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客觀主義對音樂表演的影響及成因探究

2024-03-15 10:12陳怡文
當代音樂 2024年2期
關鍵詞:音樂風格鋼琴演奏錄音

陳怡文

[關鍵詞]新客觀主義;音樂風格;錄音;鋼琴演奏;表演研究

20世紀初期,世界政治局勢動蕩,人民的社會生活受到影響。其中,文學藝術創作通過不同的傳播媒介、表達方式呈現了社會生活的變化。一部分藝術家開始專注于現實的存在,去掉多余的裝飾、個性的表達。同一時期,藝術和其受眾群體期待本真的藝術作品出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一種新的風格開始被應用于西方美術創作。20世紀20年代初,德國曼海姆美術館館長古斯塔夫·弗里德里?!す貏诓迹℅ustav Friedrich Hartlaub)發起了一場美術運動。這場運動始于德國的魏瑪,質疑藝術的表現主義。哈特勞布最早用“Neue Sachlichkeit,,來定義這一新風格,中文通常被翻譯為“新客觀主義”。

1923年,哈特勞布計劃舉辦一場美術展覽來展示他的藝術構想。他要求這個展覽中的作品要關注事物的客觀性。簡而言之,這種風格與表現主義相反,它不要求突出個性,更多的是關注現實、事物實體。隨后,在20年代至30年代里,反表現主義的形式、新客觀主義或是新古典主義的概念開始出現于其他藝術領域。

一、新客觀主義與音樂

20世紀20年代以后,新客觀主義運動的影響逐漸從美術擴散開。學者蘇珊·庫克評價新客觀主義集中表現為反對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因為它“與一戰前的過度情感表達形成對比”。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音樂風格亦是強調個人情感的抒發,尤其在音樂表演中最為突出。新客觀主義在美術方面的成因與同時期的音樂藝術背景基本一致。因此,音樂界對于客觀、理性的呼喚與這一新的藝術風格不謀而合。德國音樂雜志編輯認為這種新的音樂風格帶回了之前的音樂主題和創作方式,因此它比其他新風格更容易被音樂家和聽眾接受。

20世紀20年代后,新客觀主義音樂開始傳播。它強調簡化音樂結構,支持和諧的調性色彩。許多作曲家通過將當代流行舞蹈、輕音樂或爵士樂的元素以及巴洛克和古典作曲技巧與新作品融合來實現。這種作曲模式更容易被聽者接受,與表現主義的抽象化相反。以保羅·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為代表的作曲家推崇這一風格。其中,音樂劇成為這一風格下的熱門體裁。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整個德國經濟蕭條。相較于浪漫主義晚期瓦格納式的大型歌劇,小巧輕松的音樂劇更被大眾接受。

在音樂表演方面,新客觀主義強調音樂的準確性及客觀性。一方面,它復興了一種有控制的表演風格。表演者致力于演奏技術的提升以及對樂譜的還原,而不同于浪漫主義晚期的過度情感抒發。音樂表達在新客觀主義中尋找到了平衡,即樂譜的音樂與實際演奏的音樂之間的平衡。另一方面,由于新客觀主義的屬性,作曲家的意圖受到重視。換而言之,作曲家在音樂會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推崇新客觀主義的表演者會忠實于樂譜以及其中的細節。

二、個案分析:新客觀主義與鋼琴演奏

新客觀主義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后而消亡。在有限的時間里.它對音樂及其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本部分從新客觀主義萌芽時期開始,尋找有關新客觀主義對于當代音樂表演的意義,以及對現代音樂發展的價值。

練習曲在器樂作品中最常見,它的目的主要是訓練和展示音樂家的表演能力以及檢驗樂器的性能。以鋼琴演奏為例,學生的鋼琴表演需要根據不同的演奏水平使用不同級別的練習曲學習,從而取得鋼琴演奏技巧的進步。這些練習曲集通常由本身擁有高超鍵盤演奏技巧的作曲家創作,旨在提高個人的身體能力,從而達到完美的音樂表現。

弗里德里克·肖邦(Frederic Chopin)是西方音樂史上不可多得的作曲家和鋼琴家,他的音樂代表了浪漫主義鋼琴傳統的精髓。他的24首鋼琴練習曲是每個鋼琴學生在習琴過程中的保留曲目。不同于普通的技術練習,肖邦的練習曲集以歌唱性和詩意著稱,被鋼琴家廣泛收錄在他們的音樂會曲目單里。其中,《冬風練習曲》Op. 25 No. 11以炫技、手指的快速移動而聞名,同時表演者還需要兼顧音樂的抒情表達。因此,它對演奏者的技術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一)研究前提

