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建設

2024-03-19 11:27趙婧
科技風 2024年7期
關鍵詞:平臺建設課程資源中小學

摘要:本文以2022年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中的“信息科技”課程為背景,探討了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的建設問題。首先,分析了信息科技課程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然后對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的需求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教師教學需求、學生學習需求和管理者管理需求。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江蘇省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平臺,包括平臺架構設計、平臺內容資源的策劃與制作以及平臺的運營與管理。最后,對平臺的應用情況和效果進行了評估,驗證了平臺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課程資源;平臺建設

1信息科技課程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

1.1?信息科技課程的設立背景

數據驅動和計算機領域是現代的創新前沿,而信息科技課程的設立使得學生在早期階段接觸到與現代生活和未來就業市場息息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設立該課程也符合政府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國家戰略目標,以及在全球化和數字化背景下,為中國培養富有競爭力的工作力量的必要應對策略。教育部的數據顯示,自2022年開始,信息科技已經成為義務教育階段的獨立課程[1]。

1.2?信息科技課程的目標與內容

新的信息科技課程將圍繞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這四大核心素養進行設計和實施。其內容涵蓋數據、算法、網絡、信息處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條主線,以此培養學生的數字素養、創新精神以及責任意識。強調在培養技術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使其在吸收知識的同時,更重視數據的合理利用和對信息的負責態度[2]。

1.3?信息科技課程對中小學生素質培養的影響

信息科技課程的引入,旨在提高學生的數字素養,?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首先,樹立正確的信息意識。通過課程學習,幫助學生樹立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正確價值觀,理解信息背后的科學本質,敢于向問題提問、準確獲取信息、理性判斷和高效溝通。其次,培養計算思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實現用計算機方式表述和解決問題。再次,發揚創新精神。寓教于樂,讓學生通過動手制作軟硬件產品,鼓勵他們追求個性化學習,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最后,引導和激發社會責任感。以信息社會為背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并積極承擔公民責任和信息道德責任,踐行信息社會責任,成為合格的網絡公民[3]。

2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的需求分析

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新的“信息科技”課程,建設一個有效的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勢在必行。具體需求應涵蓋教師、學生和管理者的需求[4]。以下是對三者需求的分析:

2.1?教師教學需求分析

首先,教師是實施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資源平臺需提供豐富的教學參考材料和方案,配套教學計劃的設計和執行。包括備課材料、課程模塊、案例研究和講座資料等。此外,平臺還應提供形式各樣的教學資源,如動畫、視頻、模擬軟件等,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其次,教師亦有需求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有效跟蹤和評估。因此,平臺應提供相關的工具使得教師能方便地創建、管理和評估學生的學習任務、作品等。

2.2?學生學習需求分析

對于學生,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應提供在線學習、體驗和自我評估的工具,使他們能夠按自己的節奏學習和反思,獲得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同時,平臺應提供滿足學生使用的實驗室工具,如H5網頁制作、思維導圖等相關工具等,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另外,依據中小學學生對學科知識原理的認識程度和技能掌握狀況,平臺應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資源,以滿足多元化的學習需求。

2.3?管理者管理需求分析

對于學校管理者,他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實現時間跟蹤和監控學生學習情況,提供數據支持的平臺,以便他們可以進行課程優化和教育決策。

平臺應具備課程管理功能,以分析課程的使用情況,如學生的學習進度、課程資源的使用情況等。此外,平臺還應該支持權限管理,以便安全高效地對不同角色——包括教師、學生、家長、行政人員等進行信息分享和訪問控制。

總之,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必須要充分考慮所有相關參與者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搭建出既有效高效又便利且符合各方需求的資源平臺,推動信息科技課程在全國范圍的順利實施。

3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的設計與建設

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江蘇省中小學教育領域自然而然地引入數字化教學資源,以此來適應日新月異的教學需求和環境。這一轉變不僅體現在設備和連接的物理級別,更涉及后臺的平臺架構設計,包括技術架構和功能架構兩個方面[5]。以江蘇省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平臺(以下簡稱“信息科技課程平臺”)為例進行闡述。

3.1?平臺架構設計

3.1.1技術架構設計

在技術架構層面上,信息科技課程平臺采用的是分布式設計,它由前端應用和后端數據庫服務器構成。前端應用通常采用react、antd、lodash、tinymce,webpack等網頁技術,以提供優質的用戶體驗。后端服務則采用基于云的解決方案,如spring?cloud,nacos以及Mybatis-plus等。這種架構的優點在于其彈性和可擴展性。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或者教學資源的品種和數量的擴大,服務器可以根據需要動態調整資源,提高運行效率。

此外,這種架構通常包括加載均衡器以防止服務器過載,以及安全防護系統以防止惡意攻擊,增加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3.1.2功能架構設計

從功能架構的角度來看,信息科技課程平臺按照其提供的功能被分為五大模塊。簡便起見,可以把這些模塊概括為“我的空間”、“數字教材”、“教學資源”、“拓展課程”和“實驗室”。

“我的空間”是個人的學習空間,包含我的待辦、我的郵箱、我的課程、我的任務、我的收藏等,可以查看和管理個人學習情況等,還可以與老師、同學發送郵件。

“數字教材”是基于電子教材提供了豐富的數字化多錨點資源。資源類型多樣,有動畫、視頻、交互、圖文等。

“教學資源”是教師和學生共享和獲取教學資源的地方。這包括來自教材的各種素材、拓展視頻以及教師分享的優秀作品等。

“拓展課程”是學生自我提升和進一步學習的重要渠道,包含多種主題和領域的課程,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興趣和特長。

