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以來琵琶形制的改良研究

2024-03-15 05:12徐飛菲
當代音樂 2024年2期
關鍵詞:改良明代

徐飛菲

[關鍵詞]曲項琵琶;琵琶形制;明代;改良

自琵琶從西域傳人后,琵琶的形制在每一歷史時期都在發生變化,改良時間線貫穿秦、漢、魏晉、唐再到明、清、民國等時期。本文將探究琵琶形制改良對演奏方式、演奏技巧等方面產生的變化和調整,希望有助于促進現代琵琶樂器改良的進一步提升和琵琶音樂的長遠發展。

一、曲項琵琶的發展概況

琵琶在我國傳統民族樂器中有著悠久的歷史,是由西域“曲項琵琶”與漢族元素、中原文化進行融合后改良而來的。

最初,曲項琵琶是在東晉時期由波斯經新疆、甘肅一帶流人中原,其形制與本土琵琶相比,最明顯的特征為曲項、半梨形匣式音箱,有相把位但沒有品位,橫抱彈奏;而本土琵琶的外形則是直柄、圓形音箱,沒有相把位但有十二個品位,豎抱彈奏,逐漸發展成為如今的阮樂器。大約在南北朝時期,所有彈撥樂器都統稱為“琵琶”,本土琵琶稱為“秦琵琶”,曲項琵琶被稱為“胡琵琶”,具體還分為用撥子彈奏的四弦琵琶和由印度傳人的用手指彈奏的五弦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還是所有魯特琴族彈撥樂器的總稱。在這些彈撥琵琶中,四弦曲項琵琶發展得最好,逐漸取代了本土秦琵琶的地位,居于樂部首位。自此之后,琵琶便成了曲項琵琶的專稱,秦琵琶則因文人阮咸善彈奏此樂器并對其進行改良,被后人命名為“阮咸”或“阮”。

在唐朝時期,曲項琵琶的發展達到了頂峰。無論是在宮廷還是民間,琵琶都是不可或缺的主奏樂器。其演奏技法和形制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演奏上最突出的變化是由原來的橫抱彈奏改為豎抱彈奏,用手指彈奏逐漸取代了撥子彈奏,但撥子彈奏的方法并未完全消失:琵琶的形制在梨形外形基礎上,將琴身腹部位置加寬,開有一對月牙形狀的音孔,根據阮的形制增加了品位,變為四相十二品。

明代以后,琵琶的外觀基本定型。音箱由最開始傳人的半梨形匣式音箱完全轉變為半梨形音箱,材質從原來的整個琴身統一木材轉變為背板采用硬木,面板采用偏軟木質,品選用竹制,自此琵琶的音色完全與阮的音色區分開。

通過上述對于曲項琵琶傳人中國后的形制變化的梳理可以發現,曲項琵琶自西域傳人后借鑒了本土樂器的形制進行改良,使其更符合中國本土音樂的演奏形式,并在一代代的傳承改良后,最終形成現代琵琶的雛形。

二、明代以來琵琶形制的流變

如果說唐朝是琵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那么明清時期就是琵琶發展的第二個高峰,琵琶的形制、演奏方式在這個時期基本趨于穩定。雖然從總體上來說琵琶的外形已經被同化,但仍有不少制作精良、形制有異的琵琶存在,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顯現出進一步的改良。根據沈正國教授梳理的明、清、民國琵琶,可以清晰直觀地看到琵琶形制的變化①,下文將對早期的琵琶樣式發生的變化進行逐一梳理,以更加明晰琵琶未來的改良發展道路。

(一)明代四相十品琵琶

明代四相十品琵琶是由楊大鈞、楊寶元收藏,其形制主要遺留了唐代琵琶的樣式,在面板上留有具有唐代琵琶色彩的月牙形音孔,且保留了明代最重要的“十品”特征。覆手寬大,背板扁平,與現代所見的琵琶背板弧度略有差別。從四相十品這一特征可以看出,雖形制仍偏向唐朝,但也符合明代的樂曲和演奏技巧的需要。

(二)明代蝙蝠首牙雕琵琶

現今藏址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此琴保留了明代特征的四相十品,但代表唐朝琵琶的面板上的月牙音孔已不見蹤跡,由此可見琵琶的形制得到了進一步的改良。此琴琴高94cm、琴寬25.3cm,琴首為如意蝙蝠樣式,背部由120塊六邊形象牙飾片鑲嵌,每一塊上都刻有與好運、多福等有關的圖騰,因此有學者推斷此象牙琵琶在當時應為婚禮禮物,而非日常用琴。