隨著1877年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發明了第一臺留聲機,音樂的保存不再受限于樂譜。時至今日,音樂表演學者在研究過去的表演依然需要音樂錄音來輔助音樂作品研究。例如,音樂學家尼古拉斯·庫克(NicolasCook)嘗試通過高科技聲學手段來檢測不同鋼琴家演奏肖邦的瑪祖卡舞曲的錄音情況。他指出:“傳統音樂學研究將表演視為分析樂譜的輔助,但是事實上研究表演也是研究音樂的社會屬性?!变浺魧⑥D瞬即逝的聲音變成了永恒,也讓研究者能夠跨越時空聆聽經典。由于實驗條件有限,本文采用個案的對比研究對新客觀主義風格產生前后的早期音樂錄音進行解析。

阿爾弗萊德·科爾托(Alfred

Cortot)是20世紀著名的鋼琴家,他師從肖邦的學生艾米莉·德科姆(Emile De-combes),并且在隨后的職業生涯中演奏了大量肖邦的作品??梢哉f,他對肖邦的鋼琴音樂有深厚的學習和理解,是演奏肖邦鋼琴作品的集大成者。因此,本文選取了他在1923年發行的《冬風練習曲》演奏錄音作為研究樣本。這段錄音具有多重價值,不僅處于新客觀主義的產生時期,從中能夠找到新客觀主義之前的風格線索,而且錄音本身對于鋼琴演奏研究亦有助力。

庫克在談到研究表演錄音時還指出,表演研究不應局限于樂譜還原度,還要進行在不同維度上進行比較。鋼琴家毛里西奧·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作為肖邦鋼琴比賽的獲獎者,在詮釋肖邦的鋼琴作品方面也具有權威性和行業影響力。因此,本文選取了波利尼于1974年發行的《冬風練習曲》作為音樂分析的對照組。在參考庫克教授成熟的表演錄音分析后,筆者在分析過程中主要關注錄音中演奏速度、節奏、力度強弱變化,以及樂譜中的記譜法與實際演奏的區別。

(二)音樂分析

《冬風練習曲》結構清晰,采用了復三部曲式。其中第1-4小節為引子,第5-40小節為呈示部,第41-68小節為展開部,第69-96小節為再現部。通覽全曲,旋律主要位于左手聲部,中間段旋律短暫地轉移到右手聲部,之后主題旋律又回歸左手聲部。接下來是對錄音的具體比較。

筆者統計了兩個錄音的一些基本信息。波利尼版本的演奏在整體的聽覺效果上顯得更為工整。他對節奏的把握像一把標準的尺子,除了樂譜中標記的符號,他沒有加入更多的帶有明顯個人風格的音樂處理在演奏中。相較于前者,科爾托版本最明顯的不同在他對于節奏的理解??茽柾屑尤肓俗杂晒澴啵╮ubato),讓整體音樂在聽覺上有鮮明的鋼琴家風格。實際上,整首練習曲沒有在譜面直接標明自由節奏。但在實際演奏中,鋼琴家會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自由的演奏處理,這是屬于演奏者的權利。值得注意的是,兩位鋼琴家采用了不同的風格進行詮釋,比如科爾托的錄音存在多處彈性的處理節奏和速度的情況,兩個錄音版本的總時長基本一致,均為3分30秒。

具體來看,引子部分科爾托的演奏速度大約在每分鐘58拍,波利尼的演奏速度大約在每分鐘55拍。在第4小節,肖邦寫了一個延音記號。波利尼選擇用逐漸消失的音響并保持到引子結束??茽柾袆t沒有按照時值彈奏兩個四分音符和弦,而是用短促的觸鍵讓音響悄悄停止。

在第17-18小節,以及后來結構相同的第35-36小節,左手聲部出現了兩次琶音。波利尼采用了飽滿、干凈的觸鍵來進行旋律,音色明亮清晰。通過這里的錄音,能夠感覺到波利尼在和弦形態變化時仍保持了與前面一致的速度,同時變化的位置讓旋律更富有動力。同一位置,科爾托的奏法更加自由,充滿浪漫和詩意的表達。他將琶音的節奏略延長,并且觸鍵優雅連貫,強調了旋律的抒情性。

在尾聲部分第89-92小節,科爾托版本的音樂經過前面的鋪墊之后,速度明顯加快,旋律以半音階的形式向下快速跑動,像一陣狂風向下襲來。在第93-94小節,和弦的音響明顯地被拉寬,速度略緩。最終第95-96小節,科爾托恢復了原速,快速地演奏上行音階,將全曲的音樂情緒推至頂點。波利尼在第85-86小節做了細致的音響準備,即音量由弱到強的準備,同時肖邦在同一位置的譜面標注了漸強記號。二者分別在創作和演奏上保持一致。而后,波利尼沒有采用彈性速度,而是保持了樂譜中的時值和他前面的演奏速度,以理性的奏法讓音樂結束在高聲部。

兩位鋼琴家以不同的奏法來體現肖邦的浪漫以及其練習曲的詩意。雖然在演奏方式和音樂表達上兩人存在明顯差異,但不妨礙兩位鋼琴家在錄音中的精彩演繹。他們都是擁有成熟的鋼琴演奏技術和豐富的演出經驗的鋼琴家,本文并非通過錄音比較分析兩位鋼琴家的音樂水平,而是通過比較不同時期的錄音來找到新客觀主義在其中的影響與價值。

