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產專業教師服務地方經濟模式與“雙師型”教師培養對策研究

2024-03-18 15:55張兵之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關鍵詞:雙師型雙師水產

張兵之

江蘇海洋大學,江蘇 連云港 222005

“雙師型”教師提法,又有“雙證”說,即教師資格證加其他職業資格證書,或有“雙素質”說,即既能理論教學又能實踐教學。后來又發展到“雙證+雙素質”說,即既有雙證,又有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的教育教學能力,也有服務于科技開發、區域經濟社會的實踐能力[1]。為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更好地發揮應用型職能,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2018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2019 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 號);2020 年,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教師〔2019〕6 號)等。系列文件表明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同時也強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職教“雙師型”教師隊伍。按照教育部要求,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占比不能低于50%。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對“雙師型”教師的質與量都有嚴格要求。

一、水產類“雙師型”教師面臨的困境

現階段,推進以雙師素質為導向的新教師準入制度,大膽招聘具有特殊技能人才進入教師序列。但在實際工作中,各高校由于評估、評價甚至各種排名的需要,在人才招聘和引進方面仍然把“名?!薄案邔W歷”作為主要標準。由于各高校尚未實行新教師到企業開展社會實踐制度,導致了教師從企業中提升實踐技能的效果不理想,未能實現教師的“雙師”培養要求。水產養殖是專業性、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雙師型”教師的需求巨大。當前,國內相關高校新晉教師一般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理論素養及學習經歷能滿足理論教學需求,但一般實踐技能相對欠缺,且水產行業工作地點一般比較偏遠,條件相對艱苦,教師去企業鍛煉的意愿不強,雖有部分教師因科研需要,與養殖企業有一定聯系,但基本停留在采樣、技術顧問、提供一些監測服務等淺層聯系,對實踐技能的提升有限,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不能夠形成良性循環,也不利于水產行業的發展。

現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水產類高校在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政策上缺失。盡管高校開始倡導要培養“雙師型”教師,但相應政策還沒有出臺,對教師的支持還沒有落實,更談不上考慮相關企業的利益。二是缺乏服務企業的意識,也沒有“共同發展”的合作理念,如何及以何種身份進入企業鍛煉沒有政策支持也無保障措施,無法調動教師積極性。三是企業參與教育辦學的興趣寥寥。大部分水產養殖企業都屬于小微企業,甚至是個體戶,還處于企業經營的初級階段,沒有能力或者尚未形成參與辦學的概念,又因校企合作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和財力,且回報周期長,企業缺乏積極性和熱情。

二、國外“雙師型”教師培養的現狀[2]

在國外,由于其形成時間早,“雙師型”教師培訓已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政策體系,在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均有其獨特文化環境下的教師資格審查與培訓政策。

首先,在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對“雙師型”教師一般有如下兩點要求,一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理論背景,比如學士學位或更高;二是要具有實際的培訓經歷,可以選擇入職前或后進行培訓,但必須達到政策規定的時間。

德國的教師培訓是一個“雙元體系”,由大學課程的9 個學期(160 課時/學期),以及在相關的師范院校和專業培訓學校的實踐性實習培訓形式完成。在《實訓教師資格條例》的指導下,建立了一個全面的專業教師培訓框架,并不斷增加教學的實際內容。這些基礎性的學習與培訓是成為職業教育教師的先決條件。

英國的“雙師型”教育培養模式采用了“三段銜接”與“校企參與”制度?!叭毋暯印睓C制包括入職前、入職時以及入職后三個階段:校內必要的理論培訓并獲得相應證書;正式入職前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和實踐訓練;入職后,要到相關企業駐企鍛煉,以獲取該領域相關理論發展、技術進步、科產融合和生產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靶F髤⑴c”是通過協調大學和企業資源,為教師們提供豐富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以及實訓機會,從而使其更好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澳大利亞職教教師的來源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學校系統培養、社會優秀人才招聘和在職進修。

在新加坡,成為“雙師型”教師需要通過學習經歷、工作能力、道德品質、教學技能和身體素質等五個方面的考核。理工類學校的教師則要求更為苛刻,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還必須有著至少三到五年相關企業重要崗位的工作經驗。

同時,在國外,“雙師型”教師擁有法律保障的培訓權益,以便于繼續接受教育培訓,并在此期間免除教學任務,確保教師具備必要的專業素養和實踐經驗。

以德國為例,他們的《教師培訓法》和《學校法》明確規定了“雙師型”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計劃,督促教師不斷接受培訓,免除因培訓影響的相關教學責任,對在職教師提供了充分支持。此外,在英國,制定了“教師教育國家標準”,作為衡量所有繼續教育學院教師能力和職業發展水平的標尺。而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則明確規定:擁有副學士及以上學歷(獲得國家認可資質證書);完成教師資格證書培訓與認證;擁有至少3 至5 年行業或企業工作經驗是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教育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在新加坡的理工學院,教師多為聘用制,第一次聘請2 年,第二次3 年,第三次5 年,經三次聘期才可能被簽訂長期聘用合同。規定專職教師每年至少需接受20 到30 個工作日的培訓,在前兩次聘期之間,教師需要到企業工作一段時間來了解企業發展形勢和技術進步情況,長聘后每5 年必須參加3 個月以上的新技術培訓。

總體來說,國外“雙師型”教育制度經過多年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他們通過明確準入規定、規范化培養方案,以及提供必要支持等方式,確保教師具備必要素養和實踐能力。值得我們從中學習借鑒,不斷完善自身的“雙師型”教育體系。

