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多媒體課件質量標準及評價體系研究

2024-03-18 15:55陳振飛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課件多媒體

陳振飛

蘇州科技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9

進入21 世紀以來,隨著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教育教學模式不斷發展創新,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高校課堂教學。近幾年,線上教學的全面普及使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多媒體課件已經成為高校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方式。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一直存在教學課件制作設計不規范、多媒體選擇使用不合理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因此,需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客觀全面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質量標準及評價體系。

一、多媒體課件制作及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過度追求外在,缺乏教學內涵

多媒體課件與教學是形式與內容的關系,也是方法與目的的關系。目標和內容總是占據核心地位,而形式和方法則占據次要地位[1]。然而在實際應用中,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將過多精力用在對多媒體技術的追捧,而在教學內容的豐富和教學設計的創新方面明顯不足。由于盲目追求技術,片面追求漂亮的外觀、炫酷的播放方式,或者是添加過多圖片及音視頻,使得學生的注意力被其他元素所吸引,以至于忽略了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制作方式單一,缺少教學設計

教師缺乏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方法,在進行多媒體課件制作時,往往依賴于文本和圖像的堆積羅列,由于缺少整體性設計以及連貫性,導致多媒體教學設計不合理。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和引導者,如果不能正確理解設計理念和教育技術知識,必然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三)過于依賴課件,忽略教學過程

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初衷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會出現在課件上列出所有教學知識點甚至是講稿,而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梳理,同時減少了課堂板書內容甚至出現不寫板書等現象,課件演示取代了課堂教學[2]。從長遠來看,課件中交互性內容變少使得課堂互動環節相應減少。由于教師書寫板書少導致學生思考反思時間不足,容易造成教學內容無法被學生全部吸收理解,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二、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原則

(一)聚焦要義原則

聚焦要義原則,是指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課件傳遞教學信息時,應刪除與教學內容不相關的文字、圖片、動畫,從而提高學習者的效率[3]。因為這些媒體素材與教學內容并無關聯,會占據學生的部分認知資源,影響學生對關鍵內容的學習,還會誤導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與課程知識無關的素材上。有人會主觀地認為,如果在課件加入一些生動的聲音、動畫、文字、圖片等,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而研究表明,無關信息會增加學生的認知負荷,超出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僅不會促進學習,還會起反作用,影響學習效果。

(二)多種媒體原則

多種媒體原則,是指學生通過課件中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進行要優于單獨通過文字學習[4]。許多人往往認為,只要呈現了大量的文本,其他人就足以理解要描述的內容,從而忽視了圖像和視頻等媒體對文本的輔助意義。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教授教學內容時,教師應注意將圖片、音頻、視頻與文本相結合,而不僅是使用大量的文本來傳達知識點,更不要將多媒體課件當作課堂講義的復制品。

(三)提示結構原則

提示結構原則,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清晰呈現教學信息,突出教學重點,通過給學習者提供知識線索來提高學習效率[5]。因此,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要清晰明朗地將知識結構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清楚知道重點關注哪些內容。所以如果教師把教學中涉及的所有內容都放在課件中,可能會造成知識結構不連貫、脈絡不清晰,學生也就無法分清哪些是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

(四)切塊呈現原則

切塊呈現原則,是指采用片段呈現的形式展示多媒體信息,相比于連續不斷地展現方式,切塊呈現可以給學習者一定的時間來處理、理解和吸收所接收的信息[6]。由于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的認知能力有限,如果多媒體課件包含過多的教學信息并不斷地呈現給學生,會因為學生的認知容量不夠、認知能力不足,增加認知負荷,影響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課件評價體系研究現狀

目前,多媒體課件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不同學科、不同專業對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要求也不盡相同。然而,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質量標準通常包括教學、軟件和媒體的相關內容,僅對這些指標進行不同的分類和解釋,以獲得各自的質量標準體系[7]。通常從設計、內容、技術、交互等方面進行評價和標準化,以確保多媒體課件的質量和效果。

(一)設計

主要關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元素、設計風格、界面設計等方面,以確保多媒體課件的整體美觀度和易用性。具體評價指標可以包括多媒體元素的準確性、有效性、適宜性、相關性等,評價方法可以包括用戶調查、專家評估等。

(二)內容

主要關注多媒體課件的內容質量、知識點覆蓋率、難度適宜性等方面,以確保多媒體課件的教學價值和學術水平。具體評價指標可以包括知識點的覆蓋率、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難度的適宜性等,評價方法可以包括教師反饋、學生評價等。

(三)技術

主要關注多媒體課件的技術水平、技術實現方式、技術可行性等方面,以確保多媒體課件的技術可靠性和交互體驗。具體評價指標可以包括技術的可行性、技術的先進性、技術的穩定性等,評價方法可以包括技術測試、用戶反饋等。

(四)交互

主要關注多媒體課件的交互性能、用戶體驗等方面,以確保多媒體課件的易用性和用戶滿意度。具體評價指標可以包括交互的流暢性、交互的有效性、交互的反饋性等,評價方法可以包括用戶調查、專家評估等。

四、多媒體課件質量標準及評價體系的構建

結合“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從科學性、教育性、藝術性等方面構建多媒體課件的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