(三)清代張伯年款琵琶

該琴最出名的特征是白牛角制的琴首搭配上象牙浮雕的弦軸。在2011年時,沈正國教授對該琴進行品鑒,鑒定其背板為白酸枝,學名奧氏黃檀。此琴的音位排列為四相十品,保留明清特征,保留了傳統琵琶的韻味。

(四)民國衛仲樂用琵琶

這把琵琶為衛祖光先生收藏,制作于20世紀30年代,琴高100cm、琴寬31.5cm,琴頭為如意式蝙蝠圖,酸枝木背板,泡桐面板。早期該琴為四相十三品,但在衛先生晚年演奏時已演變為六相二十四品。

需說明的是琵琶音位排列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將原琵琶的四相十三品逐漸改良成如今所流行的六相二十四品。

自唐朝以來琵琶在宮廷樂隊中的地位越來越重,成為禮樂伴奏必不可少的一個樂器。據《元史卷七十一·志二十二·禮樂五》記載:“宴樂之器……琵琶,制以木,曲首,長頸,四軫,頸有品、闊面,四弦,面飾雜花?!蔽闹刑岬脚脼檠鐦分??!扒住笨梢钥闯鲈谠鲿r期琵琶還是保持曲項琵琶的外觀,不過從上述琵琶流變案例可以看出明代以后的琵琶與唐朝琵琶相比有幾處明顯不同:梨形音箱變得更窄、更加修長,面板不再有月牙型音孔,而是將音孔藏于覆手后面,逐漸用指彈取代撥子,頸部變長,四相改良為六相,品位的數量也逐步增多。

三、形制的變化對演奏方式的影響

在唐朝以前,曲項琵琶琴寬較寬,頸短而腹大,四弦四柱,因此采用橫抱或斜向下持琴的彈奏形式。唐朝至明清時期是曲項琵琶發展成熟的一個重要時段,這時期的主要變革有以下這幾點:四柱變多柱,主要是為了適應當時時代的音樂樂曲,原本琴上的四柱所能彈出的音已經不足以表現樂曲內容,不能表達更加復雜的音樂,所以曲項琵琶借鑒本土琵琶的特征,增加了音柱,進而增加了能夠演奏出來的音的數量,到明朝時“柱”已經演變為“相”和“品”兩個部分。琴身由矮胖變高瘦,原本的曲項琵琶琴頸較短,下半琴身比較寬大,但由于音柱的增加,品位逐漸排列至琴的下半身,演奏者左手難以按到下半琴身的品位,演奏難度加大,使琵琶的形制發生變革。而曲項琵琶的琴頸加長,增加了音柱排列的數量,琴腹變窄,解決了按品困難的問題。橫抱變豎抱,由于音柱的增多,加劇了左手演奏的壓力,橫抱的姿勢又將琴的大部分重量加持在了左手手臂,因此將琴豎起來抱就變成了更合適的持琴姿勢。演奏者雙腿微張,將琴豎放在兩腿之上,琴背板貼在小腹處,左手大指抵住琴頸與琴身交界處,右手落在琴弦彈奏的位置,將琵琶整體懷抱在身前。豎抱的姿勢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左手的活動范圍,讓左手能夠自由在琴身上游走,增加了樂曲演奏的多樣性。撥子變指彈,最早琵琶使用的琴弦是用動物的皮、腸或者筋作為原材料,此種材料制成的琴弦質地偏硬,適合用撥子來彈奏,后來人們發覺絲線更加柔軟且有彈性,便用絲線取代了動物皮制成的弦,且絲線柔軟的特點為手指彈奏提供了可能性。指彈的出現大大改進了右手演奏技法,從單一的只能撥奏,發展到可以使用五個手指共同參與彈奏,豐富了指法,創造出琵琶樂器特有的輪指、勾搭等新指法,大大提升了琵琶音樂的表現力。

