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盛宴

2024-03-19 08:25燕臺石
走向世界 2024年9期
關鍵詞:笸籮鲅魚正月十五

燕臺石

正月是中國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每年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燈節。史料記載,元宵節始于2000多年前的漢朝漢文帝時期。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餐桌,將煙臺過年的“盛宴”推向了高峰,許多不同其他節日的獨特食品紛紛問世,所有的口味、情感和情境在這一天都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蔚為大觀、絢麗多彩的美食畫卷。煙臺舌尖上的元宵節,飲食方面最為普遍的做法是,這天早晨吃元宵,中午舉行家宴,晚上吃團圓水餃,也有僅吃兩頓飯的,但元宵和水餃卻是必不可缺少的美味和美餐。

吃元宵是元宵節的主要習俗,取意闔家團圓、和睦和美,表達在新的一年里幸??禈返男脑?。關于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于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湯元”。宋代周必大寫過一首詩中有:“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备A子就是湯圓。姜白石在《元宵爭看采蓮船》寫道:“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边@“湯元”即指元宵。過去煙臺只有富貴人家或起碼也算中等人家才能享受得到元宵美味,現在隨著社會富裕程度的普遍提高,元宵這一早年間只屬于元宵節的稀罕物,已從單純的過節珍品,推及成為平常人家的平常食物了。元宵節的元宵多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吃法也各種各樣,湯煮為多、油炸、蒸食亦有。

煙臺的元宵民間做法多為滾元宵。滾元宵的工具,是用農村常用的大笸籮,將做好的元宵餡表面蘸水后,放到笸籮里,雙手握住笸籮的一個邊,前后拉動笸籮,讓元宵在里面滾動,均勻地粘上糯米面。蘸水、撒面、滾動,再蘸水、再撒面、再滾動,這樣反復多次,元宵越來越圓潤,個頭越來越大。反復五六次之后,元宵就滾好了。這樣的元宵水煮時不容易破裂,煮熟吃起來格外勁道。

餃子也是元宵節不可或缺的食物。餃子(煙臺別名馉馇)有和美、團圓、吉祥和招財進寶(外形為元寶)、祈求新的一年財源滾滾的寓意,可以說沒有哪一種食品可以如餃子一樣附帶如此多的文化基因符號,傳續、承載著濃濃的百姓祈福情結。餃子有面粉、有肉、有油、有蔬菜、有蘸料,是一種具有綜合營養的美食,既美味可口,又傳統、現代。農村俗話說,正月十五之前都是年,而過年是非吃餃子不可的。大年三十要吃更歲餃子,大年初一要吃久財餃子,初五要吃破五餃子,初七要吃管小人(小孩)餃子,正月十五元宵節要吃完年的團圓餃子。元宵節晚上煙臺人一般要吃元寶餃子,許多人家用南瓜面做金元寶餃,用白面做銀元寶餃,將餃子的餡料放入圓形的餃子皮中,對折餃子皮,把餃子邊緣向中間彎攏,然后將兩端的邊角捏合緊成元寶狀。餃子餡多是煙臺人喜愛的三鮮餃子,用上好的韭菜和現剝的鮮蝦仁,加上一些豬肉一起和成餡,包起來的餃子皮薄餡大,吃起來鮮嫩多汁。也有人喜歡包鲅魚水餃,那一定是選用新鮮的鲅魚,順著脊椎把肉割下去皮,加入姜末剁碎和少許韭菜。餃子皮軟一點,煮出來的餃子晶薄剔透,藏著白綠相間的大魚丸子餡。魚肉的鮮美滑潤和韭菜的香味相融,咬一口鮮嫩清新、香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除三鮮水餃、鲅魚水餃外,許多人家還各取所好,或以墨魚、黃花魚、鲅魚、海蠣等新鮮海魚肉及其他各類海鮮等為食材,或添加雞蛋、五花肉、菌菇、韭菜等餡料包餃子。煙臺元宵節的海鮮餃子,是海洋文化背景下世世代代煙臺人的智慧結晶,承載和寄托著煙臺人獨有的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濃濃鄉情。

值得稱道的是煙臺人過元宵節,還有二種既可觀賞使用又可食用佐餐的東西。

一種是制作的豆面油燈。煙臺正月十五元宵節要做豆面油燈,叫“捏燈”“蒸燈”“燈花”。在做好的豆面油燈內,插上纏繞棉絮的小木棒,倒入豆油,當天晚上放在各處點亮,或拿著在家里四處照照,以祈求新的一年人畜興旺、五谷豐登。做豆面燈,往往由家庭主婦在手掌里擦點食用油,拇指和食指三轉二揉,就能做成不同形狀的豆面燈。有月份燈,按月捏十二盞燈,寓意新一年日日新、月月順。做好后的豆面燈要蒸熟,而且要在掀開鍋蓋后注意一下,民間認為哪個月的豆面燈里蓄水多,就預示著哪個月會雨水多。有生肖燈,根據家庭成員生肖做成各種動物的形狀,蒸熟后放到合適位置上。如小狗燈要放到庭院大門后,寓意看好家院;小雞燈要放到雞舍旁,寓意雞鴨滿圈;小龍燈要放在水缸邊,寓意細水長流,等等。傳說元宵節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們往往還要端著燈互相照照臉龐,照一照屋內屋外的各個角落,邊照邊說:“豆面燈,亮晶晶,照得蝎子絕行蹤,照得螞蚱不見影,照得耗子不打洞”。過了元宵節,點過燈的豆面燈,油浸入面燈里,既香又有營養,蒸熟后切成片晾干保存,做菜的時候放入一些,可以替代豆腐,別有一番風味。

此外,正月十五夜晚煙臺民間還有送燈、請神的習俗,這里不再詳述。

另一種是制作圣蟲。正月十五還有一項傳統是做“圣蟲”,也有叫做“神蟲”的。圣蟲的制作方法跟做饅頭差不多,先和面、發面、揉面,再將面團制作成形狀不一的圣蟲,以做成蛇、刺猬、龍或虎面蛇身等形狀為多,講究的人家會用各種顏色點染描畫制成面塑類,比如用紅顏色點染描畫并用紅棗、黑豆或花椒點綴成動物的舌頭和眼睛,讓圣蟲的形象生動有趣。做好的圣蟲放入鍋中蒸熟,出鍋后再用紅顏料點綴就制作完成了。圣蟲是正月十五祭祀供奉的吉祥物,大的供在財神和灶神的祭案上,小的放在面缸、灶后或糧倉里,祈求新的一年豐衣足食。圣蟲往往放不了幾天,就被孩子當作零食吃掉了。

“過了十五過十六,過了十六又照舊”,過了元宵節,人們告別過年的全部日程,滿懷欣喜、精神抖擻投入到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又打到長遠天地里了”,以更加的努力和勤奮迎接下一個幸福年的到來。

Yantais New Year “feasts” culminate on the dining table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Many varieties of food distinctive from other festivals come out one after another. All tastes, feelings and scenarios converge on this day, forming a magnificent and colorful spectacle of delicacies. On the Lantern Festival, people eat Yuanxiao for breakfast, hold family feast at noon, and eat reunion jiaozi for supper, which is the most common practice in Yantai. Some people only have two meals, but Yuanxiao and jiaozi are indispensable food of meals.

猜你喜歡
笸籮鲅魚正月十五
谷雨鲅魚肥
正月十五夜
那座叫笸籮泡子的湖——《一壇硬幣》創作談
找不同
當流的鲅魚
鲅魚跳,丈人笑
笸籮那年十七八
淳樸之如民藝 素雅即若大美
威海:谷雨到 鲅魚跳
我的奶奶叫笸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