(一)科學性

科學性是指課件制作要遵循一定的科學規律,要求課件內容正確,思想健康,邏輯嚴謹,符合相關規定和要求,無科學錯誤、政策性錯誤,無侵犯著作權行為等。

1.內容描述的科學性

對內容的科學描述要求課件中的教學內容不應包含科學錯誤。應以教材和課程標準為依據,描述所涉及的概念、定理、原理等教學內容,表述應科學正確;對專業問題的分析和判斷應合乎邏輯,不應為了追求趣味性和生動性而違反科學原則。

2.表達引用的規范性

課件中的文字精練,語言使用規范,相關內容如文字、符號、單位、公式等相關內容符合國家標準和出版規范。同時,課件中外部材料的引用應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來源權威,數據準確,實例可靠。

3.媒體選擇的合理性

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媒體。文字、圖片、視頻等不同的媒體,在表達知識時有其自身的特點,可以用簡單的文字表述清楚的知識,就不需要使用更復雜的其他媒體來表達。當難以通過文本準確表達某一知識點時,再選用圖片、動畫、視頻等多媒體進行表述。

4.思想內容的正確性

教學內容應符合辯證唯物主義,不存在政策錯誤,有利于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思想;同時教學思想內容健康,能夠弘揚民族文化精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教育性

教育性是指在課堂教學任務的基礎上,以達到教學目的為出發點,在符合學生認知習慣的同時,合理安排課件中的信息。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只是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改進與輔助,只有明確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過程,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教學組織,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1.教學理念及設計

課堂教學不只是教師主導的行為,而是一個師生互動與交流的過程。多媒體教學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學目標清晰明了,表述符合規范,定位合理準確。課件要重點難點突出,具有較強的引導性和啟發性,同時符合一般的認知規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勵學生積極學習。

2.教學策略與評價

多媒體教學更應注重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避免課堂成為教師念課件的“一言堂”。除基本知識外,課件還應包括與教學內容相輔相成的各種材料和學習輔助工具,同時根據學習內容自主設計開放性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課件的質量和使用效果要在教學中接受學生的檢驗,通過學生對學習效果的自我評價,可以檢驗他們在多媒體教學中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獲得真實有效的反饋和評價。

(三)技術性

技術性是指在制作和設計課件中要達到一定的水平標準,如運行順暢、跳轉靈活、操作方便、適應性好等。同時,可以直觀生動地表達教學內容,減少不必要的文字,避免信息冗余,使學生盡可能快地掌握所學知識。

1.運行狀況

在教學活動中,課件要運行可靠,操作靈活,避免出現故障以及“死機”現象,即使意外中斷,也能立即返回或重新啟動。同時,課件應兼容性強,盡可能兼容各種操作平臺,這就要求制作課件時,盡可能使用可移植性高、兼容性好的技術方法和開發平臺。

2.設計效果

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中,技術性能應符合多媒體認知的基本原則,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媒體素材進行課件設計。圖像、音頻和視頻等材料的不同采集和制作方法,會直接影響素材容量的大小、質量的好壞。應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和設備水平,合理選擇素材以達到更好地表述知識內容的目的,使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藝術性

教學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多媒體課件設計的藝術性要求設計者從視覺、聽覺等多個方面來考慮,創造出一個協調、美觀、易于使用的界面,同時也要注重教學內容的藝術性和吸引力,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1.界面設計

多媒體課件應具有合理的界面布局、統一的風格、新穎有創意,同時色彩搭配協調,視覺效果好。界面布局要突出重點,可能造成不利影響的項目應盡可能不展示或放在次要位置。顏色搭配要遵循“協調”與“對比”的原則,即界面的顏色搭配要協調,文字和背景的色彩對比鮮明?;靵y的界面設計會使學生從心理上產生反感,影響學習效果。

2.媒體效果

課件中的文本、圖像、動畫、音頻、視頻等應與教學主題相一致,并具有適當的協調性、和諧性。在不違反前面所述其他原則的前提下,每一個元素的表達都應符合一般的審美規律,使內容的呈現具有藝術的魅力,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五、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保障措施

多媒體教學能否取得預期效果,不僅取決于設計制作符合教學要求的高質量、高水平的課件,還取決于建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保障機制。

(一)加強教師多媒體教學技能培訓

高校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之前,可以通過組織多媒體教學理論培訓、教學技能交流會、教學技能大賽等,從技術角度提高教師教學技能,包括多媒體教學的相關理論和技能等,以此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能。

(二)優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環境

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普及,給多媒體教學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需要綜合考慮硬件設備、教學環境、軟件支持等多個方面來優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環境。根據教學需求和預算,選擇適合的硬件設備,例如投影儀、電腦、音響、麥克風等,確保設備功能滿足教學要求;定期維護和更新設備以確保其正常運行,同時要注意設備的能耗和散熱問題,避免影響教學效果;根據教學效果和反饋,不斷改進和優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環境,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三)構建多媒體教學的督導和評價機制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有著較大的區別,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教學設施設備的操作、多媒體課件實際應用效果等,是傳統教學質量督導與評價體系中沒有的。因此,對于多媒體教學水平的衡量,不能照搬傳統課堂教學的督導與評價標準[8]。此外,多媒體教學的督導和評價機制,還應涵蓋多媒體教學準備、多媒體應用技術能力、多媒體教學互動性等可能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相關指標。

猜你喜歡
多媒體教學課件多媒體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多媒體教學在語文課堂的有效應用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多媒體教學為高中語文課堂插翅添翼
適切 適時 適度——說說語文課堂的多媒體使用
如何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