民國是琵琶形制的又一重大變革時期,最具影響力的變化是由劉天華先生提出品相排列要以十二平均律為標準。明清時期的琵琶音柱排列基本都以四相十品、四相十二品居多,這種排列方式產生了兩個特殊品位:第七品和第十一品。這兩個品位發出的音是偏離現在我們常見的標準音的,第七品發出的是4的3/4音,即比4偏高3/4度;第十一品發出的是7的3/4音,此兩音名為中立音。由于這兩個特殊音位的限制,導致傳統琵琶只能夠演奏D調樂曲,不能夠進行自由轉調。劉天華先生針對這一現象,選擇在六和七品中間增加一個品,變成四相十三品,打破中立音的位置關系,去除中立音,使琵琶音柱排列完全符合十二平均律,后又進一步增加了相把位和品位數量,最終將琵琶的音柱排列定型在六相二十四品,有效音域也擴大到將近四個八度。

四、地域對琵琶形制的影響

在琵琶的長期發展演變和實踐演出中,出現了不同地域下的文化背景、經濟水平、自然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幾個較典型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琵琶種類,如福建南音琵琶、蘇州彈詞和弦索樂等。這幾個地方的琵琶依托不同地域人文和自然條件而呈現出樂器制作的革新,因此琵琶的形制、彈法等也顯現出一些具體的差異。

福建南音流行于閩南、臺灣等地區,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戲種。福建南音琵琶也屬于曲項琵琶,相比于中原地區,曲項琵琶傳人南方的時間稍晚,因此曲項琵琶的形制已經有過變革,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外形的改變。從側面看,琴頸與琴身呈現曲線狀;從正面看,琴外觀呈梨形,琴頸窄,琴腹扁,長頸曲首,覆手較之現代琵琶偏大,山口偏高,琴面板兩次開有兩個月牙形“鳳眼”,與唐朝琵琶相似,多為四相九品或十品。第二,材質的改變。琴身一般采用珍貴木材,山口和琴軸用紅木、牛角、獸骨偏多,面板為桐木,持琴姿勢改變,南音琵琶承襲了宋朝的斜向左上抱琴,彈奏方式主要為指彈。

另外,南音琵琶的按弦方式與現代琵琶有所不同,這也是南音琵琶的特色之一。通常情況下,按弦只使用左手的食指和無名指,偶爾也會用到大拇指,但中指和小指是不能使用的。因此,相較于現代琵琶,南音琵琶左手技巧并不多,只有按音和帶起兩種指法。南音琵琶右手技法上與現代琵琶差異較大的是輪指,在南音琵琶中叫落指。一般所熟知的輪指指法順序為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大拇指依次彈出,但南音琵琶的落指順序則是從小指先開始,然后是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收尾,其彈奏方式與現代琵琶中的反輪基本相似。南音琵琶在定弦上也與現代琵琶有所區別,它的定弦比現代琵琶高一個純四度?,F代琵琶的一般定弦為A、d、e、a,那么南音琵琶的定弦則是d、g、a、d1。

蘇州彈詞是主要流行江蘇南部特別是蘇州地區、上海、浙江等周邊城市的一種曲藝。蘇州彈詞中的琵琶主要起伴奏作用,通常常見的伴奏樂器還有三弦。三弦彈奏骨干音,琵琶在此基礎上加花演奏并配合唱腔起伏。在最早期彈詞中使用的是四相十三品琵琶,但隨著時代發展,現在也基本使用六相二十四品的現代琵琶,演奏技法也與現代琵琶類似,只不過更強調推拉弦和吟揉的技法,配合唱腔呈現更好的演出效果。如今的蘇州彈詞中四相十三品與六相二十四品琵琶都仍有在使用,與獨奏琵琶相比,彈詞中使用的琵琶會更加輕巧,便于攜帶,且較輕的重量能夠讓演奏者減輕負擔。蘇州彈詞有固定的曲調,符合中國五聲調式,演出時會使用如意琴首樣式的四相十三品琵琶。因此為更符合評彈的古典美,在蘇州彈詞里琵琶為伴奏樂器,不必過于突出琴聲,演奏者一般都不會佩戴假指甲,而是直接用真指甲彈奏,彈奏出的音樂輕柔而朦朧。

弦索樂則是流行于山東地區的絲弦樂種,樂隊由琵琶、三弦、箏和胡琴組成。琵琶在弦索樂隊中發揮骨干音的作用,作為主奏樂器存在,通常使用四相十三品琵琶,定弦相較于現代琵琶更加豐富多變,因此琵琶在弦索樂中的音域拓寬,更加靈活。

