美素質的提升提供活水源頭,為學生音樂審美素質的提升奠定牢固基礎。達爾文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不聽聽音樂,很可能影響他的智力發展?!边@表明了音樂對人的素質提升的重要作用。愛因斯坦在闡述“相對論”時說:“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從音樂啟發而來的。如果沒有我早年的音樂教育,無論從哪方面我都將一事無成?!笨梢?,藝術的想象力是無窮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豐富的資源,只有將深厚的文化作為提升音樂審美素養的根基,才能進一步提升音樂審美素質。江南古詩詞流傳甚廣,而江南古詩詞歌曲是在江南古詩詞的基礎之上創作而成的。人們對其熟悉和喜愛程度為大學生的音樂審美學習提供了先決條件。高校能在大學生的音樂審美教育中開設諸如江南音樂歷史、江南音樂及經典名曲、江南民歌與民族樂器等知識課堂,還可以面向對江南音樂感興趣的學生開設江南音樂考察與創作等課程,為江南詩詞文化做以厚重的補充,對大學生進一步學習音樂審美、提升音樂審美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運用現代信息手段賦能教學

江南古詩詞距今久遠,其中所體現的人文歷史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殆盡于時間的視野。雖然江南古詩詞歌曲是經過現代人之手再創作而成,但是久遠的歷史人文與現實脫離,學生未能完全理解與把握江南古詩詞歌曲中所傳唱的深刻內涵。需在現代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改變傳統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運用現代信息手段對江南古詩詞歌曲進行傳播可以使大學生受到更多江南古詩詞歌曲的熏陶,對于大學生理解歌曲起到很好的作用。當下,我國已經進入新媒體時代,大學生運用互聯網終端進行學習成為日常學習方式,高??梢詫⒔瞎旁娫~歌曲的創作背景、蘊含的意蘊、表現的人文歷史等運用多媒體在課堂進行教學,運用符合大學生學習的方式將江南古詩詞歌曲中的節奏、旋律、節拍、速度等音樂語言表述出來,體現江南古詩詞歌曲的美學意蘊。針對大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以數字場景還原古代江南原貌,在數字場景中深刻領會江南古詩詞所體現的社會環境,鼓勵大學生大膽想象,在所學的古詩詞歌曲表演中體現真情實感,在音樂審美素質教育中體現個人對音樂理解的厚度與深度。

(三)從音樂審美素質構成多角度培育

在中國古詩詞歌曲創作中,作曲家始終把握古詩詞歌曲的“精氣神”,對于江南古詩詞歌曲的創作也大多秉承了這一原則,為江南古詩詞歌曲融人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提升提供了基礎的人文常識、思維方式、道德教養體驗。音樂審美素質由多要素構成,江南古詩詞歌曲融入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教育也應該從構成音樂審美要素著手進行。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教育應該積極地從江南古詩詞歌曲感性美、理性美、靈性美的角度對大學生進行培養,啟發大學生對江南古詩詞歌曲靈性美的探索,在學習與探索中釋放心靈感悟,有效促進大學生音樂審美素養教育獲得實效。音樂審美素質教育對于大學生音樂鑒賞力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音樂鑒賞力是音樂審美的基礎,將江南古詩詞歌曲融人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教育,高校教育者應注意對江南古詩詞歌曲中的音樂結構屬性、音樂旋律創作、音樂感染力等進行闡釋,使大學生從音樂作品中領悟審美教育的核心。具有音樂審美素質的社會個體能夠在音樂作品之中發現聲音組織與結構的關系,感受到音樂作品中的魅力,表現出較強的音樂鑒賞力。高??梢酝ㄟ^對江南古詩詞歌曲作品音樂組織與結構的詮釋,教會學生分辨音樂作品中單旋律音程的距離,分析出較為復雜的音組織,使大學生具備音樂鑒賞力的基礎知識,通過江南古詩詞歌曲的融人不斷提高大學生音樂的鑒賞力,提升大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

(四)讓音樂實踐貫穿音樂審美素質教育全程

音樂是具有實踐性質的藝術。人們首先在音樂的創作、表演中欣賞音樂,而后在視覺與聽覺的沖擊與碰撞下感知音樂。音樂審美教育是在音樂實踐的基礎上以聆聽者、表演者、創作者為主的審美活動,將靜態的音樂作品通過演唱、表演等過程呈現在人們面前。音樂審美素質教育可以促進大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對于大學生記憶力的提高也有極大的幫助。音樂教育其實是一種情感教育,心理學家表示,人類成功的因素中情感因素所占的比例相當重要,情感能夠影響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用音樂審美教育提升大學生的品德修養、輸送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塑造良好的優秀品質是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高校在音樂審美教育中要讓學生敢于嘗試,可以組織大學生討論江南古詩詞歌曲的思想情感及其所體驗到的審美理念:可以鼓勵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江南古詩詞歌曲展開審美想象,將想象內容真正融于古詩詞歌曲之中。在此過程中體會古代與現實的碰撞,體會到心靈與情感的對撞,使大學生在受到音樂審美教育時學會收斂現實情緒,更好地適應這個紛雜的現實社會,努力面對各種挑戰,促進音樂審美素質教育實現社會個體全面發展的目的,推動大學生的社會性成長。

結語

人類文明的延續離不開情感的表達,音樂審美是情感的表達,音樂審美具有情感色彩。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對于大學生個性發展和人格培育具有深刻的影響。素質教育一直是教育的目的與任務,只有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升,教育才能實現教育目的,達到教育成效。江南古詩詞歌曲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資源,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思想修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提升音樂審美素質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將江南古詩詞歌曲融人高校音樂審美素質教育,對于學生素質的提升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音樂審美素質教育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大學素質教育的實施策略
簡析高中音樂的審美教學
論音樂教學品德培育的滲透
緊抓音樂課堂教學,突顯審美之心
淺談混響器在后期縮混中的應用
試論普通高等學校高中學生的專業音樂審美的培養
藝術與現代主義音樂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