“實驗室”是聚集了多種實驗工具,包括網頁制作工具、音視頻剪輯工具、思維導圖等,為學生提供了課中和課后的操作實踐機會。

總的來說,從技術架構和功能架構兩個角度分析江蘇省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平臺,可以看出該平臺具有強大的技術支持和豐富的功能模塊。其設計思想和架構模式對其他地區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平臺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3.2?平臺內容資源的策劃與制作

3.2.1?教學資源的策劃與制作

教學資源在信息科技課程平臺上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其策劃與制作過程反映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發展。在信息科技課程平臺中,教學資源主要包括教材補充拓展相關資源及其素材等。

平臺上的資源內容由本社優秀專家作者團隊精心編創設計,聯合多家制作公司用心制作打造,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具體的知識點講解、互動型體驗等,通過圖文、動畫、音視頻等多媒體形式,使得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易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實驗室的引入,使得學生有機會在線上環境中直接操作和實踐,這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的深度。這些資源的策劃與制作,需要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提升學習效果。

3.2.2?學習資源的策劃與制作

學習資源是為了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和興趣,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而設計制作的。在信息科技課程平臺上,構建學習資源的原則是深度與廣度相結合,既有系統完整的課程知識系統,又有豐富多樣的拓展課程。

系統完整的課程知識系統是基于國家教育部定義的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進行設計的,這需要教師熟悉并深入理解課程標準、目標與要求,合理分解,設計出適合學生理解和接受的學習資源。

對于拓展課程的設計,則需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初步可以調研所在地區青少年的興趣分布、學習難點、學習需求等,提煉出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主題,如編程、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不僅能夠創造優質的學習內容,也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無論是教學資源還是學習資源,都需要充分考慮用戶體驗、以用戶為中心,同時也需要讓教師和學生參與其中,以此實現資源的共享、互動、反饋與迭代。

3.3?平臺的運營與管理

3.3.1?平臺的運營策略

信息科技課程平臺運營策略的核心在于如何提供優質的教學與學習資源,同時激發和引導用戶的積極參與。首先,平臺要不斷更新和優化教學資源,包括數字教材、教學資源、實驗室等,以保證內容的前瞻性和實用性。

其次,平臺要利用互動機制提升用戶體驗,比如設立郵箱,鼓勵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設立學生個人學習檔案,記錄其學習過程和成果,以此激勵和推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3.3.2?平臺的管理機制

平臺的管理機制涉及平臺的許多方面,包括平臺技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用戶行為的規范性、內容質量的保障等。

在技術層面,需維護平臺的穩定運行,預防和處理可能的故障;要保證平臺的數據安全,對用戶的個人信息嚴格保密,預防網絡攻擊和欺詐;同時,還需與時俱進,持續升級平臺技術,以優化用戶體驗。

在用戶行為管理上,應設立清晰的規范,對違反規則的行為進行有效懲截止,以維護平臺的正常秩序。同時,對用戶反饋的問題和建議,要及時響應和處理,持續改進服務質量。

在內容質量控制上,需對平臺中的所有資源進行嚴格審核,確保其準確性、科學性和客觀性。同時,要鼓勵用戶積極提出寶貴建議,以此提升平臺的整體內容質量。

4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的應用與效果評估

4.1?平臺的應用情況

從平臺使用者的統計數據來看,江蘇省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平臺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從使用行為來看,絕大部分用戶對平臺提供的數字教材學習資源、教學資源、互動交流和個人工作空間等功能模塊都有涉獵。

在教師中,他們利用平臺進行教學準備和教學反饋,獲取數字教材,分享教學資源,參與教師培訓等。在學生中,他們則以平臺為主要的學習場所,獲取和使用學習資源,參與互動學習,實現知識的深化和個性化學習。

4.2?平臺的效果評估

評估平臺的效果,我們需要從教學效果評估和學習效果評估兩個方面來進行。

從教學效果評估來看,信息科技課程平臺的應用,顯著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平臺提供的資源和工具,使得教師的教學設計更加精細,教學實施更加便捷,教學反饋更加及時。從反饋中,教師也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教學效果,調整教學策略。

在學習效果評估上,通過學習成績、學習行為和學習滿意度等多角度的評價,發現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顯著的提高。學生的數字素養和信息科技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趨于主動、自主和探究式學習方式。更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平臺的應用,學生形成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習慣,有助于他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5結論

通過對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的研究,可以看到:首先,信息科技課程在中小學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對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的建設需滿足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和管理者管理的需求。再次,通過科學的設計和建設,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能有效支撐信息科技課程的學習和拓展。最后,通過對平臺應用的評估,證實了平臺的有效性,對提升信息科技課程的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均具有積極影響。未來,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平臺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應用潛力。

參考文獻:

[1]王振強.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設計與實施[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2(07):14-16.

[2]畢家娟,陳琳.中小學信息科技課程不應放棄編程[J].江蘇教育,2022(76):76-77.

[3]田昕,喬愛玲.中小學信息科技教師跨學科能力培養知識體系構建[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2(12):42-44.

[4]康杰.中小學信息科技概念教學的模式構建與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1(08):50-53.

[5]張汶,費宗翔.中小學信息科技:重視問題解決,發展學生素養[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22(05):77-80.

作者簡介:趙婧,女,漢族,江蘇南京人,中級編輯,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術、信息科技類等

猜你喜歡
平臺建設課程資源中小學
運用QQ群開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研究
高職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績效提高途徑探析
黨建類新媒體加強平臺建設的實現路徑
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
“互聯網+”思維在應用型高校課堂管理的思考與探索
新時期高校足球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當中需要關注的問題探析
焦作市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可行性分析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