總而言之,不同地域的人文環境和地理因素影響著琵琶形制、音域及演奏技法上的發展,也因此形成了各個地域的地方特色樂種,豐富了我國的地方文化內涵和琵琶多樣的表現形式,促進了地方音樂的延續和傳承。

五、當代琵琶的革新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琵琶改進為指彈后,演奏者通常是使用真指甲演奏,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指甲磨損導致琵琶音色不佳,或因大量彈奏而致使指甲斷裂受傷,雖也有采取保護措施但效果微乎其微。1956年,生產了一款材質為賽璐珞的假指甲,其目的是保護指甲,減少與琴弦的摩擦。但由于當時演奏家還是偏向使用真指甲演奏,所以本身的指甲就有長度,導致假指甲與真指甲并不能完全貼合,演奏時容易出現雜音和假指甲脫落的情況。因此演奏者只有平時練習時才佩戴假指甲用于保護,以保證演出使用真指甲時不會出現意外情況。直至1958年,經過專家的研究和實踐后做出了一個歷史性改革,剪掉真指甲,直接佩戴假指甲演奏,并稱其為“義甲”。此階段的義甲已經能與本身指甲高度貼合,纏上膠布后基本與真指甲一樣,且保證了演奏音色的統一,不會因為個人指甲的原因出現音色不均,且靈敏度也與真指甲無異,自此之后義甲逐漸取代了真指甲。

最早的琵琶琴弦是用動物的皮、腸或筋經過加工制成,其特點是堅硬、彈力不足,須借助撥子來使琴弦發音,后來逐漸用絲弦取代了皮弦,絲弦更加柔軟富有彈性,音色得到大幅改善,推動了琵琶由撥子彈奏向指彈發展,是琵琶音樂發展的重要進程,絲弦一直沿用至20世紀。曾有人提出可以用金屬弦代替絲弦,但由于對真指甲磨損大于絲弦而告終,直至義甲的出現,讓金屬弦變成可能。起初嘗試銅弦纏鋼絲的制作方法,但發出的聲音很散,沒有共鳴。后又嘗試用銀絲纏弦,雖然音色得到了改善,但是銀絲價格較貴,且琴弦屬于消耗品,因此并沒有得到大眾認可。最后又尋找能夠代替銀絲的材料,終于找到一種名叫德合金的材料,發出的音響共鳴能夠達到演奏的標準。1960年,在上海的一次琵琶專業會議上,專家研究討論決定采用金屬弦取代絲弦,進而市面上的琵琶陸續都開始采用金屬弦作為標準用弦。1970年初,又出現一種尼龍纏鋼絲的琴弦面世,其音色相比起絲弦多一分穿透力,相比起金屬弦又多了一些柔美,成為琵琶演奏者更青睞的琴弦。

直至今日,琵琶的琴弦一般是一弦使用鋼絲弦,不纏繞尼龍弦,這樣會使一弦音色更加明亮通透,而二、三、四則是使用鋼絲尼龍纏弦,會使低音更加飽滿柔美。琵琶弦的改革使琵琶的音色得到了質的飛躍,演奏樂曲也能夠更好地表達出情感內涵,傳遞給觀眾美的享受。

結語

琵琶是中國傳統彈撥樂器的代表之一,其演奏和藝術形式在我國民族樂器中都獨具特色。本文梳理了自曲項琵琶傳人我國歷經了唐朝第一次琵琶藝術的發展高峰及隨著歷史發展,琵琶不斷漢化,至明清時期經歷了第二次發展高峰,琵琶的形制及演奏方式、技法等都發生了明顯改變,已經相當符合漢族音樂的演奏風格:民國之后又對琵琶的形制又進行了更大的革新,使其更符合科學的排列,能夠適應各個調式調性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琵琶藝術走向國際音樂舞臺。

猜你喜歡
改良明代
蓬溪縣主要中低產田土類型及其改良途徑
論明代賓禮制度下的禮樂
頸后路非融合寰樞椎內固定技術治療Anderson Ⅲ型齒突骨折的臨床研究
明代科舉對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東南亞香藥與明代飲食風尚
明代休寧隆阜戴氏荊墩門的派分、建構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繪制表現及技法淺析
明代延綏鎮列女研究初探
中國傳統戲劇與現代舞臺手段的碰撞與運用
改良經腹橫切口輸卵管結扎術1260例臨床觀察與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