三、水產類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現狀

水產類企業雖然參與辦學的意愿不強,但養殖是技術需求較強的行業,對專家的需求比較旺盛。水產專業教師服務養殖企業模式主要有專家咨詢、“顧問”、技術入股、合伙經營等模式,各有優缺點。專家咨詢方式采用“一事一議”的方式,勝在靈活,對企業而言,既可以解決問題,又節省了費用;對專家而言,則實現了知識的社會價值又避免了企業經營中瑣事的羈絆?!邦檰枴狈绞绞蛊髽I與教師的連接更為緊密,有利于全過程養殖問題解決,教師更了解企業運行情況,能積累較多實踐知識。技術入股模式,體現了知識的價值,提高了教師在企業運營中的決策權,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收入,相應地也要付出更多的勞力和時間。合伙經營甚至單獨經營,有利于核心技術的保密,體現了教師開拓精神。對三所高校20 位水產相關專業教師(講師/副教授/教授人數為5/10/5)調查問卷(見表1)。

由表1 可知,講師學術水平累積不夠、人脈較少、社會知名度也不高,基本不會以專家身份服務養殖企業,且大多屬于年輕人,沒有足夠的技術積累和資金進入企業內部的管理。教授由于學術水平較高,有更多的機會以專家身份被邀請參與企業問診,就企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部分副教授也能夠參與到這一部分工作,個別富有開創精神的副教授敢于合作經營或辦獨資企業。技術入股或合伙經營則需要教師花費較多時間用于企業。大部分副教授也處在技術積累階段,積累實踐經驗的機會不多。此外,某種程度上水產類教師服務社會(養殖企業)基本屬于自我管理。

四、水產類“雙師型”教師發展滯后原因分析

從了解的情況來看,高校對待類似水產類教師對外服務的方式,政策并不是非常契合,如有的高校鼓勵教師“停薪留職”,給出3 年或不等年限,給愿意創新的教師兜底。但與部分教師討論分析得知,很多教師并不愿意辭去教師職位,他們認為教師職業社會認可度高、較穩定,參與養殖企業運營僅希望增加點額外收入。此外,這類政策僅對高校向社會輸出人才,服務地方經濟有益,但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并無幫助。

筆者認為,對于水產類“雙師型”教師培養,首先在認識上要拓寬思維,實踐不僅限于駐企工作,顧問、咨詢等也是實踐的一種;其次在政策上與時俱進,經費不足,配套政策缺少或不具可行性是許多高校的現狀;最后管理體系有待完善,在“雙師型”教師認定中,有些標準難界定和量化要適應水產行業的特殊行情。例如,水產養殖行業缺乏職業技能證書,其鑒定標準應該探尋技能證書替代品。針對服務的不同類型,實際評定時考核結果衡量標準,尺度要重新建立。對獲“雙師型”稱號教師在政策、津貼、職稱、職務晉升等方面存在激勵措施缺失的問題。

五、水產類高?!半p師型”教師的培養對策

響應國家號召,遵循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結合水產類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積極建設適應學校特點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對策,讓“雙師型”教師在水產類本科高校教學中真正發揮作用。

(一)解放思想,改革“雙師型”教師培訓與管理政策

“雙師型”教師的認定要拓寬思路,不僅有技能證書者可以,在企業鍛煉、培訓的過程也可以認定,并積極探討可執行的衡量標準;對于水產類教師可以設定一些實踐時長作為教師培訓的組成部分,從制度上保證教師實踐技能的培訓,擴大“雙師型”教師的后備力量。

(二)拓寬渠道,以項目驅動校企合作培養“雙師型”教師

校企合作是高?!半p師型”教師有效的培養方式。利用“科技副總”“雙創博士”“企業博后”“蘇北計劃”等科研平臺/項目,鼓勵水產專業教師到企業中進行實踐鍛煉,通過項目驅動,既培訓了教師又服務了企業,一舉三得。

(三)突破桎梏,革新考核制度

不同于普通教師的考核體系,應新建“雙師型”教師考核辦法,考核分為校內教學科研考核、校外實踐考核兩部分,建立穩定可量化的考核指標體系。讓“雙師型”教師在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方面獲得肯定。

(四)優勝劣汰,激勵“雙師型”教師隊伍

根據專業發展現狀和師資隊伍建設情況制定獎懲辦法,以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為抓手,鼓勵先進、使“雙師型”教師既有尊嚴又有實惠。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行動態管理,嚴格聘期考核培訓,在年終考核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要求條件要詳細可考,建立能進能出的“雙師型”隊伍管理機制。

六、結語

由于國家政策導向,現在“雙師型”教師隊伍逐步發展壯大,水產作為應用性強、區域分布明顯、實踐經驗要求高的專業,對“雙師型”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雙師型”教師培養體系需要進一步優化。根據調查水產專業教師服務地方經濟的現狀,建議水產類“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應從政策法規、教師準入、發展培訓、過程考核、成果激勵等方面著手,逐步形成完善的培養體系。與國情相符合,水產類“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才能駛入快車道,實現良性循環,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水產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雙師型雙師水產
搞養殖,我們都看《當代水產》
加油!水產人!
建筑室內設計專業雙師培養授課實踐探討
林秀娟 茶業“雙師”
小學科學“雙師課堂”中雙師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大咖點評:2020年水產動保誰主沉浮?
讀懂“水產人十二時辰”,你就懂了水產人的一天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保障與實施
吉林省經濟轉型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影響
新時期民辦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實訓基地“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