科爾托的版本發行于1923年,波利尼的版本發行于1974年。筆者可以從中觀察到,20世紀20年代左右,新客觀主義風格還未廣泛地參與音樂表演。因此可以很明顯地聽到科爾托在詮釋《冬風練習曲》時,有更多的個人色彩,即他的奏法、音樂理解包含在他的演奏錄音里面。波利尼的版本距今天更近,其聲音保真度高于前者,同時波利尼本身對于音樂的理解也與科爾托及其同期有所區別。

音樂學家多安坦一達克教授在她的研究中指出。由于文化差異帶來的理解力的不同,樂譜沒有固定的演奏范式??茽柾?、波利尼對樂譜中的記譜法有不同的解讀。前者將情感表達融人演奏,將個人情感與音樂情感相結合,誕生了科爾托獨有的演奏風格。后者崇尚樂譜的原始意圖,憑借其精湛的技藝,將譜面的音符與注釋以標準無誤的形式演奏出來。某種程度上來說,波利尼還原了肖邦的樂譜?!岸稹焙?,社會和文化生活秩序逐漸恢復。新客觀主義風格并沒有持續很長時間,但它的影響在音樂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平衡了作曲家和演奏家之間的關系,限制了演奏家過度強調個人情感的做法,給后代的演奏者以表演啟示。

三、有關音樂表演的價值討論

學習音樂表演的學生既是音樂的學習者,又是音樂的表演者,雙重任務讓他們需要不斷學習。換而言之,他們需要從音樂歷史中了解作品,借助錄音資料尋找過去的演奏慣例,并將所得知識與經驗應用于當下及未來的音樂表演與研究。

聆聽早期鋼琴家的錄音是鋼琴學生與歷史、與鋼琴大師間接交流的機會。借助錄音等媒介資料進行案例學習,對于音樂表演學生有諸多益處。以學習鋼琴表演的學生為例,經過上文的案例學習后,學生不僅深入了解了新客觀主義對于音樂的影響,還能在現實應用中有所反思。它們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

(一)音樂歷史

通過研究新客觀主義風格的發展歷程,學生能夠對新客觀主義形成一個連貫的音樂史觀?;诒硌輰W科屬性,學生在分析案例時使用的錄音等多媒體材料,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個欣賞過去優秀表演的實況的途徑,從而豐富他們對于表演多元化的認識。

(二)整體演奏風格

關于演奏的詮釋始終有兩種聲音在辯論。其中一種聲音支持音樂表演者需要對樂譜承擔更多的責任,另一種聲音則認為傳統慣例中存在過時的部分。學習早期的錄音可以讓學生接觸廣泛的音樂表演風格和過去的慣例,拓寬他們的音樂視野。在對過去的案例進行學習后,他們能對自己的表演有所反饋,無論是吸收或是拋棄某種表演特質。這是一個激勵表演學生成為真正的表演者的直接方式。

(三)演奏技巧

以案例中的鋼琴為例,學習新客觀主義前后的風格讓學生接觸不同的音樂表達方式。并且通過比較早期錄音的細微差別,他們可以深入了解如何通過演奏傳達情感和意義。學者西肖爾提出,音樂上的審美不同帶來音樂表現力的不同。而在現存的早期錄音中,通常包含了過去一些偉大的音樂家精湛演繹。學生可以從同一作品出發,聆聽不同的演奏版本:也可以聽同一個音樂家在不同時期演奏的音樂。多樣的形式最終可以給音樂表演學生以豐富的聽覺經驗,即使他們沒彈奏過也能有所收獲。

結語

綜上所述,新客觀主義風格作為音樂流派的一部分,有其受其他藝術影響而產生的偶然性,也有其存在的歷史必然性。它的出現給20世紀音樂表演注入了活力,使得今天的古典音樂演奏既能彰顯作曲家的精神,也能在演奏技術與音樂表現力體現演奏家的風格。

新客觀主義下的音樂表演,相較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倡一種更加客觀和有控制的演奏方式。盡管批評它的人不在少數,但許多演奏家和作曲家接受了它的原則,并塑造了20世紀后的現代古典音樂的發展。研究新客觀主義的來龍去脈,聆聽新客觀主義前后的音樂錄音,從中給現代音樂演奏者與研究者以啟示和思考。推動古典音樂在現代音樂產業的發展,是需要探索和嘗試新風格、新技術,并在融合的過程中催生新的音樂理念。音樂歷史如此,未來音樂亦在征途中。

猜你喜歡
音樂風格鋼琴演奏錄音
淺談陜西箏曲《云裳訴》的特色音樂風格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拉赫瑪尼諾夫浪漫曲音樂風格研究——以《春潮》為例
無與倫比的月光之美——兩首同詞藝術歌曲《月光》的音樂風格及演唱技巧
布赫賓德的貝多芬闡釋對鋼琴演奏的啟示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
鋼琴演奏在聲樂演唱中的作用探討
淺析提高鋼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