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新”育人背景下,“3+1+2”高考模式的研究

2024-03-19 10:27張紅妹上海市松江區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中心
教育 2024年8期
關鍵詞:選科三新科目

張紅妹 上海市松江區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中心

陳劍鈺 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北閘中學

一、政策解讀:“三新”與變革

2019 年6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 年,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全面實施,適應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機制基本完善,科學的教育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師資和辦學條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2021 年12 月,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質量評價指南》提出,堅持深化改革,突出問題導向,優化評價內容,變革評價制度,全面推動普通高中課程和高考的改革。

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學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所有高中學校開始實施新課程、新教材,高三學生進入新高考。我們把“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簡稱為“三新”?!叭隆比缙诙?,這對教師、學生、家長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當然,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與挑戰。

新一輪高中育人方式、教學方式的變革,體現在考試科目由現行的“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變為“3+1+2”,即全國統考變為全國統考與省統考相結合?!?+1+2”意味著考試科目組合發生了變化,文理不分,通過“3+1+2”可達到12種組合方式,大大增加了學生選擇的機會。高考成績采取“兩依據一參考”方式,即“14+3”合格考試成績、“6 科首選1 再選2”選擇性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信息,考核評價的多元能增強學生的信心。學校開設的課程,學生能自主選擇,采取走班上課。這對教師的教學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新”背景下,我們的教育要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三個關鍵性的問題。我們應該準確認識學校的現狀,找到問題的癥結,根據高考新政精準教學,完善課程組合,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來實現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與高考改革的無縫對接。下面,就“三新”育人背景,談談我對新高考模式的理解。

二、模式解讀:選科與走班

(一)“3+1+2”高考模式

“3”為必考科目,“1”為 首選科目,“2”為再選科目?!?”是全國統考的語文、數學、外語;“1”為在物理和歷史中選1 門;“2”為在思想政治、化學、生物學、地理中選2門。具體課程組合見表1。

表1 “3+1+2”高考模式及課程組合

考生總成績滿分660 分??忌目偝煽兎謨刹糠纸M成,一是語、數、外3 科成績,由全國統一組織考生參加高考;第二是“1+2”成績,由各省、市組織普通高中學生參加選擇性學業水平考試。全國統一高考科目的語、數、外各150 分,滿分為450 分;在首選科目物理和歷史中選一門,滿分70 分;在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學、化學中選兩門,滿分為140分。

“3+1+2”的高考模式與以往高考相比,呈現三個變化:①取消了文理固定組合模式,賦予了學生多元選擇權;②打破了高校唯高考成績錄取學生的模式;③改變了高校招生模式,在考生填報志愿基礎上結合成績與綜評再錄取。

(二)走班制

高考新政后,宜采用“走班制教學”?!白甙嘀啤毕鄬τ凇肮潭ā倍?,打破了班級、上課地點。學校根據課程組合安排教學點,學科教室和授課老師固定,學生流動上課。學生因所選課程不同出現無固定教室、在不同教學點奔走學習的情況稱為“走班”。

“走班制”有三種方式:一是學科和教室固定,學生不固定。二是采取小、大、全“走班制”上課,如語、數、外課程實行大班制教學,“1+2”課程實行小班制教學。三是以學生興趣、學校特色為主導的走班制,如藝體類考生,學生自主選擇走班上課。

(三)走班制的模式

“3+1+2”新高考模式,學校和學生都需要適應新教材、新課程和新高考的綜合改革。我們要激活每一位學生的內驅力,為他們的發展搭建階梯和平臺,讓學生進入學習發展、沖刺的快車道,使所有學生得到發展。目前,根據學校師資力量,較多采用“小、大、全”走班制模式,學校還可優化組合,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1.“小”走班制

“小”走班制,針對的是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先讓學生確定“1+2”課程,統計各科目的學生數,把選科人數最多的科目組成班級,其余學生采取走班。目前,介于師資情況,較多學校采用“小”走班制。

“小”走班比較靈活,舉例說明:優先3 科成班,即先將3 科相同的學生組建為一個班(或幾個班,根據學生數確定班級數),再將2 科相同的學生組建為一個班(或幾個班),接著將1 科相同的學生組建一個班(或幾個班),最后將0科相同的學生組建為一個班(或幾個班)。還有一種“小”走班制也比較流行,即定兩科走一科。具體分班見表2。

表2 “小”走班制班級分布

2.“大”走班制

“大”走班制是指原來班級不變,統一學習必考的三門科目,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1+2”科目)都走班完成(見表3)。

表3 “大”走班制班級分布

3.“全”走班制

“全”走班制是所有考生沒有固定班級,必考科目、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全部通過走班完成。如學校原來有12 個行政班,采用“全”走班制后,可能會增設很多班級,教導處得規劃好每個教室的課程表。如原有12 個班,現開設18 個班級,每個班級呈現不同的課程表,由學生選擇教師、教室和學習科目,也就是所有教室的課表是固定的,學生是不固定的?!叭弊甙嗟膬瀯菔菍W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師,甚至對某一內容重復進其他教室學習。實行這種方案,增加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對學校來說難度非常大,涉及教學管理、師資管理等問題,一般學校的師資力量無法滿足(見表4)。

表4 “全”走班制班級分布

(四)走班制需六看

新高考政策下,分層、分科走班教學將成為常態。選科走班固定的是教室和教師,變化的是學生。學生根據本人志趣、志向選擇科目,教師要幫助、指導學生規劃好學業,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實施走班制,關鍵在于學校要構建一個全新的課程結構,突出選擇性和多樣化原則;教師的教學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水平、知識經驗組織教學內容,采用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學生的個性,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課程學習的需求。因此,走班制需要做到六看,即看生源狀況、師資情況、管理水平、辦學力量、文化認同、特色培育,這樣才能因地制宜地采取校本化走班模式。

三、方案解讀:育人與選拔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學生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核心價值就是凸顯其育人功能與人才選拔功能。從家長、學生層面對一所高中進行評價,主要還是高考的錄取率,即為高校輸送了多少優秀學生。為此,我們應該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一)學生自主選科與學校實際情況相結合

“3+1+2”選科有12 種組合,這是理論上的組合,理論上可以擴大學生自主選擇科目權。我們認為,要落實“3+1+2”新高考改革方案,授課教師要增加三成,師生比達到1∶7。如果學校選擇“小”走班制,滿足學生對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的需求,有的科目學生數較多,就要增加班級數量,意味著要增加教師和教室。而有的科目學生數不多,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的班級數產生不均,師資力量受到考驗。如采取“全”走班制,很考驗學校管理能力和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學校不管選“小、大、全”中哪種走班制,即使滿足了所有學生的科目選擇,最后效果不好、成績不佳,家長、社會不會滿意,學校就無法生存,也無法面對學生。

反思15個省市高考新政落實情況,有的省市“3+1+2”科目,學生僅有一次考試機會,生物和地理在高二完成等級考,高三第二學期安排余下選考科目。學生在高二至少應完成一門課程的考核,否則高三要3+3,加重高三時的學業和考試負擔。學校應該提前告知家長,并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學校在家長的配合下,爭取在高二完成“3+1+2”中的“2”。因此,必須選兩門,如果不選兩門,到高三,學業和考試的壓力會非常大,影響最后的成績。

(二)避免選科只求高分,與育人選拔相違背

“3+1+2”高考改革打破了傳統框架,高校不按照“3+1+2”高考總分排序及錄取,學生在選擇科目時,先考慮、衡量自己選擇什么組合的科目取得高分的概率高,導致學生在選科時,不關注甚至不了解自己的興趣、志趣和職業理想,即使進入高校后也不知該選擇什么專業。因此,選科應該以學生的興趣和發展方向為依據,而不僅僅是為了追求高分。育人選拔的目的是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和潛力的人才,而不僅僅是為了選拔考試成績優秀的學生。在高一選科時,學校、教師、家長就要讓學生參與了解大學、相關專業等情況,再讓學生選擇大學、確定專業目標。因此,我們需要避免選科只求高分的情況,而是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發展潛力、個人特質等多個方面,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和科學化的選科指導。同時,學校和教師也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梢?,根據自己的興趣選科極其重要。

(三)高考錄取最終按總分排序、結合志愿進行錄取

一般來說,高校會根據自己的招生計劃和招生政策,按照總分從高到低的順序逐個錄取考生,直到招生計劃滿額為止。在錄取的過程中,高效會優先考慮考生填報的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沒有被錄取,會繼續考慮考生填報的后面志愿,直到考生被錄取或者所有志愿都考慮完為止。這樣的錄取方式旨在尊重考生的個人意愿,同時也兼顧考生的實際成績情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高校的錄取政策可能有所不同,具體的錄取規則可根據當年招生政策來確定?!?+1+2”高考改革,考試科目調整了,考試次數增加了,于學生來說,增加了機會。但是,高校招生依然按照考生成績總分和志愿完成錄取工作。雖然新高考提出實行“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高考成績、學業水平成績,再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在實踐中,能體現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標準很難統一,無法公正、公平體現,特別是對第三類高中而言,效果不顯著。

“三新”中的必修課程為國家課程,學生必須全部修習;選擇性必修課程的設置,主要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學生必須選擇相關科目課程完成修習;選修課程是學校根據學生需求結合學校辦學特色統籌規劃開設的課程,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特殊需要,主要促進學生特長發展。

新高考制度下,高中學生要畢業需達到144 學分,由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選修課程三大板塊組成,學分分別為88+不少于42學分+不少于14學分?!叭隆庇吮尘跋?,學校不應該再走“千校一面”的路,學校要提供選修課程讓學生選擇,這些課程應該是校本課程,包括特色課程、社團課程等。為了讓學生獲得144學分,學校建立了學分認定和管理制度,制訂學分認定的具體辦法,一人一表,督促學生在各學期完成所有修習課程。

猜你喜歡
選科三新科目
長春外國語學校新高考選科走班先行先試探索成功
2024年擬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發布
新高考綜合改革下選科走班的思考
新高考改革選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嘗試課前隨機提問,應對生物選科重壓
全國第三屆“三新”作文教學研討會論文大賽啟事
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6年10期)2016-04-17
縱覽之“三新”
縱覽之“三新”
漢語或成俄羅斯高考科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